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4张PPT。月诗两首
枣庄六中 孟跃 ______________________,天涯共此时。
小时不识月, 。
,随风直到夜郎西。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从今夜白, 。
春风又绿江南岸, 。写月的诗词名句接龙海上生明月呼作白玉盘我寄愁心与明月 露似真珠月似弓 月是故乡明明月何时照我还学习目标 1、通过诵读感受诗歌音韵美。
2、借助想象欣赏诗歌意境美。
3、研读比较理解作者的情感。李益:(公元748-829年),字君虞,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广德二年(764)随家迁居洛阳。大历四年(769)进士,授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县)尉。多次从军边塞出任幕僚,脱离军府后漫游江淮,入长安历任中书舍人、集贤殿学士、右散骑常侍等职,终于礼部尚书衔。中晚唐的重要诗人,尤以七言绝句和边塞诗著称。 识作者诗中有“味”---读韵味指导:读诗如读人,通过朗读诗歌,我们感受诗人的情感,与诗人共同融入到诗歌的意境中。诗歌有韵味,读出诗味,要求:
①注意朗读节奏---韵脚读出延长音。
②注重朗读语速---有情感变化。
③听读过程中注意再现作品形象。
诗中有画----赏意境示例:月光像霜一样洁白而寒冷,映照在回乐城东面耸立着的烽火台。沙漠像雪一样白,边塞一片荒凉景象。“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写月景独具个性,试着用自己的话描述这两句的画面,把它扩成一段写景小片段。 诗中有情----研主题比较一:《夜上受降城闻笛》与《记承天寺夜游》月色的描写
指导:找出本诗描写月色的语句,比较两文对月描写的方法、抒发的感情、给人的感受有什么异同?
比较二:《夜上受降城闻笛》与《月夜》的月亮的描写
指导:指出两诗中对月亮描写方法、抒发的感情的异同,描写月色的语句: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下月如霜。
描写的方法:都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多运用借景抒情的写法。
给人的感受:《夜上受降城闻笛》以霜雪形容月色,一方面见月色之明亮,另一方面渲染了边地的荒寒荒漠,遍地的月光引起人们的思乡之情。
《记承天寺夜游》中“积水空明”表现了月光如水、月色清亮的独特美景,隐含了作者敏锐从容的艺术洞察力。
抒发的感情:《夜上受降城闻笛》借月抒发了“征人”深沉浓郁的思乡之情。
《记承天寺夜游》借月表达作者悲凉的心境和旷达的胸襟。
2019年1月5日2时37分学习《鸟鸣涧》 作者简介:
王维:(701—761),字摩诘。太原祁(今山西省祁县)人。盛唐山水田园诗人。他和孟浩然成为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合称“王孟”。
他的山水诗呈多种风格,如《汉江临泛》、《终南山》等诗很浑壮,而《山居秋暝》等又清幽淡远。还有一些边塞诗,写出边塞苍茫的景色,也很壮观。其田园诗多表现隐居田园之乐,如《渭川田家》《春日田园作》等,静谧、闲适的情调较深,但也写出了农村朴素的自然美。苏轼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品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月夜》没有实写月亮,而是以人映己,从对方着笔,想象妻子的彻夜无眠(湿、寒)来反照自己对亲人思念之情,全文几乎无正面描写。
《夜》文直接刻画月亮,使用比喻句写出受降城之夜的空寂惨淡。同时芦管之声不仅侧面烘托了征人的思乡之情,唤起了戍边将士心中激荡的思乡之情。《鸟鸣涧》中的“闲” 与《记承天寺夜游》中的“闲人”之“闲”有何不同?《鸟鸣涧》中的“人闲”说明周围没有人事的烦扰,说明夜晚的静谧和诗人内心的闲静,并为春山的空寂而惊叹。其“闲”是心灵的静谧与美好。 《记承天寺夜游》中的“闲人”之“闲”,表面看是闲情逸致欣赏月色之美,但其深层中则含有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心境,饱含着作者对人生的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虽闲但绝不静。交流研讨:
《鸟鸣涧》与《记承天寺夜游》比较
小结:诗人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春季月夜山景图,抒发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心情。充满了静谧的意境,但“花落”“鸟鸣”“月出”写来静中有动,动中见静。是很成功的写景诗,如同一幅线条清朗的水墨山水画,正是王维所擅长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示例:“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意思是月亮刚出,亮光一显露,惊动了树上的小鸟,在春涧中名叫几声。这两句以动写静,一“惊”一“鸣”看似打破了夜的静,实则用声音的描述衬托山里的幽静和闲适,反衬诗人内心的空灵。提示:从词、句、修辞、写作手法、内容、情感等多反面赏析
小测试:说一说请以:“我欣赏_____________文中的_________________一句,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