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桃花源记》 课件 (共3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9课 《桃花源记》 课件 (共3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3.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2-15 19:38: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8张PPT)
9 桃花源记
陶渊明(约365—427),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浔(xún)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东晋诗人。长于诗文辞赋,其诗多描写
田园风光及农村生活,因而,被称
为“田园诗人”。主要作品有《归
园田居》《桃花源记》《饮酒》
《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等。
因宅边有五棵柳树,又自号“五柳先生”。
作者简介
陶渊明生于东晋末期,出身于破落的官僚地主家庭。青年时,希望通过仕途实现自己大济苍生的宏大志愿。当时社会动乱不安,他有志不展,做过几任小官,由于不满官场丑恶,42岁时弃官回乡,归隐田园。
关于陶渊明
陶渊明最后一任官职是彭泽县令。有一天,郡里派来一名督邮视察,县里小吏忙来向陶渊明报告。陶渊明正捻须吟诗,一听来了督邮,十分扫兴,勉强放下诗卷,准备去见督邮。小吏一看他还穿着便服,吃惊地说道:“督邮来了,您该换上官服,束上带子去拜见才好,怎么能穿便服去呢?”陶渊明一向看不惯那些依官仗势、作威作福的督邮,一听要穿官服行拜见礼,更受不了这种屈辱。他叹口气道:“我不愿为了这五斗米官俸,去向那种小人打躬作揖!”说着,索性把身上的印绶解下来交给小吏,辞职不干了。这就是著名的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此后,朝廷曾有人多次请他出仕,都被他拒绝了,连他们赠送的粱肉也“麾而去之”。
关于陶渊明
本文写于陶渊明去世前6年的公元421年,当时政治黑暗,军阀割据,战乱频繁,生灵涂炭。当时陶渊明已归隐16年,对于战乱造成的苦难有着深切的感受,但他也深知无法改变,就不愿干预现状,只是虚构了“桃花源”这样一个理想的社会,寄托了他的社会理想和对黑暗现实的否定,也反映了广大人民要求摆脱剥削压迫、脱离悲惨境遇的美好愿望。
无独有偶,1516年,英国的莫尔也虚构了一个乌托邦岛——这里财产公有,人人参加劳动,生活富足,安居乐业。一百年后,意大利人康柏内拉也构想了一个美好的太阳城——没有私有财产,没有剥削压迫,男耕女织,不论从事哪项工作都受人尊重,人人过着幸福生活。
关于桃花源
注意以下字词的字音
夹岸数百步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jiā
朗读课文
kuànɡ
shè
yǎn
阡陌交通
黄发垂髫
便要还家
遂与外人间隔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此中人语云
及郡下,诣太守
南阳刘子骥
qiān mò
tiáo
yāo

suì
jiàn



①武陵人捕鱼为业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不足为外人道也
wèi
wèi
wéi
“为”当动词用的时候读二声;当介词用的时候读四声。
读出节奏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③不足为外人道也
④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朗读课文
自学提醒
1.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联系初一所积累的文言文常识,用15分钟时间自学课文前两段。
2.学习文言文时标志不同文言现象,用不同的符号在文中逐句逐段画出不同用法的文言词汇和句式类型: “[ ]”标志古今异义词;“< >”标志多义词;“□”标志活用词;“( )”标志通假字;“ ” 标志倒装句;“≈”标志省略句;“__”标志判断句。
3.在课堂练习簿上尝试翻译课文前两段。
4.不理解的地方标注出来,一会儿一起探讨。
桃花源记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结合注释,读通大意。
沿着,顺着。
偏义复词,这里指远。
东晋太元年间,武陵郡有个人以打鱼为生。(一天他)顺着溪水划船,忘记了路程的远近。
译 文
作为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 ,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意动用法, 对……感到惊异。
溪水的两岸
新鲜美好。
落花
繁多的样子。
向前,名词用作状语
形容词用作动词,穷尽。
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生长在溪的两岸,长达几百步,中间没有别的树,芳草遍地,新鲜美好,落花纷纷。渔人对此感到非常惊异,继续往前走,想要走到那片林子的尽头。
译 文
古义:别的树;今义:不成材的书
香花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
形容词用作动词,消失
隐隐约约,形容看不真切。
动词,舍掉。
才,仅仅、只。
通,使动用法,使……通过。
形容由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开阔敞亮。比喻突然领悟了一个道理。
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到头了,便出现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隐隐约约似乎有点光亮。(渔人)于是下了船,从洞口进去。起初(,洞口)很狭窄,仅容一人通过。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敞亮了。
译 文
发现,看到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广大,空阔。
整齐的样子。
类。
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阡陌,田间小路。
可以互相听到。
全,都。
形容高兴而满足。
(呈现在他眼前的)土地平坦宽广,房舍整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沼、桑树、竹林之类。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鸡鸣狗叫之声可以互相听到。人们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女穿戴,都跟桃花源外面的人一样。老人和小孩都安闲快乐。
译 文
指老人和小孩,借代手法。黄发,旧说是长寿的特征,用来指老人。垂髫,垂下来的头发,用来指小孩。
往来的人
耕田劳作的人。
1.背诵课文1、2段。
2.解释下列句中标红的词。
缘溪行( ) 中无杂树( ) 芳草( )
鲜美( ) 落英缤纷( ) 渔人甚异之( )
欲穷其林( ) 复前行( ) 豁然开朗( )
阡陌交通( ) 仿佛若有光( )
课堂训练
2. 翻译下列文言语句
①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
②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③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④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课堂训练
自学提醒
1.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联系初一所积累的文言文常识,用20分钟时间自学课文自学课文后三段。
2.用不同的符号在文中逐句逐段标出不同用法的文言词语和句式类型。 “[ ]”标志古今异义词;“< >”标志多义词;“□”标志活用词;“( )”标志通假字;“ ” 标志倒装句;“≈”标志省略句;“__”标志判断句。
3.在课堂练习簿上尝试翻译课文后三段。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于是,就。
询问。
详细。
同“邀”,邀请。
全,都。
(那里的人)看见了渔人,就非常惊讶,问他是从哪儿来的。(渔人)详细地做了回答。(有人)就邀请他到自己家里去,摆酒杀鸡做饭来款待他。村里的人听说来了这么一个人,都来打听消息。
译 文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于是,就。
妻子儿女。
隔绝,不通音讯。
同乡。
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竟然,居然。
不要说,更不必说。
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领着妻子儿女和乡邻们来到这个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于是就同外界的人隔绝了。(他们)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了。
译 文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向(桃花源中人)详细地说出。为,对、向。
感叹惋惜。
邀请。
告诉(渔人)说。“语”后省略“之”,代渔人。
不值得,不必。
渔人一件一件地向(桃花源中人)详细地说出了(自己)听到的事,(他们)都感叹惋惜。其余的人各自又把渔人请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饭(来款待他)。(渔人)逗留了几天后,向村里人告辞离开。村里人告诉(渔人)说:“(这里的事)不值得对外边的人说啊。”
译 文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已经。
拜访。
就顺着旧路(回去)。扶,沿着、顺着。向,先前的。
做记号。
到了郡城。及,到。郡,指武陵郡。
(渔人)出来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顺着先前的路(回去)处处都做了记号。到了郡城,去拜访太守,报告了这番经历。太守立即派人跟着他去,寻找先前所做的记号,竟然迷失了方向,再也找不到通往桃花源的路了。
译 文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名?(lín)之,字子骥,《晋书·隐逸传》里说他“好游山泽”。
打算,计划。
随即,不久。
高兴的样子。
没有实现。
询问渡口。这里是“访求、探求”的意思。
南阳人刘子骥是个志向高洁的隐士,听说这件事后,高高兴兴地打算前往。但(他)没有实现,不久就因病去世了。此后就再也没有人访求桃花源了。
译 文
判断句:
“……也”,表判断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倒装句:
问所从来
宾语前置,即“问从所来”
文言句式
省略句:
①便舍船,从口入
省略主语“渔人”,即“渔人便舍船,从口入”
②便要还家
省略宾语“渔人”,即“便要渔人还家”
③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省略宾语“之”,即“此人一一为之具言所闻”
④林尽水源
省略介词“于”,即“林尽于水源”
◆成语积累
豁然开朗
形容由狭窄阴暗突然变为开阔敞亮。也形容心里突然悟出道理而感觉豁朗。
鸡犬相闻
鸡狗的叫声能互相听见。形容百姓安居乐业的太平景象。
世外桃源
借指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幻想中的美好世界。
无人问津
没有人来询问渡口。比喻没人过问,受到冷落。
怡然自乐
形容生活恬适,自得其乐。
黄发垂髫
指老人和小孩。
落英缤纷
形容美好的春天景色。也形容暮春时节落花满地的景象。
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1):写武陵渔人捕鱼时偶然发现桃花林的经过和沿途所见到的绮丽景色。
第二部分(2、3):写桃花源宁静美好的生活环境和淳朴的社会风尚。
第三部分(4、5):写渔人离开桃花源以及再次探访桃花源未果。
文章的线索是什么?围绕线索写了哪些内容?
文章以渔人进出桃花源为线索,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写了五个部分的内容。
发现桃源
进入桃源
做客桃源
离开桃源
再寻桃源
研读赏析
(安顺中考)渔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桃源人听了之后为什么“皆叹惋”?
桃花源中的人不希望外人来打扰这里的生活。也为下文再寻桃源不得埋下伏笔。
桃花源人自秦朝来了就再也没有出去过。这个地方到底有什么让桃花源人恋恋不舍的呢?请用句式“我觉得桃花源人之所以不离开这里,是因为这里有 。”
我觉得桃花源人之所以不离开这里,是因为这里有优美的环境,桃花源外面就是清澈的溪水,溪水两岸是长达几百步的盛开的桃花林,中间没有一棵别的树,一眼望去,像是一片粉红色的霞光。地上花草鲜艳美丽,在阳光的照耀下摇曳多姿,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树上花瓣飘洒而下,像是一只只飞舞的粉蝶……
结合第2、3段的内容,说说作者笔下的桃花源是一个怎样的地方。
桃花源
环境:花繁叶茂、生机盎然
土地:富庶美丽、资源充沛
生活:宁静祥和、各得其乐
人民:人性纯善、民风淳朴
氛围:不问世事、远离尘嚣



桃源之景美
桃源之人乐
桃源之事奇
本文有许多看似简单,意蕴却十分丰富的句子。请从第3、4段各找出一例,体会本文语言简洁凝练却意蕴丰富的特点。
例句
具体内容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诣太守,说如此。
“具言”的是桃花源以外社会的状况:朝代不断更替,战争连年不断,赋税徭役繁重,民不聊生,百姓流离失所,灾难深重。
“如此”包含渔人自“缘溪行”直到“处处志之”,由进入桃花源到离开桃花源的经历和种种见闻。
课文还运用了伏笔和照应的修辞手法,在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进行分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伏笔 “大惊”写出桃花源人见到外人时的惊异情态,表明他们与世隔绝已久,同时为下文“自云先世避秦时乱”“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埋下伏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照应 “不知有汉”既写出了桃花源人与世隔绝的时间之久,又与上文“见渔人,乃大惊”相照应。
1.《晋书 安帝纪》:元兴二年(403年),桓玄篡位,废晋安帝为平固王,并迫使其迁居浔阳。
2.袁行霈的《陶渊明与晋宋之际的政治风云》:陶渊明的家乡浔阳是晋末军阀桓玄与刘裕争战的主战场。元兴三年(404年)四月,刘军在浔阳附近的桑落洲大破桓军。
3.范子烨的《无依的孤云:陶渊明与晋宋政局》:晋义熙六年(411年),卢循率领的起义军与刘裕率领的官军争夺浔阳,所杀及投水死者计万余人。
社会背景
4.本文大约写于宋永初二年(421年),陶渊明大约57岁。他既拒过东晋政权的征召,又复拒绝同刘裕的宋政权合作,而以《桃花源诗并记》寄托了自己的社会理想。“诗”歌咏了“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这样一个人人安居乐业的理想社会;“记”相当于诗的序,记叙了武陵人偶入桃花源的见闻,富于小说色彩。
社会背景
讨论:“作者在这篇文章里寄托了怎样的社会理想?今天我们应当怎样看待这样的理想?
作者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世外桃源,寄托了自己对社会及政治的美好理想,表达了自己反对剥削压迫、反对战乱的愿望,也反映了当时人民的美好愿望。桃花源”已经成为人们心中的理想世界,成为美的象征。无论社会怎样发展,人类追求幸福和谐安宁生活的愿望没有改变,这仍是我们的理想和目标。
渔人出桃源时,“处处志之”,为什么再往时,“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暗示桃源是虚构的。作者虚构的世外桃源,是与作者所处的现实社会相对照的。这里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风俗淳朴;这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乱,和平安宁,确实是当时乃至整个封建社会人民理想的世界。这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但在当时的条件下是不可能实现的,因而它只是一种空想。
深入探究
桃花源记
发现桃花源
缘溪行,逢桃林
桃林尽,山洞现
进入桃花源
再寻桃花源
理想社会
田园风光:良田、美池、桑竹
日常生活:劳作、服饰
精神状态:怡然自乐
遣人随往——遂迷
子骥规往——未果
结构梳理
本文以武陵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描绘了一幅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安居乐业、和睦相处的生活图景,寄托了作者美好的社会理想,表达了作者对黑暗现实的不满,也反映了广大劳动人民反对压迫、反对战争及追求和平生活的强烈愿望。
主旨归纳
理解文章大意,结合大意熟读成诵。
生活在当今社会下的你,学完本文后,有什么感想。
课后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