第13课《最后一次讲演》(课件)(共5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3课《最后一次讲演》(课件)(共5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2-14 12:05:22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共50张PPT)
最后一次讲演
第 一 课 时
单元知识小引——演讲词
演讲词又叫演说词、讲话稿,它常在各种大型的群众集会或较为隆重的场合使用,而且讲话人所讲的都是些较为重大的问题或是讲话人就某个专门问题进行的论述。讲演词具有宣传、鼓动和教育作用,它可以把讲演者的观点、主张与思想感情传达给听众及读者,使他们信服并在思想感情上产生共鸣。
单元知识小引——演讲词
演讲词有以下特点:
第一,考虑听众对象,要有针对性。
第二,观点鲜明,态度明确。
第三,思路清晰,内容充实。
第四,语言通俗生动,感情深厚充沛。
单元知识小引——演讲词
讲演词的结构灵活多样,不管采用什么形式,但大体都有三部分内容:开头提出问题,或亮出讲话要点,以引起听众的兴趣和关注;重点是中间部分对讲演主旨的阐述;结尾回应开头,总结全文,或提出希望和祝愿,使听众受到激励和鼓舞。
作者介绍
闻一多(1899-1946),本名家骅,著名诗人、学者、爱国民主战士。1899年生于湖北省淆水一个“世家望族,书香门第”。五四运动时在北京清华大学读书时即参加学生运动。1922年赴美国芝加哥美术学院学习,后来研究文学。1925年5月回国后,历任青岛大学、清华大学教授。1937年全面抗战开始,他在昆明西南联大任教。
1943年后,因目睹蒋介石反动政府的腐败,奋然而起,积极参加反对独裁、争取民主的斗争。1946年7月15日被特务暗杀。
作者介绍
诗人
新诗集《红烛》《死水》是现代诗坛经典之作。1925年3月在美国留学期间创作了组诗《七子之歌》,表达了深挚的爱国之情。
学者
1932年到清华任教后,开始全力专攻古典文学。学术著作有《神话与诗》《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等。他对《周易》《诗经》《庄子》《楚辞》四大古籍的整理研究(后汇成“新义”),被郭沫若称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民主战士
他一身正气,抗战蓄髯八年。1943年以后,面对国民党统治的日益腐朽,拍案而起,走出书斋,投身到反对独裁、争取民主的革命洪流去。1946年7月15日,在昆明被 国民党特务刺杀身亡。
污蔑( ) 捶击( ) 恐怖( )
蛮横( ) 挑拨离间( )
·
·
·
miè
chuí

mán hèng
·
大声朗读课文,并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
·
jiàn
卑劣:卑鄙恶劣。
诬蔑:捏造事实败坏别人的名誉。
屠杀:大批残杀。
恐怖:由于生命受到威胁或残害而恐惧。
解释下列词语
挑拨离间:引起是非争端,使别人不和。
蛮横:(态度)粗暴而不讲理。
1.为什么要演讲——了解背景
整体感知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当局阴谋发动内战。镇压爱国民主运动,制造白色恐怖,屠杀爱国民主人士。
李公朴先生是一位著名的爱国民主战士。1946年2月,重庆发生“校场口事件”。国民党特务打伤郭沫若等60多人,李公朴先生当场被特务打伤。
5月初,李先生带伤回到昆明,与闻一多先生一起发动“呼吁和平宣言”万人签名运动。国民党反动派对李先生又恨又怕。
7月11日晚十时许,李公朴先生在回家途中被国民党特务用无声手枪暗杀。
闻一多毅然出席了15日举行的李公朴先生追悼大会,他事先没准备发言,但面对会场上特务们的无理取闹和嚣张气焰,他忍无可忍,拍案而起,走上讲台,发表了这篇义正词严的讲演。当天下午,他就被暗杀。
2.谁在听?
整体感知
昆明进步青年,也有特务混杂其中。
3.讲了什么?
请完成下列任务:
①用简短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②理清讲演思路并概括每部分内容。
①主要内容:
整体感知
闻一多先生在李公朴先生的追悼会上,义正辞严地当众揭露、
痛斥反动派的罪恶和卑劣,表达了对民主和平的坚定信心。
②本文分为三部分:
整体感知
第一部分(1—3段):痛斥国民党反动派暗杀李公朴的罪行,高度赞扬了李公朴和昆明人民为争取民主和平而斗争的精神。
第二部分(4-5段):分析国民党反动派的虚弱本质,指出人民必胜,光明就在眼前。
第三部分(6—12段):号召昆明人民发扬优良传统,坚持斗争,表达自己为正义而献身的决心。
一、请同学们朗读第一部分(1-3),思考以下问题:
局部探究、感知特点
1.第一段第一句和其他几句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2.第一、二段中,闻一多先生一再痛斥敌人的卑劣无耻,他是从哪几个方面痛斥的
3.第三段中最富有感彩的词是哪一个?表达了闻一多先生怎样的感情
明确:
局部探究、感知特点
1.第一句和其他几句之间是总分关系。
2.闻一多先生从三个方面痛斥敌人:
①李公朴无罪而遭毒手;
②要打要杀,又不敢“光明正大”地来打来杀,只会偷偷摸摸地暗杀;
③杀了人,为推脱罪责,反造谣诬蔑,嫁祸于共产党。
小结:演讲词观点鲜明,思路清晰。
明确:
局部探究、感知特点
3.第三段中最具有情感色彩的词语是“光荣”
表明李公朴先生和昆明人民为争取民主和平献出宝贵生命是昆明无限的光荣。表达了闻一多先生对他们的赞扬之情。
小结:讲演开始,闻一多先生痛斥敌人的卑劣无耻,赞扬了李公朴先生和昆明人民。爱憎分明,体现了讲演者鲜明的态度。
二、请同学们朗读第二部分(4-5),思考以下问题:
局部探究、感知特点
1.作者是如何揭露反动派的本质,进而指出反动派末日来临的?
2.闻一多先生预言敌人“快完了”,人民一定胜利,有什么根据?请从文章中找答案。
3.第四段中的“他们”指敌人,“你们”也指敌人,为什么用了这两种指代?第五段中,谈及特务时直呼“你们”,面对听众时则用“我们”。这两种称呼有什么表达效果?
局部探究、感知特点
1.作者是如何揭露反动派的本质,进而指出反动派末日来临的?
明确:
首先表达对反对派的强烈愤慨,
接着剖析出敌人内心的虚弱:自己在恐怖、慌、害怕。然后指出他们的末日来临:完了、快完了。
局部探究、感知特点
2.闻一多先生预言敌人“快完了”,人民一定胜利,有什么根据?请从文章中找答案。
明确:
第一,他们这样疯狂地制造恐怖,这是他们自己在慌,在害怕,自己在制造恐怖;
第二,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万个李公朴站起来;
第三,历史上没有一个反人民的势力是不被人民毁灭的。
局部探究、感知特点
3.第四段中的“他们”指敌人,“你们”也指敌人,为什么用了这两种指代?第五段中,谈及特务时直呼“你们”,面对听众时则用“我们”。这两种称呼有什么表达效果?
明确:
本段先是面对“大家”而怒斥敌人,所以用“他们”以指敌人。而后话锋一转,直接面对特务,怒斥特务,于是用“你们”以指敌人。
“你们”指的是国民党反动派及帮凶;“我们”指的是演讲者和广大人民。揭露敌人的罪行和虚弱本质,用“你们”表达出愤怒和蔑视的感情;歌颂人民的力量,用“我们”表示演讲者与群众的亲密无间的战斗感情。
小结:演讲词有针对性,面对不同的对象采用不同的称谓,不同的态度。
三、请同学们朗读第三部分(6-12),思考以下问题:
局部探究、感知特点
1.对进步青年,闻一多先生发出了什么样的号召?
2.在讲演的最后,表达出闻一多先生怎样的精神?
发扬云南光荣历史,继续进行民主和平运动。
义无反顾,随时准备献身的精神。
总结演讲词的特点
1.有的放矢,考虑听众对象。闻一多先生在李公朴烈士追悼会的现场,面对的既有大批的民主人士与进步青年,又有国民党反动派的特务。闻先生对前者发出号召,对后者则严厉痛斥,充分考虑了听众对象。
2.观点集中、鲜明。对民主人士与进步青年,鼓励号召;对敌人,则是严厉痛斥。
3.讲演首先痛斥国民党反动派暗杀李公朴的罪行,接着分析其虚弱本质,最后发出号召,思路清晰。
4.多种称呼,语言铿锵,语气强烈,爱憎分明。
模拟演讲
感知特点
大家都有一支笔,有一张嘴,
有什么理由拿出来讲啊!
有事实拿出来说啊!(闻先生声音激动了)
为什么要打要杀,
而且又不敢光明正大地来打来杀,
而偷偷摸摸地来暗杀(鼓掌)
这成什么话 (鼓掌)
李先生的血不会白流的!
李先生赔上了这条性命,
我们要换来一个代价。
李先生倒下了,
他的血要换取政协会议的重开!
我们有这个信心!
我们要发扬云南光荣的历史!
我们不怕死,
我们有牺牲的精神!
我们随时像李先生一样,
前脚跨出大门,
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本课小结
本节课我们初步接触了演讲词这种文学体裁及其特点。了解了《最后一次讲演》的作者及写作背景,感知了全文的主要内容,梳理了文章的思路。
我们也深入课文局部,通过探讨具体内容进一步理解文章内容,领会演讲词的特点,并通过模拟演讲感受演讲词的充沛情感,从而掌握演讲词的特点。
最后一次讲演
第 二 课 时
导 入
一篇讲演词,能够征服听众,除了有清晰的思路与鲜明的观点外,富有感染力的语言也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品味一下这篇演讲词的语言,探讨演讲者是如何借助语言技巧吸引听众、引起共鸣的。
一、体会语言——隐藏情感的句式
1.请同学们朗读并分析下列三组句子分别是什么句式,有何作用?
(1)特务们,你们想想,你们还有几天
(2)你们看着我们人少,没有力量?告诉你们,我们的力量大得很,强得很!
(3)有什么理由拿出来讲啊!有事实拿出来说啊!
一、体会语言——隐藏情感的句式
(1)特务们,你们想想,你们还有几天
这一句用了反问的句式,指出了特务们的可耻下场,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憎恨情感和对反动派的蔑视。实拿出来说啊!
(2)你们看着我们人少,没有力量?告诉你们,我们的力量大得很,强得很!
这一句运用设问的句式,表达对反动派的蔑视,对人民力量强大的坚定信心。引起听众的注意和思考,使听众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观点上的认同。
一、体会语言——隐藏情感的句式
(3)有什么理由拿出来讲啊!有事实拿出来说啊!
这句话由两个感叹句组成,表现闻先生对蛮横无理、凶狠残暴的反动派无比愤恨。语气强硬,语调斩钉截铁,情绪激愤,面对敌人,形成强大的攻势。
二、体会语言——富有情感色彩的词语
2.请同学们结合背景材料想一想,下列句子中的“光明”“黑暗”分别指什么?这两个词有什么效果
“我们看,光明就在我们眼前,而现在正是黎明之前那个最黑暗的时候。我们有力量打破这个黑暗,争到光明!我们的光明,就是反动派的末日!”
二、体会语言——富有情感色彩的词语
“光明”指民主和平运动的胜利。“黑暗”指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
“光明”和“黑暗”这对反义词,词义上的褒贬鲜明对比,增强了语言的感彩,表明了演讲者冲破黑暗,争取光明的强烈思想感情。
二、体会语言——富有情感色彩的词语
褒义
贬义
光荣、宝贵、骄傲、光明
无耻、卑劣、卑鄙、疯狂、挑拨离间
三、体会语言——隐藏情感的修辞
3.请同学们朗读并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下面两个句子
(1)“无耻啊!无耻啊!这是某集团的无耻,恰是李先生的光荣!”
(2)“你们杀了一个,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
三、体会语言——隐藏情感的修辞
(1)“无耻啊!无耻啊!这是某集团的无耻,恰是李先生的光荣!”
赏析:用反复修辞方法揭露敌人的无耻,又用对比方法突出李公朴先生为进步事业而死的光荣。
(2)“你们杀了一个,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
赏析:用“一个”和“千百万”对比,突出人民的力量,打击敌人,对未来充满信心。
四、体会语言——“上口入耳”口语化
4.请同学们体会下面两个句子的语言风格有什么不同。
(1)这几天,大家晓得,在昆明出现了历史上最卑劣、最无耻的事情。
(2)最近几日,大家听闻,在昆明的历史上出现了一件“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无比卑劣、无比无耻的事。
这篇讲演,因为是即席讲话,没有稿子,也没有题目。这篇讲演是闻先生的学生唐登岷同志记录整理的,当时本来打算待整理出来以后,送给闻先生亲自定稿。万没有想到当天下午稿子还没有整理出来,闻先生就被特务暗杀了。……
—闻一多做《最后一次讲演》的前前后后
四、体会语言——“上口入耳”口语化
4.请同学们体会下面两个句子的语言风格有什么不同。
(1)这几天,大家晓得,在昆明出现了历史上最卑劣、最无耻的事情。
(2)最近几日,大家听闻,在昆明的历史上出现了一件“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无比卑劣、无比无耻的事。
第一个句子和第二个句子相比更加口语化。它的特点是词汇大众化,句式简短,少用关联词语,少用单音节词语。
四、体会语言——“上口入耳”口语化
为什么演讲语言要口语化呢
演讲的内容最终是要诉诸于演讲者的口头表达传递给听众,如果语言不上口,那么,演讲的内容再好,也不能使听众入耳。就会使演讲的感染力、说服力受到影响。
这就要求我们少用长句,多用短句;少用文言词,多用口语词;少用容易引起歧义的单音词,多用双音词。
小结
口语吸引注意力
褒贬义词表爱憎
感叹、诘问、呼告……声势壮
排比、反复、反问……力量强
拓展升华——感受形象
请用下面的句式,说说你从文中感受到的作者形象。
我们看到的闻一多,是这样的一个闻一多,他( ),比如他说……
举例:
我们看到的闻一多,是这样的一个闻一多,他(不怕牺牲),比如他说:“我们不怕死,我们有牺牲的精神!我们随时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拓展升华——感受形象
闻一多真勇敢,比如他说:“你站出来!是好汉的站出来!”
闻一多相信人民的力量,比如他说:“人民的力量是要胜利的,真理是永远存在的。”
闻一多爱憎分明,比如他说:“李先生在昆明被暗杀,是李先生的光荣!也是昆明人的光荣!
闻一多追求民主,比如他说:“历史赋予昆明的任务是争取民主和平,我们昆明的青年必须完成这任务!”
......
拓展升华——感受形象
为了民主和正义,闻一多做到了: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避趋之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拓展升华——感受形象
这就是闻一多啊!他说——
“我希望爱自由、爱正义、爱理想的热血要流在天安门,流在铁狮子胡同,但是也要流在笔尖,流在纸上。”
拓展升华——感受形象
这就是闻一多啊!臧克家说——
闻一多先生,
(你)是卓越的学者,
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
大勇的革命烈士。
他,是口的巨人。
他,是行的高标。
拓展升华——感受形象
这就是闻一多,
他的演说气壮山河。
这就是闻一多,
他的正气长出绿色的藤萝,
净化神州大地的空气污浊。
他的名字将永远被人民牢记心间,彪炳史册!激励年轻一代砥砺前行,追求民主和正义!
本课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品味演讲词的语言,探讨使演讲词具有感染力的语言技巧:运用大量的感叹句、反问句,设问句;运用褒贬色彩鲜明的词语;运用反复、对比等修辞方法;使语言口语化;不断变换人称。
同时,我们还感受到了闻一多先生追求真理、大义凛然的革命精神气概,浓烈的爱国情怀。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