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课件第八章 运动和力(4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课件第八章 运动和力(4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3-02-14 18:50:30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第八章 运动和力
第3节 摩擦力
01
本课目标导航
02
课前自主预习
03
课堂导学
学习目标 课程标准
1.(难点)知道摩擦力是如何产生的. 2.(重点)通过实验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压力大小的关系. 3.初步认识摩擦力的利与弊以及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并能在日常生活中应用这些知识. 1.通过常见事例或实验,了解摩擦力,认识力的作用效果.
2.探究并了解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做一做并说出你的感受:摩擦力是一个什么样的力 并说明什么情况下会产生摩擦
(1)手平放在桌面上,保持手不动,
也不用力推或拉,感受有没有一个阻碍手运动的力;
(2)手平放在桌面上,用力推或拉,使手在桌面上运动,感受有没有一个阻碍手运动的力;
(3)手平放在桌面上,用力推或拉,但保持手不动,感受有没有一个阻碍手运动的力.
答: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发生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这个力叫摩擦力.
知识点一 摩擦力的产生
1.摩擦力的定义:两个   的物体,当它们________
 (或有相对运动趋势)时,在接触面上产生的一种阻碍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就叫摩擦力.
2.产生摩擦力的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摩擦力的方向: .
与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对运动 
 发生相
 互相接触 
①接触面粗糙;②两个物体相互接触并相互挤压;③两物体发生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趋势)
(1)小明站在地面上,脚有没有受到摩擦力
   .
(2)小明推地面上静止的桌子,没推动.为什么
   .
(3)关闭了发动机的汽车,会慢慢停下来.为什么
   .
 地面与汽车间有摩擦力 
 地面与桌子间有摩擦力,阻碍了桌子运动 
 没有 
点拨1:摩擦力的分类:
(1)静摩擦力: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将要发生而尚未发生相对运动时,在它们的接触面上产生的一种阻碍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摩擦力.
(2)滚动摩擦力: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滚动时所产生的摩擦力.
(3)滑动摩擦力: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滑动时所产生的摩擦力.
【举一反三1】(2022郑州期末改编)中国书法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一.如图所示,小华同学在水平桌面上平铺一张白纸,为防打滑,他用较重的镇纸压住白纸,向右匀速行笔书写“一”字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毛笔受到水平向右的摩擦力
B.手对毛笔水平方向的作用力的大小等于毛笔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
C.镇纸保持静止,所以受到静摩擦力
D.若没有镇纸,白纸可能向左移动
B
【举一反三2】(2022南沙期中)如果上课时教室内的摩擦力突然消失,下列情境可能发生的是( )
A.教师和学生可以轻松地在教室内行走
B.用橡皮能擦掉纸上的字
C.用粉笔在黑板上写字
D.轻轻一吹,书桌上的课本就被吹到地上
D
【举一反三3】(2022遂宁期末)“滚铁环”是一种中国传统的民间儿童游戏,流行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滚铁环”有助于提高人体的平衡性、肢体的协调性以及眼力.如图所示,关于滚铁环,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铁环与地面之间的摩擦是滚动摩擦
B.人脚与地面之间不存在摩擦
C.铁钩与手之间的摩擦是静摩擦
D.铁环被推动向前滚时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后
B
(2022齐河期末)如图所示,足球在水平草地上向右减速滚动,请画出足球受到重力和摩擦力的示意图.
答案图
【举一反三4】如图所示,画出静止在斜面上的物块所受重力G和摩擦力f的示意图.
答案图
【举一反三5】如图所示,一块磁力黑板擦吸附在黑板上,请画出黑板擦受到的重力和摩擦力的示意图.
答案图
(1)木块在水平面上被拉动时所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无法直接测量,可依据二力平衡的条件,拉动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  _
的大小.
知识点二 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2022淄博改编)小明用木块、木板、毛巾、玻璃板、砝码、弹簧测力计等器材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弹簧测力计对木块拉力
(2)实验过程如图所示(木块均做匀速直线运动),其中
F5<F1<F4<F2<F3.
①相比甲实验,乙、丙实验中木块上增加砝码是为了增大
   (选填“砝码对木块”“木块对木板”或“木板对桌面”)的压力.对比甲、乙、丙三次实验可知: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   .
②对比甲、丁、戊三次实验可知:
压力相同时,   ,滑动摩擦力越大.
 接触面越粗糙 
 越大 
 木块对木板 
(3)要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物体运动速度是否有关,需要保持   和   不变,只改变   .
(4)本实验主要运用的研究方法是控制变量法,下列实验中也用到了这种方法的是   .
A.探究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
B.测量固体的密度
 A 
 物体运动的速度 
 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压力大小 
点拨2: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只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与物体运动的速度和接触面积的大小无关.
(1)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木块,木块没有运动,水平方向受到的摩擦力大小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拉力大小.
【举一反三6】(2022淮安)如图所示,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等于 
(2)要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木块应沿水平方向做
   运动,图甲中木块做匀速运动,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   N.
(3)比较甲、乙两次实验数据,可初步确定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   有关.
(4)比较甲、丙两次实验数据,   (选填“能”或“不能”)得到“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的结论,理由是   .
 没有控制压力相同 
 不能 
 压力大小 
 1.4 
 匀速直线 
【易错题】一个箱子重200 N,放在水平地面上,受10 N的推力时箱子未动,这时箱子受到的摩擦力   (选填“<”“=”或“>”)10 N.当水平推力增大到20 N时,箱子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箱子受到的摩擦力为   N.当水平推力增大到25 N时,箱子受到的摩擦力为   N.
 20 
 20 
 = 
错因分析:当水平推力增大到20 N时,箱子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此时滑动摩擦力与推力是一对平衡力,则f滑=F推'=20 N.当水平推力增大到25 N时,误认为摩擦力也是25 N,没有意识到箱子对地面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箱子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不变.
知识点三 摩擦力的利用和防止
1.增大摩擦力的方法有:①   ;
②   ;③   .
2.减小摩擦力的方法有:
①   ;
②   ;
③   ;
④   .
 使接触面彼此分开 
 变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 
 使接触面变光滑 
 减小压力 
 变滚动摩擦为滑动摩擦 
 使接触面变粗糙 
 增大压力 
(2022武汉期中)2022年6月15日是第10个全国低碳日,主题是“落实‘双碳’行动,共建美丽家园”.骑车出行是“低碳生活”倡导的方式之一,以下关于自行车的摩擦,说法错误的是( )
A.刹车时用力捏闸是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的
B.车轮轴承中装滚珠是用滑动代替滚动来减小摩擦的
C.车轮上的花纹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的
D.给轴承处加润滑油是使两个互相接触的表面隔开来减小摩擦的
B
【举一反三7】(2022烟台期中)拔河中用到了摩擦力的相关知识,下列各种做法中,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的是( )
A.选体重大的队员
B.穿崭新的运动鞋
C.选脚大的队员
D.选择湿滑的水泥地面
B
B.弓弦上涂抹松香
A.冰壶运动员擦冰
C.用力拉缆绳 D.用力划火柴
【举一反三8】下列实例中,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
A
1.摩擦力产生的条件:(1)接触面粗糙;(2)两物体相互接触且相互挤压;(3)两物体有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的趋势.
2.摩擦力的分类: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和滚动摩擦力.
3.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4.滑动摩擦力:
(1)测量原理:二力平衡条件.
(2)测量方法:通过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物块,使物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拉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3)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5.摩擦力的应用:(1)增大摩擦力的方法;(2)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共32张PPT)
《第八章 运动和力》复习
01
知识梳理
02
考点集训
一、牛顿第一定律
1.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力是改变物体 的
原因,运动的物体会停下来,是因为它受到   .
2.英国科学家   在前人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概括出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一切物体在 _ 的作用时,总保持   状态或   状态.
 匀速直线运动 
 静止 
没有受到力
 牛顿 
 阻力 
运动状态
3.惯性
(1)定义:
一切物体都有保持   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2)说明:
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   有关,与物体是否受力、受力大小、是否运动、运动速度等皆   关.   越大,惯性越大.
 质量 
 无 
 质量 
 原有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二、二力平衡
1.二力平衡的概念:一个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仍然能处于   或   状态(称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就称这两个力相互平衡.
2.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
   相等、   相反,并且作用在同一   上,这两个力就相互平衡.
 直线 
 方向 
 大小 
 匀速直线运动 
 静止 
三、摩擦力
1.概念: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 _
或已经   相对运动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
   的力,这个力就叫摩擦力.
2.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   的方向相反,有时起阻力作用,有时起动力作用.
 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 
 阻碍相对运动趋势或相对运动 
 发生 
有相对运动的趋势
3.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1)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   越大,摩擦力越大;
(2)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   .
4.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增大   或增大接触面的
   .
 粗糙程度 
 压力 
 大 
 压力 
5.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1)   压力;
(2)减小接触面的   ;
(3)用滚动代替    (如滚动轴承);
(4)使接触面彼此分开,如   .
 磁悬浮列车、气垫船等 
 滑动 
 粗糙程度 
 减小 
一、牛顿第一定律
解题要点:(1)牛顿第一定律又称惯性定律,是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所遵循的运动规律.(2)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固有的一种性质,与物体是否受力、处于何种运动状态、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都无关.(3)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不能说“物体受到惯性”“惯性作用”“惯性力”.(4)决定物体惯性大小的因素是质量.质量大的物体惯性大,物体的运动状态不易发生改变;质量小的物体惯性小,物体的运动状态容易发生改变.
1.(2022淄博期末)关于惯性,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汽车的速度越大,惯性也越大
B.行驶中的公交车紧急刹车瞬间,若其受到的力全部消失,则车会静止
C.行驶中的公交车紧急刹车时,乘客会向前倾,是由于受到惯性的作用
D.百米赛跑运动员到达终点不能马上停下来,是由于运动员具有惯性
D
2.(2022淄博期末)打乒乓球是广大青少年喜爱的一项运动,在比赛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发球后,球才会运动,因此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B.离拍后,球在空中继续运动,是因为它受到重力的作用
C.接球时,球朝反方向飞出,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D.扣杀时,球速变快,拍对球的作用力大于球对拍的作用力
C
3.游轮向东匀速直线行驶,小金面朝游轮前进的方向,在游轮上的A位置竖直向上起跳,落下时的位置在(不计空气阻力)( )
A.A位置的东侧 
B.A位置的西侧
C.A位置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C
4.(2022锦州期中改编)下列说法中不是利用惯性的是( )
A.行驶中的车辆之间保持一定距离
B.投掷铅球时,球脱手后仍能继续向前运动
C.迅速向下撞击斧子木柄的把手端,斧头就能紧套在木柄上
D.通过拍打衣服,除去它上面的浮灰
A
(1)实验中,他让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自由下滑,
目的是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   ;
5.(2022锦州期中)小张同学做“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实验,如图所示.
 相等 
(2)观察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结论:在同样的条件下,水平面对小车的阻力越小,它的速度减小得越   (选填“快”或“慢”),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越   (选填“大”或“小”);
(3)进一步推理得出:如果水平面光滑,小车将做 _
运动.由此可判断:“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这个说法是
   (选填“正确”或“错误”)的;
(4)另一方面,水平面对小车的阻力使小车速度减小的事实,也说明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
 运动状态 
 错误 
匀速直线
 大 
 慢 
二、二力平衡
解题要点:相互平衡的两个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两者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一对相互作用力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两个力是同时产生、同时消失,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C.腾空而起的火箭
B.减速进站的火车
A.正在运动的过山车
D.平直马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
6.(2022青岛期末)下列实例中,受平衡力作用的物体是( )
D
7.(2022惠州期末)如图所示,某人用力F把重为G的木块紧紧压在天花板上面,天花板对木块的压力不为0,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木块的重力与天花板对木块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B.木块的重力与人对木块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C.人对木块的压力和天花板对木块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D.以上都不是相互平衡的力
D
8.(2022呼和浩特期末)疫情期间,智能配送机器人实现了无接触配送,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如图所示,送完货的智能配送机器人在平直道路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机器人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机器人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B.机器人所受的重力和机器人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机器人所受的牵引力和阻力是一对平衡力
D.机器人所受的重力和地面对机器人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
A.甲队对乙队的拉力大于乙队对甲队的拉力
B.甲队对乙队的拉力小于乙队对甲队的拉力
C.甲队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小于乙队受到地面的摩擦力
D.甲队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于乙队受到地面的摩擦力
9.如图所示,某次拔河比赛,经过激烈比拼,最终甲队获胜.关于这场拔河比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D
10.(2022昆明期末)2022年6月5日,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3名航天员成功进入空间站.如图所示,飞船发射时,火箭会向下喷出高温高压燃气使火箭升空,说明物体间力
的作用是   ,火箭加速升空的过程中,受到的推力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重力和空气阻力的合力.
大于 
 相互的 
11.(2022锦州期中)为了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小华、小明分别设计了如图甲、乙所示的实验装置.
(1)同学们认为小华的实验装置优于小明的,其主要原因是
   .(选填字母)
A.实验装置减少了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B.装置中的小卡片是比较容易获取的材料
C.实验时容易让小卡片在水平方向上保持平衡
D.实验时小卡片容易扭转一个角度
(2)小华将系于轻质小卡片两对角的线跨过滑轮,并在上面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小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   ,
并通过改变   来改变拉力的大小进行实验.
 钩码个数 
 相反 
 A 
(3)当小卡片平衡时,小华将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观察松手后小卡片会发生什么现象.设计本实验步骤的目的是探究
   .
(4)为了验证两个力只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才能平衡,对于小华来说,下一步操作是   .
 用剪刀把卡片从中间剪开 
 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能否平衡 

三、摩擦力
解题要点:求摩擦力的大小,要找到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与该摩擦力平衡的力,利用平衡力大小相等的关系,则待求的摩擦力的大小就等于该力的大小.
12.教室的门关不紧,常被风吹开.小明在门与门框之间塞入硬纸片后,门就不易被风吹开了.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
A.门被风吹开是因为门没有受到摩擦力的作用
B.塞入硬纸片后,风吹门时门不再受摩擦力的作用
C.塞入硬纸片是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的
D.塞入硬纸片是通过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的
C
13.(2022朝阳期末)一个质量为5 kg的木箱放在水平面上静止时,木箱受到的支持力与   力是一对平衡力;
当木箱受到10 N的水平推力时,箱子未被推动,这时箱子受到的摩擦力为   N;
当水平推力为15 N时,箱子匀速运动;
当水平推力增大到20 N时,木箱受到的摩擦力为   N.
撤去推力,木箱继续运动,这是由于木箱   ;
最终木箱由于   作用停了下来,说明力是改变物
体   的原因.
运动状态 
 阻力 
 具有惯性 
 15 
 10 
 重 
14.(2022锦州期中)如图所示的是关闭发动机的小轿车在水平路面上运动的情境.请画出小轿车受力的示意图.
答案图
(1)想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应该按照图   (选填“甲”或“乙”)的装置进行实验.
15.小明在网上买“A品牌”和“B品牌”的运动鞋各一双.
 甲 
(2)选好装置后,他先用弹簧测力计测出两品牌中一只运动鞋的重力并记录,然后将运动鞋接到装置上,小佳竖直向上
   拉动弹簧测力计,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并记录;
 匀速 
品牌 G/N F/N f/N
A 3 1.1 1.1
B 3.5 1.1 1.1
(3)做完实验,他想了想,本实验有一定缺陷,没有控制
   不变,但本实验却能比较出哪双鞋的摩擦性能更好些,你认为   (选填“A品牌”或“B品牌”)运动鞋的摩擦性能更好些.
(4)小华经过思考改进了小明的实验,在“A品牌”的鞋中放入钩码,使两种品牌的鞋对橡胶垫的压力相等,让弹簧测力计和鞋保持静止,拉动鞋下的橡胶垫进行测量(如图丙所示),橡胶垫   (选填“不必”或“必须”)做匀速直线运动.
 不必 
 A品牌 
 压力 
(5)如图丁,当把任意一只鞋放在橡胶垫上,橡胶垫与鞋的接触面积大约一半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仍不变,能得到的结论是:压力和粗糙程度一定时,摩擦力的大小与 _
的大小无关.
接触面积(共25张PPT)
第八章 运动和力
第1节 牛顿第一定律
01
本课目标导航
02
课前自主预习
03
课堂导学
学习目标 课程标准
1.(重点)通过实验,认识牛顿第一定律. 2.用物体的惯性解释自然界和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3.体会亚里士多德与伽利略的思想冲突,认识伽利略的理想实验法,了解物理理想实验的实质. 通过实验和科学推理,认识牛顿第一定律.能运用物体的惯性解释自然界和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答: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课本之所以会停下来,是因为受到阻力的作用.
对静止的课本施加一个水平向右的拉力,课本沿水平方向向右运动,撤去拉力后,课本停了下来.那么,你认为运动需要力来维持吗
知识点一 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中:
(1)让小车从斜面   滑下,目的是
   .
(2)三种水平面的粗糙程度不同的目的是
   .
(3)根据实验现象可得到实验结论:
运动的物体受到的阻力越小,它的速度减小得越   ;
当运动的物体没有受到力时,它将  .这里运用了   的研究方法.
 科学推理 
 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
 慢 
 使小车受到大小不同的阻力 
 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相等 
 同一高度 
a.如图甲,将毛巾铺在水平木板上,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
b.如图乙,取下毛巾,将棉布铺在斜面和木板上,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
c.如图丙,取下棉布,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
【举一反三1】小川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在水平面上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
(1)实验中需要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开始静止下滑,目的是使小车到斜面底端的   相同,这种实验方法叫做
   (选填“控制变量”或“转换”)法;
(2)以上操作中错误的步骤是   (选填“a”“b”或“c”);
(3)纠正错误后,小川发现三次实验过程中,小车都会滑出木板,无法记录其滑行距离,在不更改实验器材的基础上,可以通过   (选填“升高”或“降低”)小车在斜面上滑下时的高度,使其不再滑出木板;
 降低 
 b 
 控制变量 
 速度 
(4)改进实验方案后,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进一步推理可以得出:运动的物体不受外力时,将保持
   状态.
 匀速直线运动 
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小车前进距离就越大 
知识点二 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   时,
总保持   状态或   状态.
 匀速直线运动 
 静止 
 没有受到力的作用 
关于牛顿第一定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牛顿第一定律是可以通过实验直接证明的
B.验证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做不出来,因此不能确定这个定律是否正确
C.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推理而获得的
D.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叫做牛顿第一定律
C
点拨1:
如何理解牛顿第一定律:
(1)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推理而概括出来的,且经受住了实践的检验,所以已成为大家公认的力学基本定律之一.但是现实中不受力是不可能的,因此不能用实验来直接证明牛顿第一定律.
(2)牛顿第一定律是对一切物体而言的,条件是不受力.结论是原来静止的物体将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不管原来做什么运动,都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3)牛顿第一定律还说明了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举一反三2】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实验基础上进行推理论证得出的,以下研究问题的方法与此相同的是( )
A.用刻度尺测量长度进行多次测量
B.探究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
C.探究声音的响度与哪些因素有关
D.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B
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用轻质细线悬挂一个小球,将小球拉至A点,使细线处于拉直状态,由静止开始释放小球,不计阻力,小球可在A、B两点间来回摆动.当小球摆到B点时,若一切外力都消失,则小球将( )
A.在B点保持静止 
B.沿BC方向运动 
C.沿BD方向运动
D.沿BE方向运动
A
【举一反三3】(2022菏泽期末)2022年3月23日,“天宫课堂”第二课在中国空间站开讲.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相互配合,在太空微重力环境中演示了一系列实验(微重力状态下,物体重力可以忽略不计),在做太空抛物实验时,王亚平将冰墩墩用手抛向叶光富,冰墩墩做 (选填“匀速直线”或“变速曲线”)运动.
匀速直线
知识点三 惯性
1.一切物体保持原有的   状态或  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2.一切物体都具有   ,惯性是物体的一种   .
 属性 
 惯性 
 匀速直线运动
 静止 
如图所示,用力拨动簧片,把小球与支座之间的金属片弹出时,小球并没有随金属片飞出.形变后的簧片将金属片打出,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小球由于
   保持原来的   状态,又由于受到  落到支座上.
 重力
 静止 
 惯性 
 运动状态 
点拨2:
(1)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所有物体在任何时候都具有惯性.
(2)惯性的大小表现为改变原有运动状态的难易程度.惯性越大,原有运动状态就越难改变.
(3)物体惯性的大小与物体的受力情况和运动状态无关,它的大小取决于物体的质量.物体的质量越大,惯性越大.不能认为速度越大的物体,惯性越大.
(4)惯性不是力,它只有大小,没有方向,不能说“惯性的作用”“受到惯性力”等.
【举一反三4】(2022广州期末)如图所示,车厢顶上有一个小球自由落下,落在地板上A处,由此可以判断车厢在
( )
A.向右做减速运动
B.向右做加速运动
C.向左做匀速运动
D.向左做减速运动
A
公安部交管局在全国开展“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要求骑摩托车和电动自行车必须戴头盔,开车必须系安全带.戴头盔、系安全带能保护人的生命安全,其原因是在遇到交通事故时( )
A.头盔能防止人头由于受惯性的作用而受伤 
B.安全带能防止人体由于惯性飞出车外
C.头盔能减小人头部的惯性,从而减小撞击力的大小 
D.安全带能减小人体的惯性,从而减小撞击力的大小
B
【举一反三5】下列现象不是利用惯性的是( )
A.通过拍打窗帘清除它上面的浮灰 
B.标枪运动员为取得好成绩,掷标枪前需要助跑
C.汽车司机要系安全带 
D.泼出盆中的脏水
C
【举一反三6】如图所示,当铁锤松动时,握住锤柄迅速向下撞击坚硬的地面,锤头就会紧套在锤柄上.此现象主要利用了哪个物体的惯性( )
A.人手 B.地面
C.锤头 D.锤柄
C
【易错题】(2022普宁期末)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高速行驶的汽车刹车时需要滑行较长的距离才能停下来,说明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B.扔出去的实心球能够继续向前运动是因为实心球受到惯性作用
C.推动地面上静止的物体比维持这个物体做匀速运动所需要的力大,说明静止的物体惯性大
D.歼击机投入战斗前要抛掉副油箱是为了减小惯性,飞行更加灵活
D
错因分析:误认为速度越大的物体越难停下是因为惯性大.没有理解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惯性不是力.
1.牛顿第一定律:
(1)定义: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2.惯性: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
(1)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
(2)利用惯性;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共29张PPT)
第八章 运动和力
第2节 二力平衡
01
本课目标导航
02
课前自主预习
03
课堂导学
学习目标 课程标准
1.(重点)知道二力平衡的条件. 2.知道二力平衡时物体的运动状态. 1.了解同一直线上的二力合成.
2.知道二力平衡条件.
答:不矛盾,物体受到的合力为零时,与不受力的效果是一样的.
现实生活中物体受到外力时,也能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与牛顿第一定律矛盾吗
知识点一 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利用课本P20图8.2-2的装置(如图)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所用砝码的规格相同.
1.用手按住小车不动,两边吊盘中各加不同数量的砝码,放手后可看到:   .
用手按住小车不动,两边吊盘中各加数量相同的砝码,
放手后可看到:   .
结论:静止的物体受到的两个力大小   时才可能继续保持静止.
 相等 
 小车不动 
 小车向砝码多的一边做加速运动 
2.用手按住小车不动,把两个吊盘放在同一侧,两盘加入相同数量的砝码,放手后可以看到:
   .
结论:静止的物体受到的两个大小相同的力必须方向
   时才可能继续保持静止.
 相反 
 小车向加砝码的一边做加速运动 
3.在两盘中加相同数量的砝码,使小车静止,用手旋转小车至某一角度,使两个力不在同一直线上,放手后可以看到:
   .
结论:物体受到的两个力必须作用在   才可能静止.
 同一直线上 
 小车转回原来的位置后静止 
4.用两个相同的小车分别系住一个吊盘,用手按住,保证二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放手后可看到:
   .
结论:二力平衡说的是作用在   个物体上的两个力.
实验完毕,小组归纳结论:二力平衡的条件是 _
.
5.实验用小车而不用木块,是为了减小   对实验的影响.
 阻力 
 同一 
 两个小车向相反方向做加速运动 
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举一反三1】(2022深圳期末)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的实验中,小刘和同组同学设计组装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为了方便观察,实验前最好保持物体处于   状态进行研究;在探究力的大小对二力平衡的影响时,通过调整   来改变F1和F2的大小.
(2)保持F1与F2相等,用手将木块扭转到如图乙所示的位置,松手后瞬间,木块   (选填“能”或“不能”)保持平衡状态.实验中设计这一步骤的目的是探究二力平衡时,两个力应该满足的条件是   .
 在同一直线上 
 不能 
 砝码的质量 
 静止 
(3)实验时发现,当F1稍大于F2时,木块依然能保持静止状态,此时物体受力是   (选填“平衡”或“不平衡”)的,基于此实验目的和该现象发生的原因,请你给该小组提供一个改进意见:   .
 将木块换成小车 
 平衡 
知识点二 二力平衡的条件
1.二力平衡:物体在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时,如果能保持
   状态或   状态,那么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我们称之为二力平衡.
2.平衡状态:物体在不受力或受到平衡力作用时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3.二力平衡的条件:二力作用在   上、
 、   、两个力在   上.
 一条直线 
 方向相反 
大小相等 
 同一物体 
 匀速直线运动 
 静止 
(教材母题变式)如图甲所示,太阳能汽车在水平公路上匀速行驶受到两对平衡力的作用,请在图乙中画出汽车受力的示意图.
答案图
A B C D
【举一反三2】(教材母题)在图中,F1和F2是物体所受的方向相反的两个力,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的是( )
D
【举一反三3】起重机的钢丝绳吊着5×103 N的重物,当以0.5 m/s的速度匀速提升重物时,钢丝绳对重物的拉力是
   N;当重物以1 m/s的速度匀速下降时,钢丝绳对重物的拉力   5×103 N;当重物静止在半空中时,钢丝绳对重物的拉力   (后两空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5×103 N.
 等于 
 等于 
 5×103 
知识点三 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2022江门期末)如图,吊灯用线静止悬挂在天花板上,下列属于平衡力的是( )
A.灯对线的拉力与线对天花板的拉力
B.灯对线的拉力与灯所受的重力
C.灯对线的拉力与线对灯的拉力
D.线对灯的拉力与灯所受的重力
D
点拨1:判断物体受到的两个力是不是一对平衡力的方法:
(1)若这两个力满足“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的条件,这两个力就是一对平衡力.
(2)若物体在这两个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两个力就是一对平衡力.
点拨2: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根本区别:平衡力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同一受力物体),而相互作用力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两个不同的受力物体).
【举一反三4】如图为学生在进行一场拔河比赛,让学生亲身经历整个过程:甲、乙两队进行拔河比赛,两队势均力敌,绳子绷直静止,此时绳子处于  (选填“平衡状态”或“非平衡状态”),两队人对绳子的拉力大小   、
方向   .
 相反 
 相等 
 平衡状态
【易错题】(2022衡阳期末)疫情结束,在家宅了两个多月的莉莉同学再也按捺不住要出去遛遛的心情,于是蹬上心爱的滑板就愉快地去公园玩耍了,在水平地面上滑行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莉莉对滑板的压力和莉莉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B.滑板对莉莉的支持力和莉莉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C.莉莉对滑板的压力和滑板对莉莉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地面对滑板的支持力和滑板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B
错因分析:地面对滑板的支持力和滑板受到的重力都是作用在同一受力物体上,而且方向相反,但很容易忽略地面对滑板的支持力等于滑板和莉莉受到的总重力,误认为地面对滑板的支持力和滑板受到的重力大小相等.
知识点拓展 二力合成
1.合力:如果一个力产生的效果跟两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那么这个力就叫做那两个力的合力.
2.二力的合成:求两个力的合力叫做二力的合成.
3.二力合成的规律:
(1)在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这两个力的大小之和,合力的方向跟这两个力的方向相同.合力大小用公式表示为F=F1+F2.
(2)在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反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这两个力的大小之差,合力的方向跟较大的力的方向相同.合力大小用公式表示为F=|F1-F2|.
(2022成都期末)如图所示,在探究“同一直线上二力合成”的实验中,每次实验操作都要将弹簧右端点从位置A拉伸到位置B.这样做的目的是保证每次实验操作中力的
   都是相同的.其中F1+F2   (选填“>”“=”或“<”)F3-F4.
 = 
 作用效果 
【举一反三5】(2022岳阳期末)一个物体受到两个力F1和F2的作用,大小分别是20 N和30 N,且在同一直线上,则这两个力的合力大小是( )
A.一定是10 N B.一定是50 N
C.10 N或者50 N D.无法确定
C
【举一反三6】(2022济南期末)如图所示,跳伞运动员连同装置共重700 N,他从飞机上跳下,伞未打开前,受到的空气阻力为50 N,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两个力的合力的大小为750 N,合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
B.这两个力的合力的大小为750 N,合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
C.这两个力的合力的大小为650 N,合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
D.这两个力的合力的大小为650 N,合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
D
【举一反三7】(2022绵阳期末)如图所示,用细线拴一块橡皮甩起来,使橡皮在绳子拉力作用下绕手做圆周运动,这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选填“运动状态”或“形状”).此时橡皮受到的合力   (选填“为零”或“不为零”).
 不为零 
 运动状态 
1.二力平衡的定义: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两个力彼此平衡.
2.二力平衡的条件:两个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条直线上.
3.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异同点.
相同点:(1)大小相等;(2)方向相反;(3)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不同点:平衡力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可以是不同性质的力;相互作用力作用在两个不同物体上,是相同性质的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