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新冀人版科学六年级下册
16.在太空中生活
1.能说出航天员在太空是怎样生活的。
2.了解空间站的结构 。
学习目标
情境与问题
2003年10月15日北京时间9时,杨利伟乘由长征二号F火箭运载的神舟五号飞船首次进入太空,象征着中国太空事业向前迈进一大步,起到了里程碑的作用。
情境与问题
2013年6月20日“神舟10号”航天员王亚平在太空给地面学生讲课,向我们展示航天员在空中的一些生活场景。
情境与问题
航天员在太空中是怎样生活和工作的?
探究新知
苏联人加加林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在太空中飞行的航天员。
1
模拟航天员在太空中的生活和工作
让我们通过图片和视频来了解航天员在太空中的生活和工作。
探究新知
吃的食物可以悬浮在空中
探究新知
太空饮水需要挤着喝
探究新知
悬空打坐
探究新知
站着睡和躺着睡一样舒服,但要把自己绑起来
探究新知
你还了解哪些航天员在太空中的生活信息?
探究新知
探究新知
太空生活与地面生活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探究新知
在太空中生活会遇到失重、缺氧、通讯等问题。
这是由于在太空中失去了地球引力。
探究新知
中国载人空间站“天宫”包括“天河”核心舱、“问天”实验舱I、“梦天”实验舱II、“神舟”载人飞船和“天舟”货运飞船。其中核心舱相当于空间站的“枢纽”和“大脑” ,起到控制核心的作用。
探究新知
两个实验舱主要供航天员开展科学实验和研究;载人飞船用于分批次接送航天员;货运飞船负责运输各种补给、设备及实验材料等。中国空间站建成后将对全世界开放。
拓展应用
设计我的“登月飞船”
2004年中国探月工程立项,之后的九年时间里,“嫦娥一号”“嫦娥二号” “嫦娥三号”探测器陆续发射升空,从月球环绕逐渐实现着陆探测。
2018年12月8日,我国成功发射“嫦娥四号”探测器,最终实现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
拓展应用
2020年11月14日,“嫦娥五号”探测器成功发射升空,10月17日,“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着陆地球,实现了人类首次月球无人采样返回,进一步推动了月球成因和演化历史科学研究进程。
拓展应用
“嫦娥五号”探测器
“嫦娥五号”月球表面自动采样
拓展应用
你想设计一个“登月飞船”吗?
设计要求:
1.为“登月飞船”设计服务舱、指令舱和登月舱。
2.至少要有3个实验室,供科学家展开生物、物理、医学等研究。
课堂小结
1.在太空中生活会遇到失重、缺氧、通讯等问题。
2.这是由于在太空中失去了地球引力。
课堂练习
1.我国第一次进入太空的航天员是( )。
A.杨利伟 B.聂海胜 C.王亚平 D.翟志刚
2. 2020年12月17日,我国携带月球样品成功返回地球的月球探测器是( )。
A.嫦娥一号 B.嫦娥三号 C.嫦娥五号 D.玉兔二号
A
C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