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识源】(2014春)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八单元 课题3《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备课集锦(课件+教案+导学案+习题精选)(打包5套) (新版)新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金识源】(2014春)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八单元 课题3《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备课集锦(课件+教案+导学案+习题精选)(打包5套) (新版)新人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4-03-19 10:18:00

文档简介

8.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我夯基 我达标
1.光亮的铁在图8-2所示情况下最易生锈的是( )
图8-2
思路解析:同时存在空气和水,是金属腐蚀的基本条件,二者缺少其一,腐蚀都很缓慢。
答案:B
2.(2012,山东滨州)下列措施有利于防止铁制品锈蚀的是(  )
A.农具上铁锈不及时除去
B.切过酸菜的菜刀不及时清洗
C.工地上的钢管堆放在潮湿的地方
D.家用剪刀不用时,涂上油并放在干燥处
答案:D
3.(2012年黑龙江哈尔滨)防锈和回收废旧金属都是保护金属资源的重要途径。为测定一种待回收的废铁中铁的锈蚀程度,某同学取该部分锈蚀的铁片样品(仅由铁和氧化铁组成),测得其中氧元素的含量为12%,则样品中已被锈蚀的铁元素占原金属铁的质量分数约为( )
A.28% B.31.8% C.46.7% D.70%
答案:B
4.写出下列金属制品防锈的方法:
自行车钢圈:______________;茶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来水管:______________;铁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金属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家用电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路解析:本题考查常见金属的防锈方法,根据金属锈蚀条件可总结出。
答案:喷镀(涂油层) 不锈钢 油漆 喷漆 喷漆 皮包或漆包
5.由于废金属不但造成__________________,还会造成_________________,所以对废金属必须进行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答案:浪费 环境污染 回收 利用
6.铜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生成铜绿[ Cu2(OH)2CO3],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路解析:本题是信息给予题型。根据所给的条件,铜生锈的反应物应该是水、二氧化碳和单质铜。
答案:2Cu+O2+CO2+H2O====Cu2(OH)2CO3
7.氢气、碳、一氧化碳共同的化学性质是在常温下性质都稳定,高温条件下都具有_______性,写一个显示还原性但不属于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也是氧化还原反应,其中____________被还原,______________是还原剂,______________发生氧化反应,______________具有氧化性。
答案:还原性 3CO+Fe2O32Fe+3CO2 Fe2O3CO CO Fe2O3
我综合 我发展
8.(2012年湖南株洲)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开始生产和使用铁器。工业上炼铁的原理是利用一氧化碳和氧化铁的反应。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探究,请按要求填空:
(1)写出CO还原Fe2O3的化学方程式 ;
(2)实验中盛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3)右边导气管口放置点燃的酒精灯的目的是 ;
(4)实验开始时要先通入CO,把装置中的空气排尽后再加热,以防发生爆炸。检验装置中的空气已排尽的方法是 。
高温
答案:(1)3CO+Fe2O3===== 2Fe+3 CO2
(2)石灰水变浑浊
(3)燃烧多余的CO(或消除CO对空气的污染)
(4)在右端导气管口用排水法收集一试管气体,移近火焰,若发出轻微的爆鸣声, 证明空气已经排尽。
9.两同学为探究铁生锈的条件,一个将一根干燥的铁丝弯成图Ⅰ所示的形状,并将其两端分别插入盛有水的烧杯甲中和盛有植物油的烧杯乙中,放置一星期后,观察铁丝A、B、C三处表面发生的变化,你认为何处铁锈最明显?为什么?
另一同学采用图Ⅱ装置,放置三个星期后,他能观察到除了铁丝表面变化外,还有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现象你得到了哪些结论?

图Ⅰ 图Ⅱ
图8-4
答案:A处;因为此处既接触空气又接触水;导管中液面上升,高于水的平面;烧瓶中铁丝氧化生锈消耗了瓶中氧气,造成瓶内外压强差,使导管中液面上升。
10.我国铁矿石资源比较丰富,2000年,钢铁年总产量就已达到1.27亿吨,成为世界钢铁大国。某钢铁厂日产含3%杂质的生铁2 240 t,则需要含Fe2O3 80%的赤铁矿多少吨?
解:设需要含Fe2O3 80%赤铁矿的质量为x
Fe2O3+3CO2Fe+3CO2
160 112
x×80%2 240 t×(1-3%)
x==3 880 t
答:需要含Fe2O3 80%的赤铁矿3 880 t。(其他合理解法同样给分)
课题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道常见的金属(铁、铝等)矿物;了解从铁矿石中将铁还原出来的方法。
会根据化学方程式对含有某些杂质的反应物或生成物进行有关计算。
了解金属锈蚀的条件以及防止金属锈蚀的简单方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练铁的原理,使学生认识化学原理对实际生产的指导作用。
通过对某些含有杂质的物质的计算,使学生把化学原理、计算和生产实际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我国古代练铁的介绍,让学生了解我国的悠久历史,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通过对废弃金属对环境的污染,让学生树立环保意识,认识回收利用废旧金属等金属资源保护的重要性。
通过对矿物可供开采的年限的介绍,让学生产生金属资源的危机意识,更让学生懂得要保护金属资源。
[教学资源分析]
本课题在大家熟悉了金属和金属材料的用途以及金属的化学性质的基础上,介绍了地球上和我国的金属资源情况、铁的冶炼、有关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杂质问题计算、金属的腐蚀和防护,以及金属资源的保护等,既有知识、技能方面的内容,又有环境意识和资源意识等情感领域的内容。
教材由常见的金属矿物照片以及资料引入,简单介绍了地球上及我国的金属资源情况。而全世界使用最多,应用最广的就是铁,因此,教材很自然的转入到对铁的冶炼的讨论中。
“铁的冶炼”是本课题的重点。教材主要介绍了我国炼铁的实际情况结合例题介绍化学方程式中有关杂质问题的计算。把化学原理、计算和生产实际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使学习活动成为有机的整体。
“金属资源的保护”重点是有关铁的锈蚀以及防护的“活动与探究”内容。接着教材中以图示的方法给出了一些矿物可供开采的年限,形象地说明了金属矿物资源是有限的,以及金属资源保护的重要性。教材中简要地介绍了废旧金属的回收利用、合理开采矿物等保护金属资源的措施。
[教学策略分析]
关于地球上及我国的金属资源情况的教学以及我国冶炼铁的历史等教学内容,可以结合地理课的有关内容,鼓励、发动学生主动查找有关资料,如矿物标本、实物照片、图表、有关的文字描述等,可在课内外交流。
做好[实验8—3],并将它与炼铁生产的主要化学原理结合起来,使学生认识化学原理对实际生产的指导作用。同时,结合炼铁例题介绍化学方程式中的杂质问题计算是一类在实际生产中具有重要意义的计算,让学生在讨论中归纳解题思路,同时让学生认识到只有把化学原理、计算和生产实际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使学习活动成为有机的整体。
精心策划和组织好有关金属的腐蚀和防护的“活动与探究”内容。教师可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来探讨该实验的设计方案,并鼓励学生开动脑筋设计出多种方案,并进行实验,同时做好观察记录。在实验成绩的基础上,可以由各小组来汇报实验情况,以及探究的结果。并从中引导学生如何由自己的实验来分析归纳生锈的条件、防锈的方法。
关于金属资源保护的教学,可以利用电教手段,使学生强烈感受矿物资源是有限的,以及保护金属资源的重要性。并结合起来“调查与研究”,使学生了解废旧金属回收的意义,并积极主动去做。
[教学重难点]
重点:铁的冶炼,以及有关铁的锈蚀以及防护的“活动与探究”
难点:化学方程式中有关杂质问题的计算,以及对铁的锈蚀防护的“活动探究“的结论的辨析归纳,从而得出铁生锈的条件,以及防锈的方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前准备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发动学生课前查找金属资源的有关资料:矿物标本、实物照片、图表、有关金属资源的文字描述等。
学生课前准备,搜集材料。
让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收集资料,培养学生的资料收集的能力。
展示材料、导入新课
〈展示资料〉
由小组分别展示收集的资料。
〈过渡〉
金属资源是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呢?我们今天就来学习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学生展示材料,交流信息,讨论、小结:
地球上金属资源很丰富,我国矿物储量种类齐全。在所有的金属中,含量最丰富的是铝,而提取量最大的是铁。
由课上来展示收集的成果,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兴趣,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营造一种宽松、民主的学习氛围。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媒 体 实 验 相 结 合 、 原 理 实 际 相 联 系
〈过渡〉
我们已经知道了提取量最大的是铁,那么铁是如何从铁矿石中冶炼出来的呢?
〈多媒体展示、介绍〉
1.我国古代炼铁图——了解我国炼铁的悠久历史
2.新中国成立后钢铁工业的发展——上海宝山钢铁公司炼铁高炉;为纪念1996年中国钢产量突破1亿吨而发行的邮票。
观看多媒体展示的图片,了解我国炼铁的悠久历史,知道我国钢铁工业的迅速发展。
利用多方面的材料,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同时设置了一个悬念: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
〈设问〉
人们是如何把铁矿石炼制成铁的呢?
〈演示实验〉
介绍炼铁的原理
P17页—[实验8—3]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
〈小结〉
1.炼铁的原料:铁矿石、焦碳、石灰石。
2.炼铁原理:
3CO+Fe2O32Fe+3CO2
观察实验,描述现象,思考原理,完成化学方程式。
由设问把学生心中所思明朗化,给了学生一个明确的求知方向。
〈过渡〉
在实际生产中,所用的原料或产物一般都是含有杂质的。因此,在实际生产中必然会涉及到杂质的计算问题。
〈例题〉用1000t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石,理论上可以炼出含铁96%的生铁多少吨?
(解题过程见板书设计)
学生思考:铁矿石、生铁、钢等物质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
思考含有杂质的物质如何来进行计算。
归纳解题思路
通过例题的方式,把化学原理、计算和生产实际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使学生活动成为有机的整体,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教师小结〉
解题思路: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都是纯物质的计算,要把含杂质物质的质量换算成纯物质的质量。
〈课堂练习〉
P23页习题4、5
完成整个解题过程。
学生练习
在解题过程中培养学生严瑾的思路,严瑾的解题格式。培养学生严瑾的学习习惯。
设问导入
(第二课时)
〈导入〉
大家知道吗?我们每年要向自然界索取大量的金属矿物资源,然而,每年因腐蚀而报废的金属设备和材料相当于年产量的20%—40%!防止金属腐蚀已成为科学研究和技术领域中的重大问题。
学生阅读P18页最后一段内容。
由一个简单的设问和一个具体的数字,将学生的思维带入了金属资源的保护中来。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金属资源的保护的重要性。
设计实验方案
〈课前准备〉
提前一个星期就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来探讨“铁生锈的条件”实验的设计方案,鼓励学生多动脑筋设计出多种方案,以小组或个人等方式活动,同认真做好观察记录。
学生讨论,设计实验方案,并于课前完成实验。
让学生再次体验进行科学探究的步骤: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观察现象—解释与结论。
展示结果、归纳辨析
〈汇报实验方案〉
〈汇报实验现象〉
〈归纳辨析实验结果〉
〈引导分析〉每个小组的方案的优劣。挑选出一个比较完美的实验方案。
〈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见板书设计
由各小组代表汇报实验方案
展示实验结果,作简要的分析
将实验所得的结论进行分析,推断铁生锈的条件。
学生讨论、分析、对比,形成共识。
当堂完成实验报告
整个活动以小组的形式呈现,可以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并在交流汇报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分析归纳能力,并学会进行实验评介的方法,和进行筛选实验方案的能力。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小结实验、运用知识
〈教师小结、投影〉
1.铁生锈的条件:一要在潮湿的空气中(即有水),二要与氧气接触。
2.实验要点:如图P19页8—23,试管2中的蒸馏水应煮沸冷却后再放入铁钉,然后再倒入植物油进行液封。试管3应烘干后再放入铁钉,再用橡皮塞塞上。
学生回顾实验步骤,记忆实验的要点。
分析结束后进行小结,有利于学生把握实验的关键,培养学生在实验中注意细节,严瑾的实验态度。
〈引导讨论〉
我们知道了铁生锈的条件,那么如何来防锈呢?
〈讨论分析〉
自行车的构件如支架、链条、钢圈等,分别采取什么防锈措施?
分小组讨论防止铁生锈的方法,归纳防锈的思路:破坏铁制品锈蚀的条件,使它们不再具备锈蚀的基础,就能防止铁制品生锈。
讨论、分析、交流
从防锈方法的确定,结合上学期学过的灭火方法的确定,引导学生形成基本的运用知识的思路:了解反应的条件—促进或破坏反应的条件—达到某一目的。
讨论分析、形成意识
〈过渡〉
金属的防腐可以有效保护金属资源。
〈引导讨论〉
1.金属资源丰富,为什么还要保护金属呢?
(多媒体展示一些矿物可供开采的年限)
2.如何来有效的保护金属资源呢?
〈小结、投影〉
金属资源的保护途径:
防止金属的腐蚀
金属的回收利用
有计划合理的开采矿物
寻找金属的代替品
观看多媒体,理解金属资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讨论有效保护金属资源的途径。
让学生学会 用辩证的观点看待金属资源:丰富与有限。提高学生的资源意识。
同时利用金属资源的回收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学生积极投入到金属回收的活动中去。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总结提高、运用知识
〈总结〉
学完本课题,你了解了什么?知道了什么?
〈作业〉
1.P22页习题:1、2、6
2.调查与研究:你家的金属废弃物的主要品种、回收的情况和回收的价值,对今后如何回收金属废弃物提供自己的建议。
学生阅读书本,思考并回答。
课堂练习
第6题和调查与研究放在课后。
学完本课题,让学生有时间再整理本课题内容,使知识形成脉络。
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利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板书设计]
课题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一.铁的冶炼
原料:铁矿石、焦炭、石灰石
设备:高炉
原理:3CO+Fe2O32Fe+3CO2
现象:红色变黑色,石灰水变浑浊。
二.涉及到杂质问题的计算
例题:
解:1000t赤铁矿石中含氧化铁的质量为:
1000t×80%=800t
设:800t氧化铁理论上可以炼出铁的质量为x
3CO+Fe2O32Fe+3CO2
160 2×56
800t x
=
x==560t
折合为含铁96%的生铁的质量为:
560t÷96%=583t
答:1000t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理论上可炼出含铁96%的生铁583t。
三.金属资源的保护
(一)金属的腐蚀和防护
1.实验报告:
猜想与假设
设计方案
实验现象
结论或方程式
2.锈的条件:有水和氧气
3.防锈的方法:保持干燥;隔绝氧气
(二)金属资源保护
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
防止金属的腐蚀
金属的回收利用
有计划合理的开采矿物
寻找代替品:如塑料等
备注:本文为《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人教版)》第八单元课题3教学设计,已经由中国和平出版社结集出版,可供教学参考使用,但请勿转载发表。
课件23张PPT。课题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1)单质:少数化学性质较不活泼的金属,如金、银等自然界以单质形式存在的金自然界以单质形式存在的银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2)化合物:化学性质较活泼的金属,如铁、锌、钠和钙等孔雀石(Cu2(OH)2CO3 )闪锌矿孔雀石铝铁钙钠钾镁赤铁矿黄铁矿FeS2菱铁矿FeCO3Fe2O3矿石:工业上能用来提炼金属的矿物。磁铁矿 Fe3O4铁矿石 孔雀石 Cu2(OH)2CO3赤铜矿 Cu2O黄铜矿 CuFeS2辉铜矿 Cu2S铜

石一 .实验室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Fe2O3]现象: 红色粉末变成黑色,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用酒精灯点燃尾气的作用是防止CO污染空气1、为避免一氧化碳污染空气,并回收利用一氧化碳,方框中连接的是C和D,导管接口的连接顺序a→ → → 。 C装置中NaOH的作用是 。
2、实验开始时,应 (填“先加热再通CO”或“先通CO再加热”),目的是 。
3、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玻璃管A中出现的现象为 ,反应方程式为 。
4、除CO外,还有哪些物质可以还原Fe2O3 (请写一物质的化学式)。用一氧化碳与氧化铁的反应来探究炼铁的原理,装置如下图所示。请回答有关问题:d b e除去残余的二氧化碳 先通一氧化碳再加热 赶尽玻璃管内的空气,防止加热爆炸 C或H2 固体由红棕色变成黑色铁矿石焦炭热空气炉渣出口生铁出口石灰石二.高炉炼铁1、原料:黄铁矿 FeS2赤铁矿 Fe2O3菱铁矿 FeCO3磁铁矿 Fe3O42、原理:在高温下,利用炉内反应生成的一氧化碳把铁从铁矿石中还原出来石灰石、铁矿石
焦炭、空气3、设备:高炉化学方程式:70%48.27%46.67%72.41%含铁量⑷.生铁出口低于炉渣出口原因:生铁密度大于炉渣密度⑵焦炭:燃烧放热提高炉温,并将生成的CO2还原 为 具有还原性的CO。⑴铁矿石:提供铁元素。(含铁量高;不含有害元素S等)⑶.石灰石:将矿石中的二氧化硅转变为炉渣。4.问题例题 用1000t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石,理论上
可以炼出含铁96%的生铁多少吨?解: 1000t赤铁矿石含氧化铁的质量为1000t×80%=800t设:800t氧化铁可炼出铁的质量为X。160 112 800t XX=560t含铁96%的生铁质量为 560t÷96%=583t答:可冶炼出96%的生铁583t。三.计算解: 5000t赤铁矿石含氧化铁的质量为5000t×76%=3800t设:3800t氧化铁可炼出铁的质量为X。160 112 3800t XX=2660t含铁98%的生铁质量为
2660t÷98%=2714.3t答:可冶炼出98%的生铁2714.3t。教材21页第5题答案课时2 铁轨的锈蚀铁钉的生锈各种铁制品的锈蚀 为了减少损失,需要探究金属锈蚀的原因、防护的方法和废金属的回收利用金属锈蚀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一 探究铁生锈的条件蒸馏水蒸馏水植物油棉花和干燥剂铁钉回浸泡铁钉的一部分铁生锈条件的探究生锈不生锈不生锈铁既与水接触,又与氧气接触铁只与水接触铁只与氧气接触在水、氧气同时存在的环境中铁能生锈。(缓慢氧化,放热)铁在空气中锈蚀,实际上是铁跟氧气、水等物质相互作用,发生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变化的过程。
因此,铁与空气接触,又有水分时,最易生锈!铁锈成分复杂,主要是Fe2O3·XH2O它是一种疏松多孔的物质 Fe2O3铁锈 铁锈这种多孔性的物质,能让水分和空气穿过它的空隙,不断向里层渗透,继续跟铁反应,直至铁被完全锈蚀。 铁锈蚀的条件:铁与空气中的氧气、水蒸气接触 讨论自行车的支架、链条、钢圈等分别采取了
什么防锈措施?支架- 涂油漆
链条- 涂润滑油
车轮圈- 镀镍或铬讨论通过对铁制品锈蚀条件的探究,你对防止铁制品锈蚀有什么建议?
保持铁制品表面的清洁和干燥。
在铁制品表面涂一层保护膜。如:刷油漆、涂油、烧制搪瓷,镀上一层耐磨、耐腐蚀的金属铬、高温灼烧金属,进行“烤蓝”处理等 
制成合金。如不锈钢等。二、金属资源保护资料一:据有关资料报道,现在世界上每年因腐蚀而报废的金属设备和材料相当于年产量的20% ~ 40%。资料二:矿物的储量有限,而且不能再生。一些矿物、可供开采的年限保护金属资源1.防止金属腐蚀2.回收利用废旧金属3.合理有效地开采矿物4.寻找金属的代替品讨论废弃金属的回收有什么意义? 可节约金属资源
由于金属冶炼需在高温下进行,回收废弃金属并再利用可节约能源
降低金属制品的生产成本,可方便人们得到物美价廉的金属制品
可减少金属对环境的污染第八单元 课题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学习目标】
1、知道常见的金属如铁、铝、铜等矿物质。
2、了解从铁矿中将铁还原出来的方法。
3、根据化学方程式对含有某杂质的反应物和生成物进行有关计算。
【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铁的冶炼原理。
难点:有关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杂质问题计算。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认真阅读课本P15-19内容,理清思路,用双色笔勾画出知识点和你的疑惑。
【预习案】
一、知识链接:
地球上存在着丰富的矿产资源,矿产资源的利用对一个国家的工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金属资源就属于矿产资源的一个重要分支。金属材料的的使用标志着人类进步与发展。大家一定想知道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是如何把金属矿石中的金属冶炼出来的。那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究铁的冶炼吧!
二、预习自测:
1.地球上的金属资源广泛地存在于 和 的海洋中,除少数很不活泼的金属如 等有单质形式存在外,其余都以 形式存在。
2.含有矿物的岩石称为 ;含铁的矿石主要有 、 、 。
3.人类每年向大自然提取数以亿吨计的的金属用于工农业生产和其他领域,其中提取量最大的是 。
4.工业炼铁原料 、 、 、 ;设备 ;
原理 。
我的疑惑(请将预习中未能解决的问题和疑惑写下来,准备在课堂上与老师和同学探究解决)

【探究案】                
一、自主学习:
探究1. 以赤铁矿的主要成分Fe2O3为例,如何使Fe2O3失去“O”变为Fe达到炼铁的目的呢?
用 、 或 还原Fe2O3,但考虑到经济效益等因素,我们一般选用 或 。
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 ; 。
探究2. 回忆CO 还原CuO现象,方程式,步骤;推断、讨论以下问题:


⑴现象: A ;B ;C 。
⑵方程式:A ;B ;C 。
⑶实验步骤:实验开始先 ,再 ;目的 。
实验结束先 ,再 ;目的 。
尾气处理 ,目的 。
合作探究、展示点评:
在实际生产中,所用的原料或产物一般含有杂质,在计算用料和产量时,应考虑到杂质问题。因此当参与反应的物质含杂质时,应先把含杂质物质的质量换算成纯净物质的质量,再进行计算。 纯物质的质量= 。
⑴用1000t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石,理论上可以炼出含铁96%的生铁多少t ?
⑵5.8g某铁样品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杂质为碳,不与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为0.2g,则此铁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为多少?此铁样是钢还是生铁 ?
拓展提升:
冶炼1000t含杂质2.5%的生铁,需含Fe3O4 85%的磁铁矿多少吨?
【训练案】
一、当堂检测:
1.类每年从自然界中提取大量的金属铁,下列关于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铁的过程是把单质铁变成氧化铁 B 纯的铁。
C 铁是含少量碳的铁合金。 D 腐蚀的铁制品属于不可回收的垃圾。
2.是人类生活中重要的一种材料,工业上可用如下化学反应制得铁,Fe2O3+3CO =2Fe+3CO2,该反应中,发生还原反应的物质是( )
A、Fe2O3 B、CO C、Fe D、CO
3.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后,清洗试管壁上留下的黑色物质时可选用的方法是( )
A 用大量水边冲边洗。 B 用试管刷左右、上下猛烈刷。
C 用盐酸或稀硫酸清洗后再用水冲。 D 用肥皂粉清洗后再用水冲洗。
4.列各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铁板表面镀上一层锌成为白铁,白铁是铁锌合金B 铁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C.炼铁高炉炼出来的是生铁不是钢 D 从高炉排出来的废气,可以直接放空气
5、某钢铁厂高炉炼铁的主要原料是焦炭、赤铁矿(主要成分是Fe2O3)、空气等,主要反应过程如下所示:

(1)在上面方框中写出有关反应的生成物的化学式.
(2)写出②、③两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 ;③ 。
二、课后作业
1.厂每天需消耗5000t含氧化铁70%的赤铁矿石,该厂理论上可以日产Fe98%的生铁多t?
2.测定黄铜(铜锌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取20g黄铜加入足量稀硫酸产生0.4g氢气,求黄铜中铜的质量分数.

第八单元 课题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学习目标】
1、探究铁生锈的条件,并能寻找防止铁生锈的方法。
2、了解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
【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金属锈蚀的条件和金属资源的保护方法。
难点:如何使学生解决生活中金属锈蚀的问题。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认真阅读课本P19-22内容,理清思路,用双色笔勾画出知识点和你的疑惑。小组长组织课前预习和资料的收集并校对答案。
【预习案】
一、知识链接:
自然界中的金属资源是很丰富的,但是,金属腐蚀是自发的普遍存在的现象。金属被复试后,在外形、色泽以及机械性能方面都将发生变化,造成设备破坏、管道泄漏、产品污染,酿成燃烧或爆炸等恶性事故以及资源和能源的严重浪费,使国民经济受到巨大的损失。因此,研究金属腐蚀机理,采取防护措施,对经济建设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预习自测:
我的疑惑(请将预习中未能解决的问题和疑惑写下来,准备在课堂上与老师和同学探究解决)

【探究案】
自主学习:
1.铁制品锈蚀的过程,实际是铁与 、 等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铁锈的主要成分是 ,很 ,如不及时除去会加速铁的锈蚀。
2.防止铁生锈的办法是⑴ ;⑵ 。
物理方法有 、 、 。化学方法有① ;
② 。
3.现在世界上每年因腐蚀而报废的金属设备和材料相当于年产量的 。
4.保护金属资源的途径:① ;② ;
③ ④ 。
5.废旧电池中有 ,如果随意丢弃,会造成 。
二、合作探究、展示点评:
小红发现她家的井盖和水龙头生锈很严重,她感到很疑惑。她想知道铁生锈需要什么条件。对此她开始了她的探究之旅。
【提出问题】铁生锈需要什么条件呢?
【查阅资料】铁生锈属于缓慢氧化,铁在潮湿的空气里容易生成红褐色的铁锈,化学式为Fe2O3·XH2O。
【作出猜想】铁生锈可能需要 和 。
【设计实验】根据右图所给的条件写出你设计的实验过程和步骤。

【进行实验】现象① ② ③ 。
【得出结论】铁生锈可能需 和 ; ① ② ③

小结:⑴铁生锈的条件 和 ,两者缺一不可;铁在 最易生锈。⑵铁锈主要成分为 , 色,很 (致密?疏松?)
三、拓展提升:
1、根据铜生锈后,铜锈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Cu2(OH)2CO3], 请设计实验,说明铜生锈的条件。如何防止铜生锈?
【设计实验】
【进行实验】现象:
【得出结论】铜生锈可能需要 、 和 ;
小结:我认为防止铜生锈的办法是:
2、人类生活离不开金属,铁是生活中常见的金属。市场出售的“取暖片”是我们常见的取暖工具。取暖片中发热剂主要成分有铁粉、活性炭、过氧化钠、水等,其发热是利用铁生锈时会放热。(1)发热剂需接触到空气才会发热,原因是铁要与 、 。等物质共同作用才会生锈。
(2)推测发热剂成分中氧化钠的作用是 。
【训练案】
当堂检测:
1.铁生锈的过程是一个( )A 剧烈的氧化反应 B 物理变化C 缓慢氧化D 快速的化学反应
2.车、船表面涂油漆的主要目的( )A防止撞坏 B清洁美观 C防止磨损 D防止锈蚀3.回收废旧电池最主要原因是为了( )
A. 回收碳棒 B. 回收金属锌C. 防止汞、镉等金属造成污染 D. 为了收藏爱好4.铁生锈的主要条件是铁与 和 直接接触,防止铁制品生锈的方法有许多例如: 、 、
5.将下面五个选项分别填在横线上,每项只能用一次
A、缓慢氧化 B、疏松多孔 C、受空气和水的共同作用 D、将铁器与空气隔绝
(1)铁锈蚀的条件     (2)铁锈蚀的过程        
(3)铁锈的结构        (4)在铁器表面喷漆        
二、课后作业
实践与实验:取四根相同的干净的铁钉和四支试管,其中两支试管配有软木塞,将铁钉分别放入试管中。
试管(1):加入雨水,使铁钉的下半部浸在雨水中,上半部接触空气,这是参照试管
试管(2):加入无水氯化钙(干燥剂),用软木塞塞住试管口,铁钉接触空气但不能接触水份
试管(3):加水并煮沸几分钟,并在水面上倒些油形成一个密封层,使铁钉接触水但不接触空气
试管(4):加入食盐水,铁钉的下半部接触食盐水,上半部接触空气。
一段时间后观察到:试管(2)和试管(3)中的铁钉没有生锈,试管(1)和试管(4)中的铁钉生锈了,且试管(4)中的铁钉生锈更多。回答问题:①试管(3)中加入的水煮沸几分钟,目的是 ;②你认为铁钉生锈不可缺少的物质是 ;③为什么试管(4)中的铁钉比试管(1)中的铁钉生锈更多,请提出你的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