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1张PPT)
十五夜望月
本诗在《全唐诗》中名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杜郎中是诗人的朋友,具体名字、生辰不详,从诗的原题来看,应该是诗人思念朋友所作。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始于唐朝初年,自古便有祭月、赏月、拜月、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等习俗,流传至今。
王建 (约767—831后),字仲初,颍川(今河南许昌)人,唐代诗人,王建出身寒微,了解人民疾苦,写出大量优秀的乐府诗。他的乐府诗与张籍齐名,世称“张王乐府”。有《王建集》八卷,《宫词》一卷。
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qī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作者看到了哪些景物?
。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诗人因自己望月而想到天下人皆望月
“不知秋思落谁家”中的“落”一词能换成“在”吗?谈谈你的理解。
“落”字更有表现力。“落”字给人以形象的动感,新颖别致,仿佛那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一齐洒向人间。而“在”字用得很普通,就没有这样动态的艺术效果。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张继《枫桥夜泊》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
活动二:借典型事物,发现诗人匠心。
典型事物最能体现节日的典型特征。
春日柳絮飘飞、寒食赐烛
七夕
中秋月圆、桂花香
都是通过抓取节日中的典型事物来写节日。
写景铺陈的目的都是为了抒情。
任务三:体会三首诗的共同之处。
总结
抓住节日中的典型事物来写诗歌,让诗歌更加凝练有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