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音乐实践 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音乐实践 教案(表格式)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3-02-15 09:37: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 案
NO:13
课 题 音乐实践 授课时间
主备教师 课型 综合 课时 1 授课人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能够掌握“同头换尾”的音乐创作手法,并能用这种创作手法编创旋律。能够用竖笛熟练吹奏《小步舞曲》。
过程方法 在编创旋律、竖笛演奏中掌握“同头换尾”的创作手法和对《小步舞曲》的认知。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编创和演奏中进一步激发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重点 掌握“同头换尾”的音乐创作手法,并能用这种创作手法编创旋律。
难点关键 用竖笛熟练吹奏《小步舞曲》。
学情分析 在“小小作曲家”环节中,鼓励学生独立完成观察与编创,老师不做过多干涉,还可通过回忆以前学过的相关知识来巩固学生对“同头换尾”的认识。在竖笛演奏之前,可采用视唱曲谱、反复聆听等方式熟悉乐曲的旋律。
教学准备课程资料 教材、多媒体教学资源
教 学 流 程 设计意图要求程度 动态调整
一、小小作曲家1、老师提问: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书上的两条金鱼有什么不同?2、老师提问:这种创作手法在音乐创作中也会出现,你们知道这种创作手法的名字吗?3、老师介绍“同头换尾”的相关知识。4、学生用“同头换尾”的手法完成下面的旋律,并唱一唱。1=C 3/4中速、优美的3 5 1 | 6 - 5 | 6 5 3 | 2 — — ||( | | | ) ||学生尝试完成,然后视唱曲谱,在演唱中感受是否合适。鼓励学生进行不同的编创,对比哪种更好一些。5、教师举例说明,流行音乐中有很多采用这种手法来写的。二、学吹竖笛曲《小步舞曲》1、教师介绍《小步舞曲》。老师用钢琴弹奏《小步舞曲》,听一听:这首乐曲有几个乐句?这几个乐句之间有什么联系?你熟悉这首乐曲吗?在哪里听到过?2、学生画拍唱曲谱,注意八度大跳的音准。教师引导学生用手势来帮助自己掌握大跳音程的音准。3、老师提问:这首乐曲的旋律进行有什么特点?应该如何设计它的力度变化?4、学生画拍唱曲谱,注意旋律起伏与力度变化。5、老师范奏,学生边听边观察老师的演奏姿势、演奏手型。6、学生变默唱曲谱边在竖笛上默默找音。7、学生试着演奏第一乐句,注意第三小节八度音程的扩指法。8、学生试着演奏第二乐句,老师讲解指法。9、学生试着慢速演奏第四乐句,注意速度稳定、指法准确。10、学生试着慢速演奏全曲。11、学生用中速演奏全曲,要求乐句明确、声音连贯,以及根据旋律的起伏做力度变化。三、展示1、老师:谁能完整演奏这首乐曲?请学生台前演奏,师生做鼓励性评价。2、学生分组练习、接力演奏,采用多种方式加强熟练程度的练习。3、加入打击乐器伴奏。老师:可以选择哪种打击乐器?采用什么样的节奏型?4、全班学生一部分演奏竖笛、一部分演奏打击乐器伴奏,完整演绎《小步舞曲》。 这种创作手法非常简单易懂,降低了编创旋律的难度,学生较易接受,在视唱中去感受旋律进行是否流畅,有结束感。这首乐曲是我校的下课铃声,学生每天都听,可以说非常熟悉。先介绍这首乐曲的出处,让学生了解更多。乐器的演奏不仅仅是机械的指法与气息,更要表现出乐曲的韵味,因此教师强调了乐曲强弱力度的变化,让学生充分体验和表现出三拍子的韵律感。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音乐实践
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