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2 命题、定理、证明 分层作业(原卷+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5.3.2 命题、定理、证明 分层作业(原卷+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02-16 07:01:45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5.3 平行线的性质
第2课时 命题、定理、证明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夯基训练
知识点1 命题的定义及结构
1.下列语句中,不是命题的是(  )
A.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B.对顶角相等
C.不是对顶角不相等
D.过直线AB外一点P作直线AB的垂线
1.解析:根据命题的定义,看其中哪些选项是判断句,其中只有D选项不是判断句.故选D.
方法总结:①命题必须是一个完整的句子,而且必须做出肯定或否定的判断.疑问句、感叹句、作图过程的叙述都不是命题;②命题常见的关键词有“是”“不是”“相等”“不相等”“如果……那么……”.
2.下列语句:①钝角大于90°;②两点之间,线段最短;③希望明天下雨;④作AD⊥BC;⑤同旁内角不互补,两直线不平行.其中是命题的是(  )
A.①②③   B.①②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④
2.【答案】B 
解:③未对一件事情作出判断;④是作图的一个步骤.
3.把下列命题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
(1)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等角的余角相等.
3.解:(1)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内错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2)如果两个角是相等的角,那么它们的余角相等.
方法总结:把命题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时,应添加适当的词语,使语句通顺.
写出命题“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的条件和结论.
解析:先把命题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再确定条件和结论.
解:把命题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所以命题的条件是“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结论是“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方法总结:每一个命题都一定能用“如果……那么……”的形式来叙述.在“如果”后面的部分是“条件”,在“那么”后面的部分是“结论”.
知识点2 命题的分类
4.下列命题中,是真命题的是(  )
A.若a·b>0,则a>0,b>0
B.若a·b<0,则a<0,b<0
C.若a·b=0,则a=0且b=0
D.若a·b=0,则a=0或b=0
4.解析:选项A中,a·b>0可得a、b同号,可能同为正,也可能同为负,是假命题;选项B中,a·b<0可得a、b异号,所以错误,是假命题;选项C中,a·b=0可得a、b中必有一个字母的值为0,但不一定同时为零,是假命题;选项D中,若a·b=0,则a=0或b=0或二者同时为0,是真命题.故选D.
方法总结:判断一个命题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就是判断一个命题是否正确,即由条件能否得出结论.如果命题正确,就是真命题;如果命题不正确,就是假命题.
5.已知三条不同的直线a,b,c在同一平面内,下列四个命题:
①如果a∥b,a⊥c,那么b⊥c;
②如果b∥a,c∥a,那么b∥c;
③如果b⊥a,c⊥a,那么b⊥c;
④如果b⊥a,c⊥a,那么b∥c.
其中真命题是    (填写所有真命题的序号).
5.【答案】①②④ 
知识点3 定理与证明(举反例)
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命题不一定是定理,定理一定是命题
B.定理不可能是假命题
C.真命题是定理
D.如果真命题的正确性是经过推理证实的,这样得到的真命题就是定理
6.【答案】C 
7.求证:两条直线平行,一组内错角的平分线互相平行.
7.解析:按证明与图形有关的命题的一般步骤进行.要证明两条直线平行,可根据平行线的判定方法来证明.
解:如图,已知AB∥CD,直线AB,CD被直线MN所截,交点分别为P,Q,PG平分∠BPQ,QH平分∠CQP,求证:PG∥HQ.
证明:∵AB∥CD(已知),
∴∠BPQ=∠CQP(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又∵PG平分∠BPQ,QH平分∠CQP(已知),
∴∠GPQ=∠BPQ,∠HQP=∠CQP(角平分线的定义),
∴∠GPQ=∠HQP(等量代换),
∴PG∥HQ(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方法总结:证明与图形有关的命题时,正确分清命题的条件和结论是证明的关键.应先结合题意画出图形,再根据图形写出已知与求证,然后进行证明.
8.举反例说明下列命题是假命题.
(1)若两个角不是对顶角,则这两个角不相等;
(2)若ab=0,则a+b=0.
8.解析:分清题目的条件和结论,所举的例子满足条件但不满足结论即可.
解:(1)两条直线平行形成的内错角,这两个角不是对顶角,但是它们相等;
(2)当a=5,b=0时,ab=0,但a+b≠0.
方法总结:举反例时,所举的例子应当满足题目的条件,但不满足题目的结论.举反例时常见的几种错误:①所举例子满足题目的条件,也满足题目的结论;②所举例子不满足题目的条件,但满足题目的结论;③所举例子不满足题目的条件,也不满足题目的结论.
题型总结
题型1 利用命题的分类识别真假命题(举反例法)
9.判断下列命题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若是假命题,请举出反例.
(1)两个锐角的和是锐角;
(2)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3)如果a2=b2,那么a=b.
9.解:(1)假命题,如∠1=70°,∠2=80°,但∠1+∠2=150°,不是锐角.
(2)真命题.
(3)假命题.如a=2,b=-2,有a2=b2,但a≠b.
题型2 利用证明的意义补全证明过程
10.完成下列证明过程,并在括号内填上依据.
如图,AB∥EF,∠D=∠E,∠B+∠D=180°,求证:BC∥DE.
证明:∵∠D=∠E(已知),
∴CD∥    (_________).
∵AB∥EF(已知),
∴AB_________CD(_________).
∴∠B=∠_________ (_________).
∵∠B+∠D=180°(已知),
∴∠_________+∠D=180°(等量代换),
∴BC∥DE(_________).
10.EF;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C;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C;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拓展培优
拓展角度1利用证明的方法对改写命题进行证明
11.(1)如图所示,DE∥BC,∠1=∠3,CD⊥AB,试说明FG⊥AB;
(2)若把(1)中的题设中的“DE∥BC”与结论“FG⊥AB”对调,所得命题是否为真命题 试说明理由;
(3)若把(1)中的题设中的“∠1=∠3”与结论“FG⊥AB”对调呢
11.解:(1)∵DE∥BC,∴∠1=∠2.
又∵∠1=∠3,∴∠2=∠3.∴CD∥FG.∴∠BFG=∠CDB.
∵CD⊥AB,∴∠CDB=90°.
∴∠BFG=90°,∴FG⊥AB.
(2)是真命题.理由如下:
∵CD⊥AB,FG⊥AB,∴CD∥FG.∴∠2=∠3.
又∵∠1=∠3,∴∠1=∠2.
∴DE∥BC.
(3)是真命题.理由如下:
同(2)可得∠2=∠3,
∵DE∥BC,∴∠1=∠2.
∴∠1=∠3.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5.3 平行线的性质
第2课时 命题、定理、证明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夯基训练
知识点1 命题的定义及结构
1.下列语句中,不是命题的是(  )
A.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B.对顶角相等
C.不是对顶角不相等
D.过直线AB外一点P作直线AB的垂线
2.下列语句:①钝角大于90°;②两点之间,线段最短;③希望明天下雨;④作AD⊥BC;⑤同旁内角不互补,两直线不平行.其中是命题的是(  )
A.①②③   B.①②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④
3.把下列命题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
(1)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等角的余角相等.
知识点2 命题的分类
4.下列命题中,是真命题的是(  )
A.若a·b>0,则a>0,b>0
B.若a·b<0,则a<0,b<0
C.若a·b=0,则a=0且b=0
D.若a·b=0,则a=0或b=0
5.已知三条不同的直线a,b,c在同一平面内,下列四个命题:
①如果a∥b,a⊥c,那么b⊥c;
②如果b∥a,c∥a,那么b∥c;
③如果b⊥a,c⊥a,那么b⊥c;
④如果b⊥a,c⊥a,那么b∥c.
其中真命题是    (填写所有真命题的序号).
知识点3 定理与证明(举反例)
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命题不一定是定理,定理一定是命题
B.定理不可能是假命题
C.真命题是定理
D.如果真命题的正确性是经过推理证实的,这样得到的真命题就是定理
7.求证:两条直线平行,一组内错角的平分线互相平行.
8.举反例说明下列命题是假命题.
(1)若两个角不是对顶角,则这两个角不相等;
(2)若ab=0,则a+b=0.
题型总结
题型1 利用命题的分类识别真假命题(举反例法)
9.判断下列命题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若是假命题,请举出反例.
(1)两个锐角的和是锐角;
(2)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3)如果a2=b2,那么a=b.
题型2 利用证明的意义补全证明过程
10.完成下列证明过程,并在括号内填上依据.
如图,AB∥EF,∠D=∠E,∠B+∠D=180°,求证:BC∥DE.
证明:∵∠D=∠E(已知),
∴CD∥    (_________).
∵AB∥EF(已知),
∴AB_________CD(_________).
∴∠B=∠_________ (_________).
∵∠B+∠D=180°(已知),
∴∠_________+∠D=180°(等量代换),
∴BC∥DE(_________).
拓展培优
拓展角度1利用证明的方法对改写命题进行证明
11.(1)如图所示,DE∥BC,∠1=∠3,CD⊥AB,试说明FG⊥AB;
(2)若把(1)中的题设中的“DE∥BC”与结论“FG⊥AB”对调,所得命题是否为真命题 试说明理由;
(3)若把(1)中的题设中的“∠1=∠3”与结论“FG⊥AB”对调呢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