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回延安 课件(共3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 回延安 课件(共3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7.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2-15 08:41: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2张PPT)
宝塔山
延河
延安革命纪念馆
延安是中国革命的圣地,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一批又一批进步青年奔赴延安,在延安学习、生活、战斗、成长,和延安人民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后来又离开延安奔赴全国各地,成为各行各业的骨干,这些人离开延安后,并没有忘记延安,而是对延安魂牵梦绕。若干年后,他们又回到了延安,当看到那熟悉的山山水水和热情的乡亲们时,他们是怎样的一种心情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贺敬之的《回延安》,体会一下这种心情。
新知导入
回延安
统编版 · 语文 · 八年级(下)
1.感知诗歌内容, 理解诗歌中的地域文化特点和民俗内涵。(重点)
2.把握诗歌的形式特点和语言风格。(难点)
3.体会诗人对“母亲延安”的感情,培养爱国情操和“大我”情怀。
学习目标
贺敬之,生于1924年,诗人,剧作家,山东枣庄人。1945年与丁毅联合执笔写成的富有民族特色的新歌剧《白毛女》是我国新歌剧发展的里程碑。诗作有《放声歌唱》《十年颂歌》《中国的十月》《“八一”之歌》《雷锋之歌》《西去列车的窗日》等。
作者简介
本诗选自《贺敬之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1940年,16岁的贺敬之来到延安,喝延河水,吃延安小米,接受延安革命精神的熏陶,成长为革命诗人,与延安,与当地军民结下了深厚的情谊。1956年,诗人参加西北五省(区)青年造林大会,回到了阔别十年的延安,目睹延安城的新貌,情不自禁地写下了这首著名的《回延安》,发出了激越高亢的时代之声。
创作背景
“延安”交代了地点,“回”意味着重新来到过去生活过的地方,有重返精神家园的味道,揭示了延安与诗人的关系。标题简练通俗,概括了诗歌的主要内容。
文题解读
信天游
信天游本是民歌的一种,属于山歌性质,流行于陕北一带。曲调淳朴、高亢、悠长,节奏自由。歌词一般是上下两句构成一节,经常是上句比兴(比,就是比喻;兴,就是先说其他事物,引来要说的事物) ,下句点题。短的只有一节,长的可达数十节。每节的上下两句都押韵,多节可连用一韵,也可以换韵。歌手演唱时,用同一曲调(有时稍加变化)反复演唱。
知识链接
盏 登时
糜子 油馍
脑畔 眼眶
(zhǎn)
(dēnɡ shí)
(méi zǐ)
(yóu mó)
(nǎo pàn)
(yǎn kuànɡ )
学习字词
登时:立刻。
打发:使离去。
天南海北:形容距离遥远,也指相距遥远的不同地方。
保卫:保护使不受侵犯。
词语集释
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一部分 用较欢快的语调,读出心中的激动之情。
第二部分 语速适当减慢,读出怀念和感激之情。
第三部分 朗读时,节奏要轻快,突出亲切和热烈。
第四部分 用明朗的语调,读出喜悦、赞美之情。
第五部分 朗读时,注意加强力量,以歌颂的语调将激情集中、强烈地表达出来,音量要适中。
整体感知
再读课文,概括本文各个部分各讲了什么内容?
整体感知
诗人是按照怎样的线索来抒发自己的情感的。
重逢——回忆——赞美——展望
精读细研
心口呀莫要这么厉害地跳,
灰尘呀莫把我眼睛挡住了……
品味第一部分,思考下列问题。
“莫要”“莫把”这两个表祈使语气的词语表现了诗人重回延安时不能克制的激动心情,展示出诗人心潮翻滚,思绪万千的内心世界。这是一种深沉的爱和眷恋的表现。
精读细研
手抓黄土我不放,
紧紧儿贴在心窝上。
“抓”“贴”两个动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诗人见到延安土地时的激动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延安土地的挚爱。
……几回回梦里回延安,
双手搂定宝塔山。
写出了诗人对延安的怀念之情
似言宝塔山之小,“我”可以搂住。因为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诗人太想回到延安,这显然是在梦中虚幻之事。
千声万声呼唤你,
——母亲延安就在这里!
夸张、比喻,把延安比作母亲,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诗人一次次在心里呼唤延安,表达了诗人对延安的深厚感情,对延安的亲切和敬意,抒发了诗人再次回到魂牵梦萦的延安时兴奋、激动的心情。
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
红旗飘飘把手招。
“唱”“笑”“招”分别赋予“杜甫川”“柳林铺”“红旗”以人的情绪和行为,写河流、村庄、旗帜也热情欢迎诗人的到来,渲染了欢乐的气氛,烘托了诗人回延安途中急切、喜悦的心情。
满心话登时说不出来,
一头扑在亲人怀……
“扑”字用语贴切,心中有千言万语,却“登时说不出来”,表现出诗人见到延安及延安亲人时无以言表的激动,“扑”这一动作正是这种心情的外在表现。
……二十里铺送过柳林铺迎,
分别十年又回家中。
品味第二部分,对下列句子进行赏析。
这两行巧妙地选取两个地名,追溯当年相送、今日远迎的场景,引出下文对延安生活的回忆。“回家中”表明诗人把延安当成自己的家,可见其对延安的热爱之深、眷恋之切。
精读细研
树梢树枝树根根,
亲山亲水有亲人。
比兴,先说树的梢、枝、根是连成一体的,以引起下句,说“我”与延安亲人是密不可分的一家人,写出诗人对延安的深厚感情。
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
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
兴,先说山上的物产,以引起下文“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红旗”和“书”是“我”当年在延安斗争生活和学习生活的写照。
米酒油馍木炭火,
团团围定炕上坐。
品味第三部分,赏析下列句子。
“米酒”“油馍”“木炭火”“炕”极具地方特色。渲染了延安人民热情招待客人的浓烈氛围。
精读细研
满窑里围得不透风,
脑畔上还响着脚步声。
写出了团聚时窑洞人之多,表现了延安亲人对“我”的无限热情。
老爷爷进门气喘得紧:
“我梦见鸡毛信来——可真见亲人……”
写“老爷爷”急于和诗人见面的情态。
一口口的米酒千万句话,
长江大河起浪花。
写亲人、战友重逢聚谈时的热闹场景。诗人与亲人围坐在炕上,谈话如长江大河般汹涌澎湃,没有穷尽。
品味第四部分,赏析下列句子。
夸张,生动形象写出了延安的变化之大,表达了诗人的喜悦之情和急于看遍延安城的迫切心情。
千万条腿来千万只眼,也不够我走来也不够我看!
精读细研
比喻,把延安的天空比作“大明镜”,生动形象描绘了一幅阳光明媚、生机勃发的延安生活图景,表现了诗人兴奋喜悦、激动无比的心情。
头顶着蓝天大明镜,延安城照在我心中:
一条条街道宽又平,一座座楼房披彩虹;
拟人,将“一座座楼房”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延安楼房色彩的绚丽。
一盏盏电灯亮又明,一排排绿树迎春风……
拟人,将“绿树”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延安绿树的生机盎然。 “一条条……”“一座座……”“一盏盏……”“一排排……”构成排比,颇有气势地描绘了延安城十年来的巨大变化。
对照过去我认不出了你,母亲延安换新衣。
比喻、拟人、对比,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延安十年间的巨大变化,抒发了诗人对延安旧貌换新颜的欣喜之情。
杨家岭的红旗啊高高地飘,革命万里起高潮!
兴,先说杨家岭的红旗(代指中共中央),以引起下文叙说革命事业在延安发展的旺盛之势。
精读细研
品味第五部分,赏析下列句子。
枣园的灯光照人心,延河滚滚喊“前进” !
“照”字揭示革命思想有着照亮前路的作用,“喊”字有一种锐不可当的气势,赋予延河以人的行为,寓意革命形势大发展。
“身长翅膀”“脚生云”,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诗人幻想能自由飞翔,可以再回来看望延安母亲。
照应题目与诗歌开头,使结构更完整,再次抒发了诗人对延安母亲的眷念之情。
身长翅膀吧脚生云,
再回延安看母亲!
本诗是以什么为线索组织材料的
明线
回延安的过程
回延安、忆延安、话延安、看延安、祝延安
暗线
“情”
激情(刚回到延安时激动万分)
喜情(见到亲人时喜不自胜)
豪情(展望延安未来时豪情万丈)
合作探究
本诗以“信天游”的形式,写诗人回到阔别十年的延安,看到延安的巨大变化时无比兴奋和喜悦的心情,抒发了对革命圣地延安的深切怀念,对党和人民的无限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