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2021-2022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科学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2021-2022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科学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4.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02-14 18:00:16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2021-2022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科学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2021五上·富阳期末)下列关于光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说明晚上的月亮很亮,是光源
B.“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中水平如镜的湖面是光源
C.“秋夜床前蜡烛微,铜壶滴尽晓钟迟”,微弱的蜡烛是光源
【答案】C
【知识点】光源
【解析】【分析】 我们把自己能发光且正在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太阳、打开的电灯、燃烧着的蜡烛等都是光源。月亮是反射的太阳的光,本身并不发光,不属于光源;湖面本身也不发光,不属于光源。
2.可以用于夜间计时又可以照亮的古代计时器是(  )。
A.蜡烛 B.日晷 C.滴漏
【答案】A
【解析】【解答】 因为蜡烛燃烧时是按照一定的速度消耗的,所以可以用来估算时间,而且蜡烛也有照亮的作用。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可以用来当作计量时间的工具不仅仅是太阳。
3.(2021五上·富阳期末)我们在幕前,能够听到幕后的人说话的声音,却看不见说话的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声音可以透过幕布传播,光沿直线传播,穿透不了不透明的幕布
B.声音可以向四面八方传播,光可以沿曲线传播
C.声音的传播速度很快,而光的传播速度比较慢
【答案】A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光的传播
【解析】【分析】声音是向四面八方进行传播的,我们看不见幕后的人是因为光是沿着直线进行传播的,物体反射的光进入我们眼睛,我们才可以看到物体。
4.(2021五上·富阳期末)人类计时器的发展有一定的顺序,下列从简单到精细的一组是(  )。
A.日晷→水钟→摆钟 B.摆钟→日晷→水钟 C.水钟→摆钟→日晷
【答案】A
【知识点】计时工具
【解析】【分析】考查人类计时工具的发展,是不断向精细准确发展的,最早的计时工具是日晷,依靠太阳进行计时,然后是水钟和摆钟。
5.(2021五上·富阳期末)古时候人民利用日晷(太阳钟)来计时,日晷上的影子相当于钟表上的(  )。
A.刻度 B.时针 C.分针 D.秒针
【答案】B
【知识点】古代计时工具
【解析】【分析】 古人是通过日晷利用太阳来计时的。日晷,本义是指太阳的影子。现代的“日晷”指的是人类古代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 ,日晷上的影子相当于钟表上的时针。
6.潜望镜的两块镜片都是(  )。
A.平面镜 B.凹面镜 C.凸透镜
【答案】A
【解析】【解答】潜望镜的两块镜片都是平面镜。潜望镜是利用平面镜的反射制成的。
【分析】本题考查潜望镜的镜子。
7.(2021五上·富阳期末)中国的地形特点决定了我国河流流向大多是(  )。
A.自西向东 B.自东向西 C.由南往北
【答案】A
【知识点】地形、地貌
【解析】【分析】考查我国的地形特点是西高东低,西边多山地和高原,东边多平原和丘陵,我国的地形特点决定了我国河流大多是自西向东的。
8.(2021五上·富阳期末)地震是一种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的自然现象,当地震发生时,下列做法不合适的是(  )。
A.如果在一楼,就迅速离开房间,跑到空旷的地方
B.如果来不及离开房间就躲藏在牢固的床、桌子等坚固的物体下
C.地震发生时,快速跑到窗边,打开窗户大声呼救
【答案】C
【知识点】地震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考查发生地震时的应对措施, 地震一旦发生,首先要保持清醒、冷静的头脑,及时判别震动状况,千万不可在慌乱中跳楼,这一点极为重要。其次,可躲避在坚实的家具下,或墙角处,亦可转移到承重墙较多、开间小的厨房、厕所去暂避一时。因为这些地方结合力强,尤其是管道经过处理,具有较好的支撑力,抗震系数较大。总之,震时可根据建筑物布局和室内状况,审时度势,寻找安全空间和通道进行躲避,减少人员伤亡。
9.下列能证明光是以直线的形式传播的是(  )。
A.光从太阳到地球大约需要8分钟
B.白天能看到书上的字
C.夜晚城市上空有很多光柱
【答案】C
【知识点】影子
【解析】【解答】光从太阳到地球大约需要8分钟,说明光传播的速度很快;白天能看到书上的字,是因为光的反射。压弯在城市上空看到很多光柱 ,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C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光是沿直线传播的,且不会受其他因素的影响而改变。
10.(2021五上·富阳期末)某同学自制的摆每分钟摆动58次,为了调节到每分钟摆动60次,他应该(  )。
A.加长摆绳 B.缩短摆绳 C.加重摆锤 D.减轻摆锤
【答案】B
【知识点】摆运动快慢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摆摆动的频率与摆绳的长短有关,与其他因素无关,缩短摆绳的长度,可以增加单位时间内的摆动次数。
11.下列我们无法“看到”身体哪些部分?(  )
A.手 B.脚 C.鼻子 D.心脏
【答案】D
【解析】【解答】人体的外观特征包括头、颈、躯干、四肢,通过直接观察便可知道。而心脏属于内部结构。
【分析】本题考查人的身体结构外部组成与内部组成在观察时的区别。
12.骨骼、关节、肌肉的关系是(  )
A.彼此孤立的 ,没有任何联系。
B.有联系,但是能够独立完成动作。
C.有的动作能独立完成,有的必须共同完成。
D.每一个动作都是相互协调,共同完成的,缺一不可。
【答案】D
【知识点】关节和肌肉的运动
【解析】【解答】骨骼、关节、肌肉相互协调,共同完成的,缺一不可。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身体的各个部分都是相互协作,共同完成的。
13.(2019四上·绍兴期末)氧气进入血液后,由(  )通过血管输送到身体的各个部位。
A.大脑 B.胃 C.心脏 D.肺
【答案】C
【知识点】心脏的运动
【解析】【分析】氧气在肺部进行气体交换,进入血液,由心脏通过血管输送到身体的各个部位。
14.(2021五上·富阳期末)下列关于制订健康生活计划的做法,正确的是(  )。
A.制订一个不太可能实现的目标来激励自己
B.制订计划后,按计划实施一次就够了
C.按照制订的计划开始行动,并及时记录计划的执行效果
【答案】C
【知识点】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解析】【分析】 制订健康生活计划核心素养目标科学观念:通过评估自己的健康状况,知道良好的生活习惯有益于身心健康,认识到科学合理的计划有助于形成健康生活的习惯。
15.(2021五上·富阳期末)下列方法不能缓解压力的是(  )。
A.适当进行体育锻炼 B.唱自己喜欢的歌曲 C.找同学大吵一架
【答案】C
【知识点】情绪管理
【解析】【分析】考查生活中缓解压力的方法,找同学吵架不仅不能缓解自身的压力,还会增加压力。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8分)
16.(2021五上·富阳期末)地球的内部可以分成三个部分,绝大部分地震发生在   内,其中   处的温度是最高的。
【答案】地壳;地核
【知识点】地球的内部结构
【解析】【分析】考查发生地震时对地球的内部的影响,地震发生在地壳中,是由地壳的运动形成的,地核的温度是最高的。
17.(2021五上·富阳期末)由于流水对土地的   作用,地表会形成许多   和   。
【答案】侵蚀;溪流;沟壑
【知识点】水对地貌的影响
【解析】【分析】考查水流对地形地貌的影响,流水会对土地进行侵蚀,地表会形成溪流或者沟壑地貌。
18.(2021五上·富阳期末)在河流的上游河床上,我们能看到布满的   ,中游河床上堆积了很多的   ,下游的河床上堆满了   。(填“细沙”“大石头”或“鹅卵石”)
【答案】大石头;鹅卵石;细沙
【知识点】水对地貌的影响
【解析】【分析】考查河流的侵蚀作用,石头在河流中被侵蚀,在河流上游是大石头,随着河流的作用,慢慢称为了鹅卵石,最后被侵蚀成细沙。
19.(2021五上·富阳期末)雨水降落时的力量会打散并带起土壤的微粒,一部分土壤被带走,这就是   。
【答案】侵蚀
【知识点】降雨对土地带来的变化
【解析】【分析】考查雨水侵蚀的定义, 侵蚀作用自然界的一种现象,是自然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由于水的流动,带走了地球表面的土壤,使得土地变得贫瘠,岩石裸露,植被破坏,生态恶化。侵蚀作用可分为风化、溶解、磨蚀、浪蚀、腐蚀和搬运作用。
20.(2021五上·富阳期末)当月球运行至地球的阴影中时,就会发生   现象。
【答案】月食
【知识点】月食
【解析】【分析】 月食是一种特殊的天文现象,指当月球运行至地球的阴影部分时,在月球和地球之间的地区会因为太阳光被地球所遮蔽,就看到月球缺了一块。此时的太阳、地球、月球恰好(或几乎)在同一条直线上。
21.(2021五上·富阳期末)   可以在“黑暗”的环境中,将人眼看不见的光转换成   ,让我们看到物体。
【答案】夜视仪;电子信号
【知识点】科技
【解析】【分析】考查夜视仪的原理,夜视仪是将肉眼看不到的光转化成电子信号才能够让我们看到。
22.合理的   与良好的   ,会让心脏更好地工作,有利于我们的健康。
【答案】休息;睡眠
【解析】【解答】合理的休息与良好的睡眠,是保护心脏的重要措施。
【分析】本题强化保护心脏的重要性。
23.我们的身体有一个支架,这就是   ,它   我们的身体,保护我们的   ,使我们能进行各种各样的   。
【答案】骨骼;支撑;内脏器官;活动
【解析】【解答】骨骼支撑着我们的身体,保护我们的内脏器官,使我们能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
【分析】本题考查骨骼对人体的作用。
三、综合题(共52分)
24.(2021五上·富阳期末)阅读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英国科学家威廉·哈维研究发现,人的心脏可容纳约0.5升的血液。虽然心脏收缩时挤出来的血液不是所有的血,但也有一定的量。假设挤出的量是0.2升,按心脏母分钟跳动75次计算,一分钟从心脏送出的血量就约有15升,乘以60,就可以知道一小时输出的血量约有900升。
(1)估算人的心脏一天跳动的次数。
(2)简单分析心脏为什么要这样频繁地跳动?
(3)血液在身体内是怎样流动的呢?
【答案】(1)75×60×24= 108000(次)
(2)心脏的作用 是推动血液流动。心脏频繁地跳动使血液不断地流动,血液中的营养和氧气通过血液循环运输到身体的各个部分,维持身体的生命活动。
(3)血液通过心脏的收缩被挤出心脏,通过血管流向身体各部分;血液通过心脏的舒张被吸入心脏,形成一个完整的血液循环过程。
【知识点】心脏的运动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血液循环系统。
(1) 心跳正常的次数是60-100次/分,为成人安静状态下心跳正常范围值 ,人一天跳动的次数换算成24小时就是一天的次数。
(2)考查心脏的作用, 心脏主要功能是为血液流动提供动力,把血液运行至身体各个部分。
(3)考查血液在人体中的流动方式, 血液循环就是指血液在心脏泵的作用下,按照一定方向在心脏和血管系统中周而复始的运动。血循环包括体循环以及肺循环,并通过心脏互相连接,完成了一个整个的循环系统,其中体循环主要是将氧气和营养物质,带到身体各种组织脏器内,而肺循环主要是负责将二氧化碳代谢到体外并将氧气带入体内。
25.(2021五上·富阳期末)摆的研究。
李红同学在实验室探索“摆的快慢与什么有关”。她用两个铁架台、棉线、铁球组成了一个简易的摆,请和她一起完成下列问题。
(1)请在图1的括号内写出摆对应结构的名称。
(2)图1是研究摆的快慢与   关系的一组实验装置,此实验中需要改变的条件是   ,保持相同的条件是   、   等。
(3)李红通过图1的实验装置得到如下数据:
  15秒内摆动的次数
摆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①号摆 17 17 25 17
②号摆 15 15 14 15
①分析数据前,我们都要对数据进行处理,上表数据中你认为最有可能是实验操作籍误产生的数据是   。
②我们常常要进行多次重复实验,这样做的目的是   。
(4)李红发现真正影响摆的快慢的因素是摆长,摆长越短,摆动越   ;如图2中A、B两个摆,在相同时间内摆动次数较少的是   。
(5)李红在家研究机械摆钟,她拿来秒表对着机械摆钟进行了长时间的观察,发现机械摆钟走快了,正确的调整方法是(  )。
A.向上调节螺母 B.向下调节螺母 C.增加摆锤重量
【答案】(1)
(2)摆绳长度;摆绳长度;摆锤质量;摆幅大小
(3)25;防止偶然性误差出现
(4)快;B
(5)B
【知识点】摆运动快慢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考查影响摆的快慢的因素。
(1)考查摆的结构,分为摆绳和摆锤。
(2)图一中变量是摆绳的长短不同,所以研究的是摆的快慢与摆绳长度的关系,实验中除了摆绳长度在变动外,其他条件应该保持不变。
(3)考查摆摆动的等时性,①号摆实验时25这个数据很可能是错误的;通过重复实验可以增加实验的准确性,防止偶然因素影响实验结果。
(4)通过实验可以发现,摆绳的长度是影响摆动快慢的唯一因素,摆绳越长,摆动越慢。
26.(2021五上·富阳期末)实验中,他们利用一面镜子和多面镜子将阳光投射到白纸的同一位置上,观察、比较白纸上光斑处的阳光强弱。
(1)阳光遇到镜面而改变传播方向,这种现象称为(  )。
A.光的斜射 B.光的直射 C.光的反射 D.光的折射
(2)小明用示意图画出阳光遇到镜子时的传播路线,正确的是(  )。
A. B.
C. D.
(3)实验中,他们利用不同数量的镜子来投射阳光,最主要的目的是(  )。
A.改变镜子的投射面积 B.改变镜子的投射角度
C.改变纸上的光照位置 D.改变纸上的光照强弱
(4)实验中,他们通过肉眼观察来判断白纸上光斑处的阳光多少,依据是(  )。
A.光斑的形状变化 B.光斑的面积变化
C.光斑的亮度变化 D.光斑的温度变化
【答案】(1)C
(2)B
(3)D
(4)C
【知识点】光的传播;光的折射;光的反射;光路图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光的反射。
(1)考查光的反射原理,光是沿着直线传播的,遇到镜面会改变方向,这属于光的反射。
(2)考查光的传播路线图,光的入射角是等于反射角的。
(3)实验中通过改变镜子的数量来改变纸上的光照强弱。
(4)在实验中,我们是根据光斑的亮度变化来判断白纸上光斑的阳光多少。
27.(2021五上·富阳期末)下列表格记录了“什么样的土地容易被侵蚀”的实验现象。请仔细阅读表格中的信息,完成下列问题。
土地序号 降雨量的大小 模拟土地的坡度 有无植物覆盖 模拟土地的表面积 径流中黏土和细沙情况
1 大雨 30度. 无 400平方厘米 很多
2 大雨. 20度 无
  很多
3 小雨 30度. 有
  很少
4 大雨 20度 有
  较少
5 小雨 45度 有
  较少
6 小雨 30度 无
  较少
(1)小明选择了1号和6号土地来研究,他是想研究什么因素与土地被侵蚀的关系(  )。
A.降雨量的大小 B.坡度的大小 C.有无植物覆盖
(2)要研究植物覆盖对土地的侵蚀,不能选择下列哪两块土地(  )。
A.2号和4号 B.3号和6号 C.1号和5号
(3)判断土地被侵蚀的程度时,我们的依据是(  )。
A.雨水的清澈情况 B.土地吸水的多少 C.径流的浑浊程度
(4)小明选择3号和5号土地对比研究,他的猜想是   。
(5)小明选择5号和6号土地对比研究,得出“有无植被与土地被雨水侵蚀的程度没有影响”的结论。你认为科学吗?   。你的理由是   。
【答案】(1)A
(2)C
(3)C
(4)土地被雨水侵蚀的程度与土地的坡度有关
(5)不科学;5 号和6号土地的坡度不一样
【知识点】降雨对土地带来的变化
【解析】【分析】考查不同土壤被侵蚀的难易情况。
(1)1号和6号土地的变量是降雨量不同,是向研究不同的降雨量对土地被侵蚀的关系。
(2)1号和5号土地的变量是降雨量不同、土地坡度不同、有无植物覆盖不同,有三个变量,不能用来研究植物覆盖对土地侵蚀的作用。
(3)考查实验中的判断标准,我们可以通过径流的浑浊情况来判断土地被侵蚀的程度。
(4)3号和5号土地的变量是土地坡度不同,是研究土地坡度与土地被侵蚀的关系。
(5)5号和6号土地的坡度不同、有无植被情况不同,有2个变量,不能作为研究有无植被被雨水侵蚀的实验。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2021-2022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科学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2021五上·富阳期末)下列关于光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说明晚上的月亮很亮,是光源
B.“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中水平如镜的湖面是光源
C.“秋夜床前蜡烛微,铜壶滴尽晓钟迟”,微弱的蜡烛是光源
2.可以用于夜间计时又可以照亮的古代计时器是(  )。
A.蜡烛 B.日晷 C.滴漏
3.(2021五上·富阳期末)我们在幕前,能够听到幕后的人说话的声音,却看不见说话的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声音可以透过幕布传播,光沿直线传播,穿透不了不透明的幕布
B.声音可以向四面八方传播,光可以沿曲线传播
C.声音的传播速度很快,而光的传播速度比较慢
4.(2021五上·富阳期末)人类计时器的发展有一定的顺序,下列从简单到精细的一组是(  )。
A.日晷→水钟→摆钟 B.摆钟→日晷→水钟 C.水钟→摆钟→日晷
5.(2021五上·富阳期末)古时候人民利用日晷(太阳钟)来计时,日晷上的影子相当于钟表上的(  )。
A.刻度 B.时针 C.分针 D.秒针
6.潜望镜的两块镜片都是(  )。
A.平面镜 B.凹面镜 C.凸透镜
7.(2021五上·富阳期末)中国的地形特点决定了我国河流流向大多是(  )。
A.自西向东 B.自东向西 C.由南往北
8.(2021五上·富阳期末)地震是一种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的自然现象,当地震发生时,下列做法不合适的是(  )。
A.如果在一楼,就迅速离开房间,跑到空旷的地方
B.如果来不及离开房间就躲藏在牢固的床、桌子等坚固的物体下
C.地震发生时,快速跑到窗边,打开窗户大声呼救
9.下列能证明光是以直线的形式传播的是(  )。
A.光从太阳到地球大约需要8分钟
B.白天能看到书上的字
C.夜晚城市上空有很多光柱
10.(2021五上·富阳期末)某同学自制的摆每分钟摆动58次,为了调节到每分钟摆动60次,他应该(  )。
A.加长摆绳 B.缩短摆绳 C.加重摆锤 D.减轻摆锤
11.下列我们无法“看到”身体哪些部分?(  )
A.手 B.脚 C.鼻子 D.心脏
12.骨骼、关节、肌肉的关系是(  )
A.彼此孤立的 ,没有任何联系。
B.有联系,但是能够独立完成动作。
C.有的动作能独立完成,有的必须共同完成。
D.每一个动作都是相互协调,共同完成的,缺一不可。
13.(2019四上·绍兴期末)氧气进入血液后,由(  )通过血管输送到身体的各个部位。
A.大脑 B.胃 C.心脏 D.肺
14.(2021五上·富阳期末)下列关于制订健康生活计划的做法,正确的是(  )。
A.制订一个不太可能实现的目标来激励自己
B.制订计划后,按计划实施一次就够了
C.按照制订的计划开始行动,并及时记录计划的执行效果
15.(2021五上·富阳期末)下列方法不能缓解压力的是(  )。
A.适当进行体育锻炼 B.唱自己喜欢的歌曲 C.找同学大吵一架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8分)
16.(2021五上·富阳期末)地球的内部可以分成三个部分,绝大部分地震发生在   内,其中   处的温度是最高的。
17.(2021五上·富阳期末)由于流水对土地的   作用,地表会形成许多   和   。
18.(2021五上·富阳期末)在河流的上游河床上,我们能看到布满的   ,中游河床上堆积了很多的   ,下游的河床上堆满了   。(填“细沙”“大石头”或“鹅卵石”)
19.(2021五上·富阳期末)雨水降落时的力量会打散并带起土壤的微粒,一部分土壤被带走,这就是   。
20.(2021五上·富阳期末)当月球运行至地球的阴影中时,就会发生   现象。
21.(2021五上·富阳期末)   可以在“黑暗”的环境中,将人眼看不见的光转换成   ,让我们看到物体。
22.合理的   与良好的   ,会让心脏更好地工作,有利于我们的健康。
23.我们的身体有一个支架,这就是   ,它   我们的身体,保护我们的   ,使我们能进行各种各样的   。
三、综合题(共52分)
24.(2021五上·富阳期末)阅读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英国科学家威廉·哈维研究发现,人的心脏可容纳约0.5升的血液。虽然心脏收缩时挤出来的血液不是所有的血,但也有一定的量。假设挤出的量是0.2升,按心脏母分钟跳动75次计算,一分钟从心脏送出的血量就约有15升,乘以60,就可以知道一小时输出的血量约有900升。
(1)估算人的心脏一天跳动的次数。
(2)简单分析心脏为什么要这样频繁地跳动?
(3)血液在身体内是怎样流动的呢?
25.(2021五上·富阳期末)摆的研究。
李红同学在实验室探索“摆的快慢与什么有关”。她用两个铁架台、棉线、铁球组成了一个简易的摆,请和她一起完成下列问题。
(1)请在图1的括号内写出摆对应结构的名称。
(2)图1是研究摆的快慢与   关系的一组实验装置,此实验中需要改变的条件是   ,保持相同的条件是   、   等。
(3)李红通过图1的实验装置得到如下数据:
  15秒内摆动的次数
摆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①号摆 17 17 25 17
②号摆 15 15 14 15
①分析数据前,我们都要对数据进行处理,上表数据中你认为最有可能是实验操作籍误产生的数据是   。
②我们常常要进行多次重复实验,这样做的目的是   。
(4)李红发现真正影响摆的快慢的因素是摆长,摆长越短,摆动越   ;如图2中A、B两个摆,在相同时间内摆动次数较少的是   。
(5)李红在家研究机械摆钟,她拿来秒表对着机械摆钟进行了长时间的观察,发现机械摆钟走快了,正确的调整方法是(  )。
A.向上调节螺母 B.向下调节螺母 C.增加摆锤重量
26.(2021五上·富阳期末)实验中,他们利用一面镜子和多面镜子将阳光投射到白纸的同一位置上,观察、比较白纸上光斑处的阳光强弱。
(1)阳光遇到镜面而改变传播方向,这种现象称为(  )。
A.光的斜射 B.光的直射 C.光的反射 D.光的折射
(2)小明用示意图画出阳光遇到镜子时的传播路线,正确的是(  )。
A. B.
C. D.
(3)实验中,他们利用不同数量的镜子来投射阳光,最主要的目的是(  )。
A.改变镜子的投射面积 B.改变镜子的投射角度
C.改变纸上的光照位置 D.改变纸上的光照强弱
(4)实验中,他们通过肉眼观察来判断白纸上光斑处的阳光多少,依据是(  )。
A.光斑的形状变化 B.光斑的面积变化
C.光斑的亮度变化 D.光斑的温度变化
27.(2021五上·富阳期末)下列表格记录了“什么样的土地容易被侵蚀”的实验现象。请仔细阅读表格中的信息,完成下列问题。
土地序号 降雨量的大小 模拟土地的坡度 有无植物覆盖 模拟土地的表面积 径流中黏土和细沙情况
1 大雨 30度. 无 400平方厘米 很多
2 大雨. 20度 无
  很多
3 小雨 30度. 有
  很少
4 大雨 20度 有
  较少
5 小雨 45度 有
  较少
6 小雨 30度 无
  较少
(1)小明选择了1号和6号土地来研究,他是想研究什么因素与土地被侵蚀的关系(  )。
A.降雨量的大小 B.坡度的大小 C.有无植物覆盖
(2)要研究植物覆盖对土地的侵蚀,不能选择下列哪两块土地(  )。
A.2号和4号 B.3号和6号 C.1号和5号
(3)判断土地被侵蚀的程度时,我们的依据是(  )。
A.雨水的清澈情况 B.土地吸水的多少 C.径流的浑浊程度
(4)小明选择3号和5号土地对比研究,他的猜想是   。
(5)小明选择5号和6号土地对比研究,得出“有无植被与土地被雨水侵蚀的程度没有影响”的结论。你认为科学吗?   。你的理由是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光源
【解析】【分析】 我们把自己能发光且正在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太阳、打开的电灯、燃烧着的蜡烛等都是光源。月亮是反射的太阳的光,本身并不发光,不属于光源;湖面本身也不发光,不属于光源。
2.【答案】A
【解析】【解答】 因为蜡烛燃烧时是按照一定的速度消耗的,所以可以用来估算时间,而且蜡烛也有照亮的作用。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可以用来当作计量时间的工具不仅仅是太阳。
3.【答案】A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光的传播
【解析】【分析】声音是向四面八方进行传播的,我们看不见幕后的人是因为光是沿着直线进行传播的,物体反射的光进入我们眼睛,我们才可以看到物体。
4.【答案】A
【知识点】计时工具
【解析】【分析】考查人类计时工具的发展,是不断向精细准确发展的,最早的计时工具是日晷,依靠太阳进行计时,然后是水钟和摆钟。
5.【答案】B
【知识点】古代计时工具
【解析】【分析】 古人是通过日晷利用太阳来计时的。日晷,本义是指太阳的影子。现代的“日晷”指的是人类古代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 ,日晷上的影子相当于钟表上的时针。
6.【答案】A
【解析】【解答】潜望镜的两块镜片都是平面镜。潜望镜是利用平面镜的反射制成的。
【分析】本题考查潜望镜的镜子。
7.【答案】A
【知识点】地形、地貌
【解析】【分析】考查我国的地形特点是西高东低,西边多山地和高原,东边多平原和丘陵,我国的地形特点决定了我国河流大多是自西向东的。
8.【答案】C
【知识点】地震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考查发生地震时的应对措施, 地震一旦发生,首先要保持清醒、冷静的头脑,及时判别震动状况,千万不可在慌乱中跳楼,这一点极为重要。其次,可躲避在坚实的家具下,或墙角处,亦可转移到承重墙较多、开间小的厨房、厕所去暂避一时。因为这些地方结合力强,尤其是管道经过处理,具有较好的支撑力,抗震系数较大。总之,震时可根据建筑物布局和室内状况,审时度势,寻找安全空间和通道进行躲避,减少人员伤亡。
9.【答案】C
【知识点】影子
【解析】【解答】光从太阳到地球大约需要8分钟,说明光传播的速度很快;白天能看到书上的字,是因为光的反射。压弯在城市上空看到很多光柱 ,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C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光是沿直线传播的,且不会受其他因素的影响而改变。
10.【答案】B
【知识点】摆运动快慢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摆摆动的频率与摆绳的长短有关,与其他因素无关,缩短摆绳的长度,可以增加单位时间内的摆动次数。
11.【答案】D
【解析】【解答】人体的外观特征包括头、颈、躯干、四肢,通过直接观察便可知道。而心脏属于内部结构。
【分析】本题考查人的身体结构外部组成与内部组成在观察时的区别。
12.【答案】D
【知识点】关节和肌肉的运动
【解析】【解答】骨骼、关节、肌肉相互协调,共同完成的,缺一不可。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身体的各个部分都是相互协作,共同完成的。
13.【答案】C
【知识点】心脏的运动
【解析】【分析】氧气在肺部进行气体交换,进入血液,由心脏通过血管输送到身体的各个部位。
14.【答案】C
【知识点】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解析】【分析】 制订健康生活计划核心素养目标科学观念:通过评估自己的健康状况,知道良好的生活习惯有益于身心健康,认识到科学合理的计划有助于形成健康生活的习惯。
15.【答案】C
【知识点】情绪管理
【解析】【分析】考查生活中缓解压力的方法,找同学吵架不仅不能缓解自身的压力,还会增加压力。
16.【答案】地壳;地核
【知识点】地球的内部结构
【解析】【分析】考查发生地震时对地球的内部的影响,地震发生在地壳中,是由地壳的运动形成的,地核的温度是最高的。
17.【答案】侵蚀;溪流;沟壑
【知识点】水对地貌的影响
【解析】【分析】考查水流对地形地貌的影响,流水会对土地进行侵蚀,地表会形成溪流或者沟壑地貌。
18.【答案】大石头;鹅卵石;细沙
【知识点】水对地貌的影响
【解析】【分析】考查河流的侵蚀作用,石头在河流中被侵蚀,在河流上游是大石头,随着河流的作用,慢慢称为了鹅卵石,最后被侵蚀成细沙。
19.【答案】侵蚀
【知识点】降雨对土地带来的变化
【解析】【分析】考查雨水侵蚀的定义, 侵蚀作用自然界的一种现象,是自然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由于水的流动,带走了地球表面的土壤,使得土地变得贫瘠,岩石裸露,植被破坏,生态恶化。侵蚀作用可分为风化、溶解、磨蚀、浪蚀、腐蚀和搬运作用。
20.【答案】月食
【知识点】月食
【解析】【分析】 月食是一种特殊的天文现象,指当月球运行至地球的阴影部分时,在月球和地球之间的地区会因为太阳光被地球所遮蔽,就看到月球缺了一块。此时的太阳、地球、月球恰好(或几乎)在同一条直线上。
21.【答案】夜视仪;电子信号
【知识点】科技
【解析】【分析】考查夜视仪的原理,夜视仪是将肉眼看不到的光转化成电子信号才能够让我们看到。
22.【答案】休息;睡眠
【解析】【解答】合理的休息与良好的睡眠,是保护心脏的重要措施。
【分析】本题强化保护心脏的重要性。
23.【答案】骨骼;支撑;内脏器官;活动
【解析】【解答】骨骼支撑着我们的身体,保护我们的内脏器官,使我们能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
【分析】本题考查骨骼对人体的作用。
24.【答案】(1)75×60×24= 108000(次)
(2)心脏的作用 是推动血液流动。心脏频繁地跳动使血液不断地流动,血液中的营养和氧气通过血液循环运输到身体的各个部分,维持身体的生命活动。
(3)血液通过心脏的收缩被挤出心脏,通过血管流向身体各部分;血液通过心脏的舒张被吸入心脏,形成一个完整的血液循环过程。
【知识点】心脏的运动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血液循环系统。
(1) 心跳正常的次数是60-100次/分,为成人安静状态下心跳正常范围值 ,人一天跳动的次数换算成24小时就是一天的次数。
(2)考查心脏的作用, 心脏主要功能是为血液流动提供动力,把血液运行至身体各个部分。
(3)考查血液在人体中的流动方式, 血液循环就是指血液在心脏泵的作用下,按照一定方向在心脏和血管系统中周而复始的运动。血循环包括体循环以及肺循环,并通过心脏互相连接,完成了一个整个的循环系统,其中体循环主要是将氧气和营养物质,带到身体各种组织脏器内,而肺循环主要是负责将二氧化碳代谢到体外并将氧气带入体内。
25.【答案】(1)
(2)摆绳长度;摆绳长度;摆锤质量;摆幅大小
(3)25;防止偶然性误差出现
(4)快;B
(5)B
【知识点】摆运动快慢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考查影响摆的快慢的因素。
(1)考查摆的结构,分为摆绳和摆锤。
(2)图一中变量是摆绳的长短不同,所以研究的是摆的快慢与摆绳长度的关系,实验中除了摆绳长度在变动外,其他条件应该保持不变。
(3)考查摆摆动的等时性,①号摆实验时25这个数据很可能是错误的;通过重复实验可以增加实验的准确性,防止偶然因素影响实验结果。
(4)通过实验可以发现,摆绳的长度是影响摆动快慢的唯一因素,摆绳越长,摆动越慢。
26.【答案】(1)C
(2)B
(3)D
(4)C
【知识点】光的传播;光的折射;光的反射;光路图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光的反射。
(1)考查光的反射原理,光是沿着直线传播的,遇到镜面会改变方向,这属于光的反射。
(2)考查光的传播路线图,光的入射角是等于反射角的。
(3)实验中通过改变镜子的数量来改变纸上的光照强弱。
(4)在实验中,我们是根据光斑的亮度变化来判断白纸上光斑的阳光多少。
27.【答案】(1)A
(2)C
(3)C
(4)土地被雨水侵蚀的程度与土地的坡度有关
(5)不科学;5 号和6号土地的坡度不一样
【知识点】降雨对土地带来的变化
【解析】【分析】考查不同土壤被侵蚀的难易情况。
(1)1号和6号土地的变量是降雨量不同,是向研究不同的降雨量对土地被侵蚀的关系。
(2)1号和5号土地的变量是降雨量不同、土地坡度不同、有无植物覆盖不同,有三个变量,不能用来研究植物覆盖对土地侵蚀的作用。
(3)考查实验中的判断标准,我们可以通过径流的浑浊情况来判断土地被侵蚀的程度。
(4)3号和5号土地的变量是土地坡度不同,是研究土地坡度与土地被侵蚀的关系。
(5)5号和6号土地的坡度不同、有无植被情况不同,有2个变量,不能作为研究有无植被被雨水侵蚀的实验。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