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短文两篇 陋室铭 课件(共2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7. 短文两篇 陋室铭 课件(共27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2-15 09:09: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此人生活在中唐时期,与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交谊很深,世称“刘柳”;与白居易并称为“刘白”;后世尊称他为“诗豪”。他是谁?听提示猜人物课堂导入义务教育教科书(部编版)
17.陋室铭
语文/七年级下册
1.理解本文的主题。
2.了解铭文的特点。
3.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 4.朗读、背诵全文。
课时目标
刘禹锡(772—840),唐代文学家。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贞元进士,曾官监察御史。永贞元年(805),与柳宗元等参与王叔文政治革新运动,失败后长期被贬 在外。直到永和元年(827)回到长安,任太子宾客。他的文章,说理精辟,词锋犀利,有《刘梦得文集》。
自主探究——预习与交流
1.走近作者
铭,是一种文体,多刻写于器物之上,用于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文辞精练,有韵,读来铿锵有力;体制短小,最短者不足十字,与格言颇相似。
自主探究——预习与交流
2.题目解说
阅读课文。并完成下列探究任务。
1.圈出文中你所不熟悉的字词。
2.划出朗读的节奏。
阅读课文——合作与探究
一、初读课文
阅读课文——合作与探究
二、读准字音
德馨( ) 苔( )痕
案牍( ) 鸿儒( )
西蜀( ) 何陋( )
调素琴( )
xīn
tái

hónɡ rú
shǔ
lòu
tiáo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陋室铭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
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译文:山不在于多高,有了神仙就出名。水不在于多深,有了龙就显得有了灵气。
重点句一: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高尚(就不感到简陋了)。
这、此
简陋的屋子

灵异、神奇
在于
出名、著名

品德高尚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
往来无白丁。
没有学问的人
博学的人
映入
长到
重点句二:苔痕蔓延到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草色映入竹帘,使室内染上青色。到这里谈笑的都是博学的人,交往的没有知识浅薄的人。

阅读课文——合作与探究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
案牍之劳形。
重点句三: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古琴,阅读佛经。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心境,没有官府公文劳神伤身。
佛经
不加修饰的
弹琴
奏乐的声音
使……乱,扰乱。
身体、形体
使……劳累
公事文书
语气助词,不译。用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
有?
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
重点句四: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
什么
助词、不译宾语前置的标志
阅读课文——合作与探究
山不一定要高,有仙人就出名了;水不一定要深,有了龙就灵异了。这是简陋的屋子,只因我(住屋的人)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苔痕蔓延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草色映入竹帘,使室内染上青色。谈谈笑笑的是博学的人,往来的没有粗俗浅薄的人。可以弹奏朴素的古琴,阅览珍贵的佛经。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心境,没有官府公文劳神伤身。(如同)南阳诸葛亮的茅庐,西蜀杨子云的亭子。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阅读课文——合作与探究
三、参考译文
1.文中哪句话统领全文大意?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作者是否从一开始就写陋室?文章从何入笔?起何作用?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阅读课文——合作与探究
四、思考探究
3.作者笔下的陋室环境如何?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 恬静、雅致、令人赏心悦目。(环境之雅)
阅读课文——合作与探究
4.陋室主人交往之人、日常生活又怎么样?
交往之人:(交往之雅)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日常生活:(情趣之雅)
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谈笑风生,纵情畅怀。
--- 怡然自得,高雅脱俗。
阅读课文——合作与探究
5.作者从哪几方面写“陋” 室不“陋”,表现了室主品德高尚?
居室环境(室中景),交往之人(室中人),日常生活(室中事)。
阅读课文——合作与探究
6.作者把“陋室”比作哪些古贤名室?文中哪一句话,进一步表明了“陋”室不“陋”?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南阳诸葛庐 西蜀子云亭
政治上建功立业的伟大抱负
文学上万古流芳的高远志趣
远大抱负
7.文章结尾引孔子的话“何陋之有”,有什么含义?
引孔子的话,再次表明自己的观点态度,是画龙点睛之笔。
阅读课文——合作与探究
作者身居陋室却不觉其陋,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通过对居室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了一种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阅读课文——合作与探究
五、想一想
托物言志——
借助某种事物来抒发感情。
陋室


安贫乐道高洁傲岸
阅读课文——合作与探究
不论是居于陋室还是身处豪宅,最重要的是居住的人能有“德馨”。
本文通过对陋室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不慕荣华、安贫乐道的情趣,处在物质生活丰富的今天,你如何看待作者的这种生活态度?
阅读课文——合作与探究
阅读课文——合作与探究
五、拓展与赏析
你一定热爱自己的家、自己的寝室吧!读了刘禹锡的《陋室铭》,学学他,为我们的家描上精彩的一笔,用来表达我们居住其中的感受。
分不在高,及格就行;
学不在深,作弊则灵。
斯是教室,唯我闲情。
小说传得快,杂志翻得勤,
琢磨打篮球,寻思游戏厅,
可以打瞌睡,观窗景。
无书声之乱耳,无复习之劳心,
自习说闲话,讲课听不进。
心里说,混张文凭。
教室铭
仿写作品之一:
讨论:此则材料是针对我们中学生中普遍存在的什么问题来谈的?
寝室铭
人不算多,八介平民;室不算幽,有窗无帘。斯是宿舍,惟吾悠闲。放声吟新曲,尽情侃大山。摆棋东床下,逐鹿楚河旁。可以学书画,弹吉他。有朋友之谈笑,有音乐之陶情。人生多苦闷,此处少烦忧。小子云:宿舍文明!
仿写作品之二: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