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2张PPT)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
守株待兔
亡羊补牢
画蛇添足
刻舟求剑
掩耳盗铃
寓言故事是含有讽喻或明显教训意义的故事,是文学体裁的一种。它的结构简短,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训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寓言的故事情节设置的好坏关系到寓言的未来。
中国历来有些著名的寓言故事如《揠苗助长》、《自相矛盾》、《郑人买履》、《守株待兔》、《刻舟求剑》、《画蛇添足》等,古希腊《伊索寓言》中的名篇《农夫和蛇》在世界范围内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其成功之处在于故事的可读性很强,无论人们的文化水准高低,都能在简练明晰的故事中悟出道理。
什么是寓言故事?
宋人/有耕者。
点明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宋国人。
说明这个人身份是农夫。
宋国有个农夫。
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为下文出现兔子买下伏笔。
交代事情的起因。
句 b田里有一个树桩,一只兔子跑过,撞到树桩上,折断脖子死掉了。
一只兔子撞到树上,这事儿是不是天天有呢?种田人对这件事是怎么想、怎么做的?读一读第四句话。
知识讲解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因〕于是。
〔释〕放下。
〔耒〕古代用来耕田的一种农具。
〔冀〕希望。
讲述事情的经过。
于是,这个人就放下农具,守在树桩旁,希望再得到兔子。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交代事情的结果。
注意:“为”是“被”的意思,读作二声。
他没能再得到兔子,自己却被宋国人嘲笑。
有个宋国人在田里耕作。田里有一个树桩。一只兔子跑过,撞到树桩,折断脖子死掉了。这个人就放下农具,守在树桩旁,希望再得到兔子。他没能再得到兔子,自己却被宋国人嘲笑。
全文大意:
状元
思考:那个农夫为什么会被宋国人笑话?
1.兔子撞死在树桩上是偶然的,而他却希望天天发生。
2.他不知道变通,妄想不劳而获。
讨论一下:生活中有没有和守株待兔的农夫类似的人呢?
我身边也有,有人因为一次彩票中奖,就沉迷其中,期待好运再次降临,幻想一夜暴富。
我们身边也有这样的“宋人”,比如有的同学平时不努力,偶然一次考得好,就不好好学习,幻想自己照样能考得好成绩。
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课堂小结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努力,而抱有侥幸心理,指望靠好运气过日子,是不会有好结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