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三单元 第6课 全球航路的开辟(课件)(共4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三单元 第6课 全球航路的开辟(课件)(共45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3.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2-15 23:14: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5张PPT)
第6课 全球航路的开辟
第7课 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
与世界格局的演变
第三单元 走向整体的世界
【课程标准】
1、了解新航路的开辟及其引发的人口、物种和商品等的全球性流动,理解人类认识世界的视野和能力的改变,以及对世界各区域文明的不同影响;
2、理解新航路的开辟是人类历史从分散走向整体过程中的重要节点。
第6课 全球航路的开辟
一、新航路开辟的动因和条件
二、新航路的开辟
三、其他航路的开辟
公元1500年前后是人类历史的一个重要分水岭,从那个时候开始,人类的历史才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在此之前,人类生活在相互隔绝而又各自独立的几块陆地上没有哪一块大陆上的人能确切地知道,地球究竟是方的还是圆的,而几乎每一块陆地上的人都认为自己生活在世界的中心。
——《大国崛起》
为什么1500前后是人类历史的分水岭?
为什么此时人类的历史才称上是真正意义的世界?
一、新航路开辟的动因和条件
【思考】
哪些欧洲人热衷于开辟新航路?为什么?
15世纪末……葡萄牙、西班牙等国商人的利益与君主们的利益是一致的。在这样的情势下,商人的经济力量、政治力量都在稳步增长,他们的利益得到社会和国家的大力支持。国家也有国家的利益,包括扩张势力、扩大版图、扩充臣民,这与商人利益不矛盾。
——萧国亮、隋福民《世界经济史》
西班牙和葡萄牙王室支持
西欧各国的农奴制度(庄园制)在12世纪-15世纪先后瓦解。农民得到人身自由,原来作为农奴时耕种的份地仍归农民使用,农民每年要按期向领主缴纳货币地租,数量固定不变。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还有不少领主将直接领地卖了,买主中有许多商人资产者,也有一些较为富裕的农民,这样就产生了资产阶级地产。
——刘宗绪主编《世界近代史》
自给自足的庄园经济逐渐解体
农民获得人身自由,
为手工业和商业提供劳动力
领主出卖或整块出租土地,出现资产阶级地产
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
欧洲的手工工场
14到15世纪,分散的手工工场在意大利、弗兰德的一些城市已经出现。随后,向欧洲其他地区扩散。手工工场的出现意味着一种生产组织创新,即以分工为基础实现批量生产的企业组织的出现。……16世纪中叶以后,一些包买商建立了大型作坊,即集中的手工工场。——摘编自马世力、滕海键著《欧洲近代经济文化史论》
手工工场由分散走向集中且分工细致
进一步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
经济(根本):西欧各国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商品经济迅速发展,对金银财富的渴求以及开拓新市场的意愿日益迫切
十四五世纪西欧商人在清点钱币,流通的金银钱币越来越多,人们对金银的渴望也日益强烈。
香料
《马可·波罗行记》激起了多个阶级、阶层到东方和未知海外实现发财梦(寻找金银和贵重商品)“淘金热”
金币
【思考】
开辟新航路是为了追求什么?又为什么觉得东方有?
新航路开辟前,东西商路都要经过地中海地区。但是,15世纪中叶奥斯曼帝国崛起,并于1453年攻陷君士坦丁堡,土耳其人控制了东西方之间的传统商路,对往来经商的欧洲商人征收高额税费……因此,西欧各国迫切需要开辟一条通往东方的新航线。
——周一良、吴于塵《世界通史·中古部分》
原有的航路被奥斯曼帝国控制
文艺复兴运动兴盛于14—16世纪,它从意大利开始,发展到西欧各国……文艺复兴和人文主义是欧洲史上过渡转型时期的新文化运动和思想解放运动。它在思想上、文化上和精神上哺育了新航路的开辟。 ——李露霞:《浅议新航路开辟的原因》
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影响,鼓励冒险精神
14-17世纪文艺复兴运动的核心——人文主义提倡人们对现实生活的追求,追求人的个性解放和自由平等,推崇人的经验和理性,提倡人类认识自然、征服自然,以造福人生。 ——《世界近代现代史》
像佛教和伊斯兰教一样,基督教也是一种传道的信仰。特别是《新约》,激励着基督徒把他们的信仰传到全世界。——摘自齐格勒《新全球史》
热衷传播基督教(天主教)
(海上探险)是为了像所有的男子汉都欲做到的那样,为上帝和陛下服务,将光明带给那些尚处于黑暗中的人们。 ——迪亚士
达伽·马在航行中
航船上树立带有十字架标识风帆
一、新航路开辟的动因和条件
(一)动因
1、历史传统
2、经济动力
3、精神动力
4、社会动力
5、商业危机
6、宗教动力
7、政治动力
从13世纪开始,伊比利亚半岛的居民尝试从大西洋中的岛屿获取资源并不断取得成功。
西欧各国的商品经济迅速发展,迫切追求财富与市场;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人文主义鼓励冒险精神。
“寻金热”,《马可·波罗行纪》的影响。
奥斯曼帝国威胁到东西方之间陆路贸易通道的安全。
希望通过向海外扩张来传播基督教。
西班牙和葡萄牙王室的支持。
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
多桅帆船
造船技术的发展
航海技术的提高
地理知识提高
地圆学说再次被“发现”
14世纪星盘
明朝的罗盘
托勒密的世界地图
地圆说的概述图
星盘使用受天气局限较大,而罗盘则不受天气影响,使用更加简便所以罗盘的实用性更强。影响:罗盘传入欧洲后,被广泛应用于航海,为远洋航行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结合教材说一说新航路开辟的条件?
你知道星盘和罗盘的区别嘛,罗盘传入西欧有何影响?
一、新航路开辟的动因和条件
(一)动因
(二)条件:
1、积累了丰富的航行经验;
2、相信地圆学说;
3、地理知识日益丰富;
4、造船技术不断提高。
二、
迪亚士
(1487年)
达·伽马
(1497年-1498年)
哥伦布
(1487年)
麦哲伦
(1519年-1522年)
二、新航路的开辟
巴尔托洛梅乌·迪亚士
(Bartholmeu Dias,约1450—1500年)葡萄牙著名的航海家。生于葡萄牙王族世家,父亲和祖父都是追随恩里克王子的航海家。迪亚士受葡萄牙国王若昂二世委托出发寻找非洲大陆的最南端。准备十个月后,迪亚士找来四个同伴及其兄长一起踏上这次冒险的征途,于1487年8月从里斯本出发,率领两条武装舰船和一艘补给船,沿着非洲西海岸向南驶去。迪亚士船队在1488年3月12日到达了此次航行的最远端布须曼河河口附近的夸伊胡克。迪亚士想要继续航行到印度,但船员因疲惫拒绝前行,无奈只能返航。返航途中发现了一个海角,由于这里是船队当初遭遇风暴的地方,迪亚士将其命名为“风暴角”。1488年12月船队返回了里斯本港。“风暴角”被葡萄牙国王若昂二世改名为“好望角”,代表成功开辟东方航线的美好希望。
迪亚士
(1487年)
瓦斯科·达·伽马
(约1469—1524年,葡萄牙语:Vasco da Gama)
葡萄牙航海家、探险家。达·伽马参加过葡西战争 ,后到葡宫廷任职 。1492年哥伦布率领的西班牙船队发现美洲新大陆的消息传遍了西欧。面对西班牙海上挑战,葡萄牙王室加快探索通往印度的海路。1497年7月8日达·伽马受葡萄牙国王派遣从里斯本出发,寻找通向印度的海上航路,船绕过好望角于1498年5月20日到达印度西南部卡利卡特 。同年秋离开印度,于1499年9月9日回到里斯本。1502—1503年和1524年又两次到印度,后一次被任命为印度总督。1524年,达·伽马在印度科钦去世。
达·伽马
(1497年-1498年)
克里斯托弗·哥伦布
(西班牙语:Cristóbal Colón;意大利语:Cristoforo Colombo,约1451年—1506年5月20日)意大利探险家、航海家,大航海时代的主要人物之一,是地理大发现的先驱者。出生于中世纪的热那亚共和国(今意大利西北部)。 1492年第一次航行中,他在巴哈马群岛的一个叫作“圣萨尔瓦多”的地方登陆,而不是计划中的日本。在后来的三次航行中,哥伦布到达过大安的列斯群岛、小安的列斯群岛、加勒比海岸的委内瑞拉、以及中美洲,并宣布它们为西班牙帝国的领地。
哥伦布
(1487年)
斐迪南·麦哲伦
(西班牙语:Fernando de Magallanes;英语:Ferdinand Magellan,1480年—1521年4月27日),葡萄牙探险家、航海家、殖民者,为西班牙政府效力探险。1519年—1522年9月,率领船队完成环球航行,麦哲伦在环球途中在菲律宾死于部落冲突中。船队在他死后继续向西航行回到欧洲,并完成了人类首次环球航行。
麦哲伦
(1519年-1522年)
1487—1488年,迪亚士到达好望角
1497—1498年,达·伽马到达印度西海岸
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
新航路开辟示意图
二、新航路的开辟
航行方向 支持者 时间 航海家 特点
向东 葡萄牙 1487年 迪亚士 第一次绕过好望角,到达东海岸
1497—1498年 达·伽马 第一次开辟绕道非洲到达印度航路
向西 西班牙 1492年 哥伦布 发现美洲,开辟欧洲到美洲新航路
1519—1522年 麦哲伦船队 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
三、其他航路的开辟
三、其他航路的开辟
新航路开辟后,西班牙和葡萄牙占据了欧洲至亚洲和美洲最有利的通商路线。
英国、荷兰等国为发展海上贸易,开始在北大西洋的高纬度地区寻找通往亚洲的航路。
1、背景:
2、航海家:
英-卡伯特、法-卡蒂亚、荷-巴伦支、
英-哈得逊、英-德雷克、荷-塔斯曼
约翰·卡伯特John Cabot
约1455年~约1499年,意大利航海家。
1497年5月20日,卡伯特乘“马修”号(以卡伯特妻子名字Matthew命名为“马修”号)从布里斯托尔港出发向西航行,到达新陆地。他向英王报告发现了新领土。亨利七世授予卡伯特海军上将称号,并将他“首次发现的陆地”更名为“新发现的陆地”,即纽芬兰(Newfoundland)。
英王亨利七世根据他的报告宣称北美大陆属英国所有,为以后英国的殖民主义活动打下了所谓“合法”的基础。
纽芬兰附近的卡伯特海峡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
萨巴斯汀
(Sabastian(1476-1557)卡伯特的儿子。陪同其父进行了1497年的航行,当时他12或13岁。1508年,他继承父业,出航探寻通往亚洲的北部航道。萨巴斯汀向北航行至北纬58°,已沿拉布拉多(Labrador)海岸航行了一半多的距离,严寒阻止了他的进一步北上。 他没有找到西北方向通往中国的航路。他因绘制1544年地图而与达·伽马哥伦布齐名。
雅克·卡蒂亚
(Jacques Cartier,1491--1557年),法国探险家。
在法国国王弗朗索瓦一世(King Francis I,1515-1547 年在位)的资助下一共进行了三次航行。发现并命名加拿大Canada ,到达拉布拉多半岛,开辟新航线和殖民地。在美洲时,卡蒂埃采取了欧洲探险家们惯用的手段,绑架了当地酋长的两个儿子,当地人酋长终于同意他们可以用欧洲货物进行贸易。卡蒂亚既未能开辟通往东方的西北航道,又未能发现黄金,失败了的雅克·卡蒂埃只能黯然返回家乡。尽管他的探索成果令法国人感到万分失望,但成功的为欧洲人开启了加拿大的大门,以后的数百年间加拿大向欧洲输入了大量的皮毛。
威廉·巴伦支
(荷兰名:Willem Barents,1550年-1597年),荷兰探险家、航海家。巴伦支生活在荷兰被称为“海上马车夫”的时代。1596年在阿姆斯特丹商会的支持下,巴伦支指挥着三艘船开始探索通过北冰洋的欧亚东北航道。巴伦支几乎到达了北极圈,然而船只被浮冰撞毁,被困在新地岛,被迫成为第一批在北极越冬的欧洲人。巴伦支和水手们盖了一间木棚,并掘洞过冬。陋室中央所生的火抵挡不住北极
的严寒,衣服结成冰。他们不得不设法宰杀北极熊和海象来充饥,但食物储备很快耗尽。第二年春天来临后,他们决定修复两艘海难时抢下来的救生小船来逃命。1597年6月,十几名幸存者通过了一段冰海,在新地岛南端遇到了俄罗斯人,幸运地获救。巴伦支在返回荷兰的航程中去世。在今天俄罗斯的新地岛和挪威的斯匹次卑尔根群岛以及熊岛之间的汪洋上,有一片面积约140.5万平方千米的海域,被后人命名为巴伦支海。
亨利·哈得逊
(英语:Henry Hudson,16世纪下半叶-约1611年)英国探险家与航海家,以搜寻西北航道而闻名。亨利前半生只是一名普通船员,直至1607年受聘于英国的莫斯科公司探索西北航道,他两次远行亦未能为英国带来任何实质的经济利益,结果被莫斯科公司解职。后来他又受聘于荷兰东印度公司,最终第三次远行亦无功而还,回国后更被英国拘押。后来,他再次受聘于莫斯科公司及东印度公司,虽然这次探索仍未能打通西北航道,但成功探勘了加拿大部分地方,哈得逊湾、哈得逊郡、哈得逊海峡及哈得逊河即是以亨利·哈得逊来命名的。不过,在这次航行中,亨利遭到船员的叛变,最后被流放在北美海域,从此下落不明。
弗朗西斯·德雷克
(Francis Drake)(1540~1596年1月27日)16世纪英国著名航海探险家、政治家、大海盗。德雷克在1577年和1580年进行了两次环球航行。德雷克1567年第一次探险航行到达加勒比海,1569年第二次探险到达了中美洲,1577年第三次探险抵达了南美洲东海岸。1578年发现了合恩角和德雷克海峡(以他的姓氏命名)。
1581年4月,女王伊丽莎白一世亲自登船赐予德雷克皇家爵士头衔。1588年德雷克成为海军中将,在军旅中曾击退来自西班牙无敌舰队(Spanish Armada)攻击,德雷克由此受封为英格兰勋爵。1596年1月27日,他因痢疾病逝于巴拿马。
亚伯·塔斯曼
(Abel Tasman,1603-1659)荷兰探险家、航海家、商人。
他在17世纪30年代受雇于荷兰东印度公司,在巴达维亚至摩鹿加群岛的航线上服务。在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资助下,他于1642年和1644年进行了两次成功的远航,发现了塔斯马尼亚岛、新西兰、汤加和斐济。塔斯曼的名字被列入最伟大航海家之列,塔斯马尼亚岛和塔斯曼海都以他的名字命名。
航向 支持国 时间 航海家 开辟新航线及成就

北 英国 1497 卡伯特父子 发现_________
法国 16世纪 卡蒂埃 到达______________
荷兰 巴伦支 三次航行_______地区,留下航行记录和航海图
17世纪初 哈德逊(英) 多次向西北航行,探索 的航路
俄罗斯 -- -- 在北太平洋和西伯利亚地区进行了多次海上和陆上探险,开辟了 的航线

南 英国 1578 德雷克 到达美洲南端的一个岬角——_______
荷兰 1642--1643 塔斯曼 环航 ,到达新西兰和塔斯马尼亚岛
纽芬兰岛
北冰洋
拉布拉多半岛
经北冰洋通向亚洲
北太平洋到北冰洋
合恩角
澳大利亚
其他航路开辟示意图
其他航线开辟的航路基本上处于高纬度、在北大西洋附近;
开始探寻南半球
1992年,哥伦布航行到美洲500周年之际,世界上许多国家对此表现出强烈的但是截然不同的反应。发达国家纷纷举行纪念活动,有人甚至要沿当年的路线再次航行,并准备在所到之处立碑纪念,以表彰哥伦布伟大的历史功绩。
而美洲国家却对哥伦布发起了严正的谴责和声讨。美洲印第安人后裔打出的一条标语上写着:“你们庆祝的是我们的苦难”。
西方发达国家在庆祝,美洲国家在谴责。
庆祝的原因是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人类征服了自然;
谴责的理由,哥伦布等航海家的航海带着殖民主义的色彩,
给拉美人民带来了苦难。
谁在庆祝?谁在谴责?谴责的理由是什么?庆祝又因为什么?
公元1400年以后的两百年间,欧洲绘图人笔下的几大块陆地宛如正在成长的胚胎,逐渐由模糊的团状,演变成我们今天所熟悉的清晰可见的模样。正是从那个时候起,割裂的世界开始连接在一起,经由地理大发现而引发的国家竞争,拉开了不同的文明间相互联系、相互注视。——《大国崛起》
1、 1497年7月8日,达·伽马奉葡萄牙国王之命率领一支包括四艘帆船和160名水手的船队从里斯本出发,去探寻通往东方的新航路。这次远航( )
A.到达了印度 B.向西横渡大西洋
C.发现好望角 D.完成了环球航行
A
2、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描述某位航海家:“他确信圣萨尔瓦多岛离日本所在的位置非常近,下一步就是找到日本。当他向西南航行抵达美洲大陆时,他相信自己到了马六甲海峡附近某地。这位航海家是 ( )
A.迪亚士 B.达·伽马
C.哥伦布 D.麦哲伦
C
3、 新航路开辟后,葡萄牙和西班牙占据了最有利的通商航路。此后,欧洲其他国家也相继走上了海外探险之路。下列属于俄罗斯人探险成果的是( )
A.发现纽芬兰岛
B.开辟北太平洋到北冰洋的航线
C.探寻南半球的新世界,环航澳大利亚
D.到达美洲南端的合恩角
B
4、新航路开辟后,西欧人不断探寻南半球的新世界。继麦哲伦完成环球航行后,沿着他的路线航行,到达了美洲南端的一个岬角--合恩角。这位航海家是 ( )
A.法国人卡蒂埃 B.英国人卡伯特
C.荷兰人哈德逊 D.英国人德雷克
D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