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张PPT)
第三章 电子控制系统信号处理
第2节 初识模拟电路(第4课时)
——三极管的应用
1.三极管放大状态的应用
(1)放大电路的作用
放大电路的功能是利用三极管的电流控制作用,把微弱的电信号不是真地放大到所需的数值,实现将直流电源的能量部分地转化为按输入信号规律变化且有较大能量的输出信号。放大电路的实质是小能量控制大能量的作用。
(2)放大电路的应用
收音机、扩音器、电视机等都是典型的放大电路
(2)共发射极放大电路
工作原理:输入电压Ui变化——基极电流Ib变化——集电极电流Ic变化——Rc两端电压变化——集电极和发射极电压Uce 变化——输出交流电压Uo变化
2.三极管构成的复合管
复合管:指用两只三极管按一定规律的组合,等效成一只三极管,复合管的类型取决于前一只管子
两只NPN型管子等效成NPN型管子
2.三极管构成的复合管
两只PNP型管子等效成PNP型管子
2.三极管构成的复合管
两只不同类型管子构成PNP型管子
2.三极管构成的复合管
两只不同类型管子构成NPN型管子
3.三极管开关组合
导通+导通,截止+截止
截止+截止,导通+导通
导通+截止,截止+导通
导通+导通,截止+截止
3.三极管开关组合
4.三极管自锁电路
按下开关能自动保持通电
电路结构特点:一个PNP型三极管与一个NPN型三极管组合。两个三极管互锁实现功能控制。A端为高电平,按下开关S,VT1导通,F端为低电平,VT2导通,此后A端保持高电平,不受输入影响。
5.三极管电路搭建模型
①a点电位与RP和R1串联分压规律:
a.若RP变大或R1变小,则a点电位变高;
b.若RP变小或R1变大,则a点电位变低;
c.若RP和R1同步变化,且二者比值不变,则a点电位保持不变。
②.图中三极管基极(a点)的电位比发射极的电位高0.7V左右,三极管导通。
5.三极管电路搭建模型
①a点电位与RP和R1串联分压规律:
a.若RP变大或R1变小,则a点电位变高;
b.若RP变小或R1变大,则a点电位变低;
c.若RP和R1同步变化,且二者比值不变,则a点电位保持不变。
②.图中三极管基极(a点)的电位比发射极的电位低0.7V左右,三极管导通。
【典型例题】
1.如图电路中,三极管始终工作在放大状态,下列说法中合理的是( )
A.增大R1,三极管基极电流增大,三极管趋于饱和状态
B.增大R2,三极管基极电流减小,三极管趋于饱和状态
C.增大R3,三极管基极电流增大,三极管趋于饱和状态
D.增大R4,三极管基极电流不变,三极管趋于饱和状态
D
2.如图,小明搭建的三极管试验电路,电压表读数为3V.下列关于该电路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
A.R1阻值变小,电压表读书变大
B.逐渐调大R4的阻值,三极管会进入饱和状态
C.逐渐减小R4的阻值,电压表读数变小
D.改变R4的阻值,集电极电流不变
B
3.小明利用面包板搭建了如图所示的电路图,图a和图b所用元器件都一样,且三极管的放大倍数为100.下列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
A.RP1和RP2调节到相同阻值时,LED1比LED2亮
B.N点电位高于M点电位
C.调小RP1的阻值,发光二极管LED1的亮度不变
D.调小RP2的阻值,发光二极管LED2的亮度会变化
C
4.如图所示电路,当环境亮度低于设定值时,VD发光,下列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
A.调大RP,环境亮度设定值变小
B.R3取值过大,会导致VD一直不发光
C.VT1饱和时,VD不发光
D.增大R1,环境亮度设定值变大
D
5.小明搭建了如图所示电路进行试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按住点触开关S(按下时闭合导通,松开时断开)时,VT1处于饱和状态,VT2处于放大状态
B.按压一下点触开关S后马上松开,VD1闪亮一下后熄灭
C.按压点触开关S后,VD1亮,松开点触开关S后,VD1仍然亮
D.在VD1点亮后只要再按压一下点触开关S,就能让VD1熄灭
C
6.(2022.6浙江)小明搭建如图所示光控电路,断开开关S后,用指针式多用电表的合适挡位测量相关点间的电阻值,来判断元器件的好坏。考虑周围电路对测量结果的影响,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黑表笔搭f点,红表笔搭d点,电阻值约330欧,表明VD损坏
B.黑表笔搭e点,红表笔搭c点,电阻值约3300欧,表明VT2损坏
C.黑表笔搭b点,红表笔搭d点,光线变化时指针摆动,表明VT1损坏
D.黑表笔搭a点,红表笔搭d点,光线变化时指针摆动,表明Rg损坏
A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