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1.中世纪学者皮朗曾这样描述“某一事件”的历史效果:“现在这些文明的诞生地突然失去了它的文明,地中海把欧洲的东部和西部分开,而不是将其统一起来;原来连接拜占庭帝国与西部日耳曼诸王国的纽带断裂了。”这一事件最有可能是( )
A.伊斯兰文明的扩张 B.北方蛮族的南侵
C.法兰克王国的崛起 D.罗马帝国的衰亡
2.646年,面对严重的社会危机,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开始改革,经过约半个世纪的改革,模仿中国建立了中央集权国家。这场改革是( )
A.大化改新 B.镰仓幕府建立 C.明治维新 D.农奴制改革
3.《一千零一夜》是阿拉伯最有代表性和影响最大的文学作品,以王后给国王讲故事为线索,把几百个故事串联起来。这些故事分别来自印度、埃及、波斯等地。这反映了阿拉伯文化( )
A.推动了西欧文化的发展 B.不断向外进行传播
C.对古代世界文化的继承 D.具有多元一体特点
4.在印度种姓制度下,由以国王为首的武士集团构成,负责统治和保卫国家的等级是( )
A.婆罗门 B.吠舍 C.刹帝利 D.首陀罗
5.中世纪的西方文化,比起同时代的阿拉伯、印度和中国都要落后,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遗产在那里几乎灭尽,赖有阿拉伯文版本将其保存,并在中世纪的后期译成拉丁语等西方语言重新回到欧洲。阿拉伯文化的西传,促进了文艺复兴运动的到来。这表明阿拉伯文化( )
A.决定了西方思想解放运动的发展 B.直接促成了欧洲近代社会的转型
C.对西方的启蒙思想传播影响深远 D.在沟通东西方文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6.《一千零一夜》是阿拉伯最有代表性和影响最大的文学作品,以王后给国王讲故事为线索,把几百个故事串联起来。这些故事分别来自当时阿拉伯帝国境内的印度、埃及、波斯和两河流域等地。这说明阿拉伯帝国的建立( )
A.推动了欧亚非文化统一 B.贯通了陆上海上丝绸之路
C.促进了多元文化的交汇 D.使其成为文化最发达地区
7.坂本太郎在评价某幕府政策时说:“它确实是加强和巩固幕府封建统治的有效政策,长达二百余年的江户时代,能在国内保持和平,幕府政权得以维持……无疑是个有力因素……另一方面,它缩小了人民刚刚开展的、面向世界的目光,扼杀了不断探索的精神。”据此推断,坂本太郎评价的是( )
A.殖产兴业 B.忠君爱国 C.锁国政策 D.重农抑商
8.君士坦丁一世在营建帝国新都君土坦丁堡时,将帝国各地的建筑师和能工巧匠调集于此,并按照罗马城的样式和规模设计,大量奇石异物从帝国各地运到工地,无数古代的建筑和艺术杰作被拆除,强行从各地运往这里。为了加快施工进度,他特地调动4万哥特士兵投入建筑工作。由此可知,君士坦丁堡的营建( )
A.深受希腊化时代的影响 B.搭建东西方经济交流的桥梁
C.加速罗马帝国灭亡进程 D.体现了君主在治国中的权威
9.《梨俱吠陀》成书于公元前1500—900年间的印度,而成书于公元416年和646年的《佛国记》、《大唐西域记》分别由中国求法僧法显和玄奘游历印度后根据亲身经历所写,表2为三本书对四大种姓的记载对比。下列对下表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梨俱吠陀》 《佛国记》、《大唐西域记》
婆罗门 祭司 净行(祭司)
刹地利 武士 王种
吠舍 农民、少数富商 商贾
首陀罗 奴隶 农人
贱民 —— 恶人
A.中国记载史料可信度低于印度 B.商人社会地位比较稳定
C.印度和中国的记载完全不一致 D.社会发展影响种姓成分
10.1185年,源赖朝令亲信担任朝廷的内览,并实行“议奏”制度,规定凡违背“兴行善政”的事,即使是天皇同意,也应反复启奏,坚决阻止,以尽“忠臣之礼”。这表明( )
A.源赖朝竭力维护天皇权威 B.幕府体制正式确立
C.源赖朝试图提高政治地位 D.中央政府名存实亡
11.自然崇拜和亡灵崇拜是古代日本万物有灵观的两大核心。对自然的崇拜逐渐形成了( )
A.武士道 B.茶道 C.仙道 D.神道
12.《一千零一夜》是阿拉伯最有代表性和影响最大的文学作品,以王后给国王讲故事为线索,把几百个故事串联起来,这些故事分别来自印度、埃及、波斯和两河流域等地。这反映了( )
A.阿拉伯人喜欢听故事 B.阿拉伯曾征服印度等地区
C.阿拉伯文化兼容并蓄 D.阿拉伯人是东西文化交流的桥梁
13.我国东晋高僧法显赴印度求法。他在归国后撰写的《佛国记》(即《法显传》)中,称赞笈多王朝统治者施仁政,“人民殷乐”。这说明笈多王朝( )
A.确立佛教为国教 B.强化了中央集权 C.与中国往来密切 D.统治者重视民生
14..阿拉伯人伊本 西那的医学著作《医典》传入欧洲后,长期是西方大学的医学教科书。至15世纪,《医典》在西方被重印了 15次。材料说明( )
A.阿拉伯文化大量吸收、消化外来文化 B.阿拉伯人为世界文化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C.阿拉伯文化是西方文明的起源 D.阿拉伯人将中国的印刷术传入欧洲
15.“这是个独特的民族,它是战争狂徒,用战车把宗教传播到西亚、北非等地,穆斯林的足迹从此遍及四方;它又是文明的使者,用嘴巴将东西方文化传承、传播,某种数字因此冠上它的大名。”“这个独特的民族”( )
A.沟通了东西方文化 B.使基督教成为世界性宗教
C.发明了阿拉伯数字 D.促成人口迁移和商品流动
16.据《阿拉伯通史》记载:“巴格达城的码头,有好几英里长,那里停泊着几百艘各式各样的船只,有战舰和游艇,有中国大船……市场上有从中国运来的瓷器、丝绸和麝香;从印度和马来群岛运来的香料、矿物和燃料;从中亚细亚和突厥运来的红宝石、青金石、织造品和奴隶;从斯堪的纳维亚和俄罗斯运来的蜂蜜、黄蜡、毛皮和白奴;从非洲东部运来的象牙、金粉和黑奴。”据此可知( )
①巴格达的商业贸易繁荣 ②阿拉伯商人垄断了东西方商业贸易
③阿拉伯商人对外贸易范围广泛 ④东西方文明已经有了直接交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 D.③④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波斯文化凭借强大的制度优势和人才优势与阿拉伯文化进行双向互动的交融。阿巴斯王朝(750~1258年)的哈里发制度深受波斯文化影响。阿拉伯帝国自倭马亚王朝(661~750年)开始就沿袭波斯人的行省制。波斯的人才融入阿巴斯王朝的统治,波斯的饮食、服饰、建筑风格和风俗习惯进入阿拉伯人的日常生活。波斯人也有选择、有鉴别地接受了与波斯文化传统、民族特性相适应的伊斯兰教什叶派。
——摘编自【美】希提《阿拉伯通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下面是阿拉伯帝国在不同领域的文化成就文学《一千零一夜》又译《天方夜谭》,以波斯民间故事为蓝本,后又吸收印度、希腊、埃及等童话寓言,以及大量阿拉伯故事而成,其叙事结构和内容影响了《十日谈》等近代欧洲著作。
建筑艺术清真寺以巍峨的穹顶和高耸的尖塔,精美朴素的内饰雕塑和花卉鸟兽为特点,形成了世界建筑中的独特风格,是阿拉伯建筑艺术的集中体现,晚期受到印度建筑艺术的影响。
数学阿拉伯数字古代印度人首创,阿拉伯人将这种数字改进并传播到全世界;创立了完整的代数学。
综合学术机构智慧宫是中世纪阿拉伯阿拔斯王朝在巴格达建立的全国性的综合学术机构,亦称益智宫、哲理大学,由翻译局、科学院和图书馆等机构组成。
天文学《萨比天文历表》又名《恒星表》,由中世纪天文学家和数学家白塔尼所著,对托勒密的一些错误进行了纠正,吸取古希腊天文学理论的合理部分,并根据新的观测资料和实践经验写成,传入欧洲后被哥白尼等科学家多次引用。
医学《医典》由著名医学家伊本西那所著,内容十分丰富,其中的切脉部分受到中国《脉经》的影响。《医典》译成拉丁文后,直到16世纪都是欧洲大学医科教学书。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阿拉伯帝国在不同领域的文化成就,拟定一个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论题正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阐述完整;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参考答案:
1.A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7世纪初,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后,伊斯兰文明逐渐兴起。到8世纪中期,阿拉伯人通过不断扩张,建立起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其控制着西地中海地区,对当时欧洲东西部的统一及联系产生了一定影响,A项正确;北方蛮族南下灭亡了西罗马帝国,建立起日耳曼诸多王国,对后世欧洲民族国家形成产生重要影响,这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项;法兰西王国的崛起、罗马帝国的衰亡,并没有使欧洲东西部分开或纽带断裂,排除CD两项。故选A项。
2.A
【详解】根据“646年”、“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等信息可知,这场改革是古代日本由孝德天皇主导的大化改新,由A项正确;镰仓幕府的建立是在12世纪,排除B项;明治维新是在19世纪,排除C项;农奴制改革是在俄国,排除D项。故选A项。
3.C
【详解】根据“把几百个故事串联起来。这些故事分别来自印度、埃及、波斯等地”可知作为阿拉伯文学代表的《一千零一夜》吸收了许多其他的地区和国家的文明成果,因此体现了阿拉伯文化对古代世界文化的继承,C项正确;材料内容不能体现阿拉伯文化对西欧文化的发展和不断对外进行传播,更不能体现“多元一体”,排除ABD项。故选C项。
4.C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在印度种姓制度下,刹帝利主要是由以国王为首的武士集团构成,负责统治和保卫国家,C项正确;婆罗门即祭司是最高等级,主管宗教事务,排除A项;吠舍包括农民、商人和放贷者,他们是国家财富的创造者,排除B项;首陀罗地位最低,从事奴仆工作,排除D项。故选C项。
5.D
【详解】根据“赖有阿拉伯文版本将其保存,并在中世纪的后期译成拉丁语等西方语言重新回到欧洲。阿拉伯文化的西传,促进了文艺复兴运动的到来”可得出阿拉伯文化吸收了大量东西方的文明成果,对于东西方文化的沟通交流发挥了重要作用,D项正确;AB项都太绝对了,排除AB项;材料没有涉及到对启蒙运动的影响,排除C项。故选D项。
6.C
【详解】根据“这些故事分别来自当时阿拉伯帝国境内的印度、埃及、波斯和两河流域等地”可知《一千零一夜》融合了许多其他文明的成果,由此可推知阿拉伯帝国的确立促进了多元文化的交汇,C项正确;“文化统一”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文化的交融,和丝绸之路无关,排除B项;“最发达”的说法无从体现,排除D项。故选C项。
7.C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江户时代即中世纪后期,日本幕府为加强和巩固其封建统治,实行闭关锁国政策,虽有效保持了国内和平,但压制了人们的思想,扼杀了探索精神,不利于日本社会的发展,C项正确;殖产兴业是明治维新时期的经济政策,并非江户时代的维稳措施,排除A项;忠君爱国与“缩小了人民刚刚开展的、面向世界的目光,扼杀了不断探索的精神”等不符,排除B项;材料描述的并非重农抑商政策,排除D项。故选C项。
8.D
【详解】根据材料“大量奇石异物从帝国各地运到工地,无数古代的建筑和艺术杰作被拆除,强行从各地运往这里。为了加快施工进度,他特地调动4万哥特士兵投入建筑工作”可知,君士坦丁一世为了修建君士坦丁堡,将大量的建筑人才、建筑材料运来,并且调动了大量的士兵来进行建造,反映了君主制度下君主在国家的权威,D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希腊化时代的影响,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东西方文化交流,排除B项;C项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9.D
【详解】从材料中的《梨俱吠陀》和《佛国记》、《大唐西域记》等文献记载可以看出,印度的种姓等级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生相应的变化,这说明社会发展影响种姓成分,D项正确;材料无法得出两国史料的可信度,排除A项;材料与商人的社会地位无关,排除B项;C项错在完全不一致,如吠舍成分略有相同,排除。故选D项。
10.C
【详解】由材料“令亲信担任朝廷的内览,并实行“议奏’制度”“即使是天皇同意,也应反复启奏,坚决阻止”可知,源赖朝在朝廷中安置亲信,颁布制度,无视天皇意愿,种种行为表明他试图限制天皇的权力,提高自己的政治地位,以把持国家大权,C项正确;源赖朝是想限制天皇的权力,排除A项;B项从材料信息反映不出来,排除B项;中央政府名存实亡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C项。
11.D
【详解】根据所学,自然崇拜和亡灵崇拜是古代日本万物有灵观的两大核心。对自然的崇拜逐渐形成了神道,D项正确;ABC项错误。故选D项。
12.C
【详解】据材料《一千零一夜》是阿拉伯最有代表性和影响最大的文学作品,里面的故事来自印度、埃及、波斯和两河流域等地,可得知,阿拉伯文化对其他地区文化的吸收、融合,C项正确;《一千零一夜》是王后给国王讲故事,不能体现阿拉伯人喜欢听故事,排除A项;材料不能证明阿拉伯曾征服印度等地区,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阿拉伯的文化,而不是阿拉伯的作用,排除D项。故选C项。
13.D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法显称赞笈多王朝统治者施仁政,人民殷乐,可得知笈多王朝统治者重视民生,D项正确;材料信息不能显示笈多王朝确立佛教为国教,排除A项;材料说的是笈多王朝统治者施仁政,没有涉及强化中央集权,排除B项;根据材料,东晋高僧法显赴印度求法,可知笈多王朝与中国有宗教方面的往来,但不能表明往来密切,而且材料主要意思是笈多王朝统治者施仁政,重视民生,排除C项。故选D项。
14.B
【详解】根据“阿拉伯人伊本 西那的医学著作《医典》传入欧洲后,长期是西方大学的医学教科书。”可得出阿拉伯人为世界文化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传播了东西方的文化,B项正确;材料强调阿拉伯的文化传播作用,而不是其自身文化,排除A项;C项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印刷术传播,排除D项。故选B项。
15.A
【详解】据材料“这是个独特的民族,它是战争狂徒,用战车把宗教传播到西亚、北非等地,穆斯林的足迹从此遍及四方;它又是文明的使者,用嘴巴将东西方文化传承、传播,某种数字因此冠上它的大名。”并结合所学可知,阿拉伯对外征服战争,并建立了穆斯林的统一国家——阿拉伯帝国。以“传播伊斯兰”为口号,攻入西亚、北非和西南欧大片领土,阿拉伯人把阿拉伯数字传播到欧洲、把中国四大发明传到了西方,对东西方的文化交流起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A项正确;据材料“穆斯林的足迹从此遍及四方”可知,材料反映的是伊斯兰教,而非基督教,排除B项;据所学可知,阿拉伯数字是 古印度人 发明的,由阿拉伯人传到西方,古称阿拉伯数字,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独特民族-----战争、文明传播”,未涉及“人口迁移和商品流动”,排除D项。故选A项。
16.C
【详解】根据“巴格达城的码头,有好几英里长,那里停泊着几百艘各式各样的船只,有战舰和游艇,有中国大船”可得出巴格达的商业贸易繁荣 ;根据“从中亚细亚和突厥运来的红宝石、青金石、织造品和奴隶;从斯堪的纳维亚和俄罗斯运来的蜂蜜、黄蜡、毛皮和白奴;从非洲东部运来的象牙、金粉和黑奴”可得出阿拉伯商人对外贸易范围广泛 ,①③C项正确;从材料中并不能看出阿拉伯商人垄断了东西方商。材料中不能得出有直接的贸易,而是通过阿拉伯商人的沟通。②④错误,排除ABD项。故选C项。
17.示例一
论题:阿拉伯人继承和发展了波斯的政治文化。
阐述:波斯帝国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国王是整个政权的核心和最高主宰,他的权力被认为来自神。阿拉伯人借鉴波斯君主专制传统,建立哈里发制度。哈里发掌握政治、军事和宗教大权;阿拉伯帝国也仿照波斯传统在地方上实行行省制;波斯人重视官僚体系建设,阿拉帝国在哈里发下设各部大臣,辅助哈里发分掌各类事务。
总之,阿拉伯人善于吸收世界其他地区的政治文化。提升了帝国的统治效能。
示例二
论题:阿拉伯人在人类文化交流史上作出了重要贡献。
阐述:阿拉伯人吸收了被征服地区的文化。他们广泛翻译古代波斯、印度、希腊和罗马的文献,融合东西方文化,在文学、艺术,科学和思慧等领域取得重要成就。阿拉伯商人和旅行家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中国的造纸术、印度的数字等先后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促进了西欧文化的发展。
总之,阿拉伯人吸收了古代世界其他地区的文明,推动了世界文化的发展。
【详解】论题:根据材料“……阿巴斯王朝(750~1258年)的哈里发制度深受波斯文化影响。阿拉伯帝国自倭马亚王朝(661~750年)开始就沿袭波斯人的行省制……”,可知,阿拉伯人继承和发展了波斯的政治文化,由此可拟定论题为:阿拉伯人继承和发展了波斯的政治文化。
阐述: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阿拉伯人对波斯的君主专制制度、行省制的继承和发展方面进行阐述。最后总结升华。
本题为开放试题,还可以拟定论题为“阿拉伯人在人类文化交流史上作出了重要贡献”。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阿拉伯人吸收、融合、传播东西方文化等方面进行阐述。最后总结升华。
18.示例一
论题:阿拉伯帝国开放进取,吸收各地区文化。
阐述:阿拉伯帝国是以伊斯兰教为共同信仰、政教合一的国家,伊斯兰教对科学文化的态度是十分宽容的。正是这种对待文化的开放进取精神,使帝国吸纳了各地区的文化。从古波斯文化中吸收了文学和艺术方面的营养,从印度文化中吸收了文学、建筑、数学和天文学方面的营养,从希腊文化中吸收了自然科学和天文学方面的营养。在中阿文化交流中,中国的医药学、绘画艺术、造纸术等都对阿拉伯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帝国还组织力量大力翻译、研究古代希腊、波斯和印度的文化典籍与著作,把搜集来的典籍都集中在巴格达的“智慧宫”,融合东西方文化,在文学、艺术、科学和思想等领域取得了重要成就。
总之,中世纪的阿拉伯帝国以巨大的勇气和无比的热情接纳、探求异族异质文化。正是这种十分可贵的精神品格,造就了划时代的帝国科学文化的大繁荣局面。
示例二
论题:阿拉伯帝国促进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阐述:阿拉伯地处欧亚非三大洲的交界处,是连接东西方的桥梁,在沟通东西方文化上起着特殊的作用。阿拉伯人在继承了人类文化遗产之后,经过消化、融合、发明、创造,又把它贡献给了人类。阿拉伯文学的取材和风格也给了近代欧洲作家以深刻的影响,在文艺复兴时期的许多欧洲名著中,到处都可以找到阿拉伯文学的踪迹,代表作《一千零一夜》在中国也广为流传。阿拉伯数学家们把他们从印度人那里学来的“1~9”九个数字,广泛应用并介绍到欧洲。在使用的过程中,又加上了数字“0”。“0”的使用,对于数学的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影响。天文学是阿拉伯人较早研究的领域,他们的研究成果对哥白尼等西方天文学家产生了巨大影响。除此之外,东方文明比如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等重大发明,以及稻米、棉花等传入阿拉伯后,促进了伊斯兰文化的发展。面阿拉伯人又把它传给欧洲,丰富了欧洲各国人民的经济文化生活,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发展进程。
综上所述,阿拉伯帝国在世界文化史上和世界文明交往方面具有重要的影响和意义。
(“示例”仅作为参考答案,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
【详解】本题为开放性试题,答案言之成理即可。如根据材料“阿拉伯帝国在不同领域的文化成就文学《一千零一夜》又译《天方夜谭》,以波斯民间故事为蓝本,后又吸收印度、希腊、埃及等童话寓言,”、“晚期受到印度建筑艺术的影响。数学阿拉伯数字古代印度人首创,阿拉伯人将这种数字改进并传播到全世界;创立了完整的代数学等”可拟定论点为阿拉伯帝国开放进取,吸收各地区文化;阐释可从阿拉伯帝国的宗教信仰、吸收借鉴印度、中国等国的文化等角度进行分析,最后进行归纳总结。若其它角度言之成理也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