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农奴制改革后的俄国农民
1861年俄国进行了农奴制改革,农奴虽获自由身份但处境依然没有实质改变。请同学们倾听《伏尔加河船夫曲》,并结合上述名画和漫画,思考:在列宁等带领下农民的境况会随国家发展发生怎样的变化?小农苏(俄)联会探索出一条怎样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网络漫画中的苏俄(联)领导人
农民 VS 国家 · 理论 VS 实践
——十月革命的胜利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课标标准】
1.了解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过程;
2. 理解十月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
3. 了解苏(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确立的过程,认识斯大林模式的表现和影响。
俄罗斯
苏维埃俄国(苏俄)
俄罗斯帝国
1721—1917年
1917—1922年
1991年至今
1922—1991年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苏联)
从空间和时间看苏联(俄国)的兴衰过程:
1903年
1917年4月
革命篇
——星星之火
燃成熊熊之焰
一
二
建设篇
——什么是社会主义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列宁主义诞生
1
2
十月革命
3
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探索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新经济政策
4
社会主义模式的探索
—斯大林模式
1903年
1917年
1917年
1918-1921
1928-1953
1921-1928
目 录
探索
....
“社会主义不能在所有国家内同时获得胜利。它将首先在一个或者几个国家内获得胜利,而其余的国家在一段时间内将仍然是资产阶级的或资产阶级以前的国家。”
——列宁1916《无产阶级革命的军事纲领》
理论形成——列宁主义的诞生:帝国主义时代的马克思主义
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
1
(1)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是无产阶级社会革命的前夜”。
(2)由于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一环”。
(3)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
(4)工人阶级要以暴力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对帝国主义的认识
对俄国的认识
“一国胜利论”
建立政权的方式
“一国胜利论”
一、革命篇——星星之火燃成熊熊之焰
共产主义革命将不是仅仅一个国家的革命 而是将在一切文明国家里,至少在英国、美国、法国、德国同时发生的革命。
— 1847年恩格斯《共产主义原理》
“多国胜利论”
列宁主义=马克思主义+俄国社会实际
《火星报》
材料3:在俄国统治者眼里,农民阶级是畜生,必须施以恫吓、束缚和监视…俄国无产阶级受剥削、压迫特别严重,工作时间一般长达10小时,但工资低微。——《人类文明史图鉴》
材料1:1913年列宁:俄国目前是一个“压制现代资本主义发展并使广大农民群众处于艰难境地的中世纪农奴制的压迫”的国家。
——《列宁全集》第23卷
上流社会的豪华酒宴
穷人在施粥棚内勉强果腹
材料4: 俄国参加了一战。1914年东普鲁士之战,俄军伤亡25万之多;1915年的春夏大战中,俄军伤亡和被俘人员更是超过了170万人。1917年春,全国男性劳动力中,近一半被强征入伍。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政治:沙皇封建专制统治下,社会矛盾尖锐。
(农民VS地主;无产阶级VS资产阶级)。
2
3
4
5
1
美35.8%
德15.7%
英14%
法6.4%
俄5.3%
其他
1913年各主要国家工业总产值所占比例及为位次
材料2:
经济:农奴制改革后,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但存在大量封建残余,在列强中仍处于落后地位。
国际:一战激化了社会矛盾,也为革命创造了有利的环境。
2
革命缘起——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一环
Q1:结合教材和材料思考第一次获胜的社会主义革命为什么发生在俄国?
一战期间排队购买面包
群众游行示威要求停战
列宁“假如没有战争,俄国也许几年甚至几十年内不会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
材料5: 俄国无产阶级随着工业发展不断壮大,由于身受资本主义和封建农奴制残余的双重压迫,无产阶级具有较强的革命性。1903年,俄国布尔什维克党成立,标志着列宁主义的诞生。布尔什维克党逐渐成熟,并且注意发动农民,获得了广大农民的支持。 ——王斯德主编《世界现代史》
主观条件的成熟:
阶级—无产阶级壮大并具有较强革命性;
组织—布尔什维克党成熟;
群众—建立工农联盟;
2
革命缘起——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一环
Q1:结合教材和材料思考第一次获胜的社会主义革命为什么发生在俄国?
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上的最薄弱环节
现实
列宁主义
理论反作用
为无产阶级革命提供强大的思想武器
革命爆发
8天沙皇签署退位宣言罗曼诺夫王朝统治结束,形成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掌实权)和工兵代表苏维埃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1917.9俄军队在前线惨败,引发国内示威游行。临时政府严厉镇压,导致400余人死亡,政权完全落入到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手中,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结束。
“立即实现和平、将土地分给农民和全部政权归苏维埃”,将俄国革命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推进的战略和策略;以和平方式夺取政权。
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占领冬宫,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十月革命取得胜利。
二月革命
七月流血
四月提纲
十月革命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社会主义革命
1917年3月
(俄历2月)
1917年4月
1917年7月
1917年11月
(俄历10月)
四月提纲
指方向
七月流血
抛幻想
十月革命
现曙光
二月革命
倒沙皇
十月革命的过程
由城市扩展到农村的革命道路!
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紧密相连!
胜利过程较为顺利!
“全部政权归苏维埃”
退出一战
和平过渡已不行
3
过程——与资产阶级彻底决裂
Q2:结合教材内容概括俄国革命的历程?
并分析二月革命与十月革命的区别?
类别 二月革命 十月革命
性质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社会主义革命
对象 沙皇专制统治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力量 资产阶级参加并起积极作用 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
结果 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形成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资阶掌权 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两者 联系 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紧密相连,在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由二月革命过渡到十月革命 比较俄国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
1.《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临时政府已经被推翻,一切权利归工兵代表苏维埃。
2. 《和平法令》:与德国签订《布列斯特和约》,退出一战。
3.《土地法令》:没收地主、皇族、教会等土地,平均分配给劳动者使用。
列宁宣布新政府成立
满足人民当家作主的愿望,无产阶级专政,巩固工农联盟 —最核心
满足人民和平愿望,为经济恢复创造和平环境—最迫切
满足农民土地愿望,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最根本
1917.11,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宣布临时政府被推翻,全部政权归苏维埃,宣告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
Q3:三大法令的颁布有何意义?
为社会主义革命取得完全胜利奠定了基础,巩固工农政治联盟。
4
意义——伟大的开端
材料1:十月革命使经济文化不发达的俄国,在短时间内摆脱了封建残余的束缚和剥削阶级的统治;建立了新型的无产阶级专政,开辟出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
——岳麓书社第20课《俄国十月社会主义》
材料2: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革命的火种已经撒向欧洲遍地。欧洲及其它地区的发达国家也开展了轰轰烈烈的革命运动。不它们共同汇成了一股强大的洪流,冲击着资本主义的统治。 ——《二十世纪的世界革命》
主要社会主义国家建立时间
“对俄国来说,十月革命是一个句号;对世界来说,十月革命是一个分号和感叹号。”
Q4:如何理解“句号”、“分号”、“感叹号”,根据史料及教材内容归纳十月革命胜利意义?
①句号:
俄国结束了剥削统治,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开启了用社会主义方式改造俄国的新道路。
②分号:
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格局,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的伟大飞跃,开辟了人类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新纪元。
③感叹号:
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改变了20世纪世界格局。
新
道路
新
纪元
新
格局
马克思设想的社会主义:
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基础上建立社会主义,实行公有制、计划经济和按劳分配,取消商品生产和货币。
--《共产党宣言》
◇社会主义=公有制+计划经济+按劳分配
理论
◇资本主义=私有制+市场经济+按资分配
二、建设篇——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列宁:“我们在夺取政权时便知道,不存在将资本主义制度具体改造成社会主义制度的现存方法……我不知道哪位社会主义者处理过这类问题。……我们必须根据实践做出判断。” ——《苏联的共产主义》
实践
小农占主体的苏俄(联)如何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材料:由于原材料缺乏,铁路瘫痪,40%的工厂停工。劳动大众生活困苦,长期忍受着饥饿的折磨。莫斯科和彼得格勒的工人每天只能领到一两面包,有时连一点食物都得不到。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
政权危机+粮食危机
“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胜利!”
14个帝国主义国家和苏俄境内的反革命势力相勾结,企图扼杀新生政权,苏俄进入内战时期(1918~1921)
“面包会有的,牛奶会有的”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1921.3)
1
Q5: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会采取什么政策来应对?
材料:第一,必须实行国家的粮食垄断制,即绝对禁止任何私人的粮食贸易,必须把全部余粮按照固定价格交售给国家……第三,按公平合理的粮食分配办法把粮食分配给全体公民,……在完全战胜高尔察克以前一直坚持共产主义星期六义务劳动。
──《列宁选集》
材料:人民委员会决定:宣布设在苏俄境内的下列工业和工商业企业及其全部资本和财产(无论其现状如何),一律归苏维埃共和国所有。
──齐世荣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1920.3) 农业
工业
商业
分配
实行余粮收集制
大中小企业全部国有化
取消自由贸易
实物配给制 义务劳动制
目的1:集中全国人力物力,战胜敌人。
行政和军事手段来管理经济
一切国有化
取消自由贸易
列宁1918年的设想:
“在一个遭受帝国主义战争破坏的国家里,实行余粮收集制,禁止自由贸易……不仅是维持生活和对付战争,已经超越‘一般革命’的任务,而是共产主义的任务,是推进社会主义的主要途径。”
——摘自《苏联史》
目的2: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
公有制
计划经济
Q6:根据材料及教材内容分析概括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并准确理解“战时”+“共产主义”的内涵及影响?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目的、内容
材料:从客观效果来看,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起到了最大限度动员全国的人力物力保证战争所需,为前线提供后勤支持的作用。也为战争条件下强化专政机器、打击反对势力、稳定和巩固后方提供了有力的经济手段。 ——沈志华《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
在特殊历史时期,为战胜国内外敌人提供物质保障,保卫和巩固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苏俄红军凯旋
材料:“当时所处的战争条件下,这种政策基本是正确的。……不实行余粮收集制,我们就不能维持下去……没有任何其他办法”。
——列宁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影响
1919年俄国1普特(16.38kg)粮食的价格 国家征购价 6卢布
国家零售价 30卢布
黑市价格 200卢布
材料:1920年到1921年初,苏维埃俄国陷入了空前的政治经济危机,……1920年,谷物产量仅相当于战前的54﹪,棉花收获量仅为6﹪,工业品产量仅相当于1913年1/7,生铁产量为1/22,甚至比1901年还少。
——沈志华《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
实践结论:战时共产主义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引发经济和政治危机。
喀琅施塔得海军兵变
农民暴动、工人罢工、水兵起义
“立即取消粮食征收队”
“恢复农民自行处理农产品的权利”
“打倒列宁和马肉,恢复沙皇和猪肉。”
“政权归苏维埃,不归党”
材料:列宁反思:“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和分派,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
——《列宁选集》第4卷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影响
“后退一步是为了前进两步”——新经济政策(1921—1927)
2
列宁:“必须立刻采取迅速的、最坚决的、最紧急的办法来改善农民的生活状况和提高他们的生产力。” ——《列宁全集第》第41卷
Q7:分析新经济政策内容,理解“后退一步是为了前进两步”的实质?能否迅速改变农民的境况?
项目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
农业 余粮收集制
工业 推行国有化
贸易 取消自由贸易
分配 实物配给制
固定的粮食税
区别对待大中小企业
恢复自由贸易
按劳分配
在公有制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
利用市场、商品货币关系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新经济政策的实质:
国家在掌握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公有制为主体),一定限度内发展资本主义,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改善和巩固工农联盟,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间接过渡)。
实行粮食税后,农村播种面积恢复,农民的生活得到改善,农民的货币收入增加。1924—1925年度他们出售粮食获得2.77亿卢布,1925—1926年度已经是4.7亿卢布。
——沈志华《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
新经济政策的影响
一年来农民不仅战胜了饥荒,而且交纳了大量的粮食税,现在我们已经得到 几亿普特的粮食,而且几乎没有使用任何强制手段。在1921年以前,农民暴动可以说是俄国的普遍现象,而今天差不多完全没有了。农民对他们目前的境况是满意的。”——《列宁全集》第2版
杰尔诺沃村“伊里奇之灯”
“苏维埃政权,你干得多么出色!”
①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②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③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列宁:“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拄着拐杖走动了!”
实践结论:新经济政策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是一条正确途径
1922年底,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简称“苏联。”
苏联的成立与发展
苏联地图(1940年)
斯大林,一位以“钢”作为自己姓氏的强硬男人会探索出一条怎样的社会主义道路?
正当苏联人民沐浴在新经济政策的春风中时,1924年1月21日,伟大的革命导师列宁与世长辞。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接力棒交到了斯大林手中。
1925年,联共(布)第十四次代表大会,确立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
单一公有制
高度集中行政体制
1927年,联共(布)第十五次代表大会,通过了加快农业集体化的决议。
1936年,新宪法诞生,宣告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标志斯大林模式的形成。
斯大林模式:
工业化:优先发展重工业
+
农业:农业集体化
+
生产资料:单一公有制
+
经济体制: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
+
政治上:权力高度集中
“接手的是木犁,留下的是核武”——斯大林模式(20C20S—1953)
3
材料: 1924年,苏联处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封锁与包围之中,孤立无援。国内工业生产极其落后,到1928年,苏联工业产值还不到德国的一半,是美国的八分之一,全国只有不到三万的拖拉机,99%的耕作要靠人力完成。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俄罗斯人是非常适应非个性的社会生活。当我们为了一种思想或者围绕一个人团结起来的时候,你明白我们需要英雄,为了这个英雄,我们可以战斗到最后”。
——《大国崛起·风云新途》
材料:斯大林是个权力欲很强的人,善于并且非常愿意使用权力,他行事果断干脆,性格刚毅,不甘人下。
— [美]罗伯特 塔克《作为革命者的斯大林》
国际:①面临帝国主义敌视和战争威胁,必然增强国防力量;
②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暴露了市场的弊端,为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起了推动作用。
经济:小农国家,工业基础薄弱,满足不了工业化需要。
思想:民族性格,崇拜英雄,缺乏民主传统;
个人:斯大林个人有浓厚的专制独裁意识。
Q8:根据材料及所学分析苏联为何要建立这种特殊的工业模式?
特殊模式形成原因
Q9:当时苏联家庭为什么会出现“开着飞机”赶去“排队”买面包的现象?
如何评价斯大林模式
漫画《片面的经济》
苏联时期,曾流传这样一则笑话:
一个美国代表团访苏,参观“伟大的建设成就”。
陪同的苏联官员得意的说:“到下一个五年计划时,苏联每一个家庭都可以拥有一架私人飞机!”
美国人惊讶:“你们要飞机干什么呢?”
苏联官员说:“当然有用啊……譬如我在莫斯科听说列宁格勒开始供应面包了,我可以马上开着飞机赶去排队。”
材料1:1929-1940年,苏联工业“每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6.8%”,而同样的工程在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中花费了一至两百年的时间。
——李亚强《从十月革命到苏联再到俄罗斯的历史巨变》
两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经济发展表
如何评价斯大林模式
这
边
风
景
独
好
!
材料2:1937年,全苏机器拖拉机站达到了5818个,拥有拖拉机366300台。在第二个五年计划完成时,苏联基本上实现了大田作物种植业的机械化,大田种植的56%,收购谷物的43%是以机械化劳动来完成的。——沈宗武《斯大林模式的是与非》
二战中的三巨头之一
1957年世界
第1颗人造卫星
1961年登月人类第1次进入太空
积极:
①使苏联迅速实现工业化,为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奠定物质基础;
②开辟了一种新的经济体制和工业化模式,为一些国家提供借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中国等);
③推动了科技进步,影响了世界格局。
如何评价斯大林模式
材料:在苏联,1928年1公担稞麦可分别交换35米印花布、75公斤砂糖,到1952年只能分别交换1.5米印花布、0.9公斤砂糖;1953年,谷物的义务交售价格仅为成本的10%,牛肉价格为成本的5%,猪肉价格为成本的6%。
时间 粮食人均产量 肉类人均产量
1928-29 470公斤 35公斤
1930-32 460公斤 20-25公斤
1933-37 440-450公斤 15-20公斤
1938-40 420-430公斤 25公斤
到斯大林逝世的时候,人均粮食产量、人均肉类产量还没有达到沙皇时代的水平。
毛泽东:“母鸡多生蛋,又不给它米吃,又要马儿跑得好,又要马儿不吃草”。
材料:企业中的“不安心工作者、懒汉、旷工者和贪图私利的人”,“他们常常只工作4-5小时,白白浪费了其余2-3小时的工作时间,国家和人民因此常常每年损失几百万个工作日和几十亿卢布”。
——《苏联党和政府关于经济问题指示汇编》第2卷
实践结论:斯大林模式不能很好协调国民经济各种关系影响了苏联经济的持续发展。
毛泽东:“他们片面地注重重工业,忽视农业和轻工业。”
消极:
①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慢。
②从农民那里拿走的东西过多(工农业剪刀差),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
③长期执行计划指令,压制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
现代启示
回望历史,立足现实。苏联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
只有善于应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和看法,在各方面作出合乎中国需要的理论性的创造,才叫做理论和实际相联系。 ——毛泽东
要注意不要把“农民”这两个字忘记了,就是读一百万册马克思主义的书,也是没有用处的。 ——毛泽东
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
——习近平
1.下图是一幅苏联宣传画。当时的苏联( )
A.对外国资本的依赖性比较强
B.已顺利完成第三个五年计划
C.受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严重
D.工业生产增长速度明显下降
D
保卫莫斯科!
图片所示时期为二战时期。
A.苏联实行计划经济,主要依靠本国资本。
B.1942苏德战争爆发,苏联第三个五年计划(1938—1942)被迫终止。
C.苏联为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危机影响小。
D.受到战争影响,工厂受损,增速下降。
巩固练习
2.1918年,列宁曾这样感慨十月革命:走的是奇怪的道路;一个落后的国家竟有幸走在伟大的世界运动的前列。全世界资产阶级都看到了这个运动,而且了解这个运动。这场运动范围很大,德国、比利时、瑞士、荷兰都着起来了。”在此,列宁意在强调十月革命( )
A.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B.开启了俄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代
C.极大地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开展
D.致使俄国陷入深刻的政治经济危机当中
C
巩固练习
3.十月革命后,列宁曾说:“当我在‘左派共产主义者’的报纸上看到谈及这类敌人的话时,我不禁要间这些人怎么啦,怎么能够抓住书本上的片言只语而忘掉现实呢?……现实告诉我们,国家资本主义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进步,如果我们在短期内能够在俄国实现国家资本主义,那是一个胜利。”这说明俄国( )
A.从实际出发确定苏俄发展方向与政策
B.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来维护革命成果
C.加强国家干预经济推进社会主义建设
D.恢复市场经济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发展
A
巩固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