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专题复习:诗歌专题训练人物命运(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届高考专题复习:诗歌专题训练人物命运(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2-15 07:32: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诗歌专题训练-----人物命运
一、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画菊
诗余戏笔不知狂,岂是丹青费较量。
聚叶泼成千点墨,攒花染出几痕霜。
淡浓神会风前影,跳脱秋生腕底香。
莫认东篱闲采掇,粘屏聊以慰重阳。
菊梦
篱畔秋酣一觉清,和云伴月不分明。
登仙非慕庄生蝶,忆旧还寻陶令盟。
睡去依依随雁断,惊回故故恼蛩鸣。
醒时幽怨同谁诉:衰草寒烟无限情!
注:①这两首诗选自曹雪芹所著《红楼梦》(第三十八回)——“林潇湘夺魁菊花诗,薛蘅芜讽和螃蟹咏”,《画菊》为蘅芜君即薛宝钗所作,《菊梦》为潇湘妃子即林黛玉所作;②东篱:化用陶潜诗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③粘屏:把画贴在屏风上;④依依:留恋不舍;⑤故故:常常,时时。
1.《红楼梦》中人物的诗作往往暗含其性情与命运。请结合原著,简要分析《画菊》和《菊梦》中分别表现了人物怎样的性情和命运?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楠树为风雨所拔叹
【唐】杜甫
倚江楠树草堂前,故老相传二百年。诛茅①卜居总为此,五月仿佛闻寒蝉。
东南飘风动地至,江翻石走流云气。干排雷雨犹力争,根断泉源岂天意。
沧波老树性所爱,浦上童童②一青盖。野客频留惧雪霜,行人不过听竽籁。
虎倒龙颠委榛棘,泪痕血点垂胸臆。我有新诗何处吟,草堂自此无颜色。
注:①诛茅:剪除茅草,引申为结庐安居。②童童,一作“亭亭”,茂盛貌,重叠貌。
2.王嗣奭《杜臆》称:“‘天意’二字宜玩,恐草堂终非吾有也,盖以楠树卜之。”请结合诗句分析杜甫如何借楠树来占卜自己的命运。
三、阅读下面两首判曲,完成下面小题。
终身误
清·曹雪芹
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
喜冤家
清·曹雪芹
中山狼,无情兽,全不念当日根由。一味的骄奢淫荡贪还构。觑着那,侯门艳质如蒲柳;作践的,公府千金似下流。叹芳魂艳魄,一载荡悠悠。
3.宝钗聪慧,在婚姻中却终究难得一人心;迎春良善,在婚后却被丈夫凌虐至死。试分析两首判曲在慨叹两位女子不幸命运时所运用手法的异同。
四、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夜游宫·独夜寒侵翠被
陆游
独夜寒侵翠被。奈幽梦、不成还起。欲写新愁泪溅纸。忆承恩,叹余生,今至此。
蔌蔌灯花坠。问此际、报人何事。咫尺长门【注】过万里。恨君心,似危栏,难久倚。
【注】长门,长门宫。汉武帝的皇后陈阿娇失宠后被幽闭在长门宫。
4.有人认为此词是词人在借宫人被废的遭遇来慨叹自身的命运,你同意吗?请具体谈谈你的理解。
五、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夜游宫·独夜寒侵翠被
陆游
独夜寒侵翠被。奈幽梦、不成还起。欲写新愁泪溅纸。忆承恩,叹余生,今至此。
蔌蔌灯花坠。问此际、报人何事。咫尺长门【注】过万里。恨君心,似危栏,难久倚。
【注】长门,长门宫。汉武帝的免后陈阿娇失宠后被幽闭在长门宫。
5.有人认为此词是词人在借宫人被废的遭遇来慨叹自身的命运,请结合全词对此简要分析。
六、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古钗叹
张籍
古钗堕井无颜色,百尺泥中今复得。
凤凰宛转有古仪,欲为首饰不称时。
女伴传看不知主,罗袖拂拭生光辉。
兰膏①已尽股半折,雕文刻样无年月。
虽离井底入匣中,不用还与坠时同。
[注]①兰膏,一种润发的香油。
6.诗歌围绕着古钗的命运展开,叙述抑扬结合。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1.《画菊》表现薛宝钗豁达灵活的性情和寂寞的命运。“戏笔”“泼成”“染出”“跳脱”等潇洒的状态或动作,表现其豁达而灵活的性情;“粘屏聊以慰重阳”,以画菊为真菊安慰自己,暗示她与宝玉有婚姻之名而无爱情之实的寂寞命运。
《菊梦》表现林黛玉多愁幽怨的性情和悲剧的命运。“恼”“幽怨”等词透露出哀怨忧伤的性情;“醒时幽怨同谁诉”暗示出她对爱情的追求是一场空的悲剧命运。
2.①楠树在被拔之前,给人们带来清凉,护佑行人,虽有美德却难以善终;自己也是毕生追求美善,但是命途多舛,前景并不美妙。
②楠树在被拔之时,“干排雷雨犹力争”,虽然抗争却不能保住自己的生命;自己一直在抗争命运,但是这些抗争常常是徒劳之举。
③楠树在被拔之后,“虎倒龙颠委榛棘”,惨状令人目不忍视;自己本以为在成都草堂可以安享天年,但楠树的被拔让自己预感晚景凄凉。
3.相同点:(1)都运用了浪漫主义手法。曹雪芹以浪漫主义的手法,将《终身误》《喜冤家》中的黛玉、宝钗、迎春三位女子命运进行预判,借助判曲,以浪漫主义手法对三个人物的形象进行勾勒。(2)都运用了典故。《终身误》中“举案齐眉”运用梁鸿孟光的典故,《喜冤家》中“中山狼……”一句运用“中山狼”的典故。(3)都运用了对比手法。宝钗、迎春二人本身性格值得称颂,本应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但结局均不幸,性格的美好与命运的不幸形成对比,凸显人物命运的不幸。
不同点:《终身误》运用第三人称,通过宝玉之口表现了与宝钗相处时的冰冷感受,说明宝钗在婚姻中终究难得一人心。《喜冤家》运用第一人称,通过迎春之口直接表达自己的悲惨命运。
4.同意。整首词表面上是在描写宫人被废后孤独凄苦的处境,抒发君心难以久倚的感慨。词人其实是在以宫人自况,表达了词人得不到皇上的重用、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
5.整首词表面上是在描写宫人被废后孤独凄苦的处境,抒发君心难以久倚的感慨。词人其实是在以宫人自况,表达了词人得不到皇上的重用、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
6.古钗由沉埋到被发现再到锁入匣的命运。诗人写古钗由沉埋到被发现再到锁入匣的命运运用抑扬叙述的方式。诗的开头先说古钗堕井后“无颜色”“不称时”是抑;然后叙述古钗被擦拭后“生光辉”,这是扬;最后叙述古钗上的“兰膏已尽”,而且它的“股半折”,“雕文刻样”也看不清楚时间了,最终古钗的命运是“入匣中”,还是被弃置,这是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