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次月考试卷(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次月考试卷(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03-19 18:31: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次月考测试卷
(满分150分) 姓名:
一 二 三 总分
一、积累与运用(共35分)
1、古诗文默写(10分)
(1)补出下列诗句的上句或下句(6分)
①怀旧空吟闻笛赋, 。 ,病树前头万木春(《酬乐天杨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②人生自古谁无死, 。(《过零丁洋》文天祥)
③明月几时有? 。人有悲欢离合, ,此事古难全。(《水调歌头》苏轼)
④抽刀断水水更流,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
(2)默写杜牧的《赤壁》(4分)
, 。
,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8分)
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上野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的樱花烂熳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辨子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顶得学生制帽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坐富士山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也有解散辫子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宛如小姑娘的发髻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极了。
(1)给加点字注音。(2分)
①烂熳( ) ②耸起( ) ③ 油光可鉴( ) ④宛如 ( )
. . . .
(2)本段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_____ _____(2分)
(3)解释加点字的意思(2分)
①绯红: ②油光可鉴:
. . .
(4)本段运用了哪几种修辞:_____________。(2分)
3、运用你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填空(4分)
_____的《名人传》是为意大利画家和雕塑家米开朗琪罗、俄国作家__________、德国音乐家贝多芬写的三部传记,赞美了他们的高尚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贝多芬在末日写出了《_________》,开朗琪罗临终前创作了《__________》……他们苦难坎坷而又不懈奋斗的一生,带给后人以勇气和力量。
4、综合性学习与探究(10分)
班级开展“古诗苑漫步”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辑古诗】
(1)在“分门别类辑古诗”活动中,有一本诗集收录了下面几首诗。请根据它们所抒发情感的相近点,给诗集命名。(2分)
诗集名称:《 》
【品读诗】
(2)下面是同学们对上述诗歌的品析,请选出不恰当的一项。( )(2分)
A.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生”、“入”两字,形象地表现了时序的变迁、新旧的交替。此联既写美景,又含哲理。
B.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搔”,写解愁的动作;白发“更短”,突出愁的程度。诗人在离乱伤痛之时,叹息衰老,更添悲愁。
C.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夕阳西下,崇山峻岭间,狼烟升起,城门早早关闭。此句营造了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
D.小桥流水人家:小桥一座,流水潺潺,几户人家,幽静安适。此句反衬出流落他乡孤独无助的游子内心的凄凉。
【研古诗】
(3).根据下面两则材料,围绕“从唐诗看古代交通及送别习俗”这一主题写两点探究结果。(3分)
过华清宫 杜牧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长安回望绣成堆, 山顶千门次第开。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一骑红尘妃子笑, 无人知是荔枝来。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探究结果:①

【写寄语】
(4)仿写句子,完成诗集的寄语。(3分)
读古诗,如同拥抱美妙的世界。
你能领略山的风采:有的婀娜隽秀,有的巍峨挺拔。
你能聆听水的旋律:有的婉转低回, 。
你能欣赏花的姿容: ,有的灿烂盛开。
5、修改病句(3分)
27年后,大学生群体勇救落水儿童,“救活两人,牺牲三人”同样引发了对“价值观”和“道德观”的争论。
修改为:
二、阅读(55分)
(一)课内阅读:(20分)
我母亲二十三岁做了寡妇,又是当家的后母。这种生活的痛苦,我的笨笔写不出一万分之一二。家中财政本不宽裕,全靠二哥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parent )在上海经营调度。大哥从小便是败子,吸鸦片烟,赌博,钱到手就光,光了便回家打主意,见了香炉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parent )便拿出去卖,捞着锡茶壶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parent )便拿出去押。我母亲几次邀了本家长辈来,给他定下每月用费的数目。但他总不够用,到处都欠下烟债,赌债。每年除夕我家中总有一大群讨债的人,每人一盏灯笼,坐在大厅上不肯去。大哥早已避出去了。大厅的两排椅子上满满的都是灯笼和债主。我母亲走进走出,料理年夜饭、谢灶神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parent )、压岁钱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parent )等事,只当做不曾看见这一群人。到了近半夜,快要“封门”了,我母亲才走后门出去,央一位邻舍本家到我家来,每一家债户开发一点钱。做好做歹的,这一群讨债的才一个一个提着灯笼走出去。一会儿,大哥敲门回来了。我母亲从不骂他一句。并且因为是新年,她脸上从不露出一点怒色。这样的过年,我过了六七次。
大嫂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parent )是个最无能而又最不懂事的人,二嫂是个很能干而气量很窄小的人。她们常常闹意见,只因为我母亲的和气榜样,她们还不曾有公然相骂相打的事。她们闹气时,只是不说话,不答话,把脸放下来,叫人难看;二嫂生气时,脸色变青,更是怕人。她们对我母亲闹气时,也是如此。我起初全不懂得这一套,后来也渐渐懂得看人的脸色了。我渐渐明白,世间最可厌恶的事莫如一张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parent )气的脸;时间最下流的事莫如把生气的脸摆给旁人看。这比打骂还难受。
我母亲的气量大,性子好,又因为做了后母后婆,她更是事事留心,事事格外容忍。大哥的女儿比我只小一岁,她的饮食衣服总是和我的一样。我和她有小争执,总是我吃亏,母亲总是责备我,要我事事让她。后来大嫂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parent )二嫂都生了儿子了,她们生气时便打骂孩子来出气,一面打,一面用尖刻有刺的话骂给别人听。我母亲只装做不听见。有时候,她实在忍不住了,便悄悄走出门去,或到左邻立大嫂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parent )家去坐一会儿,或走后门到后邻度嫂家去闲谈。她从不和两个嫂子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parent )吵一句嘴。
每个嫂子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parent )一生气,往往十天半个月不歇,天天走进走出,板着脸,咬着嘴,打骂小孩子出气。我母亲只忍耐着,忍到实在不可再忍的一天,她也有她的法子。这一天的天明时,她便不起床,轻轻地哭一场。她不骂一个人,只哭她的丈夫,哭她自己命苦,留不住她丈夫来照管她。她先哭时,声音很低,渐渐哭出声来。我醒了起来劝她,她不肯住。这时候,我总听得见前堂(二嫂住前堂东房)或后堂(大嫂住后堂西房)有一扇房门开了,一个嫂子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parent )走出房向厨房走去。不多一会儿,那位嫂子来敲我们的房门了。我开了房门,她走进来,捧着一碗热茶,送到我母亲床前,劝她止哭,请她喝口热茶。我母亲慢慢停住哭声,伸手接了茶碗。那位嫂子站着劝一会,才退出去。没有一句话提到什么人,也没有一个字提到这十天半个月来的气脸,然而个人心里明白,泡茶进来的嫂子总是那十天半个月来闹气的人。奇怪得很,这一哭之后,至少有一两个月的太平清静日子。
1. “我母亲二十三岁做了寡妇,又是当家的后母。这种生活的痛苦,我的笨笔写不出一万分之一二。”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5分)
2.第③段中“气量”是什么意思?(3分)
3.第②段列举了大嫂、二嫂的缺点,又写了他们两人之间的矛盾,以此来衬托母亲的什么品质?(3分)
4.认真阅读第③段,说说你对“大嫂”、“二嫂’打孩子行为的理解。(4分)
5.母亲是如何处理大嫂、二嫂之间的矛盾的?这体现了母亲性格中的哪一方面?(5分)
(二)课外阅读(20分)
失踪 张先震
家属大院出了两件事,失踪了一个人和一只狗。
早过了放学时间,儿子亮亮还没有回来。起初赵建和妻子并未在意,心想可能是老师拖课吧。可又半个小时过去了,还不见亮亮出现在大院门口。两人的心立刻悬起来了。这太反常,以往亮亮回家都很准时,下午五点到五点十分这十分钟内保证到家。可今天都六点十分了,就是拖课也拖不了这么长时间呀。夫妻对望了一眼,赵建说我去学校一趟!说完推出自行车,匆匆向学校飞驰。
校园里静悄悄的,各班的教室门都锁上了,已没有一个学生。找到校长家,校长说早已放学了呀,学校是不允许老师拖课的。校长带着赵建来到上亮亮班最后一节课的王老师家,王老师说是按时放学了,她还把全班同学送到了校门口的马路对面。赵建的脸煞白,一定出问题了!亮亮是从不会在放学路上玩耍的,再说即使在路上玩,自己一路来也碰上了。
赵建心急火燎地骑车回家,妻子正在大院门口翘企,还没听赵建说完泪水就流了出来。赵建说哭有什么用,现在得赶紧找,人多力量大,我去请同事帮忙!
正要挨家挨户叫,没想大家都聚在局长家门口。一大堆人,局长夫妇被大伙包围着。局长夫人正对大家说话:“那时老头子还没有下班,我要去买点菜,就把‘雪儿’关在家里。买菜回来,‘雪儿’不见了,我忘了关窗户,‘雪儿’从窗口爬出去了……”
“雪儿”是一只狗,是局长夫妇的宝贝疙瘩。局长在家的时候,最大的乐趣就是逗“雪儿”玩,“雪儿”那憨态十足的举动常惹得他哈哈大笑。局长夫人也一样,把“雪儿”抱在怀里,左一声“雪儿”右一声“雪儿”亲昵唤着,时不时还凑到嘴边亲一口。
赵建拉拉外围的几个同事,把儿子失踪的事说了一遍。他的声音不大,但整堆人几乎都听见了。大家很吃惊,说不可轻视绝不可轻视,现在拐卖儿童的人贩子太多了。赵建就说想麻烦大家,帮助找儿子。这时一个个都不吭声了,有几个胀红了脸,吞吐着说实在对不起,要帮局长找“雪儿”。
赵建失魂落魄地骑着自行车往各车站奔,妻子也借了一辆自行车,抹着眼泪在各条大街寻觅。
寻找“雪儿”的队伍也出发了,一辆辆摩托车轰隆隆驶出大院,分散在大街小巷。
没想到,爸爸妈妈在外面寻得死去活来,亮亮却咚咚咚一路小跑着回家来了。放学的时候,同学小燕说她爸爸买了只画眉鸟,挺好玩的,约他去家里看,他想去看一会儿就回家,没想一不留神看到了这时候。
赵建夫妇回来了,他们想回来取钱去登寻人启事。妈妈搂着亮亮呜呜哭起来。赵建平静了一下情绪,问亮亮:“你去哪儿了?”亮亮说了,又说:“爸爸,请原谅我,我以后再也不敢了!”
此时局长家里人满为患,寻“雪儿“的人马都回来了。原来“雪儿”并没有跑掉,而是在局长的床底下睡了一觉。大家抹着汗,说没跑就好!没跑就好!局长说真对不起大家,让大家白忙了这么久。大家忙说没什么没什么。
1.阅读全文后,请你梳理小说的故事情节,在方框中补全对故事情节的概括。(4分)
 
 
人、狗没丢 
亮亮失踪 ——
2.文章第五段用了一段的文字交代“雪儿”在局长家的生活是否必要?为什么?(4分)
3.对下面句子进行简要赏析。(提示:从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4分)
原来“雪儿”并没有跑掉,而是在局长的床底下睡了一觉。大家抹着汗,说没跑就好!没跑就好!局长说真对不起大家,让大家白忙了这么久。大家忙说没什么没什么。
4.本文主要运用了哪种写作手法?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章作简要分析。(4分)
5.本文讲了一个“人不如狗重要”的故事,有什么深刻用意?对你在如何做人方面有哪些深刻的启发?(4分)
文言文阅读:(15分)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4分)
①俱: ②从:
③缥碧: ④戾:
2.解释下列句中的通假字(3分)
①窥谷忘反 通 ,
②蝉则千转不穷 通 ,
3.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译文:
4.全文的中心句是 (2分)
5.第段是从哪几方面正面描写高山的奇异景色的?(4分)
三.写作 (55分)
成长之路上,我们品尝过多少人生味道。妈妈的一碗热汤,同学递来的一张纸巾,花萼的的芬芳,“千里共婵娟’的情怀……人生百味,带给我们许多感动。
以“味道”为题,写一篇500字以上的文章,题目自拟,诗歌戏剧除外,文体不限,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卷面5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