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黄土高原的区域发展与居民生活(课件+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五节 黄土高原的区域发展与居民生活(课件+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仁爱科普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4-03-19 14:26:01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第五节 黄土高原的区域发展与居民生活
学习目标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
1、能够运用地图,描述黄土高原的位置及范围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
2、学会分析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及形成原因
3、知道黄土高原地区居民生活方式转变的方式及原因
4、理解黄土高原环境保护和资源开发的方法与经验,树立因地制宜发展经济和人地协调的观念。
知识准备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
1、 太行山东西两侧的地形区分别是 和
2、黄土高原由于长期的水土流失,形成 的地表形态。
3、黄河依次流经的地形区有 、 、 、
自学提示
一、自然地理概况
1、黄土高原是世界最大的黄土沉积区,大致北起 ,南至 ,西至 ,东至
2、黄土高原由于长期的流水侵蚀和搬运,呈现出如今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形成了独特
的 、 、 等 地貌类型。
3、 是指平坦的黄土高地,有利于农业生产和交通运输, 是长条形的黄土高地, 是指孤立的黄土丘。它们反映出黄土高原不断侵蚀的过程。
二、传统生活方式的转变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
三、区域发展与生活质量提升
1.生态治理措施:针对水土流失的状况,国家实施了一系列综合治理措施,如_______来保持水土;将坡耕地改造为_______;在沟里建坝拦蓄泥沙,_______等。
2.区域发展成就:_____有了明显改善,人们生活质量有了明显提升。
3.能源开发:黄土高原是全国重要的_______基地,在全国占据突出地位的有_______煤炭基地和_______煤炭与油气基地。
4.城市化发展:国家先后建立了位于黄土高原南部的经济重点开发区,把____确定为国家级高新区,2012年设立了国家级_______新区等。版权所
共同释疑
1、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及治理措施?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
2、 分析一下山西人喜食醋的生活习俗与当地环境的关系?
当堂测试
1、黄土高原位于(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
A.大兴安岭以东 B.太行山以西 C.秦岭以南 D.乌鞘山以北
2、黄土高原属于(  )
A.西北地区 B.南方地区 C.青藏地区 D.北方地区
3、黄土高原形成的原因(  )
A.流水侵蚀 B.地壳运动 C.风力沉积 D.冰川作用
4、黄土高原最主要的灾害是(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
A.旱涝灾害 B.地震、泥石流 C.春旱、虫灾 D.低温、霜冻
5、黄土高原重要的生态问题是(  )
A.荒漠化 B.水土流失 C.全球变暖 D.酸雨
6、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主要的人为原因是(  )
A.农业发展的历史悠久 B.过度放牧和过度砍伐
C.土壤疏松,降水变率大 D.干旱和大风现象
7、治理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的根本措施是(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
A.实施小流域综合治理 B.建设南水北调工程
C.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 D.修筑水平梯田
8、读黄土高原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A 太行 山脉是黄土高原与华北平原的分界线.
(2)科学家们对黄土高原的形成提出了多种解释.其中,根据黄土颗粒沿风向依次为粗砂、中砂和细砂的事实,可以证明 风成 说的科学性.
(3)黄土高原拥有极为丰富的 煤炭 资源,其储量和产量均居全国第一.
(4)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因素有很多,从植被特点方面分析其原因是: 地表缺少植被保护
(5)加强黄土高原的生态建设,要把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与筑梯田、修堤坝 等工程措施相结合,治理水土流失.
当堂测试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3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共22张PPT)
安塞腰鼓
学习目标
1、能够运用地图,描述黄土高原的位置及范围
2、学会分析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及形成原因
3、知道黄土高原地区居民生活方式转变的方式及原因
4、理解黄土高原环境保护和资源开发的方法与经验,树立因地制宜发展经济和人地协调的观念。
知识准备
1、 太行山东西两侧的地形区分别是 和
2、黄土高原由于长期的水土流失,形成 的地表形态。
3、黄河依次流经的地形区有 、 、 、
第五节 黄土高原的区域发展与居民生活
1、地理位置:黄土高原是世界最大的黄土沉积区,大致北起 ,
南至 ,西至 ,东至
一、自然地理概况
长城
秦岭
乌鞘岭
太行山
(1)黄土高原由于长期的流水侵蚀和搬运,呈现出如今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形成了独特的 、 、 等 地貌类型。
(2) 是指平坦的黄土高地,有利于农业生产和交通运输, 是长条形的黄土高地, 是指孤立的黄土丘。它们反映出黄土高原不断侵蚀的过程。
2、黄土地貌
黄土塬
黄土梁
黄土峁
黄土塬
黄土梁
黄土峁
黄土以粉砂颗粒为主,无层理,垂直节理发育,土质疏松,抗侵蚀能力低
这种结构易流失、崩解
延安属于什么气候类型?降水具有什么特征?
温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于7、8、9月,夏季多暴雨
这样的天气降水强度大,冲涮作用明显,加重水土流失
说明:植被条件越好,水土流失越______。
植被条件越差,水土流失现象越______。
植被有 作用。
轻微
严重
水土流失与地表植被的关系
保持水土、涵养水源
黄土高原的植被破坏严重,土地失去了植物屏障,水土流失严重
水土流失的原因
植被
黄土结构
气候原因
自然原因
土质疏松
夏季多暴雨
植被破坏严重
二、传统生活方式的转变
小麦
咸菜
杂粮
辣椒
窑洞
驴车
马车
玉米
马铃薯
高粱
公路
小麦
谷子
辣椒
山西醋
剪纸
传统窑洞
陕北新窑居
(1)根据黄土高原的自然环境,说一说,为什么窑洞是当地人们较适宜的居住选择?
(2)山西人喜食醋的习俗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它深深地扎根于黄土高原这片土地之中。想一想,对于山西人喜食醋这种生活习俗与当地环境关系的分析,玲玲、贝贝的说法有道理吗?你还能作进一步的补充吗?
山西人喜面食,尤其是各种杂粮面食。饮食中常用醋来调味,既美味可口,又有助于消化
山西的饮用水碱性较重,多食些醋,有利于身体内的酸碱平衡。
(1)黄土高原冬冷夏热,窑洞冬暖夏凉,适宜居住;黄土高原经济不发达,而窑洞施工简便,造价低廉;黄土直立性强,易于挖窑洞,不易坍塌,窑洞坚固耐用、节约耕地、保护植被。
(2)山西是煤炭基地,大量烧煤空气中散布着浓厚的CO,经常喝点醋,可以减轻CO的危害。
三、区域发展与生活质量提升
1.生态治理措施:针对水土流失的状况,国家实施了一系列综合治理措施,如_______ 来保持水土;将坡耕地改造为_______;在沟里建坝拦蓄泥沙,_______等。
2.区域发展成就:_____有了明显改善,人们生活质量有了明显提升。
3.能源开发:黄土高原是全国重要的_______基地,在全国占据突出地位的有_______煤炭基地和_______煤炭与油气基地。
4.城市化发展:国家先后建立了位于黄土高原南部
的 经济重点开发区,把____ 确定为国家级高新区,2012年设立了国家级_______新区等。
水平梯田
生态环境
植树造林、种草
打坝淤地
能源
陕北
山西
西安咸阳高新区
兰州
关中—天水
当堂测试
1、黄土高原位于(  )
A.大兴安岭以东 B.太行山以西
C.秦岭以南 D.乌鞘山以北
2、黄土高原属于(  )
A.西北地区 B.南方地区 C.青藏地区 D.北方地区
3、黄土高原形成的原因(  )
A.流水侵蚀 B.地壳运动 C.风力沉积 D.冰川作用
4、黄土高原最主要的灾害是(  )
A.旱涝灾害 B.地震、泥石流
C.春旱、虫灾 D.低温、霜冻
5、黄土高原重要的生态问题是(  )
A.荒漠化 B.水土流失 C.全球变暖 D.酸雨
6、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主要的人为原因是(  )
A.农业发展的历史悠久 B.过度放牧和过度砍伐
C.土壤疏松,降水变率大 D.干旱和大风现象
B
D
C
A
B
B
7、治理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的根本措施是
A.实施小流域综合治理
B.建设南水北调工程
C.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
D.修筑水平梯田
8、读黄土高原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A 山脉是黄土高原与华北平原的分界线. (2)科学家们对黄土高原的形成提出了多种解释.其中,根据黄土颗粒沿风向依次为粗砂、中砂和细砂的事实,可以证明 说的科学性. (3)黄土高原拥有极为丰富的 资源,其储量和产量均居全国第一. (4)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因素有很多,从植被特点方面分析其原因是: (5)加强黄土高原的生态建设,要把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与 等工程措施相结合,治理水土流失.
C
太行山
风成
煤炭
植被破坏严重
打坝淤地、修筑梯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