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临沭第二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语文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敕造/赦免 草窠/巢穴 涎皮/荒诞 更替/少不更事
B、朱拓/开拓 炮烙/炮火 渣滓/宰杀 咀嚼/咬文嚼字
C、瞥见/蹩脚 猿猱/揉动 惘然/枉然 屏障/屏气凝神
D、马嵬/瑰怪 宵柝/拆迁 砧板/玷污 人参/扪参历井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错误最多的一项是( )
A.敕造(shì) 阜盛(fǔ) 名媛(yuán) 强颜欢笑(qiáng)
B.戏谑(nuè) 畏葸(xǐ) 吞噬(chì) 锲而不舍(qiè)
C.庠序(xiáng) 嘲哳(zhā) 贾人(gǔ) 一夫作难(nàn)
D.执拗(niù) 按捺(nài) 聒噪(guō) 惨绝人寰(huán)
3.下列各组词语书写错误最少的一项是( )
A.嘻逐 歆享 穿流不息 所守或非亲,化为狼与犲
B.静谧 錾银 闻过饰非 一去紫台连溯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C.蹂躏 仓皇 笑靥如花 东船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
D.窈陷 撕打 纨裤子弟 空闻虎旅传霄柝,无复鸡人报晓愁
4、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是( )
A、寒喧 杜撰 攮刺 牲醴 沸反盈天 B、践道 管弦 崔嵬 榫头 珍惜韶光
C、偏僻 天涯 萦绕 蹂躏 掎角之势 D、潦倒 形骸 溯漠 攥紧 纨袴膏粱
5、下列词语中,搭配最正确的是( )
⑴饮食习惯多与气候有关。以湖南为例,那里气候潮湿,当地百姓就喜欢吃辣椒,以此来________湿气,保证身体健康。
⑵不要因为一时的挫折而怀疑自己的能力,________我们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⑶有的机构_________说,经过他们培训的求职者,平均月薪五千元,高的达到七八千元。
A、驱除 毕竟 吹捧 B、驱除 究竟 吹嘘
C、祛除 究竟 吹捧 D、祛除 毕竟 吹嘘
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微信这种简单时尚的拜年方式颇受80后、90后等年轻人青睐,因为其声情并茂,比以往的拜年方式更加自由、搞怪和有趣,所以成了2013年的拜年新宠。
B、蜂蜜是一种有百利而无一害的绝佳食品。每天清晨起床后倒1到2调羹,用温水冲开,空腹饮用,长此以往不仅能润肺,而且可以解毒养颜。
C、王永杰认为,警方加强危险品的检查是必要的,但是,过犹不及,一旦超越了必要的限度,也会损害公民的合法权益。
D、在今年春晚的舞台上,台湾著名魔术师刘谦和钢琴家李云迪合作表演了魔术《魔琴》。他们的表演栩栩如生,博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
7.下列各句中,画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满园中散播着熨贴而微苦的味道,味道是最说不清楚的,它不能写只能闻,你设身处地地去闻才能明了。
B.面对帝国主义日益加紧的经济、文化侵略,清政府不但未加抵抗,反而开门揖盗,助纣为虐。
C.张村长见大家有点苟延残喘的样子,就一直许诺:“不远了,不远了,等走到山楂树那里,我们就歇一会儿。”
D.7年前,ERJ145喷气飞机第一次从巴西来到中国;7年后,它已基本实现了国产化:中巴之间的合作真可谓天作之合。
8、下列各组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不知道进行这种报道的记者和编辑的主观意图是什么?是为了取得轰动效应,扩大报刊的销路呢?还是确信有这种事?
B、目前大学毕业生就业存在一种奇怪的现象:一方面很多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工作,一方面很多民营以及西部边远地区招不到需要的工作人员,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在于大学毕业生没有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C、“我国平民本来就没有什么脸可讲,”林语堂先生幽默地说,“还是请贵人自动丢脸吧,以促法制之实现,而跻国家于太平。”
D、第二届“全球华人少年美文写作征文大赛”暴露出“少年作家”的众多问题:错别字连篇,文风华而不实,模仿韩寒……等等。
9.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英雄的事迹,强烈地震撼着我们的心灵,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深刻的教育。
B.不断改善并切实保障民生,才能真正保持社会的和谐与稳定,进一步提高国民的幸福指数,实现长治久安的目标。
C.高考,作为国家对人才的一种公正、公平、公开的选拔形式,它不仅是对考生知识能力的考查,而且是对考生综合素质的考查。
D.为精简字数,这篇文章不得不略加删改一些。
10.根据语境,下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旨在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②中国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
③从长远看,发展低碳经济是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④是能源消费方式、经济发展方式和人类生活方式的一次全新变革
⑤涵盖了低碳能源、低碳技术、低碳生活等多种经济形态
⑥也是从化石燃料为特征的工业文明走向生态文明的又一次巨大进步
A.⑥④⑤③②① B.②③④⑥⑤① C.⑤①④⑥③② D.⑥④①⑤②③
二、(20分)(一)名句填空(10分):
11. ,孤舟一系故园心。千呼万唤始出来, 。
12.《登高》一诗中描述杜甫一生失意,常陷入病痛孤独之境的诗句是: , 。
13. 沧海月明珠有泪, 。此情可待成追忆, 。
14.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 。
15.连峰去天不盈尺, ______________。 飞湍瀑流争喧豗,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1-2题。(10分)
早梅 齐己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16.在诗人齐己笔下,“早梅”具有怎样的特点?请概括作答。(2分)
17.诗歌第二联原为“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后将其中的“数枝”改为“一枝”,请谈谈这样修改的妙处。(2分)
三、课内语段阅读(20分)
况且,一想起昨天遇见祥林嫂的事,也就使我不能安住。那是下午,我到镇的东头访过一个朋友,走出来,就在河边遇见她;而且见她瞪着的眼睛的视线,就知道明明是向我走来的。我这回在鲁镇所见的人们中,改变之大,可以说无过于她的了(A):五年前的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会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丕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①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技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B):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
“这正好。你是识字的,又是出门人,见识得多。我正要问你一件事——” ②她那没有精采的眼睛忽然发光了。
我万料不到她却说出这样的话来,诧异的站着。
“就是——”她走近两步,放低了声音,极秘密似的切切的说,“③一个人死了之后,究竟有没有魂灵的?”
……对于魂灵的有无,我自己是向来毫不介意的;但在此刻,怎样回答她好呢?我在极短期的踌躇中,想,这里的人照例相信鬼,“然而她,却疑惑了,——或者不如说希望:希望其有,又希望其无……,人何必增添末路的人的苦恼,一为她起见,不如说有罢。
“也许有罢,——我想。”我于是吞吞吐虹的说。 “那么,也就有地狱了?”
“啊!地狱?”我很吃惊,只得支吾者,“地狱?——论理,就该也有。——然而也未必,……谁来管这等事……。”
“那么,死掉的一家的人,都能见面的?”
“唉唉,见面不见面呢?……”这时我已知道自己也还是完全一个愚人,什么踌躇,什么计画,都挡不住三句问,我即刻胆怯起来了,便想全翻过先前的话来,“那是,……实在,我说不清……。其实,究竟有没有魂灵,我也说不清。”
我乘她不再紧接的问,迈开步便走,勿勿的逃回四叔的家中,心里很觉得不安逸。自己想,我这答话怕于她有些危险。她大约因为在别人的祝福时候,感到自身的寂寞了,然而会不会含有别的什么意思的呢?——或者是有了什么豫感了?倘有别的意思,又因此发生别的事,则我的答活委实该负若干的责任……。但随后也就自笑,觉得偶尔的事,本没有什么深意义,而我偏要细细推敲,正无怪教育家要说是生着神经病;而况明明说过“说不清”,已经推翻了答话的全局,即使发生什么事,于我也毫无关系了。
18.第一段划线句中“间或一轮”是什么意思?这句话形象地表明了她怎样的精神状态?19.划线句②中,祥林嫂的眼睛为何会忽然发光?
20.祥林嫂为什么要问划线句③?这表现了她怎样的性格?
21.我对祥林嫂三个问题的回答概括起来是哪七个字?这说明什么?
22.最后一段“我”的感想表明了“我”是怎样一个人?
四、作文(80分)
23、(20分)生活中有很多人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以“ 的他(她)”为题,写一个人物描写片段。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2、中心明确,不少于200字。3、至少运用3种人物描写方法。
24、(60分)在生活中,我们总是在一条条道路上行走。这些道路,或许是车水马龙的街道,或许是诗意盎然的小径,或许是成长与追求的道路…… 在这些道路上,你总会遇到一些故事,看到一些风景,听到一些声音……
请选择让你印象深刻或感动的内容,以“ 的路上”为题,写一篇800字左右的记叙文。
高一语文月考试卷参考答案 201403
16.(2分)不畏严寒,傲然独立(清丽脱俗、素雅高洁)。(一点1分,共2分。语意相近即可)
17.(2分)将“数枝”改为“一枝”,照应题目,突出其开放之“早”(1分),显示出“早梅”的不
同寻常,更突出它傲然独立的个性(1分)。(语意相近即可)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