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2氨和铵盐 课件 (33张ppt) 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文档属性

名称 5.2.2氨和铵盐 课件 (33张ppt) 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2.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2-15 10:59: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氮及其化合物 第2课时
新课导入
合成氨是人类科学技术发展史上的一项重大成就,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地球上因粮食不足而导致的饥饿问题,是化学和技术对社会发展与进步的巨大贡献。
氨的性质
AN DE XING ZHI
01
一、氨气
1.物理性质
颜色
状态
气味
密度
溶解性
特性
_____
气体
_______
气味
_____
空气
_____溶于
水,1体积水
能溶解____
体积的氨气
易液化
无色
刺激性
小于
极易
700
氨气易液化, 液态氨汽化时要吸收周围的热量,使周围的空气迅速变冷
(液氨用在电冰箱中作制冷剂)
氨气喷泉实验
实验探究
2.喷泉实验
2.喷泉实验
实验装置
操作及现象
结论
(1)打开止水夹,并挤压滴管的胶头
(2)烧杯中的溶液由玻璃管进入烧瓶,形成 ,瓶内液体呈 色
氨 溶于水,水溶液呈 性
喷泉

极易

挤压胶头滴管,滴管里少量的水进入烧瓶,氨几乎全部溶于水中,使烧瓶内压强急剧减小,烧瓶内外形成较大压强差;大气压将水压入烧瓶,形成喷泉;由于NH3溶于水的溶液呈碱性,导致酚酞溶液显红色。
1. 烧瓶内为什么会形成喷泉?溶液为什么变成红色?
2. 某同学做该实验时,打开止水夹后将胶头滴管内的水挤入烧瓶内,可并未产生喷泉,试分析实验失败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①装置气密性不好
3. 若将NH3换为NO2,能否形成喷泉?若能形成,则实验后液体能否充满烧瓶?
能,但不能充满烧瓶。
②收集的NH3纯度较低
③烧瓶不干燥等
3NO2+H2O = 2HNO3+NO
4. 含水的胶头滴管在实验中的作用?
吸收氨气,使瓶内压强减小,引发水上喷。
5. 氨的喷泉实验成功的关键?
(1)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2)圆底烧瓶要保持干燥。
(3)圆底烧瓶内要充满气体。
(4)烧杯内装入足量的水,以防止因水量不足而造成喷泉停止或不发生。
打开止水夹,挤出胶头滴管中的水。
打开止水夹,用热毛巾将烧瓶捂热,氨气受热膨胀,排走导管中的空气并溶于水,使烧瓶内气压减少,产生喷泉。
【喷泉实验】
如何引发喷泉?
喷泉实验
(2)常见形成喷泉实验的气体与试剂
(1)形成原理:
容器内外产生较大的压强差
气体
液体
原理
NH3
水或酸
NH3、HCl均属于极易溶于水的气体
常温下,NH3的溶解度为1∶700,HCl的溶解度为1∶500
HCl
水或碱
CO2
NaOH
溶液
均能与强碱溶液反应
2NaOH+CO2====Na2CO3+H2O
2NaOH+SO2====Na2SO3+H2O
2NaOH+Cl2====NaClO+NaCl+H2O
2NaOH+2NO2====NaNO3+NaNO2+H2O
SO2
Cl2
NO2
3.化学性质
(1)与水反应
部分电离:NH3·H2O
NH4++OH-
NH3+H2O
NH3·H2O(一水合氨)
① NH3·H2O为可溶性一元弱碱,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② NH3·H2O不稳定,易分解。
NH3·H2O====NH3↑+H2O

【思考】氨水的主要成份有哪些?氨水与液态氨有何区别?
?
液氨
一水合氨(NH3·H2O)
氨水
物质
类别
粒子
种类
主要
性质
纯净物
氢化物
非电解质
纯净物
一元弱碱
电解质
混合物
氨的水溶液
NH3
“三分子”:NH3·H2O、NH3、H2O;“三离子”、OH-、H+、OH-
NH3·H2O
挥发时吸热,常做制冷剂
受热易分解:
NH3·H2O==NH3↑+H2O

呈弱碱性,易挥发,应密封保存
氨与氯化氢
实验探究
(2) 与酸的反应
NH3+HCl = NH4Cl
2NH3+H2SO4 = (NH4)2SO4
NH3+HNO3 = NH4NO3
(有白烟生成)。
可用来检验氨气或氯化氢是否泄漏。
为什么没有白烟?
因为硫酸是非挥发性酸
氨中N为-3价,具有还原性。
4NH3+5O2 ====4NO+6H2O
催化剂
(3) 氨与氧气的反应: (氨的催化氧化)
氮——植物生长的守护神
植物缺氮症状:
叶片黄化,植株瘦弱
缺氮小麦麦穗发育不良
铵盐是农业上常用的化肥,如(NH4)2SO4、NH4HCO3、NH4NO3、 CO(NH2)2等。
02
铵盐的性质与检验
AN YAN DE XING ZHI YU JIAN YAN
铵盐
铵盐是农业上常用的化肥,如(NH4)2SO4、NH4HCO3、NH4NO3、 CO(NH2)2等。
1、物理性质:绝大多数铵盐是白色 或无色晶体,都易溶于水。
概念:铵盐是由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
2、铵盐的化学性质
NH4Cl = NH3↑ + HCl
Δ
NH4HCO3 = NH3↑ + H2O + CO2↑
Δ
(NH4)2CO3 = 2NH3↑ + H2O + CO2↑
Δ
注意:并不是所有的铵盐都能受热分解得到氨气
NH4NO3 = N2O↑ + H2O
Δ
2NH4NO3 = 2N2↑ + 4H2O + O2↑
Δ
思考:怎样存放铵态氮肥?
密封包装并放在阴凉通风干燥处
NH4+
(1)铵盐都不稳定,受热易分解
两者遇冷又马上化合成NH4Cl
实验5-7:向盛有少量NH4Cl溶液,NH4NO3溶液和(NH4)2SO4溶液的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NaOH溶液并加热(注意通风),用镊子夹住一片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观察现象,分析现象产生的原因,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实验现象:
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反应中有碱性气体产生。
实验结论:
(2) 与强碱反应
铵盐的检验
实验探究
铵盐的检验方法
(1)取少许样品与碱混合于试管中共热,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管口,若试纸变蓝,则证明样品中含有NH4+ 。
(2)取少许样品于试管中,放入碱后加热,用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试管口,若有白烟产生,则证明样品中含有NH4+ 。
NH4+检验:
铵盐(NH4+)
无色气体(NH3)
试纸变蓝
蘸有浓盐酸
的玻璃棒
产生白烟
原理:
03
氨的实验室制法
AN DE SHI YAN SHI ZHI FA
1、工业制法
N2+3H2 2NH3
2、实验室制法
实验室用铵盐(NH4Cl)与消石灰混合加热来制取氨气。
2NH4Cl+Ca(OH)2 = CaCl2+2NH3↑+2H2O

实验探究
实验室制取氨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知识梳理
(1)反应原理: 。
(2)碱石灰的作用: 。
(3)由于氨极易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常用 法来收集。
吸收水蒸气,干燥氨气
向下排空气
(4)验满方法
①把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试纸变 ;
②将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置于试管口,有 产生。
(5)尾气处理
可在导管口放一团用 浸湿的棉花球。
蓝色
白烟
水或稀硫酸
减少NH3与空气的对流,吸收多余的NH3,防止污染空气
易溶于水的要用防倒吸装置
方法一:
NH3·H2O == NH3↑+H2O

方法二:
加热浓氨水制氨气
浓氨水滴入生石灰(或NaOH)中制氨气
CaO + NH3·H2O == Ca(OH)2 + NH3↑
制取NH3的其他常见方法
(1)NaOH溶于水放热,促使氨水分解,且OH-浓度的增大有利于NH3的放出
(2)CaO的作用:
①吸水后放热促进NH3的放出;
②增加溶液中OH-的浓度,减小NH3的溶解度
1
2
3

3.(2019·伊春市二中期末)检验铵盐的一般方法是将待测物取少许置于试管中,然后
A.加水溶解后,再滴入酚酞溶液
B.加强碱溶液加热后,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在试管口检验
C.加入强酸溶液加热后,再滴入酚酞溶液
D.加入强碱溶液加热后,再滴入酚酞溶液

2.实验室制取少量干燥的氨气涉及下列装置,其中正确的是
A.①是氨气发生装置 B.②是氨气吸收装置
C.③是氨气发生装置 D.④是氨气收集、检验装置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