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第一章 第6节 细菌和真菌的繁殖 举一反三(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七下第一章 第6节 细菌和真菌的繁殖 举一反三(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02-14 18:57:34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6节 细菌和真菌的繁殖
考点一、细菌
1.细菌的大小
细菌的个体十分微小,绝大多数细菌的直径只有0.5 ~ 5微米,因此用放大镜看不到单个的细菌,用显微镜才能看得见。
2.菌落
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细菌团称为菌落。
3.细菌的种类
根据细菌形态的不同,可将细菌分为球菌、杆菌和螺旋菌三大类
4.细菌的结构
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
特殊结构:鞭毛:能帮助细菌自由移动
荚膜: 有保护细菌的作用
5.细菌的生活
细菌细胞内无叶绿体,不能自已制造有机物,一般要依赖现成的有机物生活,能把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
6.细菌的繁殖
细菌通过分裂生殖的方式进行繁殖,细菌的这种生殖方式属于无性生殖。细菌分裂开始时,首先会复制它的遗传物质,然后细胞一分为二,两套一样的遗传物质随之平均分配到两个细胞中。
7.细菌的分布
细菌的种类很多,广泛分布于空气、水、土壤、动植物的体表和体内等处,甚至在寒冷的极地温度较高的热泉中,都有细菌的分布。
8.细菌与人类的关系
(1)有益方面:人体内有多种有益于健康的细菌,如人体肠胃中的嗜酸乳杆菌;--些食品的制造也离不开细菌,如泡菜、酱油、醋等食品的生产;有些细菌能分解动植物的尸体,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些细菌用于生产药品,可以大大降低生产成本,如用经基因重组的大肠杆菌生产胰岛素。
(2)有害方面:少数种类的细菌对人类是有害的,如肺结核、炭疽病、鼠疫、霍乱等多种疾病都是由细菌引起的。
典例1:(2022七下·婺城期末)2021年研究人员发现深埋在海底的土杆菌能通过通气管呼出电流,可用于研发微生物电池技术。下图中与土杆菌的细胞结构相似的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常考的真核生物:绿藻、水绵、衣藻、真菌(如酵母菌、霉菌、蘑菇)、原生动物(如草履虫、变形虫)及动、植物。
常考的原核生物:蓝藻(如颤藻、发菜、念珠藻)、细菌(如乳酸菌、硝化细菌、大肠杆菌等)、支原体、衣原体、放线菌。
此外,病毒既不是真核生物,也不是原核生物。
本题考查细胞种类,对于此类试题,考生需要掌握一些常考的生物所属的类别,特别是原核生物,包括蓝藻、细菌、支原体、衣原体、放线菌,其中对于细菌的判断,要掌握技巧,一般在菌字前有“杆”、“球”、“螺旋”和“弧”等字样的都为细菌。
【解答】 土杆菌属于细菌。
A:病毒,无细胞结构。
B:细菌。
C:植物细胞。
D:动物细胞。
变式1:一批猪肉在检疫过程中,发现一种病原微生物,细胞结构中无成形的细胞核,有细胞壁,关于该微生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类微生物是单细胞的动物
B.是病毒,需寄生在活的生物体内
C.最可能是细菌,生殖方式为分裂生殖
D.大多数这类微生物能制造养分
【答案】C
【解析】考查细菌的相关知识,细菌是单细胞生物,它属于微生物,它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没有核膜包被的不成形的细胞核,没有叶绿体,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属于异养生物;
【解答】根据题干的信息:该病原微生物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可见属于细菌;
A. 这类微生物是很大可能是细菌,细菌属于微生物,所以A错误;
B.病原微生物,细胞结构中无成形的细胞核,有细胞壁 ,可见病原微生物属于细菌,错误;
C.最大可能是细菌,生殖方式是分裂生殖,正确;
D.该微生物中没有叶绿体,不能制造养分,错误;
变式2:(2021七下·滨江期中)近年来,在许多国家都发现了“超级细菌”。现有的绝大多数抗生素对这种细菌都不起作用。下列有关这种细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超级细菌”也有遗传物质
B.“超级细菌”以分裂方式进行繁殖,属于无性生殖
C.“超级细菌”不需要依赖现成的有机物生活
D.“超级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答案】C
【解析】细菌是指生物的主要类群之一,属于细菌域。也是所有生物中数量最多的一类,据估计,其总数约有5×10^30个。细菌的形状相当多样,主要有球状、杆状,以及螺旋状。
AD、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但具有核区,核区中存在着遗传物质;故AD正确;
B、细菌是通过分裂的方式繁殖后代的,这种生殖方式没有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无性生殖;故B正确;
C、细菌没有叶绿体,只能通过从外界摄取有机物生存;故C错误;
变式3:为了探究“肉汤变质的原因”,小伍同学做了如图的实验。将甲、乙、丙三套装置分别连接好,分别用酒精灯加热至肉汤沸腾15 min,然后将甲、乙装置放在室温为25 ℃的环境中,丙装置放入冰箱中。三天后,甲装置中的肉汤变质了,乙、丙装置中的肉汤未变质。请据此分析:
(1)将装置中的肉汤煮沸的目的是   。
(2)乙装置中的肉汤未变质的原因是 (  )
A.室温保持在25 ℃
B.弯管阻挡了细菌等微生物进入肉汤中
C.选用的肉比甲的好
D.没有空气进入乙试管内
(3)这个实验说明了肉汤变质的原因是   。
(4)甲、丙组对照实验中控制的变量是   。
(5)丙装置中的肉汤未变质的原因是   。
【答案】(1)将试管和肉汤内原有的细菌、真菌(或微生物)杀灭
(2)B
(3)空气中(或外界)的细菌、真菌(或微生物)进入肉汤,在室温下生长繁殖
(4)温度
(5)低温抑制细菌、真菌(或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解析】 科学探究的六个步骤:提出问题-建立猜想和假设-制定实验方案-收集事实与证据-检验与评价-合作与交流。 探究“肉汤变质的原因” ,设置对照组,甲是对照组,乙和丙是实验组,变量分别是有空气中的微生物和温度;
【解答】(1) 探究“肉汤变质的原因” ,将装置中的肉汤煮沸是为了将试管和肉汤中原有的细菌和真菌杀灭;
(2)乙装置中的肉汤未变质的原因合理的是弯管阻挡了细菌等微生物进入肉汤中;
(3)三天后,甲装置中的肉汤变质了,乙装置中的肉汤未变质 ,说明了空气中(或外界)的细菌、真菌(或微生物)进入肉汤,在室温下生长繁殖 ;
(4)将甲装置放在室温为25 ℃的环境中,丙装置放入冰箱中。变量是温度;
(5)丙装置中的肉汤未变质的原因是低温抑制细菌、真菌(或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考点二、真菌
1.真菌细胞的结构
真菌的细胞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等结构。真菌的细胞与植物细胞、动物细胞一样都有细胞核,属于真核细胞。
2.真菌的分类
一般按细胞组成,可将真菌分为单细胞真菌和多细胞真菌。真菌的种类繁多,已经记载的真菌约有10万种,如用于酿酒、制作面包的酵母菌,引起食物霉变的霉菌,可食用的蘑菇、香菇金针菇等食用菌等。
3.单细胞真菌一酵母菌
酵母菌是一类常见的单细胞真菌,在自然界中种类较多、分布很广,与人类的关系密切。
(1)酵母菌的分布
酵母菌分布较广,主要生长在偏酸性的含糖环境中,常可以从水果蔬菜表面和果园的土壤中分离得到酵母菌。
(2)酵母菌的结构形态:酵母菌通常为圆形卵圆形或椭圆形,比细菌的个体要大得多
(3)酵母菌重要的生殖方式:出芽繁殖。
(4)酵母菌与人类的关系:与人类的关系十分密切,现在仍被广泛应用于发面、酿酒等。酵母菌是人类较早早应用的真菌。
4.霉菌
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食物、水果、衣物等物品上会长出一些肉眼可见的绒毛状、絮状或蛛网状的菌丝体,这就是霉菌。常见的霉菌有根霉、青霉和曲霉等
(1)霉菌的结构
霉菌是多细胞真菌,菌体是由许多细胞连接起来的菌丝构成的。组成霉菌的菌丝一般有两种。有些菌丝在营养物质表面向上生长,叫直立菌丝,直立菌丝顶端有孢子囊,孢子囊里面有孢子;有些菌丝深人到营养物质内部,叫营养菌丝,营养菌丝能够从营养物质内吸收有机物,供霉菌利用。
(2)霉菌的繁殖
霉菌的繁殖能力极强,在自然界中,霉菌主要依靠菌丝的顶端产生孢子进行繁殖。霉菌的孢子数量特别多,体形特别小,可以随风飘散,在适宜的条件下,每个孢子都能长成新的个体。
(3)霉菌与人类的关系
①霉菌的应用:在工农业生产中,-些霉菌常 被广泛应用于酿酒、制酱、发酵食品等,还可用于有机酸抗生素等药物的生产。
②霉菌的危害:有些霉菌是病原菌,会危害人、动物和植物的健康。
5.食用菌
有一些真菌可以食用,如香菇、蘑菇、金针菇、木耳等,人们称它们为食用菌。食用菌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人们十分喜爱的美味佳肴。食用菌主要通过产生孢子的方式进行繁殖。
6.微生物及其作用
细菌和大多数真菌的个体十分微小,因此人们通常把它们称为微生物。它们不仅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也密不可分。
典例1:(2022七下·温州期末)如图所示为虫草花,有平喘止咳、提高免疫力的功效。
(1)虫草花是一种真菌,它与细菌在细胞结构上的区别是:虫草花细胞有   。(2)培育虫草花的培养基中常加入昆虫的蛹。为此,科研人员提出了新农业模式,从提高经济效益的角度看,适合与虫草花一起培育的昆虫可以是   (请举一例)
【答案】(1)(成形的)细胞核
(2)蚕(其他答案合理也给分)
【解析】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叶绿体;
真菌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没有叶绿体。
因此真菌与细菌相比,在结构上最大的不同点是真菌有成形的细胞核,细菌无成形的细胞核。
【解答】(1)虫草花是一种真菌,它与细菌在细胞结构上区别是:虫草花细胞有(成形的)细胞核。
(2)培育虫草花的培养基中常加入昆虫的蛹。适合与虫草花一起培育的昆虫要有蛹期,故可以是蚕。
变式1:下列对细菌和真菌的认识中,错误的是 (  )
A.细菌和真菌的最主要区别是有无细胞结构
B.细菌和真菌生活的必需条件是适宜的温度、水分等
C.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D.乳酸菌能进行分裂生殖,酵母菌能进行出芽生殖
【答案】A
【解析】细菌是单细胞生物,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DNA的集中区,进行分裂生殖;真菌的种类很多,有单细胞的,如酵母菌,有多细胞,如霉菌,食用菌;有成形的细胞核;酵母菌是采用出芽生殖的方式进行繁殖;
【解答】A.细菌和真菌的最主要区别是有无成形的细胞核,错误;
B.细菌和真菌生活的必需条件是适宜的温度、水分等 ,正确;
C. 细菌和真菌都属于微生物,微生物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正确;
D.乳酸菌属于细菌,能进行分裂生殖,酵母菌属于真菌,能进行出芽生殖,正确;
变式2:历史上蘑菇等真菌曾被归于植物界,后来由于其在营养方式和细胞结构等方面的独特性,被归为真菌界。最近,科学家发现真菌的遗传物质与动物遗传物质的相似性超过了植物。
(1)如图所示酵母菌结构包括:   、细胞膜、细胞质、   、   。酵母菌常以   方式繁殖,多细胞真菌常以产生   的方式繁殖。
(2)真菌与绿色植物在营养方式上的差异,主要原因是真菌细胞缺乏   (填写细胞结构)。(3)根据上述材料可初步推测,真菌与   (填“植物”或“动物”)的亲缘关系更近。
【答案】(1)细胞壁;细胞核;液泡;出芽生殖;孢子
(2)叶绿体
(3)动物
【解析】酵母菌的结构是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液泡、细胞核;真菌是异养生物,绿色植物是自养生物,主要原因是真菌细胞缺乏叶绿体;真菌中酵母菌是出芽生殖,其他的多数是孢子繁殖;
【解答】(1)酵母菌的结构是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液泡、细胞核。酵母菌常以出芽生殖方式繁殖,多细胞真菌常以产生孢子的方式繁殖;
(2)真菌是异养生物,绿色植物是自养生物,主要原因是真菌细胞缺乏叶绿体,叶绿体可以利用光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3)真菌是异养生物,绿色植物是自养生物,动物是异养生物,所以真菌与动物的亲缘关系更近;
变式3:龙游发糕是浙江省龙游县的特产,其成品色泽洁白如玉、孔细似针、闻之鲜香扑鼻、食之甜而不腻、黏而不粘,堪称江南一绝。小乐在学习了发酵技术后,也想自己动手试一试。以下是他的制作过程。
[材料用具] 面粉、鲜酵母、糖少许、温开水、面盆、大碗、蒸锅。
[方法步骤]
①洗净双手和所需要的器具。
②碗内用少量温水将酵母化开。
③在面盆内将面粉和适量糖搅拌。加入酵母液,并用手揉,边揉边加水,直至揉成干湿适当的面团。将面团放在温暖的地方发酵4~5 h。
④将发好的面团放在蒸锅内隔水蒸30 min。
⑤将蒸熟的发糕取出,待冷却后切成小块即可食用。
根据上述制作过程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鲜酵母中含有酵母菌,与细菌相比,酵母菌细胞结构的主要特点是   。
(2)方法步骤③中将面团放在温暖的地方的目的是   。
(3)发酵的面取少量放入清水中,取一滴制成临时装片,发现酵母菌上有如图的芽体,这是酵母菌在进行   生殖。
(4)小乐将和好的面团分成两半,分别为甲和乙,甲随手放到碗中,乙晒干放在密封袋内,一段时间后,你认为会发霉的是   。
【答案】(1)酵母菌有成形细胞核,细菌没有
(2)温暖的环境有利于酵母菌的大量繁殖
(3)出芽
(4)甲
【解析】细菌和真菌在细胞结构上最大的区别是有无成形的细胞核;微生物包括了细菌和真菌,在温暖的地方有利于微生物的繁殖;
【解答】(1)节目均属于真菌,与细菌相比最大的特点是有成形的细胞核;
(2)温暖的地方是为了让酵母菌大量的繁殖;
(3)酵母菌的生殖方式是出芽生殖;
(4)甲随手放到碗中 , 乙晒干放在密封袋内, 与空气中的微生物接触,所以会发霉的是甲;
1.如图为四种生物的结构示意图,细胞结构不同于其他三种的是 (  )
A. B. C. D.
【答案】A
【解析】学会区分真菌和细菌,真菌和细菌细胞结构中最大的区别是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但是真菌有成形的细胞核;
【解答】A.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保存进入下一题
B.蘑菇,是食用菌,属于真菌,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
C.霉菌中的青霉,属于真菌,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
D.酵母菌,属于真菌,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
2.真菌比细菌结构复杂之处是(  )
A.真菌的细胞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
B.真菌细胞内含有叶绿体
C.真菌细胞内含有成形的细胞核
D.真菌都是多细胞生物
【答案】C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真菌和细菌的结构特点;
【解答】细菌和真菌在结构上最本质的区别是细菌属于原核生物,没有成形的细胞核;真菌属于真核生物,有成形的细胞核。所以C符合‘;
3.酵母菌和青霉都属于真菌,以下属于它们共同特征的是(  )
A.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B.都是单细胞
C.细胞没有细胞壁 D.细胞内没有叶绿体
【答案】D
【解析】真菌分为多细胞真菌和单细胞真菌;真菌有成形的细胞核,真菌都是异养生物,细胞内没有叶绿体;
【解答】A. 酵母菌和青霉都属于真菌,真菌都有成形的细胞核,所以A错误;
B.酵母菌是单细胞真菌,青霉是多细胞真菌,B错误;
C.酵母菌有细胞壁,青霉没有细胞壁,C错误;
D. 酵母菌和青霉都属于异养生物,没有叶绿体,D错误;
4.(2022七下·诸暨期末)如图是4种生物生殖过程中的某些阶段,其中生殖方式与另外3种有本质区别的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生物的生殖根据其是否有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过程可分为: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
【解答】变形虫的分裂生殖、细菌的分裂生殖,酵母菌的出芽生殖都没有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过程,属于无性生殖。桃花传粉后,花粉中的精子与子房胚珠里的卵细胞结合,属于有性生殖。
5.下图是各类生物繁殖的部分图解,其中与其他三种生殖方式不同的是 (  )
A.植物人工繁殖 B.棉花传粉 C.酵母菌繁殖 D.蘑菇繁殖
【答案】B
【解析】有性生殖是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的方式进行繁殖;无性繁殖是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直接由母体产生的繁殖方式;
【解答】A. 植物人工繁殖,属于组织培养是无性生殖;
B.棉花传粉,属于有性生殖;
C.酵母菌繁殖是出芽繁殖,属于无性生殖;
D. 蘑菇繁殖是孢子繁殖,属于无性生殖,
6.(2022七下·嘉兴期末)如图是同学们开展实践性作业时成功培育出的食用菌,菌盖(图中a)下面的菌褶(图中b)中能产生   进行繁殖。和细菌相比,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食用菌细胞中有真正的   。
【答案】孢子;细胞核
【解析】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叶绿体;
真菌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没有叶绿体。
【解答】菌盖(图中a)下面的菌褶(图中b)中能产生孢子进行繁殖。
食用菌 属于真菌,和细菌相比,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食用菌细胞中有真正的细胞核。
7.(2022七下·杭州月考)如图是几种微生物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的单细胞生物有   (填字母)。
(2)图中生物 A 的名称是   ,其中的结构①是   ,此图中的 A 正在进行   生殖,除此之外它也可以进行   生殖。
(3)生物 C 的结构④是   ,C 与 A 的结构相比,最主要的区别是   。
(4)图 B 和图 D 的菌体都是由   构成的,其中 B 能产生   ,图中的② 是   ,图中的 B 和 D 都可以通过产生②来繁殖后代。
【答案】(1)ACF
(2)酵母菌;细胞核;出芽;孢子
(3)DNA(或遗传物质)集中区域;C 无成形的细胞核,A 有成形的细胞核
(4)菌丝;青霉素;孢子
【解析】此题考查了生物的分类、病毒的结构、细菌的形态、生物之间的关系等有关知识。掌握有关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识图作答能力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如图:A为酵母菌,B为霉菌,C为细菌,D为蘑菇,E为病毒,F为衣藻,
【解答】(1)图中的单细胞生物有ACF。
(2)图中生物 A 的名称是酵母菌,其中的结构①是细胞核,此图中的 A 正在进行出芽生殖,除此之外它也可以进行孢子生殖。
(3)生物 C 的结构④是DNA(或遗传物质)集中区域,C 与 A 的结构相比,最主要的区别是C 无成形的细胞核,A 有成形的细胞核。
(4)图 B 和图 D 的菌体都是由菌丝构成的,其中 B 能产生青霉素,图中的② 是孢子,图中的 B 和 D 都可以通过产生②来繁殖后代。
8.(2022七下·椒江期末)历史上蘑菇等真菌曾被归类为植物界,后来随着深入研究,又将其单独归为真菌界。
(1)科学家将真菌单独归为真菌界,原因是真菌有区别于植物的明显特征,请列举一点。
(2)下图是酵母菌生殖过程的示意图,其生殖方式为   。
(3)为探究“酵母菌的发酵受温度的影响",小科将三个大小相同的面团分别放入个量杯内发酵,如图乙所示。
  温度 加入酵母菌数量 发酵前面团体积/mL 发酵3小时后面团体积/mL
1 5 等量且适量 100 100
2 10 100 110
3 28 100 170
小科多次重复实验后,分析实验数据得出,酵母菌发酵的最佳温度是28℃。有同学提出小科的观点不合理,请你分析说明理由。
【答案】(1)真菌没有叶绿体
(2)出芽
(3)小科的观点不合理,小科没有做10 ℃ -28 ℃ 以及28 ℃ 以上的实验。
【解析】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叶绿体;
真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没有叶绿体。
【解答】(1)真菌有区别于植物的明显特征是真菌没有叶绿体。
(2)甲图是酵母菌生殖过程的示意图,其生殖方式为出芽生殖。
(3)小科的观点不合理,小科没有做10 ℃ -28 ℃ 以及28 ℃ 以上的实验。
9.(2022七下·仙居期末)我们需要养成勤洗手的习惯,洗手可以减少细菌等微生物的数量。为了验证这一结论,甲、乙两位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实验前,在培养皿内放入经灭菌处理的酵母菌培养基。每次握手前,甲、乙都清洗并消毒自己的手,乙均用无菌棉蘸取含酵母菌的培养液,擦遍自己的手。(已知: 酵母菌生长的最适宜温度在20℃-30℃之间。)
①第一次握手后,甲清洗手,再用大拇指在1号培养基上按三下,盖上盖子。
②第二次握手后,甲 ,再用大拇指在2号培养基上按三下,盖上盖子。
③把两个培养皿同时放入培养箱中,在28℃下培养24小时,并观察菌落数量。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请将步骤②的“ ”处补充完整   。
(2)培养24小时后,若观察到   ,则结论得以验证。
(3)如果把培养箱的温度由28℃降至2℃,则24小时后,同一培养皿中的菌落数量将   。
【答案】(1)不洗手
(2)2号培养皿的培养基上酵母菌菌落数比1号多
(3)减少
【解析】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它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对照实验,在实验中,控制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是设计实验方案必须处理好的两个关键问题。在科学实验中,往往只选择一个变量。为研究变量对研究对象的影响,需要设计对照实验,这样可以增强实验结论的说服力。
【解答】(1)在对照实验中,除了已选择的实验变量不同外,其他条件应完全相同。我们要探究的是洗手前后手上细菌数量变化的情况,在上述实验中,只有洗手前接种还是洗手后接种这一条件为变量的,故步骤②的“ ”处应该填不洗手。
(2)培养24小时后,若观察到2号培养皿的培养基上酵母菌菌落数比1号多,则结论得以验证。
(3) 酵母菌生长的最适宜温度在20℃-30℃之间,如果把培养箱的温度由28℃降至2℃,则24小时后,同一培养皿中的菌落数量将减少。
10.(2022七下·乐清期末)为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动态变化的影响因素,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按下表完成了有关实验,
并定期对培养液中的酵母菌进行计数,绘制出酵母菌细胞数目变化曲线图。
试管编号 培养液/mL 蒸馏水/mL 酵母菌母液/mL 温度/℃
A 10 - 1 28
B 10 - 1 5
C - 10 1 28
(注:-表示不加)
(1)此实验所需的测量工具有   。
(2)实验前两天,A试管中酵母菌数量增长明显快于B试管,其原因是   。
(3)图中缺少C组酵母菌的数目变化曲线,请在答题纸相应的图中补充画出该曲线。
【答案】(1)温度计、量筒
(2)A组温度适宜,酵母菌繁殖较快,B组温度较低,繁殖较慢
(3)
【解析】本题考查微生物培养的实验分析和种群知识。接种后,酵母菌的生长经过调整期、对数期、稳定期和衰亡期四个阶段,其中对数期为快速繁殖时期,增长率最大,第3天后处于稳定期,由于营养物质的大量消耗、代谢产物积累、pH的改变等,使得环境阻力增大,出现增长缓慢或不增长现象;A、B两组的稳定期在数量上达到最大值,在生态学上叫做环境容纳量(K值),该数值A组大于B组,原因在于这两组的惟一变量——温度。C组与A、B组相比,缺少培养液,故数量应逐渐减少;在此基础上可以知道:营养、溶氧、pH或废弃物等均可影响酵母菌的生长,都可作为探究课题。
【解答】(1)本题涉及到培养液体积和温度的测量,故实验所需的测量工具有温度计、量筒。
(2)实验前两天,A试管中酵母菌数量增长明显快于B试管,其原因是:A组温度适宜,酵母菌繁殖较快,B组温度较低,繁殖较慢。
(3)C组与A、B组相比,缺少培养液,故数量应逐渐减少;
11.(2022七下·杭州月考)幽门螺旋菌是一种具有螺旋结构及鞭毛的细菌(图1),主要“定居”在人胃黏膜表面,可引起慢性胃炎,甚至胃溃疡。为研究乳酸菌对幽门螺旋菌感染的影响,研究者将若干只健康的实验小鼠平均分为三组,按下表进行处理(“+”表示进行,“-”表示未进行)。几个月后检测三组小鼠胃黏膜炎症因子水平相对值(炎症因子水平相对值高,说明炎症程度严重),结果如图2所示。
(1)对比   (选填组号)组结果,说明幽门螺旋菌会引起小鼠产生炎症反应。
(2)对比2组和3组结果,说明乳酸菌对幽门螺旋菌感染起到   作用。
(3)就上述实验过程,有研究者质疑,乳酸菌是否会引起胃黏膜炎症因子产生呢?请增加一组实验对上述实验加以完善:   。
组别处理 1组 2组 3组
灌胃乳酸菌 - - +
三周后灌胃幽门螺旋菌 - + +
【答案】(1)1组和2组
(2)抑制(保护)
(3)对若干只健康的实验小鼠只灌胃乳酸菌,三周后不灌胃幽门螺旋菌,几个月后检测该组小鼠胃黏膜炎症因子
【解析】(1)幽门杆菌是细菌,细菌的结构为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遗传物质,无成形的细胞核。
(2)乳酸菌属于细菌,能通过分裂产生后代,观察表格数据解答。
【解答】(1)对比表格中1组和2组数据结果和柱状图胃粘膜炎症因子水平相对值可以看出,幽门螺旋菌会引起小鼠产生炎症反应。
(2)对比2组和3组结果,说明乳酸菌对幽门螺旋菌感染起到抑制(保护)作用。
(3)就上述实验过程,有研究者质疑,乳酸菌是否会引起胃黏膜炎症因子产生呢 以乳酸菌为变量,增加一组实验比如:对若干只健康的实验小鼠只灌胃乳酸菌,三周后不灌胃幽门螺旋菌,几个月后检测该组小鼠胃黏膜炎症因子。
12.(2022七下·杭州月考)为了探究某种细菌的分解作用,生物活动小组的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将甲、乙两组落叶分别进行灭菌处理,甲组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接种该细菌后放在无菌条件下。请你帮助他们一起分析此探究实验:
(1)实验前,必须先将    (填“同一种”或“不同种”)树的落叶分成等量的甲、乙两组。实验过程中滴加等量的蒸馏水,使落叶保持湿润。
(2)实验结果预测:经过一段时间后,   组的落叶有腐烂现象,说明了   。
(3)某同学在实验过程中“将甲、乙两组进行灭菌处理,甲组放在自然条件下培养,乙组接种细菌后放在自然条件下培养”,你认为他能得到预期的结果吗?为什么?   。
【答案】(1)同一种
(2)乙;该细菌对落叶有分解作用
(3)不能,在自然条件下,存在其他种类细菌的干扰,导致甲、乙两组落叶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腐烂现象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探究细菌对落叶有分解作用的实验,解答时结合题意从确定、控制实验变量,设置对照实验切入。
【解答】(1)因为这个实验的目的是探究细菌对植物遗体的分解作用,所以在设置对照组时,要控制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条件,即除了有无细菌的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应该相同,因此甲乙两组要用相同的树叶。
(2)实验结果预测:经过一段时间后,乙组的树叶有腐烂现象,甲组的树叶没有腐烂现象,说明该细菌对落叶有分解作用。
(3)在实验过程中严格控制实验条件,避免或减少其他因素对探究的干扰保证探究的严谨有效,在自然条件下,存在其他种类细菌的干扰,导致甲乙两组落叶都会出现腐烂现象。
13.冬虫夏草,在中国的医药养生中是一种传统的名贵滋补中药材,有调节免疫系统功能、抗肿瘤、抗疲劳等多种功效,因此受到人们的特殊青睐,其价格贵比黄金。冬虫夏草是麦角菌科真菌寄生在蝙蝠蛾科昆虫幼虫上的子座及幼虫尸体的复合体。一种叫作蝙蝠蛾的动物,将虫卵产在地下,卵孵化成长得像蚕宝宝一般的幼虫,喜食植物根茎。另外,有一种孢子,会经过水而渗透到地下,专门找蝙蝠蛾的幼虫寄生,并吸收幼虫体内的营养而快速繁殖,称为虫草真菌。当菌丝慢慢成长的同时,幼虫也随着慢慢长大而钻出地面。直到菌丝繁殖至充满虫体,幼虫就会死亡,此时正好是冬天,就是所谓的冬虫。而当气温回升后,菌丝体就会从冬虫的头部慢慢萌发,长出像草一般的真菌子座,称为夏草。下图为冬虫夏草形成的示意图,根据对于虫草的认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该蝙蝠蛾的发育过程要经历受精卵、幼虫、   、成虫(蛾)四个阶段,其发育过程与蝗虫   (填“相同”或“不相同”)。
(2)蝙蝠蛾的生殖方式是   (填“有性”或“无性”)生殖;若该蝙蝠蛾是一种害虫,则   时期对植物危害最大。
(3)从细胞结构讲,麦角菌科真菌与细菌的主要区别是   。
【答案】(1)蛹;不相同
(2)有性;幼虫
(3)真菌有细胞核
【解析】我们把幼年和成年时在形态和结构上完全不同的发育方式成为完全变态发育,经历受精卵、幼虫、蛹、成虫(蛾)四个阶段;我们把幼年和成年时在形态和结构上相似的发育方式成为不完全变态发育,经历受精卵、幼虫、成虫三个阶段;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的生殖方式是有性生殖;细菌和真菌在细胞结构上最大的区别是有无成形的细胞核;
【解答】(1)我们把幼年和成年时在形态和结构上完全不同的发育方式成为完全变态发育;蝙蝠蛾的发育方式属于完全变态发育,经历受精卵、幼虫、蛹、成虫(蛾)四个阶段,蝗虫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经历受精卵、幼虫、成虫三个阶段,所以与蝗虫的发育过程不相同;
(2)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的生殖方式是有性生殖,若该蝙蝠蛾是一种害虫,则在咋幼虫时期对植物的危害最大;
(3)细菌和真菌在细胞结构上最大的区别是有无成形的细胞核;
思维导图
典例分析
举一反三
典例分析
举一反三
课后巩固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6节 细菌和真菌的繁殖
考点一、细菌
1.细菌的大小
细菌的个体十分微小,绝大多数细菌的直径只有0.5 ~ 5微米,因此用放大镜看不到单个的细菌,用显微镜才能看得见。
2.菌落
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细菌团称为菌落。
3.细菌的种类
根据细菌形态的不同,可将细菌分为球菌、杆菌和螺旋菌三大类
4.细菌的结构
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
特殊结构:鞭毛:能帮助细菌自由移动
荚膜: 有保护细菌的作用
5.细菌的生活
细菌细胞内无叶绿体,不能自已制造有机物,一般要依赖现成的有机物生活,能把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
6.细菌的繁殖
细菌通过分裂生殖的方式进行繁殖,细菌的这种生殖方式属于无性生殖。细菌分裂开始时,首先会复制它的遗传物质,然后细胞一分为二,两套一样的遗传物质随之平均分配到两个细胞中。
7.细菌的分布
细菌的种类很多,广泛分布于空气、水、土壤、动植物的体表和体内等处,甚至在寒冷的极地温度较高的热泉中,都有细菌的分布。
8.细菌与人类的关系
(1)有益方面:人体内有多种有益于健康的细菌,如人体肠胃中的嗜酸乳杆菌;--些食品的制造也离不开细菌,如泡菜、酱油、醋等食品的生产;有些细菌能分解动植物的尸体,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些细菌用于生产药品,可以大大降低生产成本,如用经基因重组的大肠杆菌生产胰岛素。
(2)有害方面:少数种类的细菌对人类是有害的,如肺结核、炭疽病、鼠疫、霍乱等多种疾病都是由细菌引起的。
典例1:(2022七下·婺城期末)2021年研究人员发现深埋在海底的土杆菌能通过通气管呼出电流,可用于研发微生物电池技术。下图中与土杆菌的细胞结构相似的是(  )
A. B. C. D.
变式1:一批猪肉在检疫过程中,发现一种病原微生物,细胞结构中无成形的细胞核,有细胞壁,关于该微生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类微生物是单细胞的动物
B.是病毒,需寄生在活的生物体内
C.最可能是细菌,生殖方式为分裂生殖
D.大多数这类微生物能制造养分
变式2:(2021七下·滨江期中)近年来,在许多国家都发现了“超级细菌”。现有的绝大多数抗生素对这种细菌都不起作用。下列有关这种细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超级细菌”也有遗传物质
B.“超级细菌”以分裂方式进行繁殖,属于无性生殖
C.“超级细菌”不需要依赖现成的有机物生活
D.“超级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变式3:为了探究“肉汤变质的原因”,小伍同学做了如图的实验。将甲、乙、丙三套装置分别连接好,分别用酒精灯加热至肉汤沸腾15 min,然后将甲、乙装置放在室温为25 ℃的环境中,丙装置放入冰箱中。三天后,甲装置中的肉汤变质了,乙、丙装置中的肉汤未变质。请据此分析:
(1)将装置中的肉汤煮沸的目的是   。
(2)乙装置中的肉汤未变质的原因是 (  )
A.室温保持在25 ℃
B.弯管阻挡了细菌等微生物进入肉汤中
C.选用的肉比甲的好
D.没有空气进入乙试管内
(3)这个实验说明了肉汤变质的原因是   。
(4)甲、丙组对照实验中控制的变量是   。
(5)丙装置中的肉汤未变质的原因是   。
考点二、真菌
1.真菌细胞的结构
真菌的细胞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等结构。真菌的细胞与植物细胞、动物细胞一样都有细胞核,属于真核细胞。
2.真菌的分类
一般按细胞组成,可将真菌分为单细胞真菌和多细胞真菌。真菌的种类繁多,已经记载的真菌约有10万种,如用于酿酒、制作面包的酵母菌,引起食物霉变的霉菌,可食用的蘑菇、香菇金针菇等食用菌等。
3.单细胞真菌一酵母菌
酵母菌是一类常见的单细胞真菌,在自然界中种类较多、分布很广,与人类的关系密切。
(1)酵母菌的分布
酵母菌分布较广,主要生长在偏酸性的含糖环境中,常可以从水果蔬菜表面和果园的土壤中分离得到酵母菌。
(2)酵母菌的结构形态:酵母菌通常为圆形卵圆形或椭圆形,比细菌的个体要大得多
(3)酵母菌重要的生殖方式:出芽繁殖。
(4)酵母菌与人类的关系:与人类的关系十分密切,现在仍被广泛应用于发面、酿酒等。酵母菌是人类较早早应用的真菌。
4.霉菌
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食物、水果、衣物等物品上会长出一些肉眼可见的绒毛状、絮状或蛛网状的菌丝体,这就是霉菌。常见的霉菌有根霉、青霉和曲霉等
(1)霉菌的结构
霉菌是多细胞真菌,菌体是由许多细胞连接起来的菌丝构成的。组成霉菌的菌丝一般有两种。有些菌丝在营养物质表面向上生长,叫直立菌丝,直立菌丝顶端有孢子囊,孢子囊里面有孢子;有些菌丝深人到营养物质内部,叫营养菌丝,营养菌丝能够从营养物质内吸收有机物,供霉菌利用。
(2)霉菌的繁殖
霉菌的繁殖能力极强,在自然界中,霉菌主要依靠菌丝的顶端产生孢子进行繁殖。霉菌的孢子数量特别多,体形特别小,可以随风飘散,在适宜的条件下,每个孢子都能长成新的个体。
(3)霉菌与人类的关系
①霉菌的应用:在工农业生产中,-些霉菌常 被广泛应用于酿酒、制酱、发酵食品等,还可用于有机酸抗生素等药物的生产。
②霉菌的危害:有些霉菌是病原菌,会危害人、动物和植物的健康。
5.食用菌
有一些真菌可以食用,如香菇、蘑菇、金针菇、木耳等,人们称它们为食用菌。食用菌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人们十分喜爱的美味佳肴。食用菌主要通过产生孢子的方式进行繁殖。
6.微生物及其作用
细菌和大多数真菌的个体十分微小,因此人们通常把它们称为微生物。它们不仅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也密不可分。
典例1:(2022七下·温州期末)如图所示为虫草花,有平喘止咳、提高免疫力的功效。
(1)虫草花是一种真菌,它与细菌在细胞结构上的区别是:虫草花细胞有   。(2)培育虫草花的培养基中常加入昆虫的蛹。为此,科研人员提出了新农业模式,从提高经济效益的角度看,适合与虫草花一起培育的昆虫可以是   (请举一例)
变式1:下列对细菌和真菌的认识中,错误的是 (  )
A.细菌和真菌的最主要区别是有无细胞结构
B.细菌和真菌生活的必需条件是适宜的温度、水分等
C.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D.乳酸菌能进行分裂生殖,酵母菌能进行出芽生殖
变式2:历史上蘑菇等真菌曾被归于植物界,后来由于其在营养方式和细胞结构等方面的独特性,被归为真菌界。最近,科学家发现真菌的遗传物质与动物遗传物质的相似性超过了植物。
(1)如图所示酵母菌结构包括:   、细胞膜、细胞质、   、   。酵母菌常以   方式繁殖,多细胞真菌常以产生   的方式繁殖。
(2)真菌与绿色植物在营养方式上的差异,主要原因是真菌细胞缺乏   (填写细胞结构)。(3)根据上述材料可初步推测,真菌与   (填“植物”或“动物”)的亲缘关系更近。
变式3:龙游发糕是浙江省龙游县的特产,其成品色泽洁白如玉、孔细似针、闻之鲜香扑鼻、食之甜而不腻、黏而不粘,堪称江南一绝。小乐在学习了发酵技术后,也想自己动手试一试。以下是他的制作过程。
[材料用具] 面粉、鲜酵母、糖少许、温开水、面盆、大碗、蒸锅。
[方法步骤]
①洗净双手和所需要的器具。
②碗内用少量温水将酵母化开。
③在面盆内将面粉和适量糖搅拌。加入酵母液,并用手揉,边揉边加水,直至揉成干湿适当的面团。将面团放在温暖的地方发酵4~5 h。
④将发好的面团放在蒸锅内隔水蒸30 min。
⑤将蒸熟的发糕取出,待冷却后切成小块即可食用。
根据上述制作过程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鲜酵母中含有酵母菌,与细菌相比,酵母菌细胞结构的主要特点是   。
(2)方法步骤③中将面团放在温暖的地方的目的是   。
(3)发酵的面取少量放入清水中,取一滴制成临时装片,发现酵母菌上有如图的芽体,这是酵母菌在进行   生殖。
(4)小乐将和好的面团分成两半,分别为甲和乙,甲随手放到碗中,乙晒干放在密封袋内,一段时间后,你认为会发霉的是   。
1.如图为四种生物的结构示意图,细胞结构不同于其他三种的是 (  )
A. B. C. D.
2.真菌比细菌结构复杂之处是(  )
A.真菌的细胞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
B.真菌细胞内含有叶绿体
C.真菌细胞内含有成形的细胞核
D.真菌都是多细胞生物
3.酵母菌和青霉都属于真菌,以下属于它们共同特征的是(  )
A.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B.都是单细胞
C.细胞没有细胞壁 D.细胞内没有叶绿体
4.(2022七下·诸暨期末)如图是4种生物生殖过程中的某些阶段,其中生殖方式与另外3种有本质区别的是(  )
A. B.
C. D.
5.下图是各类生物繁殖的部分图解,其中与其他三种生殖方式不同的是 (  )
A.植物人工繁殖 B.棉花传粉 C.酵母菌繁殖 D.蘑菇繁殖
6.(2022七下·嘉兴期末)如图是同学们开展实践性作业时成功培育出的食用菌,菌盖(图中a)下面的菌褶(图中b)中能产生   进行繁殖。和细菌相比,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食用菌细胞中有真正的   。
7.(2022七下·杭州月考)如图是几种微生物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的单细胞生物有   (填字母)。
(2)图中生物 A 的名称是   ,其中的结构①是   ,此图中的 A 正在进行   生殖,除此之外它也可以进行   生殖。
(3)生物 C 的结构④是   ,C 与 A 的结构相比,最主要的区别是   。
(4)图 B 和图 D 的菌体都是由   构成的,其中 B 能产生   ,图中的② 是   ,图中的 B 和 D 都可以通过产生②来繁殖后代。
8.(2022七下·椒江期末)历史上蘑菇等真菌曾被归类为植物界,后来随着深入研究,又将其单独归为真菌界。
(1)科学家将真菌单独归为真菌界,原因是真菌有区别于植物的明显特征,请列举一点。
(2)下图是酵母菌生殖过程的示意图,其生殖方式为   。
(3)为探究“酵母菌的发酵受温度的影响",小科将三个大小相同的面团分别放入个量杯内发酵,如图乙所示。
  温度 加入酵母菌数量 发酵前面团体积/mL 发酵3小时后面团体积/mL
1 5 等量且适量 100 100
2 10 100 110
3 28 100 170
小科多次重复实验后,分析实验数据得出,酵母菌发酵的最佳温度是28℃。有同学提出小科的观点不合理,请你分析说明理由。
9.(2022七下·仙居期末)我们需要养成勤洗手的习惯,洗手可以减少细菌等微生物的数量。为了验证这一结论,甲、乙两位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实验前,在培养皿内放入经灭菌处理的酵母菌培养基。每次握手前,甲、乙都清洗并消毒自己的手,乙均用无菌棉蘸取含酵母菌的培养液,擦遍自己的手。(已知: 酵母菌生长的最适宜温度在20℃-30℃之间。)
①第一次握手后,甲清洗手,再用大拇指在1号培养基上按三下,盖上盖子。
②第二次握手后,甲 ,再用大拇指在2号培养基上按三下,盖上盖子。
③把两个培养皿同时放入培养箱中,在28℃下培养24小时,并观察菌落数量。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请将步骤②的“ ”处补充完整   。
(2)培养24小时后,若观察到   ,则结论得以验证。
(3)如果把培养箱的温度由28℃降至2℃,则24小时后,同一培养皿中的菌落数量将   。
10.(2022七下·乐清期末)为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动态变化的影响因素,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按下表完成了有关实验,
并定期对培养液中的酵母菌进行计数,绘制出酵母菌细胞数目变化曲线图。
试管编号 培养液/mL 蒸馏水/mL 酵母菌母液/mL 温度/℃
A 10 - 1 28
B 10 - 1 5
C - 10 1 28
(注:-表示不加)
(1)此实验所需的测量工具有   。
(2)实验前两天,A试管中酵母菌数量增长明显快于B试管,其原因是   。
(3)图中缺少C组酵母菌的数目变化曲线,请在答题纸相应的图中补充画出该曲线。
11.(2022七下·杭州月考)幽门螺旋菌是一种具有螺旋结构及鞭毛的细菌(图1),主要“定居”在人胃黏膜表面,可引起慢性胃炎,甚至胃溃疡。为研究乳酸菌对幽门螺旋菌感染的影响,研究者将若干只健康的实验小鼠平均分为三组,按下表进行处理(“+”表示进行,“-”表示未进行)。几个月后检测三组小鼠胃黏膜炎症因子水平相对值(炎症因子水平相对值高,说明炎症程度严重),结果如图2所示。
(1)对比   (选填组号)组结果,说明幽门螺旋菌会引起小鼠产生炎症反应。
(2)对比2组和3组结果,说明乳酸菌对幽门螺旋菌感染起到   作用。
(3)就上述实验过程,有研究者质疑,乳酸菌是否会引起胃黏膜炎症因子产生呢?请增加一组实验对上述实验加以完善:   。
组别处理 1组 2组 3组
灌胃乳酸菌 - - +
三周后灌胃幽门螺旋菌 - + +
12.(2022七下·杭州月考)为了探究某种细菌的分解作用,生物活动小组的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将甲、乙两组落叶分别进行灭菌处理,甲组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接种该细菌后放在无菌条件下。请你帮助他们一起分析此探究实验:
(1)实验前,必须先将    (填“同一种”或“不同种”)树的落叶分成等量的甲、乙两组。实验过程中滴加等量的蒸馏水,使落叶保持湿润。
(2)实验结果预测:经过一段时间后,   组的落叶有腐烂现象,说明了   。
(3)某同学在实验过程中“将甲、乙两组进行灭菌处理,甲组放在自然条件下培养,乙组接种细菌后放在自然条件下培养”,你认为他能得到预期的结果吗?为什么?   。
13.冬虫夏草,在中国的医药养生中是一种传统的名贵滋补中药材,有调节免疫系统功能、抗肿瘤、抗疲劳等多种功效,因此受到人们的特殊青睐,其价格贵比黄金。冬虫夏草是麦角菌科真菌寄生在蝙蝠蛾科昆虫幼虫上的子座及幼虫尸体的复合体。一种叫作蝙蝠蛾的动物,将虫卵产在地下,卵孵化成长得像蚕宝宝一般的幼虫,喜食植物根茎。另外,有一种孢子,会经过水而渗透到地下,专门找蝙蝠蛾的幼虫寄生,并吸收幼虫体内的营养而快速繁殖,称为虫草真菌。当菌丝慢慢成长的同时,幼虫也随着慢慢长大而钻出地面。直到菌丝繁殖至充满虫体,幼虫就会死亡,此时正好是冬天,就是所谓的冬虫。而当气温回升后,菌丝体就会从冬虫的头部慢慢萌发,长出像草一般的真菌子座,称为夏草。下图为冬虫夏草形成的示意图,根据对于虫草的认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该蝙蝠蛾的发育过程要经历受精卵、幼虫、   、成虫(蛾)四个阶段,其发育过程与蝗虫   (填“相同”或“不相同”)。
(2)蝙蝠蛾的生殖方式是   (填“有性”或“无性”)生殖;若该蝙蝠蛾是一种害虫,则   时期对植物危害最大。
(3)从细胞结构讲,麦角菌科真菌与细菌的主要区别是   。
思维导图
典例分析
举一反三
典例分析
举一反三
课后巩固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