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交通运输的新变化
1.2009年,中国民航总局局长说,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首府中旬距昆明659公里,山高陆深,经济落后,但投资2.56亿元的迪庆香格里拉机场于1999年建成通航后,“香格里拉”旅游胜地吸引了世界的目光。该州的地区生产总值在2001~2005年年均增长21.5%。材料强凋( )
A.第三产业带动区域产业的转型升级 B.民航运输使城市治理水平显著提升
C.交通运输对边疆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D.旅游行业在地区脱贫中的重要价值
2.十四世纪,高致死性传染病大肆横行欧洲,因其无情扼杀了众多生命,破坏了社会秩序被视作恶魔。而在欧洲征服美洲时,高致死性传染病因灭杀当地土著人,为欧洲带来丰厚的战利品;被视为忠诚的士兵。由此可见,这两种观点( )
A.说明了时代变迁影响人们的认知
B.都在关注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问题
C.全面看待流行病肆虐的社会影响
D.都从欧洲人为中心的角度看问题
3.英国“运河之父”布里奇沃特公爵有句名言“一条好运河应该是脚跟沾着煤的运河”。以其名字命名的布里奇沃特运河于1761年通航,成为英国运输史上的转折点,1761—1835年也被称为英国运河时代。同时,英国颁布了165项运河法案,其中90项是为了便利运煤而制定的。由此可知,英国的运河( )
A.促进了英国采煤事业的出现 B.阻碍了英国的城市发展
C.推动了英国工业革命的发展 D.限制了英国的工业布局
4.如表所示为中国汉、唐两朝疫病防治事例摘录(部分)。这表明汉唐时期
朝代 摘录
汉朝 赵瞿病癞(传染病),历年医,不瘥,家人乃粮弃送于山穴中
唐朝 设“方(瘟疫)人房”“男女别坊,四时供承,务令周给”
A.处置疫病已采用隔离方法 B.从环境卫生入手治疗疫病
C.注重改善病人的居住条件 D.通过药物研制来救治病人
5.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铁路总里程仅有2.18万公里,其中还有一半处于瘫痪状态;能通车的公路仅8.08万公里、民用汽车5.1万辆;民航航线只有12条;我国的主要参输工具还是畜力车和木帆船等。这说明新中国成立初期
A.未开启交通近代化进程 B.现代运输能力相对薄弱
C.传统交通方式已被取代 D.交通工具已能自主生产
6.如图为2000—2008年世界汽车产量(单位:万辆)示意图。这反映出
A.道路建设的进步推动汽车生产 B.各国政府重视汽车工业生产的发展
C.国际汽车市场为发达国家垄断 D.汽车渐成社会广泛使用的交通工具
7.如图反映出
A.新式交通工具冲击了铁路运输 B.紧张的国际形势阻碍了人们出行
C.铁路修建总里程数在逐渐减少 D.铁路的发展落后于其他交通工具
8.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现代交通运输事业突飞猛进,很多领域跻身国际前列,下列可以说明的史实有
①至2020年底高速公路、高速铁路里程位居世界第一
②2020年中国造船完工量国际领先
③拥有世界上最长的海底隧道
④建成了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 D.③④
9.1922年上海的公共汽车公司在报纸上打出这样的营业广告:“要求事业速成,必须交通便利,要求事业速成,必须时间经济,请看欧美列强由人力车而马车,由马车而脚踏车而汽车、电车,愈来愈省时间,有利于农工商学各界。”材料表明,新式公共交通的兴起
A.适应了城市居民工作与生活的需求
B.大大加快了城市职能的根本性变化
C.推动了报纸、广告等传媒的变迁
D.促使西方生活方式成为了中国主流
10.在近代前期,知识精英们“以科学的名义”对中医进行批判,最终酿成民国政府三次试图废除中医的行动。随着外国侵略进一步加剧,“传统力量”反而渐渐显现出真实价值,钱穆认为,包括中医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不仅可以容受近代西方之科学文明,应该还能融化,能开新”。该变化体现了
A.中国近代医学体系已经完善 B.中西医结合有助于医学发展
C.“中体西用”思想日益盛行 D.中西文明在碰撞中逐步融合
11.1950年,中国的铁路位于京广铁路以西的不到五分之一,新疆、青海、宁夏和四川等内陆省份没有铁路。到1957年,全国铁路线长度翻了一番以上,这些内陆省份都有铁路通到中国其他地区。这说明新中国成立初期( )
A.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得到重视 B.独立工业体系已建立
C.铁路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导 D.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
12.19世纪中后期,电力和内燃机逐渐代替蒸汽机车。同时,以内燃机作为动力的公路运输和航空运输迅速发展。下列交通发展成果,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世界上第一条高速公路出现②中国造船企业正式进入世界造船市场③定期的国际航班在欧洲开通④京津城际铁路通车运行
A.①②③④ B.①④③② C.③①②④ D.④②①③
13.下表是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汉口公共汽车运营调度时刻表(部分)。据此可知,汉口公交运营管理的进步 ( )
A.缓解了城市拥堵的状况 B.加强与外界的经济联系
C.体现了政府的民本理念 D.改变了人们的时间观念
14.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的交通事业迅速发展。下列两幅图片所示相关成就是( )
A.我国在两极格局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建设成果
B.我国交通事业在“一五”计划期间取得的重大成果
C.“四个现代化”建设目标激发广大人民自主创新的见证
D.国家实行“科教兴国””发展战略结出的硕果
15.工业革命使交通运输业有了巨大的发展,下列成就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富尔顿发明汽船②斯蒂芬森改进蒸汽机车( )
③中国汽轮“黄鹊”号试航成功④美国福特T型汽车诞生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③④②① D.②①④③
16.斌椿是清政府第一位官派出赴欧洲考察的官员,他在1866年撰写的《乘槎笔记》中写道:“是日,至电机信居,问马赛开船日时,顷刻回信,答以初十日申刻,往中国船开行。记程二千里……来时携时辰表二。其一则按周中正午,随地推移,每日至午正约迟一刻。一仍其旧。至巴黎时,彼之午正,乃中土戌刻矣。今由西土东回,每日缩一刻余。”由此可以获得的信息是( )
①电话在此行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②欧洲至中国的海上航线已经建立
③时区和时差概念已经形成
④他可能经苏伊士运河回国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③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08年2月,中国科技部与原铁道部共同签署了《中国高速列车自主创新联合行动 计划合作协议》。2008年,京津城际铁路通车,打破了当时世界运营列车最高时速纪录。使得北京天津的“同城化”成了现实。从沿海到内陆、从高纬度严寒地区到高原地区,中国高铁覆盖了160多个地级以上城市,运营里程突破2.2万公里。2012年,我国开始研发新二代拥有纯正中国血统的标准动车组。“复兴号”的腾空出世,在涉及的254项重要标准中,中国标准占84%,而软件则全部自主开发,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极大增强了中国高铁的国际话语权和核心竞争力,对加快中国高铁“走出去”,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复兴号”作为中国标准动车组,只要是相同速度等级的车,不管哪个工厂出品,都能连挂运营,不同速度等级的车也能相互救援,
——摘编自杨戈《中国铁路发展历程百年回顾》
材料二 19世纪30年代,英国工业部门的产量大幅度增加,这不仅使货物待运量大增,也使货物种类增多、运输范围扩大。运河水运严重依赖自然供水状况存在着运输延误和不定期等弱点。利物浦—曼彻斯特地区的运输状况与需求之间的矛盾尤为突出。这一地区的商人们决定投资修建一条铁路。在利物浦一曼彻斯特铁路通车前夕,多管式气锅的发明使机车的运行速度超过了最快的赛马。1830年利物浦一曼彻斯特铁路通车运营的成功,在英国开启了一个铁路建设大发展的时期。1870年,英国通车铁路长达15500英里,连接了各地城市和和矿区,几乎伸入到城镇和乡村的每一角落。
——摘编自《英国铁路运输与工业革命进程》
(1)据材料一 ,概括中国高铁技术发展的表现。
(2)据材料二,分析推动利物浦—曼彻斯特铁路建设的原因。
(3)据材料,比较英国铁路和中国高铁建设中的异同。
1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清代在传统驿传基础上构建了涵盖驿、站、塘、台、所、铺等机构完备的驿传系统,并依据国家治理的需要,适时进行调整,使其功能扩展到了维护边疆稳定、建设交通网络、递运、发展地区经济、维护地方治安、收管流犯等方面。为了维持全国驿传体系运转,清政府每年拨银300多万两.并在 大清律 中专设 邮驿律 处理驿事。驿传体系作为官方信息、物资、人员传递机构,曾以高效、快捷的特征服务于清代国家治理。但晚清以来,军政大事的处理要求清王朝迅速高效地进行应对,而传统驿传体系却无法为清王朝提供高效有力支撑,同时,外国在华设立的通信机构既侵犯了中国邮政主权,又给中国创办邮政以示范。清代驿传体系在多重因素的作用下不得不向着裁撤驿传体系、推广现代邮政的方向发展。
——摘编自李家涛 近代国家治理能力的演进:以驿邮转型为例
材料二 1980年,中国邮政与世界邮政接轨,首创国际特快专递业务。1985年,我国进出境快件仅为390件,而到1994年,进出境快件达到147581件。随着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邮政于1985年成立服务于国内业务的中国速递服务公司(EMS),到1992年底,全国特快专递业务规模为近960万件,2016年,邮政特快专递业务量达2412327.3万件,同比增长54.2%。1993年我国首家民营快递企业——顺丰速运诞生。2009年,全国特许加盟民营快递企业的营业收入达到275亿元,占国内快递市场份额的58%左右,2014年,民营快递的营业网点数已超过107000个。近年来,我国快递服务的发展出现了新思路,比如,菜鸟网络将“互联网+”、电子商务与快递业结合,利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教据、云计算、智能化等信息技术,建立全国性的智慧快递网络,使快递服务更具初慧性、安全性和快捷性.并引领未来我国快递的服务发展方向。
——摘编自苑春荟、毕映莲 中国快递业发展历程探索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代驿传制度的主要特点,并分析推动传统驿传制度向近代邮政体系转变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邮政事业出现的主要变化,并分析这些变化产生的历史背景。
参考答案:
1.C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香格里拉机场的建立促进了该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长,这反映了交通运输对边疆经济发展的重要性,C项正确;材料未体现产业转型升级,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城市治理水平显著提升,排除B项;材料主要强调的是香格里拉机场的建立促进了该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长,而不是旅游行业在地区脱贫中的重要价值,排除D项。故选C项。
2.D
【详解】根据材料“高致死性传染病大肆横行欧洲,因其无情扼杀了众多生命,破坏了社会秩序被视作恶魔。而在欧洲征服美洲时,高致死性传染病因灭杀当地土著人,为欧洲带来丰厚的战利品;被视为忠诚的士兵”,体现了欧洲人对同一事物---高致死性传染病的不同看法,而导致这种不同是因为都是以欧洲人为中心的角度去看问题,D项正确;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这两种不同的观点都是以欧洲人为中心去看待问题,不是因为时代的变迁,而是看其对欧洲是否有利,排除A项;从材料可以看出这两种观点知识关注欧洲人的生存和发展问题,而不是全人类,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以欧洲人为中心看待问题,并没有全面看待,排除C项。故选D项。
3.C
【详解】根据材料“1761—1835年也被称为英国运河时代。同时,英国颁布了165项运河法案,其中90项是为了便利运煤而制定的”结合工业革命开展的时间是1世纪六十年代,以及主要能源是煤炭,可知英国的运河推动了英国工业革命的发展,C项正确;英国采煤事业早已出现,排除A项;B项说法错误,排除B项;D项说法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4.A
【详解】根据材料“家人乃粮弃送于山穴中”“设‘方(瘟疫)人房’‘男女别坊,四时供承,务令周给’”可知汉唐时期都注重对疫病人员的隔离治疗,A项正确;材料主旨强调的是隔离治疗,并不是强调环境卫生,排除B项;材料信息没有涉及病人的居住条件,排除C项;材料主旨强调的是隔离治疗,并没有涉及用药物来治疗病人,排除D项。故选A项。
5.B
【详解】根据材料“能通车的公路仅8.08万公里、民用汽车5.1万辆;民航航线只有12条;我国的主要参输工具还是畜力车和木帆船等”表明新中国成立初期,现代运输能力相对薄弱,B项正确;材料信息反映新中国初期已经有近代化交通,排除A项;材料信息表明传统交通方式仍然存在,排除C项;材料信息没有涉及生产交通工具的表述,排除D项。故选B项。
6.D
【详解】根据柱状图可以看出2000—2008年世界汽车产量总体在上升,这说明使用汽车的人越来越多,这反映出汽车渐成社会广泛使用的交通工具,D项正确;材料只能看出汽车产量增多,但没有体现道路建设的进步推动汽车生产,排除A项;材料只能看出汽车产量增多,但没有体现其增多的原因,排除B项;材料只能看出汽车产量增多,没有体现是发达国家垄断国际汽车市场,排除C项。故选D项。
7.A
【详解】通过观察图中曲线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后半期英国铁路乘客的下降反映出汽车、飞机等新式交通工具冲击了铁路运输,A项正确;紧张的国际形势并非二战后英国铁路乘客减少的主要原因,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铁路乘客而非铁路修建总里程数的逐渐减少,排除C项;材料不能说明英国铁路的发展落后于其他交通工具,排除D项。故选A项。
8.A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交通运输事业获得迅速发展,其成就有至2020年底高速公路、高速铁路里程位居世界第一;2020年中国造船完工量国际领先;建成了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①②④正确;英国拥有世界上最长的海底隧道,即英吉利海峡隧道,③错误。由此可知,A项正确,排除BCD三项。故选A项。
9.A
【详解】根据材料“要求事业速成,必须交通便利,要求事业速成,必须时间经济,请看欧美列强由人力车而马车,由马车而脚踏车而汽车、电车,愈来愈省时间”得出该广告认为新式交通有助于提高效率,这适应了城市居民工作与生活的需求,A项正确;“城市职能的根本性变化”表述太过绝对,排除B项;材料信息没有体现出大众传媒的变迁,排除C项;西方生活方式成为了中国主流表述错误,不符合史实,当时的主流仍然是中国传统的生活方式,排除D项。故选A项。
10.D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在近代前期,知识精英对中国的中医进行批判,从而导致了民国政府试图废除中医的行动,而随着外国侵略加剧,钱穆认为,包括中医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不仅可以容受近代西方之科学文明,应该还能融化,能开新”,这种态度的变化体现了中西文明在碰撞中逐步融合的趋势,D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中国近代医学体系已经完善,排除A项;B项是表面信息,排除;“中体西用”主要是洋务运动的思想,且材料体现的主要是文明的融合,排除C 项。故选D项。
11.A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新中国成立初期铁路里程不断增加,而且向内陆省份扩展,这一变化平衡了不同地区之间的交通状况,说明新中国成立初期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得到重视,A项正确;“一五”计划的完成才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排除B项;铁路并不占据主导地位,排除C项;新中国成立初期还没有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排除D项。故选A项。
12.C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近现代交通发展史上,1921年世界上第一条高速公路出现,1977年底,中国造船企业开始正式进入世界造船市场,早在1919年,巴黎到布鲁塞尔之间的航班开辟,定期的国际航班在欧洲开通,京津城际铁路通车运行始于2008年,以上四件事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应为③①②④,C项正确;其它排列均存在时间顺序上的混乱,排除ABD三项。故选C项。
13.D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汉口公共汽车运营调度时刻表的制定,使人们严格按照时间安排出行,反映了人们时间观念的改变,D项正确;材料反映了汉口公交运营管理的进步改变了人们的时间观念,这不会起到缓解城市拥堵的作用,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与外界的经济联系,排除B项;材料内容与民本理念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14.A
【详解】根据材料及所学结合所学,50-60年代是美苏两极对峙时期,中苏、中美关系交恶,我国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取得工业化建设的成就,A项正确;1957年“一五”计划完成,排除B项;1964年底正式提出“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排除C项;1995年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排除D项。故选A项。
15.A
【详解】1807年富尔顿发明汽船,1814年斯蒂芬森改进蒸汽机车,19世纪中期中国汽轮“黄鹊”号试航成功,1908年美国福特T型汽车诞生,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②③④,选择A项;BCD项时间先后顺序排列错误,排除BCD项。故选A项。
16.C
【详解】根据材料“来时携时辰表二。其一则按周中正午,随地推移,每日至午正约迟一刻。一仍其旧”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欧洲至中国的海上航线已经建立,且已经有了时区和时差概念,②③ 正确,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电话的出现,①错误,苏伊士运河1869年通航,④错误,排除A、B、D三项。故选C项。
17.(1)表现:创造了世界运营列车的最高时速纪录;中国成为世界上高铁成网运行的国家;中国的高铁核心技术实现自主创新;推动高铁从中国制造向中国标准转变。
(2)原因:工业化的开展使得货物运输量增加;水运交通的局限性;火车技术的进步;商人和资本家的投资。
(3)同:技术创新推动铁路建设;全国性铁路运输网迅速形成;铁路建设推动了城市发展
不同:英国:社会力量推动铁路建设;中国:党和政府规划推动铁路建设发展。
【详解】(1)“表现”,据材料一信息“2008年,京津城际铁路通车,打破了当时世界运营列车最高时速纪录”得出:创造了世界运营列车的最高时速纪录;由材料信息“从沿海到内陆、从高纬度严寒地区到高原地区,中国高铁覆盖了160多个地级以上城市,运营里程突破2.2万公里”得出:中国成为世界上高铁成网运行的国家;由材料信息“‘复兴号’的腾空出世,在涉及的254项重要标准中,中国标准占84%,而软件则全部自主开发,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得出:中国的高铁核心技术实现自主创新;由材料信息“‘复兴号’作为中国标准动车组,只要是相同速度等级的车,不管哪个工厂出品,都能连挂运营,不同速度等级的车也能相互救援”得出:推动高铁从中国制造向中国标准转变。
(2)“原因”,据材料二信息“19世纪30年代,英国工业部门的产量大幅度增加,这不仅使货物待运量大增,也使货物种类增多、运输范围扩大”得出:工业化的开展使得货物运输量增加;由材料信息“运河水运严重依赖自然供水状况存在着运输延误和不定期等弱点”得出:水运交通的局限性;由材料信息“这一地区的商人们决定投资修建一条铁路”得出:商人和资本家的投资;由材料信息“在利物浦一曼彻斯特铁路通车前夕,多管式气锅的发明使机车的运行速度超过了最快的赛马”得出:火车技术的进步。
(3)“相同”,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从技术创新推动铁路建设、全国性铁路运输网迅速形成、铁路建设推动了城市发展等角度分析。“不同”,依据材料二信息“这一地区的商人们决定投资修建一条铁路”和材料一信息“2008年2月,中国科技部与原铁道部共同签署了《中国高速列车自主创新联合行动 计划合作协议”可知:英国是社会力量推动铁路建设;而中国则是党和政府规划推动铁路建设发展。
18.(1)特点:根植于传统,涉及面广,机构完备;有法律和财政保障;适时调整,服务于国家治理。
原因:鸦片战争后,社会变革加速,传统的驿传制度不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外国在华通信机构的示范和刺激;列强侵略破坏国家邮政主权;清政府强化国家治理的需要。
(2)变化:业务范围不断扩大,邮递事业发展迅速;逐渐与国际邮政接轨;民营快递事业活跃;全国性的智慧快递网络逐渐形成。
历史背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电子商务的兴起与发展;信息技术革命的影响;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详解】(1)特点:根据材料“清代在传统驿传基础上构建了涵盖驿、站、塘、台、所、铺等机构完备的驿传系统”可知,根植于传统,涉及面广,机构完备;根据材料“清政府每年拨银300多万两.并在 大清律 中专设 邮驿律 处理驿事”可知,有法律和财政保障;根据材料“清代驿传体系在多重因素的作用下不得不向着裁撤驿传体系、推广现代邮政的方向发展”可知,适时调整,服务于国家治理。原因:根据材料“但晚清以来,军政大事的处理要求清王朝迅速高效地进行应对,而传统驿传体系却无法为清王朝提供高效有力支撑”可知,鸦片战争后,社会变革加速,传统的驿传制度不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根据材料“外国在华设立的通信机构既侵犯了中国邮政主权,又给中国创办邮政以示范”可知,外国在华通信机构的示范和刺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列强侵略破坏国家邮政主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政府强化国家治理的需要。
(2)变化:根据材料“1985年,我国进出境快件仅为390件,而到1994年,进出境快件达到147581件”可知,业务范围不断扩大,邮递事业发展迅速;根据材料“中国邮政与世界邮政接轨”可知,逐渐与国际邮政接轨;根据材料“2009年,全国特许加盟民营快递企业的营业收入达到275亿元,占国内快递市场份额的58%左右”可知,民营快递事业活跃;根据材料“利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教据、云计算、智能化等信息技术,建立全国性的智慧快递网络”可知,全国性的智慧快递网络逐渐形成。历史背景;根据材料“随着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子商务与快递业结合”和所学知识可知,可从经济发展、经济体制变革、电子商务的发展、信息技术的发展及经济全球化等角度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