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动物的生长时期 同步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1.3 动物的生长时期 同步练习(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4.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02-14 22:01: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3 动物的生长时期
一 、选择题
1.昆虫两种变态发育方式过程可以分别用如图的部分内容表示(已知 D 为卵期)。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
是( )
A.若表示苍蝇的发育过程,则发育顺序为 D→A→C
B.若表示蜜蜂的发育, 则 B、C 分表代表蛹期、成虫期
C.若表示蝗虫的发育, 则 A 所示阶段对农作物的危害最大
D.若表示家蚕的发育, 为提高蚕丝产量, 应设法延长 A 期
2.1997 年, 英国科学家首次用克隆技术培育出克隆绵羊“多莉”,引起了全球范围的“多莉风暴”。如
图是克隆绵羊“多莉”的培育过程图解。对于克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多莉”绵羊的长相最像丙绵羊
B.“多莉”绵羊的生命起始于卵细胞
C.运用克隆技术可以更快、更多的繁殖品种优良的饲养动物
D.遗落在土壤中的花生种子发育成幼苗与“多莉”产生过程无本质区别
3.下列关于动物生殖发育的叙述, 正确的是( )
①蝗虫的发育阶段没有蛹期 ②家蚕的发育阶段有蛹期 ③鸟卵中能进行胚胎发育的是卵
第 1 页(共 11 页)
黄 ④青蛙进行体内受精和体外发育
A . ①②③
⑤哺乳动物的特点是胎生、哺乳
B. ②④⑤
C. ①②⑤
D. ②③⑤
4.昆虫两种变态发育方式过程可以分别用如图的部分内容表示(已知 D 为卵期).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 是( )
A.若表示蝴蝶的发育过程,则发育顺序为 D→A→B→C
B.若表示蜜蜂的发育, 则 B、C 分表代表蛹期、幼虫期
C.若表示蝗虫的发育, 则 A 所示阶段对农作物的危害最大
D.若表示家蚕的发育, 为提高蚕丝产量, 应设法延长 C 期
5.1997 年, 科学家采用细胞结构移植的方法成功地培育出了“多利”羊. 具体做法是:把甲母羊乳腺 细胞的细胞核移植到去掉细胞核的乙母羊的卵细胞中,组成新的细胞,然后再将这个新细胞植入丙母 羊的子宫,经过一段时间后成功地培育出了“多利”羊.同学们猜测一下,这只“多利”羊的特征应 该和哪只母羊的特征最为相同( )
A.甲母羊 B.乙母羊 C.丙母羊 D.无法确定
6.卵细胞是人体的最大细胞,直径约为 0.2mm;但是陆地上最大的卵细胞是鸵鸟的卵细胞,直径约为 15cm。卵生动物的卵细胞相对较大, 其主要原因是( )
A.卵生动物的胚胎都较大,所以卵大
B.卵大含养料多, 有利于胚胎发育
C.卵壳坚硬且大, 对抗外界干扰能力强
D.内部空心能提供呼吸所需要的氧气
7.下列关于“多利”绵羊的说法, 错误的是( )
A. 提供了乳腺细胞细胞核的甲羊是“多利”绵羊真正的母亲
B. 提供了未受精卵细胞的乙羊也为“多利”绵羊提供了主要的遗传基因
C. “多利”绵羊是在丙羊的子宫内发育并产出的
D. 虽然“多利”绵羊是丙羊生出的,但相貌却与提供细胞核的甲羊很相似
8.昆虫两种变态发育方式的全过程可分别用如图的部分内容表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第 2 页(共 11 页)
A.若表示蝗虫的发育, 则 C 对农作物的危害最大
B.若表示蝗虫的发育, 则起点是 D,过程为 D→A→B→C
C.若表示蜜蜂的完全变态发育, 则 B 为蛹期, C 为幼虫期
D.若表示蚕的发育,则设法延长 C 期能提高蚕丝质量
9. 如 图 是 家 蚕 发 育 过 程 的 四 个 阶 段 , 下 列 叙 述 中 错 误 的 是 ( )
A.取食桑叶的阶段是④
B.作茧自缚指的是阶段①
C.与蝗虫发育的区别在于有③
D.正确的发育顺序是②④③①
10.如图是昆虫发育过程模式图,其中表示蛹期的是( )
A .A B .B C .C D .D
二 、填空题
11.开化县成功培育出彩色蚕茧。蚕丝表现出黄色、绿色、红色等天然的颜色,具有天然、保健的特点。 彩色蚕吐丝结茧,进入图中的 期(填写生长时期),一周后化蛾,雌、雄蛾交配产卵后便死去。 彩色蚕的受精方式为 (选填“体内”或“体外”) 受精。
第 3 页(共 11 页)
12.2020 年, 巴基斯坦遭遇近 30 年来最严重的蝗灾。如图甲所示, 绍兴麻鸭是蝗虫天敌,一只绍兴麻
鸭一天能吃 200 多只蝗虫,牧鸭治蝗是草原清剿蝗虫、保护生态最有效的方法。
(1) 图乙是麻鸭与蝗虫的特征比较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 (选填序号)。
①体外受精
②体内受精
③卵生
④胎生
(2) 图丙表示昆虫的两种变态发育方式的全过程。消灭蝗虫的最佳时期是 (选填字母)。
三 、实验题
13.蚕在结茧时不吃也不动, 一般会结出厚薄均匀的茧,但是有时也会结出厚薄不均的“薄 头茧”,影 响了蚕茧的出丝率。某研究性学习兴趣小组为了寻找“薄头茧”的原因, 5 月份进行了一次探究实验, 9 月份又进行了重复实验。两次实验均选择五龄期老熟蚕,将它们放入 6 片方格簇(每片方格簇有 312 格, 即每片最多结茧 312 粒),7 天后统计“薄头茧”的发生率。实验分为 3 组, 三组的光线处理不
同,实验结果见表: 不同光照条件下平均结茧情况统计表(单位: %)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光线 明亮而不均匀 明亮而均匀 暗而均匀
实验Ⅰ(5 月份) 15.48 7.50 4.92
实验Ⅱ(9 月份) 17.17 8.85 4.50
总平均发生率 16.33 8.18 4.71
第 4 页(共 11 页)
请根据上述情况回答:
(1) 蚕茧是蚕蛾在发育过程中的 阶段出现的。
(2) 该小组设计并实施这一实验的实验假设是: 。
(3) 在这一实验中, 除要控制蚕的年龄和大小、实验时间相同外, 还要控制其他实验条件相同, 请你 举出其中的一个。 。
四 、解答题
14.白蚁因其名称和长相,人们以为它与蚂蚁是亲缘很近的“亲属”,但实际差异较大,白蚁发育与蝗 虫类似,蚂蚁发育与家蚕类似。如图是昆虫发育模型图, 结合图回答:
(1) 白蚁发育的经过可用图中字母和箭头表示为 ,B 发育阶段的名称 。
(2) 白蚁与蚂蚁发育最大差异表现在是否经历 (写字母和名称) 上。(3) 白蚁和其它昆虫一
样一生需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 、死亡等生长时期, 周而复始不断延续。
第 5 页(共 11 页)
0.1.3 动物的生长时期答案解析
一 、选择题
1. 【分析】(1)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四个时期。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虫与成虫 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 差异很大.如蚊子、苍蝇、家蚕、菜粉蝶等。
(2) 不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 生活习性非常相似, 但各方面未发育成熟,如蟋蟀、螳螂、蝼蛄、蝗虫等。
(3) 图中,A 是幼虫期或若虫期、B 是蛹期、 C 是成虫期、 D 为卵期。
【解答】解:A.若表示苍蝇的发育过程, 苍蝇的发育过程为完全变态发育, 则发育顺序为 D 卵→A 幼 虫→B 蛹→C 成虫, A 错误;
B、若表示蜜蜂的发育, 蜜蜂的发育过程为完全变态发育, 则 B、C 分表代表蛹期、成虫期,B 正确; C、若表示蝗虫的发育, 蝗虫的发育过程为不完全变态发育,则 A 是若虫,C 是成虫,因此 C 成虫所示 阶段对农作物的危害最大,C 错误;
D、若表示家蚕的发育, 家蚕的发育过程为完全变态发育, 为提高蚕丝产量, 应设法延长 A 幼虫期, D 正确。
故选: BD。
2. 【分析】“克隆”的含义是无性繁殖, 即由同一个祖先细胞分裂繁殖而形成的纯细胞系, 该细胞系中 每个细胞的基因彼此相同。如克隆绵羊“多利”就是用乳腺上皮细胞(体细胞)作为供体细胞进行细 胞核移植的,它利用了胚胎细胞进行核移植的传统方式。
【解答】解: A.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对生物的遗传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在克隆的过程中,谁提供了细胞核,克隆出来的生物就像谁。小羊多莉虽然是由丙羊分娩出来的, 但长相却一点也不象丙羊,原因就是因为小羊的细胞核不是有丙羊提供,而是来自于甲羊,故应该几 乎跟甲羊一模一样, A 错误;
B、“多莉”的生命起始于重组细胞, 卵细胞只是提供了细胞质,B 错误;
C、克隆技术可以培育优良畜种和生产实验动物,加速家畜遗传改良进程,促进优良畜群繁殖,C 正确; D、“多莉”产生过程酶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无性生殖; 遗落在土壤中的花生种子发育成幼 苗,经过了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 属于有性生殖。,D 错误。
故选: C。
第 6 页(共 11 页)
3.C
4. 【分析】(1)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四个时期. 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虫与成虫 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 差异很大.如蚊子、苍蝇、家蚕、菜粉蝶等.
(2) 不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 生活习性非常相似, 但各方面未发育成熟,如蟋蟀、螳螂、蝼蛄、蝗虫等.
(3) 图中,A 是幼虫期,B 是蛹期, C 是成虫期, D 为卵期
【解答】解:A.若表示蝴蝶的发育过程, 则发育顺序为 D→A→B→C,正确;
B、若表示蜜蜂的发育, 则 B、C 分表代表蛹期、成虫期, 而 C 不是幼虫期, 幼虫期是A,错误;
C、若表示蝗虫的发育, 则 C 所示阶段对农作物的危害最大, 而不是 A 所示阶段对农作物的危害最大, 错误;
D、若表示家蚕的发育, 为提高蚕丝产量, 应设法延长 A 期,而不是延长 C 期,错误。 故选: A.
5. 【分析】(1)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 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2) 母羊甲为多莉提供了乳腺细胞核,也就是遗传物质. 母羊乙为多莉提供了去核卵细胞, 也就是早 期胚胎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母羊丙为多莉提供了胚胎发育的场所﹣﹣子宫,也就是植入子宫内膜后, 为多莉提供了营养物质.
【解答】解: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对生物的遗传具有重要意义。小 羊多莉虽然是由代孕母羊丙分娩出来的,但长相却一点也不象代孕母羊丙,原因就是因为小羊多莉的 细胞核不是有代孕母羊丙提供,而是来自于供核母羊甲。因此在克隆的过程中,谁提供了细胞核,谁
就是克隆羊多莉的真正母亲。因此从遗传的角度来看,多莉真正的母亲是提供细胞核的母羊甲。 故选: A.
6.【分析】卵的孵化是脱离母体进行的, 只能消耗自身的养分,而受精卵的养料绝大部分来自卵细胞, 所以卵细胞大养料多,有利于胚胎发育。
【解答】解: 胚胎发育初期需用的养料是由卵黄提供的,其次卵白还能为胚胎发育提供所需的水分和 养料。因此卵生动物的卵细胞相对较大的主要意义是含养料多,有利于胚胎发育。
故选: B。
7.B
8. 【分析】(1)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四个时期, 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虫与成虫
第 7 页(共 11 页)
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 差异很大,如蚊子、苍蝇、家蚕、菜粉蝶、蜜蜂等。
(2) 不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 生活习性非常相似, 但各方面未发育成熟,如蟋蟀、螳螂、蝼蛄、蝗虫。
(3) 图中,A 幼虫、B 蛹、 C 成虫、 D 受精卵。
【解答】解:A.若表示蝗虫的发育, 则 C 成虫对农作物的危害最大,A 正确。
B、若表示蝗虫的不完全变态发育,则起点是 D,过程为 D→A→C,B 错误。
C、若表示蜜蜂的完全变态,则 B 为蛹期, C 为成虫期而不是幼虫期,C 错误。
D、蚕在 A 幼虫末期吐丝,因此若表示蚕的发育,则设法延长 A 期能提高蚕丝产量而不是 C 期,D 错误。 故选: A. 9.【分析】昆虫的发育过程包括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不完全变态发育包括受精卵、幼虫、 成虫三个时期;完全变态发育包括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图中①是成虫,②是受精卵, ③是蛹,④是幼虫。
【解答】解:A.取食桑叶的阶段是④幼虫期, A 正确。
B、“作茧自缚”比喻所作所为使自己陷入困境,在昆虫的发育过程中指幼虫变成③蛹期,B 错误。 C、蝗虫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和家蚕相比没有③蛹期, C 正确。
D、家蚕等昆虫的发育要经过②受精卵、④幼虫、③蛹、①成虫 4 个时期,属于完全变态发育,D 正确。 故选: B。
10. 【分析】昆虫的生殖发育有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两种方式:
一生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幼虫和成虫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差别不明显,这种发育过程属 于不完全变态;
一生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 4 个时期,其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 属于完全变态发育;
图中的 D 是受精卵, 则 A 是幼虫,B 是蛹,C 是成虫。
【解答】解:一生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 4 个时期,其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 同, 差异很大,属于完全变态发育。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有蛹期。图中昆虫一生经过 D 受精卵→A 幼虫
→B 蛹→C 成虫四个阶段,属于完全变态发育。其中B 表示蛹期。
故选: B。
第 8 页(共 11 页)
二 、填空题
11. 【分析】昆虫的发育包括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
完全变态发育, 昆虫在个体发育中, 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 4 个时期的叫完全变态发育。完全变 态发育的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 差异很大。
不完全变态发育: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 但各方面未发育成熟,发育经历卵、 若虫、成虫三个时期。
【解答】解:家蚕的发育经历了卵、幼虫、蛹和成虫等 4 个时期,因此属于完全变态发育。蚕卵是一 个细胞,个体最小;以爬行为主的是幼虫又叫蚕,幼虫发育后期吐丝作茧,化为不食不动的蛹,蛹过
一段时间羽化为成虫。蚕的受精方式为体内受精。
故答案为: 蛹; 体内。
12.【分析】(1) 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四个时期。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虫与成虫 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 差异很大。如蚊子、苍蝇、家蚕、菜粉蝶等。
(2) 不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 生活习性非常相似, 但各方面未发育成熟,如蟋蟀、螳螂、蝼蛄、蝗虫等。
图中 D 受精卵, B 蛹, A 幼虫, C 成虫。
【解答】解:(1)麻鸭属于鸟类,体内受精,卵生;蝗虫属于节肢动物,体内受精,卵生, 因此阴影 部分表示体内受精、③卵生。
(2) 蝗虫的一生经过受精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幼虫和成虫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差别不明显, 这种发育过程属于不完全变态。蝗虫三龄前的 A 幼虫只会跳, 不会飞, 是消灭的最佳时期。
故答案为:(1) ②③
(2) A
三 、实验题
13. 【分析】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 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设计探究的方案,包括选择材料、设计方法步骤等。按照探究方案进 行探究,得到结果,再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从而得出结论。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一次探 究得到正确的结论。有时,由于探究的方法不够完善, 也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因此, 在得出结论后, 还需要对整个探究过程进行反思。探究实验的一般方法步骤: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 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第 9 页(共 11 页)
【解答】解:(1)家蚕的发育过程经过受精卵、幼虫、蛹和成虫 4 个时期,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 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属于完全部分发育,家蚕由受精卵发育成幼虫,取食桑叶,经过 4 次蜕皮,停止取食桑叶, 吐丝结茧, 将身体围绕起来结茧化蛹。
(2) 做出的假设是依据问题做出的,假设的做出又与我们对结果的基本预测有着密切关系。根据表中 三组实验的不同条件是光照,最后的实验结果是总平均发生率有明显不同,即可推测探究的问题是: 光照条件能影响蚕结出茧的均匀程度吗?根据探究的问题作出的假设应是:不同的光照条件影响茧的 均匀程度。
(3) 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 做对照实验; 这一种条件就算唯一实验变量;因此,我们在进行科学探究中,设计实验方案时,一定 只能有一个变量,这样才能保证实验结果是由你所确定的实验变量引起的,其他因素均处于相同理想 状态,这样便于排除因其他因素的存在而影响、干扰实验结果的可能。如蚕的大小、年龄、所处的温 度、湿度等。
故答案为:(1) 蛹;
(2) 不同的光照条件影响茧的均匀程度;
(3) 温度(或湿度等)。
四 、解答题
14.【分析】(1) 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四个时期。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虫与成虫 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 差异很大。如蚊子、苍蝇、家蚕、菜粉蝶、蜜蜂等。
(2) 不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 生活习性非常相似, 但各方面未发育成熟,如蟋蟀、螳螂、蝼蛄、蝗虫。
(3) 图中,A 幼虫(或若虫)、B 受精卵、C 成虫、 D 蛹。
【解答】解:(1) 白蚁发育与蝗虫类似, 蝗虫的发育经过 B 受精卵、A 若虫、 C 成虫三个时期,因此白 蚁的完整发育过程可用图中的字母和箭头表示为: B→A→C。
(2) 蚂蚁发育属于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白蚁发育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 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 因此二者发育最大差异表现在是否经历 D 蛹。
(3) 白蚁和其它昆虫一样一生需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生殖、死亡等生长时期,周而复始不断延续。 故答案为:(1) B→A→C;受精卵。
第 10 页(共 11 页)
(2) D 蛹。
(3) 生殖。
第 11 页(共 1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