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第10课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
课标要求:
通过了解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生产力的极大发展以及所引起的生产关系的深刻变化,理解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及对人类社会生活的深远影响。
英国妇女带着子女在田地劳作的情景
工业社会中的妇女从事文书工作的场景
这两幅图片各反映了什么现象?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变化?
17世纪
19世纪
工业革命
第10课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
图说历史:你印象中的工业革命是什么样的?
机械化
交通便捷
污染严重
工业革命至少具有双重意义。它是普通意义上的革命,包括肉眼可见的一系列短时段变革。它也是一段渐进的、不露声色的、往往难以辨认的长时段过程。
——费尔南·布罗代尔《15-18世纪的物质、经济和资本主义》
第10课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
一、蓄势待发——工业革命前的酝酿
二、遍地开花——工业文明时代的到来
三、方兴未艾——翻天覆地的新变化
四、道阻且长——问题与挑战的求解
工业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
19世纪中后期——20世纪初
深入发展
——从英国妇女职业选择的变化看
第10课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
一、蓄势待发——工业革命前的酝酿
——从英国妇女职业选择的变化看
一、蓄势待发——工业革命的酝酿
与此同时,资本主义大农场相继出现,根据农时需要大量打短工者,这就使失地妇女有可能受雇从事农业劳动。这类大农场广泛种植新作物,普遍采用改良技术,经常定期除草整田,给萝卜及其他块根作物松土等。妇女心灵手巧,很适合干这些活,于是产生了一支按日计酬的女农工队伍。
——马缨《工业革命与英国妇女》
为什么妇女们不再像以前那样从事家庭劳动?
一、蓄势待发——工业革命的酝酿
农业资本主义化
农产品更加充裕
劳动力自由化程度更高
国内市场需求旺盛
从15世纪末开始,英国制呢业发展起来,对羊毛的需求增加,一些贵族地主在自己土地上围上篱笆,赶走农民,圈地养羊,形成了英国历史上著名的“圈地运动”。据统计,1714—1820年间,英国地主一共圈占了600万英亩以上的土地。这些被圈占的土地一般都由新式农场主或牧场主经营,资本主义农业发展起来。大批农民成为无产者,被迫离开土地受雇于农场主和工场主,成为靠出卖劳动力为生的自由劳动者。
——教材59页
生产分工专业化、技术日益提高
殖民扩张加速资本积累和拓展海外市场
为大规模生产提供了劳动力保证
市场需求与资本回应
生产集中与规模经营
失地农民与工业劳动力
一、蓄势待发——工业革命的酝酿
从1500年到1800年,欧洲殖民掠夺总值为10亿英镑金币。
——贡德·弗兰克《白银资本》
工业革命前,英国的工场手工业是欧洲最先进、最发达的资本主义企业。
——徐浩《西欧工业化的中世纪起源》
一、蓄势待发——工业革命的酝酿
探究一:为什么工业革命最先发生在英国?
你还能说出英国发生工业革命的哪些优势?请简要举例。
第10课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
二、遍地开花——工业革命的到来
——从英国妇女职业选择的变化看
二、遍地开花——工业革命文明时代的到来
工业革命前,在家内劳动制度下,妇女主要担任纺纱工作,织布则由男工承担。随着纺织机械的使用,生产中更需要的是手指的高度灵巧,而不是力气,因而男工还不如女工和童工合适···据恩格斯调查,1844年,在英国棉纺织工厂里,女纺织工占56.25%;在毛纺织工厂里占69.5%;在丝织工厂和纺麻工厂里占70.5%”。
——庄解忧《英国工业革命对劳动妇女的影响》
为什么女工在当时的社会中占有如此大的比重?
二、遍地开花——工业革命的到来 第一次工业革命
1764年织工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
19世纪初,火车、汽船相继问世,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1782年瓦特改良蒸汽机,解决了生产动力受自然条件限制的问题。
1771年,阿克莱特开办了第一家水力纺纱厂,机器工厂逐渐取代了手工工场。
二、遍地开花——工业革命的到来 第一次工业革命
小试牛刀之你划我猜:
游戏规则:
2-3名同学自愿上台比划或在黑板上描绘两次工业革命的代表成果,其他同学不得出声提醒,任意指定下方某一同学猜测词义并说出发明者名称。
二、遍地开花——工业革命的到来 第二次工业革命
1831 1876 1885 1897 1901 1903
意大利马可尼的无线电穿越大西洋 美国贝尔发明电话 德国本茨发明汽油汽车 美国莱特兄弟发明飞机 英国法拉第发表电磁理论 德国狄塞尔发明内燃柴油机
连连看
二、遍地开花——工业文明时代的到来
课堂探究:两次工业革命各有什么特点?
特点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科学与生产
动力与能源
中心及范围
组织及形式
经济与结构
这个时期(19世纪后半期)逐步出现了技术进步的制度化。更多的先进的工业企业不再满足于接受技术创新并利用它们,而是通过精心的有计划的试验来追寻这种技术创新……科学盈利的真正神秘性在工业中的成长孕育已经达到了这样一种程度,以至于企业都开始资助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
——[英]哈巴库克、波斯坦主编,王春法等译《剑桥欧洲经济史》第 6卷
二、遍地开花——工业文明时代的到来
特点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科学与生产
动力与能源
中心及范围
组织及形式
经济与结构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发明者多为工人,生产与经验结合 发明者多为科学家,科学理论指导生产
蒸汽时代 煤炭为主 电气时代
电力、石油等
英国率先进行 他国缓慢 同时发生
进展迅速
出现近代工厂 自由资本主义 出现垄断组织
帝国资本主义
从棉纺织业开始,以轻工业为主 石油化工等重工业兴起
第10课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
三、方兴未艾——翻天覆地的新变化
——从英国妇女职业选择的变化看
三、方兴未艾——翻天覆地的新变化
可供她们选择的职业不断增加,如打字、速记、电话接线、电报、售货、教学、护理、秘书等等。1851年,英国只有19名女办事员,到八十年代末已达近两万三千余人。1851年全国女教师70,000人,1901年增至172,000人。这当然得归功于她们自身的奋斗,然而在工业革命带动下的商业繁荣、科技进步、政府职能扩大等因素,也为妇女新的工作前景创造了条件。
——马缨《工业革命与英国妇女》
三、方兴未艾——翻天覆地的新变化
根据下列材料,探究工业革命的影响:
各种家用设施的发明, 如:洗衣机、电冰箱、电熨斗、吸尘器, 使家务工作越来越简化, 把妇女从繁重的家务劳役中解放出来, 将更多时间投身于公共事务。给家庭主妇带来更多便利的还有方便饮食, 人们的饮食习惯更为文雅精致, 对食物的要求更着重在营养价值上。
——姚爱爱《工业化与英国妇女发展的再研究》
在1820-1980年的160年间,16个较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总量增至60倍,人口增至4倍,人均产值增至13倍,而一个劳动力的平均年工时却从3000小时减至不到1700小时,劳动生产率提高约20倍,人均预期寿命从35岁增至70岁。
——王章辉《欧美大国工业革命对世界历史进程的影响》
1.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观念。
2.大大提高了生产力,给实现了工业化的各国带来了空前的经济繁荣。
三、方兴未艾——翻天覆地的新变化
根据下列材料,探究工业革命的影响
新生的工业能够这样成长起来,只是因为它用机器代替了手工工具,用工厂代替了作坊,从而把中等阶级中的劳动分子变成工人无产者,把从前的大商人变成了工厂主;它排挤了小资产阶级,并把居民间的一切差别转化为工人和资本家之间的对立。
——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
3.资本主义大工厂制度的普及,加速了人口就业和阶级结构的变化。
结合教材,你还能说出哪些变化?
城市化、休闲娱乐、教育、世界市场···
4、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
三、方兴未艾——翻天覆地的新变化
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它的商品的低廉价格,是它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野蛮人最顽强的仇外心理的重炮。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它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
——[德]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
不列颠入侵者打碎了印度的手织机,毁掉了它的手纺车。英国起先是把印度的棉纺织品挤出了欧洲市场,然后是向印度斯坦输入棉纱,最后就使英国棉织品泛滥于这个棉织品的故乡……不列颠的蒸汽机和科学在印度斯坦全境彻底摧毁了农业和制造业的结合。
——[德]马克思《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
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议一议:工业革命是如何改变世界的?
巴西:1889年建立共和国
墨西哥:1917年资产阶级宪法
印度:1885年资产阶级“国大党”
伊朗:1905—1911年立宪革命
中国:洋务运动、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成立
文明的扩张
改变世界面貌
工业革命
商品输出
资本主义工业化生产
破坏当地经济结构
科学技术传播
第10课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
四、道阻且长——问题与挑战的求解
——从英国妇女职业选择的变化看
四、道阻且长——问题与挑战的求解
在英格兰,只是约克郡和兰开夏郡的一些煤矿地区,女孩、女青年及成年妇女被允许下煤矿,与小伙子和男人一样,在井下干相同时间的固定工作;不过在苏格兰东部,她们普遍受雇下煤矿,在南威尔士,这种做法并不少见。”她们的主要任务是运煤,就是将煤装在小车上拖走,或是放在自己背上驮走。在后一种情况下,运煤女工通常一次要背半担到一担半的煤,每天干12,甚至15个钟头,有时候干脆不休息,连续干上36小时。
——马缨《工业革命与英国妇女》
材料反映了工业革命时期的什么现象?
一枚硬币尚且具有两面,工业革命也同样如此,利弊并存。妇女们固然有了更多职业的选择,但不是所有人都能从事轻松高薪的文书工作,相当多的底层人民挣扎在工厂车间,也仅仅只能维持温饱···
根据下列材料,概括出当时社会存在的问题,并谈谈解决方法。
社会秩序混乱
到18世纪,经济繁荣所滋长的享乐主义,使宗教信仰被怀疑···在不到100万人口的伦敦,就有小偷1万余人,白天乞丐成群,晚上则明火执仗地抢劫。
——《世界现代化进程十五讲》
阶级矛盾尖锐
它(新生的工业)排挤了小资产阶级,并把居民间的一切差别转化为工人和资本家之间的对立。
——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
环境污染严重
四、道阻且长——问题与挑战的求解
这是个到处都是机器和高耸的烟囱的市镇,无穷无尽的长蛇般浓烟,一直不停地从烟囱里冒出来……镇上有一条黑色的水渠,还有一条河,这里面的水被气味难闻的染料冲成深紫色···
——狄更斯《艰难时世》
1844年
法国工人反对资本主义压迫剥削的武装起义
1848年《共产党宣言》正式发表
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成为指导工人阶级斗争的科学理论。
1836年英国宪章运动
英国工人为争取自身政治权利开展的广泛的群众运动
1831年和1834年两次里昂工人起义
04
03
02
01
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1871年巴黎公社成立
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艰难而曲折的工人斗争之路
现代工业的全部历史表明,如果不对资本加以限制,它就会不顾一切和毫不留情地把整个工人阶级投入这种极端退化的境地。
——马克思《工资、价格和利润》
四、道阻且长——问题与挑战的求解
课堂小结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
一、工业革命的背景
二、工业革命的进程
三、工业革命的影响
可能性;政治、资本、市场、原料、劳动力、技术
必要性:市场需求增大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积极:生产结构、社会生活、国家实力、世界面貌
消极:阶级矛盾、环境污染、社会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