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Ⅰ卷
一、课内基础知识(每题3分,共21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A.鼙鼓(pí) 霰雪(xiàn) 神妪(yù) 凝睇(dì)
B.箜篌(kōnɡ hóu) 阑珊(shān) 雪霁(jì) 溽暑(rǔ)
C.侵晓(qīn) 霜蟾(chán) 薜荔(pìlì) 潺湲(chán yuán)
D.阴霾(mái) 迤逦(yǐ lǐ) 踯躅(zhí zhú) 霓裳(shānɡ)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春霄 天生丽质 六宫粉黛 缓歌慢舞
B.宛转 九重城阙 雕栏玉砌 露脚斜飞
C.萦纡 上穷碧落 珠箔银屏 钿合金钗
D.仙袂 夕殿萤飞 小楫轻舟 黄埃散漫
3.下列对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姊妹弟兄皆列士(封爵赐邑) 目眇眇兮愁予(使我发愁)
B.何处相思明月楼(高楼) 吴楚东南坼(分裂,这里引申为划分)
C.游人只合江南老(只应) 人事音书漫寂寥(徒然,白白地)
D.项王军壁垓下(设营驻守) 愿为诸君快战(痛快地打一仗)
4.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青莲居士、四明狂客、少陵野老、香山居士、“六一”居士、东坡居士、白石道人,依次是指李白、孟浩然、杜甫、白居易、王安石、苏轼、姜夔。
B.古体诗有两种含义:一指诗体名,也称古诗、古风,与唐以后兴起的近体诗相对;二是对于古代诗歌的泛称,以区别于现代诗歌。
C.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是唐代出现的新诗体,唐人为了与以前的古体诗相区别,故名之为“近体”。这种诗的主要特点是篇有定句,句有定字,韵有定位,字有定声,联有定对。
D.歌行是古体诗的一种,汉乐府诗题多用歌、行、曲、引、吟、叹、怨等,其中以“歌”“行”最多,逐渐合称为一种诗体名。著名的作品有白居易的《长恨歌》等。
5.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技盖至此乎 B.善刀而藏之 C.骑皆伏曰 D.被十余创
6.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因其固然 B.视为止,行为迟 C.乃自刎而死 D.期山东为三处
7.下列有关课内诗歌内容的表述,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鲍照《拟行路难》其四,采用了以“水”喻人的比兴手法,那流向“东西南北”不同方位的“水”,恰好比喻了社会生活中高低贵贱不同处境的人。“水”的流向,是地势造成的;人的处境,是门第决定的。诗人借此形象地揭示出了现实社会里门阀制度的不合理性。
B.《蜀相》和《书愤》都有对诸葛亮的追怀,也都表达了对诸葛亮的敬仰与称颂之情,所不同的是前者是抒情诗,重在表达自己壮志未酬的痛苦;后者是咏史怀古诗,重在肯定诸葛亮积极进取的北伐精神。
C.《夜归鹿门歌》分别写了江边和山中两个场景,前者侧重写世俗,人们喧闹着争渡回家,但“我”却保持着超脱、潇洒的心态;后者侧重写“我” 夜归之后的隐居生活,与尘世隔绝,孤独寂寞,生动地塑造了一个隐者的形象。
D.《阁夜》一诗被誉为杜甫律诗中的典范性作品。诗人围绕题目,从几个重要侧面抒写夜宿西阁的所见所闻所感,从寒宵雪霁写到五更鼓角,从天空星河写到江上洪波,从山川形胜写到战乱人事,从当前现实写到千年往迹。气象雄阔,有上天下地、俯仰古今之概。
三、课内古诗文阅读(共18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3~15题。(每题3分,共9分)
梦游天姥吟留别
李 白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13.下列对有关诗句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势拔五岳掩赤城”句中的“五岳”是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嵩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势拔五岳”是说五岳气势凌云挺拔。
B.“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中的“向来”是“刚才,从前”的意思。这里写梦醒后的失落感,表达了难以名状的复杂心情。
C.“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东,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东。这两句是用比喻手法表现作者对人生的感伤,包含了诗人几多的感慨。
D.“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作者认为徜徉山水的乐趣才是最快意的。
14.下列对这首诗中句子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诗一开头先说古代传说中的海外仙境——瀛洲,虚无缥缈,不可寻求,而现实中的天姥山在云霓中时隐时现,胜似仙境。以虚衬实,突出天姥胜景,暗蕴诗人对天姥山的向往。
B.“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金台、银台与日月交相辉映,景色壮丽,异彩缤纷,何等的惊心眩目,光耀夺人!仙山的盛会正是人世间生活的反映。
C.“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诗中包含着诗人对人生的几多失意和深沉的感慨,流露出颇有消极意味的思想,格调消沉、低下。
D.“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这两句点明了全诗的主旨:对名山仙境的向往,是出于对权贵的抗争。
15.下面对这首诗歌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记梦诗,也是一首游仙诗。意境雄伟,变化惝恍莫测,想象奇特瑰丽,被视为李白的代表作之一。
B.李白一生徜徉山水之间,热爱山水,达到梦寐以求的境地。此诗所描写的梦游,也许并非完全是虚托的,这样能更好地发挥他的想象才能。
C.此诗形象辉煌流丽,缤纷多彩,富有浓郁的浪漫主义情调。
D.此诗虽然在最后有一种不卑不亢的气概,但作者逃避现实,宣扬了一种消极意味的思想。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18题。(每题3分,共9分)
庖丁解牛
《庄子》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
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卻,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16.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足之所履 履:踩 B.庖丁释刀对曰 释:放下
C.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 遇:对待 D.族庖月更刀 族:众
17.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段描写庖丁解牛的熟练动作和美妙声响,极力渲染庖丁解牛的自然、优美。
B.解牛三年之后,庖丁对牛的全身结构完全摸清了,不用眼睛看就可把它拆卸开来。
C.庖丁能够“依乎天理”,“因其固然”,所以他的刀用了十九年,刀刃“若新发于硎”。
D.文中的“养生之道”是指在社会错综复杂的矛盾中把握规律借以自我保护的方法。
18.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Ⅱ卷
四、课外古诗文阅读(共26分)
(一)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19~20题(共11分)
野 步
宋·周密
麦陇风来翠浪斜,草根肥水噪新蛙。 羡他无事双蝴蝶,烂醉东风野草花。
野 步
清·赵翼
峭寒催换木棉裘,倚杖郊原作近游。 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
19.从人物形象的角度,谈谈两首诗分别呈现了一个怎样的野步者的形象。(5分)
20.赵诗中“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两句历来为人称道,结合你的理解作简要赏析。(6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1~23题。(共15分)
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少聪警绝众,尤精西汉《诗》《骚》。下笔构思,与古为侔。精裁密致,璨若珠贝,当时流辈咸推之。登进士第,应举宏辞,受校书郎、蓝田尉。贞元十九年,为监察御史。顺宗即位,王叔文、韦执谊用事,尤奇待宗元。与监察吕温密引禁中,与之图事。转尚书礼部员外郎。叔文欲大用之,会居位不久,叔文败。与同辈七人俱贬。宗元为邵州刺史,在道,再贬为永州司马。既罹窜逐,涉履蛮瘴,崎岖湮厄。蕴骚人之郁悼①,写情叙事,动必以文。为骚、文十数篇,览之者为之凄恻。
元和十年,例移为柳州刺史。时郎州司马刘禹锡得播州刺史,制书下,宗元谓所亲曰:“禹锡有母年高,今为郡蛮方,西南绝域,往复万里,如何与母偕行。如母子异方,便为永诀。吾与禹锡为执友,胡忍见其若是?”即草章奏,请以柳州授禹锡,自往播州。会裴度亦奏其事,禹锡终易连州。
柳州土俗,以男女质钱,过期则没入钱主,宗元革其乡法。其已没者,仍出私钱以赎之,归其父母。江岭间为进士者,不远数千里皆随宗元师法;凡经其门,必为名士。著述之盛,名动于时,时号柳州云。有文集四十卷。元和十四年十月五日卒,时年四十七。观察使裴行立为营护其丧及妻子还于京师,时人义之。
(选自《旧唐书·柳宗元传》)
注释:①郁悼(yù yáo):通“郁陶“,忧思郁积。
2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当时流辈咸推之 推:推举 B.既罹窜逐 罹:遭受
C.转尚书礼部员外郎 转:调任 D.例移为柳州刺史 例:按照旧例
22.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柳宗元从小就很有才华,擅长写两汉体式的诗文,精心构思,文采斐然。
B.柳宗元在王叔文掌权时期,曾被引入宫禁商议大事,不久王叔文失败,柳宗元等七人被贬逐。
C.柳宗元任柳州刺史,当地有用人作抵押借钱的陋俗,如果过期未能还钱,抵押的人就被钱主没收为奴婢,柳宗元革除这种陋俗,并自己出钱将这些人赎回,送还他们的父母。
D.作者十分赞赏柳宗元在文学上的才华,而对柳宗元在政治上的才华没有表现出来就遭贬深表同情,对此十分愤慨。
2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①吾与禹锡为执友,胡忍见其若是?(3分)
②观察使裴行立为营护其丧及妻子还于京师,时人义之。(3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14分)
24.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在今天的班会上,班主任让张明同学介绍自己助人为乐的事迹,他竟然出言无状,脸憋得通红,只说了一句话:“这是我应该做的。”
B.有的部门或是人浮于事,或是在其位不谋其政,这些部门不减员能行吗?
C.国家在“十二五”规划中将加大对干细胞研究的支持力度,特别是在关键技术研发及临床研究上给予重点扶持,完全有理由相信,干细胞的临床应用将倚马可待。
D.两千五百年前的一天,阳光明媚,熏风习习,泗水河边一片桃红柳绿,春意阑珊。孔子和弟子们来到这里,面对缓缓流淌的河水,师生共同畅谈起自己的人生志向。
2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在重新入主克里姆林宫的“新普京时代”,普京能否实现“自我超越”,从某种角度讲也是俄罗斯能否进入一个“新发展期”的重要节点。
B.在今年自主招生的面试选拔中,对于沪浙苏以外地区的考生,同济大学主要依据联考笔试成绩为基础,择优确定自主选拔录取对象。
C.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开始为期三天的访华行程,中美双方希望通过此次访问增进互信、扩大合作、加强对话,推动中美关系稳定向前发展。
D.在两会的遏制态度、刚性需求几乎消耗殆尽以及投资需求的观望气氛等因素的影响下,高房价如何调整备受关注,楼市正面临着一个新的拐点。
26.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①我所知道的一切精神上的伟人,他们的心灵世界无不具有这个特征,其核心始终是单纯的,却又能够包含丰富的情感、体验和思想。
②有没有丰富的复杂呢 我不知道,如果有,那很可能是一颗魔鬼的心吧。
③与此相反的境界是贫乏的复杂。这是那些平庸的心灵,它们被各种人际关系和利害计算占据着,所以复杂,可是完全缺乏精神的内涵,所以又是一种贫乏的复杂。
④对于心的境界,我所能够给出的最高赞语就是:丰富的单纯。
⑤除了这两种情况外,也许还有贫乏的单纯,不过,一种单纯倘若没有精神的光彩,我就宁可说它是简单而不是单纯。
A.④②③①⑤ B.②①③⑤④ C.④①③⑤② D.②④①③⑤
27.阅读下面这段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5分)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幸福指数明显提高。要让人们不断增强幸福感,必须坚持发展,使财富更加丰饶充盈。人在社会中只有得到公正公平的对待,不受歧视,才会感到幸福。如果心理失衡,即使自己的经济收入比过去多,但看到在同样付出的情况下别人却拿得更多,也会感到不快乐。一个基本生活不愁的人,由于对钱财没有贪欲就会知足常乐;而一个腰缠万贯的人,将幸福完全物质化,在钱财上总觉得比上不足,内心就会常戚戚。
请概括出幸福指数的三个要素。(每点不超过6个字。)
要素一:___________ 要素二:______________ 要素三:________________
六、作文(共60分)
28.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仰望一座山,高与天齐,是因为它有足够的高度;远眺一片海,海天一线,是因为它有足够的宽度;走上一条路,直通天际,是因为它有足够的长度。生命千姿百态,精彩各有不同,朝向天空,成就伟大,是人类共同的追求。
要求: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
语 文 试 卷
参考答案
三、课内古诗文阅读(共18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3~15题。(每题3分,共9分)
13.A(“势拔五岳”是说天姥山的气势超过五岳)
14.C(这首诗的主观意图本来在于宣扬“古来万事东流水”,这种颇有消极意味的思想,可是它的格调却是昂扬振奋的,潇洒出尘的,有一种不卑不亢的气概流贯其间,并无消沉之感。)
15.D(这首诗写梦游奇境,并非真正依托于虚幻之中,而是在神仙世界虚无飘渺的描述中,依然着眼于现实。神游天上仙境,而心觉“世间行乐亦如此”。)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18题。(每题3分,共9分)
16.C(遇,会合,接触)
17.B(此项把“三年之后”的庖丁和“方今之时”的庖丁混为一谈)
18.略
四、课外古诗文阅读(共26分)
(一)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19~20题(共11分)
19.①第一首诗给我们呈现的是一个陶醉于春天美景,悠然漫步于郊野的隐逸者形象(2分)②第二首诗给我们呈现的是一个在阵阵秋寒中带着哀愁,只能倚杖在近郊漫步的老者形象。(3分)
20.赏析要点:①将“秋风”拟人化,认为它是个“管闲事”的家伙,染红了枫叶,染白了人头,一年年秋风吹走了一年年时光,它撩起人的种种愁绪,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将自己老之将至的感慨形象地表达出来了;②枫叶红头发白本是自然的规律,作者却将其原因归结为秋风的“管闲事”,以悖于常理的方式来实现抒情上的曲折效果,无理而妙;③红、白是使动用法,红、白色彩的对照配置,也最容易使人引起岁月无情、年华已逝的无限怅惘。(答出任意两点可得6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1~23题。(共15分)
21.A(推:推崇)
22.D(并无体现作者愤慨的内容)
23. ①我和禹锡是亲密的朋友,怎么忍心看他们落到这个地步。(3分)
(得分点:执、胡,大意1分)
②观察使裴行立为柳宗元料理丧事,并护送他的妻子儿女返回京师,当时人都赞扬他很有义气。(3分)
(得分点:“为营护其丧”的理解,“义”的活用,大意1分)
参考译文:
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后魏侍中济阴公的远世之孙。曾伯父祖奭,是高宗朝的宰相。父亲柳镇曾任太常博士,最后官做到侍御史。柳宗元小时候,聪明机警,超群出众,尤其精通西汉的文章和《诗经》《离骚》。构思落笔成文,可与古人相匹敌。精心削减,缜密细致,璀璨如同珍珠和贝壳。在当时文林同辈都推崇他。参加科举考试中进士第,又应考中宏辞科,被授予校书郎、蓝田(今陕西)县尉的职务。贞元十九年(803),柳宗元任监察御史。 唐顺宗即帝位后,王叔文、韦执谊掌权用事,特别看重任用柳宗元,将他和监察吕温悄悄地引入禁宫之中,和他们商议大事。柳宗元又转为尚书礼部员外郎。王叔文想让他当大官,但恰逢任职不久,王叔文就失败了,柳宗元便和七名同辈一起都被贬谪了。柳宗元被贬为邵州(今湖南宝庆)刺史,在赴任途中,又被贬为永州(今湖南零陵)司马。柳宗元既遭贬逐,在南蛮瘴疠的地方,身处崎岖阻塞的环境,内怀骚人抑郁的情怀,所以抒情叙事,只要一动笔就一定行走文章。作骚体文章十多篇,阅览的人都为之感动凄侧哀婉。
元和十年(815),柳宗元按旧例被移作柳州(今属广西)刺史。那时朗州司马刘禹锡被移作播州(今贵州遵义)刺史,诏书下达时,柳宗元同自己所亲近的人说:“刘禹锡有老母,年龄已大,如今他要到蛮方远郡去做刺史,在西南绝域的地方,来回有上万里的路程,哪能让他和老母一起去。如果母亲不去,母子各在一方,这便成为永别。我和禹锡是好朋友,我哪能忍心看他母子这样呢?”于是立即起草奏章,请求把柳州授给刘禹锡,自己却到播州上任。恰巧裴度也奏请照顾刘禹锡母子,所以刘禹锡最终改授连州(今广东连县)刺史。
柳州风俗,用男或女作为抵押去借钱,如果过期没还钱,人质便被钱主所没收。柳宗元到了柳州,便革掉这种风俗。对那些已经被钱主没收的男女,柳宗元自己出私钱将他们赎回,归还给他们的父母。长江至岭南之间,凡是想考进士的人,都不以数千里为远来跟随柳宗元学习。凡是经柳宗元指点过的人,一定会为成名士。柳宗元著述很多,名声震动当时,那时他的号是“柳州”。著有文集四十卷。元和十四年(819)十月五日去世,终年四十七岁。观察使裴行立帮柳宗元办理丧事,并护送他的妻子和儿子返回京师,当时的人都赞扬他很有义气。
五、语言文字运用(14分)
24.B(A.出言无状:说话超越本人的身份、地位,放肆,没有礼貌。句中误作为遇事紧张,不会说话。C.倚马可待:倚在即将出发的战马前起草文件,可以等着完稿,比喻文章写得快。属用错对象,此处应用“指日可待” D.春意阑珊:指春天快要过去了。属误解词意,此处应用“春意盎然”。)
25.A(B.句式杂糅,应为“依据此次联考笔试成绩”或“以此次联考笔试成绩为基础”。C.语序不当,应为“加强对话、增进互信、扩大合作”。D.成分赘余,“几乎”与“殆”重复。搭配不当,“两会的”与“刚性需求几乎消耗殆尽以及投资需求的观望气氛”搭配不当。)
26.C(语出周国平《人生哲思录》,答题时需注意关键词。第④句是作者的观点,应放在语段之首,可排除B、D两项。第①句关键词“具有这个特征”中的“这个”指代第④句中的“丰富的单纯”,故①紧随④后,可排除A。第③句关键词“与此相反”的“此”指④①阐释的“丰富的单纯”这一心灵境界,因此,③紧随④①。第⑤句承上启下,关键词“这两种情况”中的“这”指代上文中④①和③所谈到的“丰富的单纯”和“ 贫乏的复杂”这两种心的境界,“贫乏的单纯”启下,引出②句中的“丰富的复杂”。)
27.①经济富裕(物质)②社会公平(公正)③良好心态(精神)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答对一点给1分,答对2点给3分,全对给5分)
六、作文(共60分)
28.作文(60分)
立意提示:
生命是个立方体,有高度,有宽度,有长度。生命的高度,在于道德之高尚、品格之高贵、境界之高远;生命的宽度,则在于胸襟之宽广、学识之渊博、情趣之广泛;生命的长度,则在于志向之远大、追求之恒久、创造之不朽。能总揽三“度”固佳,择其一“度”,集中笔力,写出深度来,未尝不好。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