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2021-2022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科学试卷
一、选择题(共25分)
1.(2022五上·柯城期末)在一个完全黑暗的房间里,用肉眼( )。
A.能看到灰色墙壁 B.能看到白色纸张
C.能看到镜子 D.看不到任何物体
2.(2022五上·柯城期末)我们的祖先利用光的什么性质制造了圭表和日晷? ( )
A.光沿直线传播 B.光的反射
C.光的折射 D.光的色散
3.(2022五上·柯城期末)照相馆内洗胶卷房间内应选择( )的布料做窗帘。
A.颜色深、比较厚 B.颜色深、比较薄
C.颜色浅、比较厚 D.颜色浅、比较薄
4.(2022五上·柯城期末)用激光笔照射充满烟雾的水槽,会发现( )。
A.没有任何明显现象 B.只看到烟雾
C.清晰地看到一条光束 D.激光笔光束发生偏折
5.(2022五上·柯城期末)背对着阳光喷水,我们就可能看到美丽的人工彩虹。这个实验和三棱镜实验相类似,其中充当三棱镜角色的是( )。
A.空气 B.空气中的尘埃
C.空气中的水珠 D.太阳
6.(2022五上·柯城期末)由红、绿、蓝组成的彩色轮快速旋转时,颜色接近( )。
A.蓝色 B.红色 C.白色 D.灰白色
7.(2022五上·柯城期末)下列物体中,都属于光源的是( )。
A.开着的电灯、月亮 B.萤火虫、彩虹
C.点燃的蜡烛、太阳 D.镜子、打火机
8.(2022五上·柯城期末)人们站在岸上看水面下的鱼,会发现看见的鱼比实际鱼的位置要( )。
A.深一点 B.浅一点 C.一样 D.没有规律
9.(2021五下·义乌期末)土地被侵蚀的过程中,最容易被雨水带走的是( )。
A.黏土和细沙 B.草皮和树木
C.较大的石块 D.较小的石块
10.(2022五上·柯城期末)地震时,以下做法不正确的是( )。
A.在教室里,靠近门的同学迅速跑到门外
B.户外,选择开阔平坦地方蹲下或趴下
C.躲在木质桌子或床底下
D.房中选择厨房、浴室厕所等空间小、不易塌落躲避
11.(2022五上·柯城期末)曾经喷发过,但后来处于相对静止状态的火山称为( )。
A.活火山
B.休眠火山
C.死火山
D.筒状火山
12.(2022五上·柯城期末)被风带走的沙子在风力减弱时会沉降下来,形成( )。
A.平原 B.沙漠 C.沙滩 D.戈壁滩.
13.珠穆朗玛峰形成的原因可能是( )。
A.板块的碰撞 B.板块的漂移 C.风的侵蚀 D.板块的张裂
14.(2022五上·柯城期末)古人燃蜡烛计时,主要是因为( ) 。
A.容易点燃 B.燃烧速度基本不变
C.方便移动 D.使用成本低
15.(2022五上·柯城期末)在北半球使用日晷测量时间,晷面应该( )放置。
A.朝东 B.朝南 C.朝西 D.朝北
16.(2022五上·柯城期末)摆的等时性是指同一个摆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 )。
A.先快后慢 B.先慢后快 C.固定不变 D.不能确定
17.(2022五上·柯城期末)目前比较公认的发明摆钟的第一人是( )。
A.伽利略 B.惠更斯 C.牛顿 D.爱迪生
18.(2022五上·柯城期末)1分钟摆动75次的摆,想要它摆动60次,我们可以( )。
A.增加摆绳的长度 B.缩短摆绳的长度
C.增大摆锤的质量 D.减小摆锤的质量
19.(2022五上·柯城期末)下列情况下,需要计时精确度最低的是( )。
A.火箭发射 B.百米赛跑 C.动车运行 D.交通信号
20.(2022五上·柯城期末)从出生到死亡,人体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 )是生长发育最旺盛的时期。
A.婴幼儿期 B.青少年期 C.中年期 D.老年期
21.(2022五上·柯城期末)通过反复练习记住早操动作的方法,属于( )。
A.形象记忆 B.语义记忆 C.情境记忆 D.动作记忆
22.(2022五上·柯城期末)我们吸入的氧气进入血液后,通过( )运输到身体的各个部分,维持身体的生命活动。
A.胃和肠 B.心脏和血管 C.肺和气管 D.肌肉和骨骼
23.(2022五上·柯城期末)下列做法不利于保护大脑的是( )。
A.长时间熬夜看书 B.保证充足的睡眠
C.玩滑冰时戴头盔 D.做作业时间久,休息一会儿
24.(2022五上·柯城期末)冬天,感到室外温度很低,这个信息是通过( )传给大脑的。
A.皮肤 B.神经 C.肌肉 D.眼睛
25.(2022五上·柯城期末)我们的脑柔软又脆弱,所以需要( )保护。
A.头皮 B.颅骨 C.头发 D.脑脊液
二、科学现象分类解释(共20分)
26.(2022五上·柯城期末)下列光的现象分别是什么原理,请将序号填写到相应的位置。
①一叶障目②立竿见影③水中折筷④海市蜃楼⑤镜花水月
光沿直线传播:
光的折射:
光的反射:
27.(2022五上·柯城期末)将下列地形地貌按形成的主要原因进行分类,请将序号填写到相应的位置。
①风蚀蘑菇云②黄土高原上的沟壑③长白山天池④长沙橘子洲
泥沙沉积:
火山喷发:
风的作用:
水的作用:
28.(2022五上·柯城期末)根据岩石的不同成因,将下列岩石进行分类,请将序号填写到相应的位置。
①玄武岩②大理岩③花岗岩 ④砾岩⑤浮石⑥板岩⑦页岩⑧砂岩
岩浆岩:
沉积岩:
变质岩:
29.(2022五上·柯城期末)如图是脑结构图,请标注各部分名称。
三、科学探究●实践应用(共55分)
30.(2022五上·柯城期末)光(8分)
右图研究光的传播实验,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要使卡纸的小孔在同一直线上,我们可以( )。
A.将四张卡纸随意摆放
B.用一根直的小棒穿过卡纸的小孔,提起后轻轻放下
C.只要让四张卡纸在同一个平面上就行
(2)如图一,手电筒对着第1张卡纸小孔,光斑出现在( )上。
A.1号卡纸 B.2号卡纸 C.3号卡纸 D.屏
(3)图二,手电筒光照射方向不变,把第2张卡纸向右移动2 cm,光斑出现在( )上。
A.1号卡纸 B.2号卡纸 C.3号卡纸 D.屏
(4)上述实验得出结论是 。
(5)下列现象形成的科学原理不一致的一项是( )。
A.树底下的光斑 B.天空中的彩虹
C.影子的形成 D.一叶障目
31.(2022五上·柯城期末)小新想设计制作一个潜望镜。他准备了卡纸、2面平面镜请你在右图方框内为他画上设计图,并用带箭头的直线画出光的路线图。
32.(2022五上·柯城期末)地球表面的变化
科学小组研究植物对雨水侵蚀土地的影响。请完成下面相关问题。
(1)实验中改变的条件有( )。
A.土地坡度大小 B.有无植物覆盖 C.降雨量大小
(2)用泥土堆成两坡度为30度的斜坡(如右图所示),在A坡种上草皮,用喷水壶在相同的高度分别向两个坡面喷水,实验现象如下表。
项目 水流运动 汇入引水沟的水量 汇入引水沟的泥沙量
A坡 较慢 较少 Ⅰ
B坡 较快 较多 Ⅱ
①根据实验,上表中Ⅰ处结果是 ,Ⅱ处结果是 (填“较多”或“较少”,上同)
②分析实验,可以发现: 对土壤的保护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国西北和华北地区防治沙尘暴最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
33.(2022五上·柯城期末)科学小组研究地球结构和地球的内部运动,材料:番茄酱、土豆泥、铁盒子、三脚架、酒精灯、火柴、橡皮泥、泥土。
(1)地球的内部结构中,从外到内分别是 、 、 ,最薄的是 。
(2)川红、黄、蓝三种颜色的橡皮泥制作地球结构模型时,通常用红色橡皮泥代表 。
(3)在地震模拟实验中,泥土代表 ,当迅速拉开小盒的两半时,盒中的泥土会( )。
A.相互挤压
B.出现断痕
C.向上隆起
D.迅速消失
(4)地震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5)如图这是一个 (填“模拟”或“对比”)实验。在这个实验中,用番茄酱模拟 ,土豆泥模拟 。
(6)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土豆泥 ;番茄酱 。
(7)实验中,我们需要用酒精灯对罐头盒进行加热,这说明地球内部是( )。
A.低温环境 B.常温环境 C.高温环境 D.冰冻环境
(8)为了使实验现象更明显,以下做法正确的是( )。
A.使用稀释的番茄酱 B.挖洞挖中间位置就可以
C.土豆泥干燥些 D.封“火山口”的土豆泥厚实些
四、计量时间(20分)
34.(2022五上·柯城期末)小科自制了一个如下图的水钟。
(1)甲图中,如果刻度是贴在上面的容器上,那它是 型水钟。
(2)甲图是简易水钟,一次性加足水量后在自然状态下滴水,如果在接水的容器上画刻度,符合实际的是( )。
(3)我们在测量水流速度变化时,发现水流速度随着水位下降( )。
A.越来越快 B.越来越慢
C.一会儿快一会儿慢 D.一直不变
35.(2022五上·柯城期末)小科用小球、绳子做了3个不同摆,测量摆在15秒内摆动次数,记录数据如下表。
组号 小球重量/克 绳长/厘米 摆动次数/次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选择的数据
1 50 10 24 24 25 24
2 100 10 24 13 24 24
3 50 30 11 11 10 11
(1)选择1、2号摆,研究摆的快慢与 的关系,分析数据发现 。
(2)比较 号摆,研究摆的快慢与摆绳长度的关系,分析数据发现摆绳长,摆得 。
(3)小科发现“摆动次数”一栏中有1个错误数据,这个数据是 ,他应如何处理?( )
A.直接修改数据
B.分析原因,重新做实验获得新的数据
(4)小科同学还研究1分钟摆动60次的摆,摆绳长度大约是( )。
A.15厘米 B.25厘米 C.35厘米 D.45厘米
五、健康生活(7分)
36.(2022五上·柯城期末)小科学习身体运动,自己用可折叠刻度尺、两根橡皮筋制作了前臂运动模型,这个模型中, 和 (填序号)模拟骨骼, 和 (填序号)模拟肌肉,⑤模拟 。
37.(2022五上·柯城期末)在生活中你会遇到许多烦恼和困难,请你说说管理控制自己的情绪的积极行为(2条):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光的传播
【解析】【分析】根据人眼看到物体的条件,我们能看到物体,必须有光进入我们的眼睛。光遇到周围的物体再反射到人的眼睛里,人才看到了这个物体。在一个完全黑暗的房间里,没有光线直接或者通过反射进入眼中,用肉眼看不到任何物体。
2.【答案】A
【知识点】古代计时工具;光的传播
【解析】【分析】圭表和日晷都是通过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影子长短,来辨别时间和节气的。
3.【答案】A
【知识点】光的传播
【解析】【分析】物体都是由一种或多种材料做成的,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特性,决定了它们有不同的特点和功能。为了减少室外光线的干扰,电影院的窗帘应选择颜色深,比较厚的布料做窗帘。
4.【答案】C
【知识点】光的传播
【解析】【分析】线香的烟气充满水槽后,用激光笔照射可以看到光束,烟雾(固体小颗粒)会阻挡并向外反射一部分光,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光束。烟雾在不停地运动,从而使得反射的光线有轻微的跳动,但是不会看到光线发生弯曲。选项C正确。
5.【答案】C
【知识点】棱镜
【解析】【分析】光经过三棱镜会发生色散现象,这和雨后形成的彩虹原理相同。背对阳光喷水,也能制造人工彩虹。这个实验与三棱镜实验相似,其中充当三棱镜角色的是空气中的小水珠。
6.【答案】C
【知识点】棱镜
【解析】【分析】白色的太阳光由七种单色光构成,而在一定条件下,七彩光又能合成白色光。红、绿、蓝是色光的三原色,它们按不同的比例组合,可以得到各种颜色的光。
7.【答案】C
【知识点】光源
【解析】【分析】光源是指自身能够发光的物质,月亮、彩虹、镜子本身不能发光,它们是靠反射光线来让人看到,所以此题选C。
8.【答案】B
【知识点】光的折射
【解析】【分析】水中鱼反射出的光从水中进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光线向远离法线的方向偏折,因此我们在岸上看水中的鱼,看到的是变浅的鱼的虚像。选项B符合题意。
9.【答案】A
【知识点】降雨对土地带来的变化
【解析】【分析】考查降雨对地表的浸湿,降雨时最容易被冲走的是重量最轻的黏土和细沙。
10.【答案】C
【知识点】地震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从地震发生到房屋倒塌,一般有12秒左右的时间,地震发生时,正在上课,靠近门的同学迅速跑到门外,中间及后排的学生可先尽快躲在桌子下,住在楼房中,要迅速躲入床下。
11.【答案】B
【知识点】火山喷发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休眠火山是指有史以来曾经喷发过,但长期以来处于相对静止状态的火山。此类火山都保存有完好的火山锥形态,仍具有火山活动能力,或尚不能断定其已丧失火山活动能力。此题选B。
12.【答案】B
【知识点】风对地貌的影响
【解析】【分析】沉积作用是指被运动介质搬运的物质到达适宜的场所后,由于条件发生改变而发生沉淀、堆积的过程的作用。被风带走的沙子沉积下来,日积月累,就形成了沙漠。故B正确。
13.【答案】A
【知识点】地形、地貌;影响地形变化的因素
【解析】【解答】 珠穆朗玛峰形成的原因可能是板块的碰撞,A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 由于印度洋板块从亚欧板块下方插入,抬高了亚欧板块喜马拉雅山那一部分,海水退去,形成了高原。目前印度洋板块还在不断深入,所以逐渐形成了珠穆朗玛峰。
14.【答案】B
【知识点】蜡烛的燃烧
【解析】【分析】人们用不同材料或物体来计算时间,这些物体之间的共性运动有规律的物体都可以用来制作计时工具。古时计时工具有许多中,计时工具的相同点就是运动有规律,除了“日晷”、“漏”外,还有燃香计时。 古人燃蜡烛计时,主要是因为燃烧速度基本不变。
15.【答案】D
【知识点】日晷
【解析】【分析】日晷暑面应该坐南朝北摆放,暑针指向北极。日晷的安放方位要依据纬度而确定。使用日晷,无论何时,指时针与地平面的夹角必须与当地的地理纬度相同,日晷只要适当的调整暑针的倾斜角度,与地球的自转轴平行,就可以在不同的纬度上使用。利用太阳投射的影子来测定时刻的装置,又称“日规”。
16.【答案】C
【知识点】观察并记录钟摆运动的特点
【解析】【分析】同一个单摆每摆动一次所需的时间是相同的。根据单摆的等时性,人们制成了摆钟,使时间的计量误差更小。
17.【答案】B
【知识点】制作钟摆
【解析】【分析】 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发现了单摆的等时性。在1657年,荷兰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克里斯蒂安.惠更斯利用摆的等时性原理,是世界上第一个做出摆钟的人。故B正确。
18.【答案】A
【知识点】摆运动快慢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真正的摆长是支架到摆锤重心的距离。通过反复实验发现,摆在每分钟来回摆动的次数与摆长有关,与摆幅无关,与摆锤的重量无关。同一个摆,摆长越长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动越快。一个摆1分钟摆了55次,想要它摆60次,我们可以缩短摆绳的长度。
19.【答案】C
【知识点】计时工具
【解析】【分析】由于会有单线双向运行的动车,如果计时精确度不高,会造成动车相撞。所以此题选C。
20.【答案】B
【知识点】人的一生
【解析】【分析】从出生到死亡,人体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青少年时期是生长发育最旺盛的时期,对我们的一生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和习惯非常重要。
21.【答案】D
【知识点】神经系统
【解析】【分析】早操动作是通过反复练习记住的,属于动作记忆。选项D正确。
22.【答案】B
【知识点】心脏的运动
【解析】【分析】心脏就像一台强有力的泵,将血液压入血管,推动血液流经全身各部位,从而将养料和氧气输送到全身,满足人体生长发育的需要。心脏与血管是我们人体的血液循环器官。我们吸入的氧气,进入血液后,运输到身体的各个部分是依靠心脏和血管。
23.【答案】A
【知识点】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解析】【分析】在自然环境固定的情况下,尽量确保大脑工作的能量充足,大脑电解质的运关需要大量的水来支持,大脑需要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分析选项可知,长时间熬夜看书不利于保护大脑健康。
24.【答案】B
【知识点】神经系统
【解析】【分析】人接受信号并作出反应的过程是接受信号→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作出反应。所以手拿热水杯时感到烫,这个信息是通过神经传给大脑的。
25.【答案】B
【知识点】大脑的作用与保护
【解析】【分析】我们的脑是柔软而又脆弱的,它需要颅骨来保护,我们平时在生活中,也要注意不要让脑受到剧烈撞击。大脑是高度发达的器官,是支配和调节人的一切生理活动,包括思维、意识等高级活动的中枢,要保护脑健康。
26.【答案】①②;③;④⑤
【知识点】光的传播;光的折射;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一叶障目是光的直线传播原理造成的;立竿见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造成的;水中折筷是由于光的折射造成的,海市蜃楼是由于光的反射造成的;镜花水月是由于光的反射造成的。
27.【答案】④;③;①;②
【知识点】风对地貌的影响;降雨对土地带来的变化;水对地貌的影响
【解析】【分析】风蚀蘑菇是由于风力侵蚀造成的;黄土高原是由于水的作用造成的;长白山天池是由于火山喷发造成的;长沙橘子洲是由于泥沙沉积造成的。
28.【答案】①③⑤;④⑦⑧;②⑥
【知识点】矿物的组成
【解析】【分析】岩石按成因分为三大类:岩浆岩、变质岩、沉积岩。岩浆岩中有花岗岩、玄武岩、浮石等;变质岩中有大理岩、石英岩、片麻岩、板岩等;沉积岩中有砂岩、页岩、石灰岩、砾岩等。
29.【答案】
【知识点】大脑的结构;大脑的作用与保护
【解析】【分析】脑主要分为大脑、小脑和脑干暂三部分。大脑主要包括左右半球,是中枢神经系统的最高部分;小脑表面有许多大致平行的浅沟,沟间为一个叶片;脑干位于大脑下方,脊髓和间脑之间,是中枢神经系统的较小部分。
30.【答案】(1)B
(2)D
(3)B
(4)光沿直线传播
(5)B
【知识点】光的传播;观察、比较
【解析】【分析】(1)要使卡纸的小孔在同一直线上,我们可以用一个直的物体将所有小孔对齐,如小棒。
(2)观察图1中所有小孔的位置,都在同一高度,所有光能够透过小孔照射到最后一张卡片上。
(3)由于第二张卡片的小孔和其他卡片的小孔不在同一高度,所有光照射到第二张卡片就透不过去,会照射在第二张卡片上。
(4)通过上述实验可以得出结论:光沿直线传播。
(5)树底下的光斑、影子的形成、一叶障目都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天空中的彩虹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31.【答案】
【知识点】光路图;制作潜望镜
【解析】【分析】潜望镜是通过两块镜片将光线反射两次,然后传入到人眼中的。潜望镜的镜片与镜筒之间的夹角是45°,入射光和反射光都是沿直线传播。据此画出光线图即可。
32.【答案】(1)B
(2)较少;较多;植物;多植树造林
【知识点】植被对侵蚀的影响
【解析】【分析】(1)要研究雨水侵蚀土地的影响,需要改变的是土地上的植被覆盖。
(2) ① 植被能够保护土壤,使土壤不被流水带着,A坡水流运动较少,泥沙被带走的也较少;B坡流水量较多,泥沙量也较多。
② 通过实验可以发现,植物对土壤的保护有重要作用。因此我国西北和华北地区防治沙尘暴最应该采取的措施是植树造林。
33.【答案】(1)地壳;地幔;地核;地壳
(2)地核
(3)岩层;B
(4)地壳的运动(岩层受到挤压或拉张)
(5)模拟;岩浆;火山
(6)开裂;从土豆泥的裂缝处冒出来
(7)C
(8)A
【知识点】地壳的运动;地震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1)地球的内部结构由地壳、地幔和地核,地核在最内部,地核之外是地幔,地幔之外是地壳。
(2)地核内部温度最高,制作模型时,通常用红色橡皮泥代表地核。
(3)由于地球在不断运动和变化,逐渐积累了巨大的能量,在地壳某些脆弱地带,造成岩层突然发生破裂,或者引发原有断层的错动,这就是地震,所以产生地震的主要原因是地壳的运动。
在地震模拟实验中,泥土代表的是岩层,当迅速拉开小盒的两半时,盒中的泥土会出现断痕。
(4)产生地震的主要原因是地球内部的运动(地壳的运动)。
(5)火山喷发实验是一个模拟实验,这个实验中,番茄酱模拟岩浆,土豆泥模拟火山,酒精灯加热模拟地球内部热量。
(6)在火山喷发实验中,可以观察到随着酒精灯的加热,土豆泥开裂,番茄酱从土豆泥的裂缝处冒出来。
(7)地球内部温度很高。实验过程中,我们用酒精灯加热模拟地球内部的高温环境。
(8)番茄酱浓稠的话不易于流动,为了便于观察现象,我们可以使用稀释的番茄酱。
34.【答案】(1)泄水
(2)C
(3)B
【知识点】制作并测试水钟
【解析】【分析】(1)通过观察可知,水是从上面泄入到下面的,所以甲图是一个泄水型水钟。
(2)泄水型钟表的刻度如果是在接水容器上,需要从下往上逐渐增大;如果是在泄水容器上,需要从上往下逐渐减小。此题选C。
(3)泄水型钟表,由于水一开始是最多的,水的压力大,流水速度快,随着水的减少,泄水速度逐渐减慢。所以此题选B。
35.【答案】(1)摆锤重量;摆的快慢与摆锤重量无关
(2)1、3;慢
(3)13;B
(4)B
【知识点】摆运动快慢的影响因素;观察、比较
【解析】【分析】(1)观察1、2号摆,发现摆的小球重量不同,研究的是摆的快慢与摆锤重量的关系,分析数据发现,摆的快慢与摆锤重量无关。
(2)比较1和3号摆,发现绳子长度不一样,分析实验数据也不一样,由此可知,摆的快慢与绳子长度有关,绳子越长,摆得越慢。
(3)在实验中,由于实验会受到其余因素的影响,数据会出错,此时不能直接修改,要分析原因,再重新做实验获得新数据。
(4)通过表格数据可知,10厘米长的摆绳1分钟摆96下,30厘米长的摆绳一分钟摆44下,所以要1分钟摆60下,应该是摆绳要长25厘米左右。
36.【答案】①;②;③;④;关节
【知识点】关节和肌肉的运动
【解析】【分析】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骼、肌肉、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人体运动系统的构成包括骨骼、关节和肌肉,关节起支点作用,肌肉起动力作用,骨骼起杠杆作用。人体的各种动作都是由肌肉的收缩带动骨骼运动而实现的。
图中①②模拟骨,它在运动中起杠杆作用;图中③④模拟肌肉,起动力作用;图中序号⑤模拟关节,它在运动中起支点的作用。
37.【答案】进行体育活动;听轻音乐(合理即可)
【知识点】情绪管理
【解析】【分析】生活中会遇到许多烦恼和困难,这些烦恼和困难会影响我们的情绪,如果情绪得不到合适的宣泄或者放松。比如我们可以进行体育活动,或者听轻音乐放松。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2021-2022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科学试卷
一、选择题(共25分)
1.(2022五上·柯城期末)在一个完全黑暗的房间里,用肉眼( )。
A.能看到灰色墙壁 B.能看到白色纸张
C.能看到镜子 D.看不到任何物体
【答案】D
【知识点】光的传播
【解析】【分析】根据人眼看到物体的条件,我们能看到物体,必须有光进入我们的眼睛。光遇到周围的物体再反射到人的眼睛里,人才看到了这个物体。在一个完全黑暗的房间里,没有光线直接或者通过反射进入眼中,用肉眼看不到任何物体。
2.(2022五上·柯城期末)我们的祖先利用光的什么性质制造了圭表和日晷? ( )
A.光沿直线传播 B.光的反射
C.光的折射 D.光的色散
【答案】A
【知识点】古代计时工具;光的传播
【解析】【分析】圭表和日晷都是通过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影子长短,来辨别时间和节气的。
3.(2022五上·柯城期末)照相馆内洗胶卷房间内应选择( )的布料做窗帘。
A.颜色深、比较厚 B.颜色深、比较薄
C.颜色浅、比较厚 D.颜色浅、比较薄
【答案】A
【知识点】光的传播
【解析】【分析】物体都是由一种或多种材料做成的,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特性,决定了它们有不同的特点和功能。为了减少室外光线的干扰,电影院的窗帘应选择颜色深,比较厚的布料做窗帘。
4.(2022五上·柯城期末)用激光笔照射充满烟雾的水槽,会发现( )。
A.没有任何明显现象 B.只看到烟雾
C.清晰地看到一条光束 D.激光笔光束发生偏折
【答案】C
【知识点】光的传播
【解析】【分析】线香的烟气充满水槽后,用激光笔照射可以看到光束,烟雾(固体小颗粒)会阻挡并向外反射一部分光,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光束。烟雾在不停地运动,从而使得反射的光线有轻微的跳动,但是不会看到光线发生弯曲。选项C正确。
5.(2022五上·柯城期末)背对着阳光喷水,我们就可能看到美丽的人工彩虹。这个实验和三棱镜实验相类似,其中充当三棱镜角色的是( )。
A.空气 B.空气中的尘埃
C.空气中的水珠 D.太阳
【答案】C
【知识点】棱镜
【解析】【分析】光经过三棱镜会发生色散现象,这和雨后形成的彩虹原理相同。背对阳光喷水,也能制造人工彩虹。这个实验与三棱镜实验相似,其中充当三棱镜角色的是空气中的小水珠。
6.(2022五上·柯城期末)由红、绿、蓝组成的彩色轮快速旋转时,颜色接近( )。
A.蓝色 B.红色 C.白色 D.灰白色
【答案】C
【知识点】棱镜
【解析】【分析】白色的太阳光由七种单色光构成,而在一定条件下,七彩光又能合成白色光。红、绿、蓝是色光的三原色,它们按不同的比例组合,可以得到各种颜色的光。
7.(2022五上·柯城期末)下列物体中,都属于光源的是( )。
A.开着的电灯、月亮 B.萤火虫、彩虹
C.点燃的蜡烛、太阳 D.镜子、打火机
【答案】C
【知识点】光源
【解析】【分析】光源是指自身能够发光的物质,月亮、彩虹、镜子本身不能发光,它们是靠反射光线来让人看到,所以此题选C。
8.(2022五上·柯城期末)人们站在岸上看水面下的鱼,会发现看见的鱼比实际鱼的位置要( )。
A.深一点 B.浅一点 C.一样 D.没有规律
【答案】B
【知识点】光的折射
【解析】【分析】水中鱼反射出的光从水中进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光线向远离法线的方向偏折,因此我们在岸上看水中的鱼,看到的是变浅的鱼的虚像。选项B符合题意。
9.(2021五下·义乌期末)土地被侵蚀的过程中,最容易被雨水带走的是( )。
A.黏土和细沙 B.草皮和树木
C.较大的石块 D.较小的石块
【答案】A
【知识点】降雨对土地带来的变化
【解析】【分析】考查降雨对地表的浸湿,降雨时最容易被冲走的是重量最轻的黏土和细沙。
10.(2022五上·柯城期末)地震时,以下做法不正确的是( )。
A.在教室里,靠近门的同学迅速跑到门外
B.户外,选择开阔平坦地方蹲下或趴下
C.躲在木质桌子或床底下
D.房中选择厨房、浴室厕所等空间小、不易塌落躲避
【答案】C
【知识点】地震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从地震发生到房屋倒塌,一般有12秒左右的时间,地震发生时,正在上课,靠近门的同学迅速跑到门外,中间及后排的学生可先尽快躲在桌子下,住在楼房中,要迅速躲入床下。
11.(2022五上·柯城期末)曾经喷发过,但后来处于相对静止状态的火山称为( )。
A.活火山
B.休眠火山
C.死火山
D.筒状火山
【答案】B
【知识点】火山喷发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休眠火山是指有史以来曾经喷发过,但长期以来处于相对静止状态的火山。此类火山都保存有完好的火山锥形态,仍具有火山活动能力,或尚不能断定其已丧失火山活动能力。此题选B。
12.(2022五上·柯城期末)被风带走的沙子在风力减弱时会沉降下来,形成( )。
A.平原 B.沙漠 C.沙滩 D.戈壁滩.
【答案】B
【知识点】风对地貌的影响
【解析】【分析】沉积作用是指被运动介质搬运的物质到达适宜的场所后,由于条件发生改变而发生沉淀、堆积的过程的作用。被风带走的沙子沉积下来,日积月累,就形成了沙漠。故B正确。
13.珠穆朗玛峰形成的原因可能是( )。
A.板块的碰撞 B.板块的漂移 C.风的侵蚀 D.板块的张裂
【答案】A
【知识点】地形、地貌;影响地形变化的因素
【解析】【解答】 珠穆朗玛峰形成的原因可能是板块的碰撞,A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 由于印度洋板块从亚欧板块下方插入,抬高了亚欧板块喜马拉雅山那一部分,海水退去,形成了高原。目前印度洋板块还在不断深入,所以逐渐形成了珠穆朗玛峰。
14.(2022五上·柯城期末)古人燃蜡烛计时,主要是因为( ) 。
A.容易点燃 B.燃烧速度基本不变
C.方便移动 D.使用成本低
【答案】B
【知识点】蜡烛的燃烧
【解析】【分析】人们用不同材料或物体来计算时间,这些物体之间的共性运动有规律的物体都可以用来制作计时工具。古时计时工具有许多中,计时工具的相同点就是运动有规律,除了“日晷”、“漏”外,还有燃香计时。 古人燃蜡烛计时,主要是因为燃烧速度基本不变。
15.(2022五上·柯城期末)在北半球使用日晷测量时间,晷面应该( )放置。
A.朝东 B.朝南 C.朝西 D.朝北
【答案】D
【知识点】日晷
【解析】【分析】日晷暑面应该坐南朝北摆放,暑针指向北极。日晷的安放方位要依据纬度而确定。使用日晷,无论何时,指时针与地平面的夹角必须与当地的地理纬度相同,日晷只要适当的调整暑针的倾斜角度,与地球的自转轴平行,就可以在不同的纬度上使用。利用太阳投射的影子来测定时刻的装置,又称“日规”。
16.(2022五上·柯城期末)摆的等时性是指同一个摆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 )。
A.先快后慢 B.先慢后快 C.固定不变 D.不能确定
【答案】C
【知识点】观察并记录钟摆运动的特点
【解析】【分析】同一个单摆每摆动一次所需的时间是相同的。根据单摆的等时性,人们制成了摆钟,使时间的计量误差更小。
17.(2022五上·柯城期末)目前比较公认的发明摆钟的第一人是( )。
A.伽利略 B.惠更斯 C.牛顿 D.爱迪生
【答案】B
【知识点】制作钟摆
【解析】【分析】 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发现了单摆的等时性。在1657年,荷兰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克里斯蒂安.惠更斯利用摆的等时性原理,是世界上第一个做出摆钟的人。故B正确。
18.(2022五上·柯城期末)1分钟摆动75次的摆,想要它摆动60次,我们可以( )。
A.增加摆绳的长度 B.缩短摆绳的长度
C.增大摆锤的质量 D.减小摆锤的质量
【答案】A
【知识点】摆运动快慢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真正的摆长是支架到摆锤重心的距离。通过反复实验发现,摆在每分钟来回摆动的次数与摆长有关,与摆幅无关,与摆锤的重量无关。同一个摆,摆长越长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动越快。一个摆1分钟摆了55次,想要它摆60次,我们可以缩短摆绳的长度。
19.(2022五上·柯城期末)下列情况下,需要计时精确度最低的是( )。
A.火箭发射 B.百米赛跑 C.动车运行 D.交通信号
【答案】C
【知识点】计时工具
【解析】【分析】由于会有单线双向运行的动车,如果计时精确度不高,会造成动车相撞。所以此题选C。
20.(2022五上·柯城期末)从出生到死亡,人体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 )是生长发育最旺盛的时期。
A.婴幼儿期 B.青少年期 C.中年期 D.老年期
【答案】B
【知识点】人的一生
【解析】【分析】从出生到死亡,人体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青少年时期是生长发育最旺盛的时期,对我们的一生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和习惯非常重要。
21.(2022五上·柯城期末)通过反复练习记住早操动作的方法,属于( )。
A.形象记忆 B.语义记忆 C.情境记忆 D.动作记忆
【答案】D
【知识点】神经系统
【解析】【分析】早操动作是通过反复练习记住的,属于动作记忆。选项D正确。
22.(2022五上·柯城期末)我们吸入的氧气进入血液后,通过( )运输到身体的各个部分,维持身体的生命活动。
A.胃和肠 B.心脏和血管 C.肺和气管 D.肌肉和骨骼
【答案】B
【知识点】心脏的运动
【解析】【分析】心脏就像一台强有力的泵,将血液压入血管,推动血液流经全身各部位,从而将养料和氧气输送到全身,满足人体生长发育的需要。心脏与血管是我们人体的血液循环器官。我们吸入的氧气,进入血液后,运输到身体的各个部分是依靠心脏和血管。
23.(2022五上·柯城期末)下列做法不利于保护大脑的是( )。
A.长时间熬夜看书 B.保证充足的睡眠
C.玩滑冰时戴头盔 D.做作业时间久,休息一会儿
【答案】A
【知识点】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解析】【分析】在自然环境固定的情况下,尽量确保大脑工作的能量充足,大脑电解质的运关需要大量的水来支持,大脑需要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分析选项可知,长时间熬夜看书不利于保护大脑健康。
24.(2022五上·柯城期末)冬天,感到室外温度很低,这个信息是通过( )传给大脑的。
A.皮肤 B.神经 C.肌肉 D.眼睛
【答案】B
【知识点】神经系统
【解析】【分析】人接受信号并作出反应的过程是接受信号→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作出反应。所以手拿热水杯时感到烫,这个信息是通过神经传给大脑的。
25.(2022五上·柯城期末)我们的脑柔软又脆弱,所以需要( )保护。
A.头皮 B.颅骨 C.头发 D.脑脊液
【答案】B
【知识点】大脑的作用与保护
【解析】【分析】我们的脑是柔软而又脆弱的,它需要颅骨来保护,我们平时在生活中,也要注意不要让脑受到剧烈撞击。大脑是高度发达的器官,是支配和调节人的一切生理活动,包括思维、意识等高级活动的中枢,要保护脑健康。
二、科学现象分类解释(共20分)
26.(2022五上·柯城期末)下列光的现象分别是什么原理,请将序号填写到相应的位置。
①一叶障目②立竿见影③水中折筷④海市蜃楼⑤镜花水月
光沿直线传播:
光的折射:
光的反射:
【答案】①②;③;④⑤
【知识点】光的传播;光的折射;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一叶障目是光的直线传播原理造成的;立竿见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造成的;水中折筷是由于光的折射造成的,海市蜃楼是由于光的反射造成的;镜花水月是由于光的反射造成的。
27.(2022五上·柯城期末)将下列地形地貌按形成的主要原因进行分类,请将序号填写到相应的位置。
①风蚀蘑菇云②黄土高原上的沟壑③长白山天池④长沙橘子洲
泥沙沉积:
火山喷发:
风的作用:
水的作用:
【答案】④;③;①;②
【知识点】风对地貌的影响;降雨对土地带来的变化;水对地貌的影响
【解析】【分析】风蚀蘑菇是由于风力侵蚀造成的;黄土高原是由于水的作用造成的;长白山天池是由于火山喷发造成的;长沙橘子洲是由于泥沙沉积造成的。
28.(2022五上·柯城期末)根据岩石的不同成因,将下列岩石进行分类,请将序号填写到相应的位置。
①玄武岩②大理岩③花岗岩 ④砾岩⑤浮石⑥板岩⑦页岩⑧砂岩
岩浆岩:
沉积岩:
变质岩:
【答案】①③⑤;④⑦⑧;②⑥
【知识点】矿物的组成
【解析】【分析】岩石按成因分为三大类:岩浆岩、变质岩、沉积岩。岩浆岩中有花岗岩、玄武岩、浮石等;变质岩中有大理岩、石英岩、片麻岩、板岩等;沉积岩中有砂岩、页岩、石灰岩、砾岩等。
29.(2022五上·柯城期末)如图是脑结构图,请标注各部分名称。
【答案】
【知识点】大脑的结构;大脑的作用与保护
【解析】【分析】脑主要分为大脑、小脑和脑干暂三部分。大脑主要包括左右半球,是中枢神经系统的最高部分;小脑表面有许多大致平行的浅沟,沟间为一个叶片;脑干位于大脑下方,脊髓和间脑之间,是中枢神经系统的较小部分。
三、科学探究●实践应用(共55分)
30.(2022五上·柯城期末)光(8分)
右图研究光的传播实验,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要使卡纸的小孔在同一直线上,我们可以( )。
A.将四张卡纸随意摆放
B.用一根直的小棒穿过卡纸的小孔,提起后轻轻放下
C.只要让四张卡纸在同一个平面上就行
(2)如图一,手电筒对着第1张卡纸小孔,光斑出现在( )上。
A.1号卡纸 B.2号卡纸 C.3号卡纸 D.屏
(3)图二,手电筒光照射方向不变,把第2张卡纸向右移动2 cm,光斑出现在( )上。
A.1号卡纸 B.2号卡纸 C.3号卡纸 D.屏
(4)上述实验得出结论是 。
(5)下列现象形成的科学原理不一致的一项是( )。
A.树底下的光斑 B.天空中的彩虹
C.影子的形成 D.一叶障目
【答案】(1)B
(2)D
(3)B
(4)光沿直线传播
(5)B
【知识点】光的传播;观察、比较
【解析】【分析】(1)要使卡纸的小孔在同一直线上,我们可以用一个直的物体将所有小孔对齐,如小棒。
(2)观察图1中所有小孔的位置,都在同一高度,所有光能够透过小孔照射到最后一张卡片上。
(3)由于第二张卡片的小孔和其他卡片的小孔不在同一高度,所有光照射到第二张卡片就透不过去,会照射在第二张卡片上。
(4)通过上述实验可以得出结论:光沿直线传播。
(5)树底下的光斑、影子的形成、一叶障目都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天空中的彩虹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31.(2022五上·柯城期末)小新想设计制作一个潜望镜。他准备了卡纸、2面平面镜请你在右图方框内为他画上设计图,并用带箭头的直线画出光的路线图。
【答案】
【知识点】光路图;制作潜望镜
【解析】【分析】潜望镜是通过两块镜片将光线反射两次,然后传入到人眼中的。潜望镜的镜片与镜筒之间的夹角是45°,入射光和反射光都是沿直线传播。据此画出光线图即可。
32.(2022五上·柯城期末)地球表面的变化
科学小组研究植物对雨水侵蚀土地的影响。请完成下面相关问题。
(1)实验中改变的条件有( )。
A.土地坡度大小 B.有无植物覆盖 C.降雨量大小
(2)用泥土堆成两坡度为30度的斜坡(如右图所示),在A坡种上草皮,用喷水壶在相同的高度分别向两个坡面喷水,实验现象如下表。
项目 水流运动 汇入引水沟的水量 汇入引水沟的泥沙量
A坡 较慢 较少 Ⅰ
B坡 较快 较多 Ⅱ
①根据实验,上表中Ⅰ处结果是 ,Ⅱ处结果是 (填“较多”或“较少”,上同)
②分析实验,可以发现: 对土壤的保护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国西北和华北地区防治沙尘暴最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
【答案】(1)B
(2)较少;较多;植物;多植树造林
【知识点】植被对侵蚀的影响
【解析】【分析】(1)要研究雨水侵蚀土地的影响,需要改变的是土地上的植被覆盖。
(2) ① 植被能够保护土壤,使土壤不被流水带着,A坡水流运动较少,泥沙被带走的也较少;B坡流水量较多,泥沙量也较多。
② 通过实验可以发现,植物对土壤的保护有重要作用。因此我国西北和华北地区防治沙尘暴最应该采取的措施是植树造林。
33.(2022五上·柯城期末)科学小组研究地球结构和地球的内部运动,材料:番茄酱、土豆泥、铁盒子、三脚架、酒精灯、火柴、橡皮泥、泥土。
(1)地球的内部结构中,从外到内分别是 、 、 ,最薄的是 。
(2)川红、黄、蓝三种颜色的橡皮泥制作地球结构模型时,通常用红色橡皮泥代表 。
(3)在地震模拟实验中,泥土代表 ,当迅速拉开小盒的两半时,盒中的泥土会( )。
A.相互挤压
B.出现断痕
C.向上隆起
D.迅速消失
(4)地震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5)如图这是一个 (填“模拟”或“对比”)实验。在这个实验中,用番茄酱模拟 ,土豆泥模拟 。
(6)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土豆泥 ;番茄酱 。
(7)实验中,我们需要用酒精灯对罐头盒进行加热,这说明地球内部是( )。
A.低温环境 B.常温环境 C.高温环境 D.冰冻环境
(8)为了使实验现象更明显,以下做法正确的是( )。
A.使用稀释的番茄酱 B.挖洞挖中间位置就可以
C.土豆泥干燥些 D.封“火山口”的土豆泥厚实些
【答案】(1)地壳;地幔;地核;地壳
(2)地核
(3)岩层;B
(4)地壳的运动(岩层受到挤压或拉张)
(5)模拟;岩浆;火山
(6)开裂;从土豆泥的裂缝处冒出来
(7)C
(8)A
【知识点】地壳的运动;地震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1)地球的内部结构由地壳、地幔和地核,地核在最内部,地核之外是地幔,地幔之外是地壳。
(2)地核内部温度最高,制作模型时,通常用红色橡皮泥代表地核。
(3)由于地球在不断运动和变化,逐渐积累了巨大的能量,在地壳某些脆弱地带,造成岩层突然发生破裂,或者引发原有断层的错动,这就是地震,所以产生地震的主要原因是地壳的运动。
在地震模拟实验中,泥土代表的是岩层,当迅速拉开小盒的两半时,盒中的泥土会出现断痕。
(4)产生地震的主要原因是地球内部的运动(地壳的运动)。
(5)火山喷发实验是一个模拟实验,这个实验中,番茄酱模拟岩浆,土豆泥模拟火山,酒精灯加热模拟地球内部热量。
(6)在火山喷发实验中,可以观察到随着酒精灯的加热,土豆泥开裂,番茄酱从土豆泥的裂缝处冒出来。
(7)地球内部温度很高。实验过程中,我们用酒精灯加热模拟地球内部的高温环境。
(8)番茄酱浓稠的话不易于流动,为了便于观察现象,我们可以使用稀释的番茄酱。
四、计量时间(20分)
34.(2022五上·柯城期末)小科自制了一个如下图的水钟。
(1)甲图中,如果刻度是贴在上面的容器上,那它是 型水钟。
(2)甲图是简易水钟,一次性加足水量后在自然状态下滴水,如果在接水的容器上画刻度,符合实际的是( )。
(3)我们在测量水流速度变化时,发现水流速度随着水位下降( )。
A.越来越快 B.越来越慢
C.一会儿快一会儿慢 D.一直不变
【答案】(1)泄水
(2)C
(3)B
【知识点】制作并测试水钟
【解析】【分析】(1)通过观察可知,水是从上面泄入到下面的,所以甲图是一个泄水型水钟。
(2)泄水型钟表的刻度如果是在接水容器上,需要从下往上逐渐增大;如果是在泄水容器上,需要从上往下逐渐减小。此题选C。
(3)泄水型钟表,由于水一开始是最多的,水的压力大,流水速度快,随着水的减少,泄水速度逐渐减慢。所以此题选B。
35.(2022五上·柯城期末)小科用小球、绳子做了3个不同摆,测量摆在15秒内摆动次数,记录数据如下表。
组号 小球重量/克 绳长/厘米 摆动次数/次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选择的数据
1 50 10 24 24 25 24
2 100 10 24 13 24 24
3 50 30 11 11 10 11
(1)选择1、2号摆,研究摆的快慢与 的关系,分析数据发现 。
(2)比较 号摆,研究摆的快慢与摆绳长度的关系,分析数据发现摆绳长,摆得 。
(3)小科发现“摆动次数”一栏中有1个错误数据,这个数据是 ,他应如何处理?( )
A.直接修改数据
B.分析原因,重新做实验获得新的数据
(4)小科同学还研究1分钟摆动60次的摆,摆绳长度大约是( )。
A.15厘米 B.25厘米 C.35厘米 D.45厘米
【答案】(1)摆锤重量;摆的快慢与摆锤重量无关
(2)1、3;慢
(3)13;B
(4)B
【知识点】摆运动快慢的影响因素;观察、比较
【解析】【分析】(1)观察1、2号摆,发现摆的小球重量不同,研究的是摆的快慢与摆锤重量的关系,分析数据发现,摆的快慢与摆锤重量无关。
(2)比较1和3号摆,发现绳子长度不一样,分析实验数据也不一样,由此可知,摆的快慢与绳子长度有关,绳子越长,摆得越慢。
(3)在实验中,由于实验会受到其余因素的影响,数据会出错,此时不能直接修改,要分析原因,再重新做实验获得新数据。
(4)通过表格数据可知,10厘米长的摆绳1分钟摆96下,30厘米长的摆绳一分钟摆44下,所以要1分钟摆60下,应该是摆绳要长25厘米左右。
五、健康生活(7分)
36.(2022五上·柯城期末)小科学习身体运动,自己用可折叠刻度尺、两根橡皮筋制作了前臂运动模型,这个模型中, 和 (填序号)模拟骨骼, 和 (填序号)模拟肌肉,⑤模拟 。
【答案】①;②;③;④;关节
【知识点】关节和肌肉的运动
【解析】【分析】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骼、肌肉、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人体运动系统的构成包括骨骼、关节和肌肉,关节起支点作用,肌肉起动力作用,骨骼起杠杆作用。人体的各种动作都是由肌肉的收缩带动骨骼运动而实现的。
图中①②模拟骨,它在运动中起杠杆作用;图中③④模拟肌肉,起动力作用;图中序号⑤模拟关节,它在运动中起支点的作用。
37.(2022五上·柯城期末)在生活中你会遇到许多烦恼和困难,请你说说管理控制自己的情绪的积极行为(2条): 。
【答案】进行体育活动;听轻音乐(合理即可)
【知识点】情绪管理
【解析】【分析】生活中会遇到许多烦恼和困难,这些烦恼和困难会影响我们的情绪,如果情绪得不到合适的宣泄或者放松。比如我们可以进行体育活动,或者听轻音乐放松。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