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桂花雨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3 桂花雨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2-15 12:55: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7张PPT)
第3课 桂花雨
第一单元
1.会认“箩、杭”2个生字,会写“懂、兰”等10个字,会写“桂花、懂得”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出课文描述的情景。
3.找出关键语句,借助资料,交流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一、认读课后生字,借助工具书组词,再读一读。
二、熟读课文,找出体现作者喜欢桂花的句子,批注自己的感受。
三、辨字组词。
懂得
姓董
兰花
栏杆
缠绕
厘米
茶花
如火如荼
四、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作者先写自己喜欢桂花的  ,接着写小时候   的事情,最后写离开家乡后   ,借桂花表达了对家乡的   之情。
香气
摇桂花
赏桂花
思念
任务驱动一:自由读课文,整体感知,思考课文主要写了哪些景物和事情,说说桂花给“我”带来了哪些美好的回忆。
引导学生把文章分成三个部分:第1~2自然段主要写了作者最喜欢桂花,喜欢它迷人的香气;第3~6自然段写了作者童年时摇桂花;第7~8自然段写了作者的思乡情。
任务驱动二:默读课文第1~2自然段,勾画出表现作者对桂花的喜爱之情的语句,在旁边批注自己的体会,分小组交流。
 引导学生读懂第2自然段第四至六句话,抓住关键词“可是”,思考作者喜欢桂花的原因。
帮助学生理解,作者写出桂花的样子,再用“可是”组成了 一个表示转折关系的句群,是为了突出桂花的香气,从中体会作者对桂花的喜爱之情。
任务驱动三:默读课文第3~6自然段,分小组交流,找出相关语句,感受作者对桂花的喜爱之情和桂花给作者童年带来的快乐。
交流反馈:1.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师:出示图片。桂花盛开的时候,香气可能飘到哪里
生:房前屋后、小溪边、邻居家等。
引导学生理解桂花香气能飘满整个村子,甚至更远,从“浸”这个词感受桂花香气无处不在,已经飘入村庄的每个角落和每个人心中,体会作者对桂花的喜爱之情。
2.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摇哇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师:引导学生自由朗读,联系生活实际,想象画面,说说当时是什么情景,从哪里看得出作者的乐。
生:大人摇,小孩抱、喊,桂花纷纷飘落像下雨一样,人们全身都是桂花。
播放音乐,引导学生合作朗读,进行情境表演,感受摇桂花时的欢乐气氛,体会摇桂花给作者带来的快乐。
任务驱动四:有感情地朗读全文,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阅读课后“阅读链接”,联系生活实际,围绕“杭州的桂花真的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香吗”展开讨论,完成思维导图。
摇桂花
思桂花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母亲比的不是香味的浓与淡,而是对家乡感情的深与浅。“桂花”代表着家乡,这句话表达了母亲对故乡的思念,也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无比怀念以及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写作技法:借景抒情
【例句】于是,我又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
【思考】作者为什么不直接说思念故乡,而说思念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桂花雨”呢 理解作者是借助“桂花”这一具体事物抒发自己的思乡之情,把这一感情寄托在充满回忆的童年乐事中,让读者读起来回味无穷的。
一、看拼音,写词语。
1.我用zhú luó(  )把pó po(  )送给我的bǐng gān(  )和gāo diǎn(  )带回家。
2.家里的水管漏了,家具都jìn pào(  )在水里。
竹箩
婆婆
饼干
糕点
浸泡
二、选词填空。
观赏 欣赏
1.小时候,我无论对什么花,都不懂得(  )。
2.我去公园(  )美丽的杜鹃花。
欣赏
观赏
三、读句子,写出人物的心情。
1.桂花一开,母亲就开始担心了:“可别来台风啊!”(   )
2.我总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呢 ”(   )
3.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
担忧
盼望、期待
快乐
四、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我总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呢 ”母亲说:“还早呢,花开的时间太短,摇不下来的。”可是母亲一看天上布满阴云,就知道要来台风了,赶紧叫大家提前摇桂花。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摇哇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1.选段讲的是   的事情。
摇桂花
2.“好香的雨”指的是  。
3.选段最后一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纷纷飘落散着香气的桂花 
表达了作者的兴奋与欢乐之情。 
END
感谢观看 下节课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