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腊八粥
学习目标
1.会写“腊、粥、腻”等12个生字,并能够正确书写。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进一步理解文章详略表达的秘妙。
3.能通过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的细节描写,感受作者的语言魅力,体会腊八节浓郁的民俗风情。
作者介绍
原名沈岳焕,现代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者、京派小说代表人物。他的作品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体现出乡村人民特有的风韵与神采。代表作品:小说《边城》《长河》,散文集《从文自传》《湘行散记》等。
沈从文
(1902年12月28日—1988年5月10日)
字词识记
là zhōu
nì
lì
yàn tuò
腊八粥 腻 栗子 咽 唾沫
汤匙 浇灌 搅和 浓稠 嘟 囔
孥孥 肿 胀 熬粥 黄焖鸡
深褐 脏水 搁多了 筷子
chí
ɡuàn
jiǎo
chóu
dū nānɡ
nú
zhǒnɡ
áo
mèn
hè
zānɡ
ɡē
kuài
yān(咽喉)
yàn(狼吞虎咽)
chí(汤匙)
shi(钥匙)
①他狼吞虎咽( )吃鱼,结果刺卡在了咽( )喉里。
②她用钥匙( )打开了橱柜,拿出一把汤匙( )。
yān
yàn
shi
chí
多音字运用
匙
咽
第一部分:(第1段)概括描写腊八粥的美味。
第二部分:(2-17段)描写等粥时的情景。
第三部分:(18-19段)描写喝粥时的情景
1. 课文围绕“腊八粥”为我们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朗读课文并思考
2.课文重点讲了什么?哪部分写得详细?哪部分写得简略?
本文主要写了八儿_____和_____两件事。
等粥
吃粥
“初学喊爸爸的小孩子,会出门叫洋车了的大孩子,嘴巴上长了许多白胡子的老孩子,提到腊八粥,谁不口上就立时生一种甜甜的腻腻的感觉呢。”
细读第一自然段
运用排比写出了不同年龄段的人对腊八粥的喜爱。
腊八粥到底是一碗怎样的粥?说说你的理解
聚焦“八儿”
请同学们轻轻地读一读课文,边读边想象八儿的谗样儿。把相关的细节画下来,并在旁边写上你的理解。
提示:尝试从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方面入手
(第2-8自然段)
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
急切 期待 焦急
但八儿听了这种松劲的话,眼睛可急红了。
“妈,妈,要到什么时候才……”
“那我饿了!”
(第9-12自然段)
想象画面:
八儿与妈妈
“讨价还价”
开始“我要吃三碗”
后来“我吃三碗半”
展现了一幅淳朴、和睦、温馨的图景。
(第13自然段)
在八儿的猜想中粥里有些什么?分别是什么样子的?
栗子
稀烂到认不清楚
饭豆
浑身肿胀
花生仁
已是面面的
枣子
大了三四倍
(第14-15自然段)
八儿看到的腊八粥是什么样子的?
一切都如他所猜的样子
粉碎
肿胀
脱了红外套
围了锅边一圈
找出这部分文字中运用修辞手法的句子,说说它的表达效果。
这不能不说是奇怪呀,栗子跌进锅里,不久就得粉碎,那是他知道的。
花生仁儿脱了他的红外套,这是不消说的事。
表达效果:生动地写出了栗子和花生仁儿的变化,使语言形象、有趣。
从文中找出一个描写八儿看到腊八粥后心理的词语。
惊异
八儿看到的腊八粥和他猜想的腊八粥的不同
颜色不一样
深褐色
八儿“靠着” 妈妈“斜立”
筷子浪漫地“摆成”十字
八儿的“肚子已成了一面小鼓了”
形象地写出了八儿喝完粥后满足的样子。
八儿
天真、可爱、聪明、体贴、孝顺
温柔、疼爱八儿
本文围绕着腊八粥写了八儿等粥和吃粥这两件事,展现了一幅淳朴、和睦、温馨的图景,表现了作者对普通老百姓生活的热爱和对家庭亲情的眷恋。
课文主题
小练笔
作者笔下的腊八粥让人垂涎欲滴。再读读课文第1自然段,照样子写一种你最喜爱的食物。
提示:本文第1自然段是从人们对腊八粥的喜爱程度和腊八粥熬煮时的样子这两个方面来写的。写人们对腊八粥的喜爱程度时选取了三个年龄段的人,以点带面,表明所有人都喜欢腊八粥;写腊八粥熬煮时的样子时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从细节处描写,表现了人们对腊八粥的喜爱之情。我们在仿写时也可以运用这样的方法。
示例:在陕西西安,羊肉泡馍是人们必尝的特色小吃之一。它不仅深受北方各族人民的喜爱,许多国际友人也争先品尝,一饱口福。羊肉泡馍无论是做法还是吃法都很讲究。制作时先将优质羊肉洗好切成片,在文火上慢慢炖制,将要熟时,再加上各种调料,直至羊肉炖熟、炖烂。吃羊肉泡馍最主要的就是掰馍,越细越好,这样煮起来才更入味,通常黄豆大小就可以了。馍煮好后,配以葱末、香菜、粉丝、盐、味精,再佐以辣椒酱和糖蒜,保准你食欲大开。
课外阅读冰心的《腊八粥》,比较与本文的异同。
阅读沈从文的《腊八粥》全文
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