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基本信息
学科 小学体育 教师姓名
学校 职称
年龄 30 最高学历及专业
教龄 7 骨干级别
课题 急行跳远 教材版本 人民教育出版社 体育 三~四年级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本课坚持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依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根据三年级学生的身心的特点,在分析理解教材的基础上,挖掘教材的教育因素,把知识与技能的教学与心理、社会适应方面的教育融为一体,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在教学设计中,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游戏与比赛的方法,营造一个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同时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及不同需求,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课程理念,使每个学生都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提高。
教学内容
教材内容:急行跳远 教材版本: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用书(2001年初审通过)《体育》 水平二 授课年级:三年级
教学背景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 急行跳远是水平二,三年级《体育与健康》的教学内容,它属于田径跳跃项目。急行跳远是在水平一学生掌握了单起双落的基本方法后学习的,它是由助跑、一脚踏跳、腾空和双脚落地四个技术环节组成。通过练习发展学生力量、速度、灵敏等身体素质,提高协调性,促进学生身体机能的发展,同时对培养学生勇敢、果断、敢于挑战自我的精神具有重要作用。 2.学生情况分析 三年级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的关键期,他们活泼好动、乐于参加体育活动,有一定的体育活动基础,他们的模仿能力、好奇心较强,并喜欢在同伴面前展示自我,但自我约束能力较差。东北旺中心小学三年级2班的学生荣誉感较强,有一定的求知欲,他们喜欢参加体育活动。该班学生在体态,运动能力等方面差异性不大。根据学生的特点,我在设计中采用设疑、诱导、小组合作学习等教学方法和手段,不断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学习和掌握运动机能的用时,感受到体育学习的乐趣。 3.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说明 本课主要采用教师讲解、示范并及时点评。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小组互帮互学,达到共同提高。通过各小组之间的展示与相互评价,激发学生主体参与程度,促进技能的掌握,最终达到提高成绩的目的。 激发学习兴趣,本课采用自制障碍物引导学生踏跳有力、向前上方跃起,促进学生助跑与踏跳衔接紧,有效解决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单元课次
三年级急行跳远单元计划 本单元共三次课,本课为单元教学中的第一课次 课次技能目标教学重、难点1初步学习急行跳远动作方法,使70%学生能够做到自然助跑、单脚 踏跳有力,双脚落地缓冲。重点:单脚踏跳有力 双脚落垫缓冲 难点:助跑与踏跳衔接2进一步学习急行跳远的动作方法,使70%的学生能够做出踏跳有力、 空中并腿,落地缓冲。重点:踏跳有力 前上跃起 提膝并腿 难点:上下肢协调配合3改进急行跳远的技术动作, 使85% 学生做到动作连贯。重点:助跑加速 踏跳有力 腾空收腿 落地缓冲 难点:动作连贯有节奏
体育课教案 学校: 班级:三年级二班 人数:32 课次:1 教学内容1.急行跳远 2. 游戏:打靶比赛 教 学 目 标1. 初步学习急行跳远动作方法,使70%学生能够做到自然助跑、单脚踏跳有力,双脚落地缓冲。 2.通过练习,发展学生的力量、速度、灵敏素质,提高身体协调性及跳跃能力。 3.培养学生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培养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合作学习的能力。课的结构 课 的 内 容负荷量 主要教法、要求及组织时间次数 开 始 准 备 部 分 8-9' 一、课堂常规 1.体委整队,报告人数 2. 师生问好 3. 宣布本课内容及要求 4. 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 二、队列练习 1.原地转法 2.齐步走—立定 三、准备活动—绳操 1.上肢运动 2.扩胸运动 3.踢腿运动 4.体侧运动 5.体转运动 6.腹背运动 7.跳跃运动 8.整理运动 四、专项辅助练习 1.活动膝、踝关节 跳绳圈游戏 1' 1-2' 2-3' 2-3次 1-2次 各节 4 × 8 拍 2*8呼 2-3次组织:四列横队集合 XXXXXXXX XXXXXXXX XXXXXXXX XXXXXXXX ▲ 要求:认真学练,共同提高 团结协作,注意安全 要求:精神饱满,动作规范; 队列整齐,口号洪亮。 组织: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跟随音乐,师生共同进行绳操的练习 要求:动作规范,有力度 部位正确,有节奏 组织: 要求:单脚跳,并脚落 基 本 部 分 一、 急行跳远 18-19' 动作口诀: 自然助跑要加速, 单踏用力有速度; 身体前上来跃起, 双落缓冲来保护。 教学重点: 单脚踏跳有力,双脚落地缓冲。 教学难点: 助跑与踏跳的衔接 二、游戏:打靶比赛 9-10' 游戏方法: 在地上画两条相距一米的平行线,前面一条为投掷线,后面为预备线。投掷线前10米画一个投掷靶,每环相距20公分,并标明各环的得分数。将学生分为四队,两队横队站在预备线后,另两队各自站在地靶的两侧判定得分,队员持包站在投掷线后,教师发令后,队员投掷进行击打,最后得分多的队名次列前。 游戏规则: 1. 不得越线击打 2.按照投掷物最终位置计算成绩 27-- 28' 1次 1次 1次 3-4次 3-4次 3-4次 4次 5-6次5-6次 1-2次 5-6次 1-2次 1次 4-5次 1次 1-2次 1次 2-3次 组织:分四组,站成4列横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教师进行完整动作示范 要求:学生认真观察,并回答问题 问题:(1)动作名称 (2)它是由几部分组成的 2.教师利用展板,归纳动作要点及动作口诀。 3.教师提出本课学习重点 4.明确起跳脚,并在教师统一口令下进行上一步单踏双落练习 要求:踏跳快速有力 落地屈膝缓冲 5.踏跳与摆臂配合练习 (1)摆臂练习:手臂自然弯曲,前上摆臂制动,提腰。 (2)上步踏跳与摆臂配合练习 6.自主结伴两人一组,进行上步踏跳练习 要求:踏跳有力,摆臂配合。 组织: ■ ■ ■ ■ ■ ■ ■ ■ 7.分组带入场地练习 (1)利用3步助跑踏跳练习 (2)3步助跑踏跳跃过30厘米高度障碍物练习 要求:踏跳有力,前上跃起,落地缓冲,注意安全。 8.请1-2位学生展示,师生共同评价,教师再次提出要求。 9.学生继续分组练习,并相互交流 10.各组检查学练情况 11.各组选派一名学生展示 12.5步助跑踏跳越过30厘米高度障碍物练习 13.小结,并提示下次课学习内容。 组织: 1. 教师示范、讲解游戏方法及规则。 2.小组进行练习 3. 小组讨论制定取胜策略 4.团队积分赛 投掷轻物 投掷沙包 5. 小结比赛结果 要求:团结协作,遵守规则 注意安全,努力拼搏 结 束 部 分 一、放松活动 二、集合整队,小结 三、宣布下课,师生再见 收还器材 3' 组织: 伴随《幸福拍手歌》音乐,师生共舞 要求:身心放松 组织:四列横队 师生共同总结急行跳远动作要领。课后多加练习学以致用,并对学练认真,自觉遵守规则的学生提出表扬。运动生理负荷曲线预计练习密度 38%—42% 预计平均心率 120-125 场地器材 1.跳绳(33根) 2.踏跳垫(9块) 3.大体操垫(9块) 4.自制障碍物(9个) 沙包(35个) 6.录音机(1台) 7.展板(1块)
学习效果评价预计
1.通过合作学习营造出一个团结合作的学习氛围,达到互相评价,提高学生学习热情,在练习中获得愉悦的心理体验和感情交流。 2.利用多种方法手段,由简单到复杂,层层递进,充分利用教师在教学中的教学评价鼓励学生,提高学习效率,使70%学生完成自然助跑,单脚踏跳有力,双脚落地缓冲。 3.课的密度38%-42% 平均心率预计 120-125 评价表: 优秀良好合格助跑自然 单脚踏跳有力 落地缓冲助跑自然 单脚踏跳比较有力 落地缓冲助跑不够自然 单脚踏跳比较有力 落地缓冲
教学设计特色说明及教学反思
教学设计特色说明: 1.采用自编动作口诀运用在教学的全过程,不仅朗朗上口,便于记忆,易于理解,而且易于学生在相互学练中相互交流纠正。 2.场地器材的运用简洁,实用。 运用跳绳在准备活动中做绳操,在主教材的练习时,用做标志物,同时在投准游戏中作为投掷物,起到了一物多用的效果。并利用废弃物自制“障碍物”,并引导学生单脚踏跳有力,向前上跃起,收到良好效果。 场地器材的布置和使用,有利于节省组织教学的时间,提高练习密度。 课后反思: 异地做课对教师是一种挑战,尽管对教材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和理解,但对授课班级学生的心理状态、体能情况及运动基础等方面知之甚少,因此压力较大,但在教学中,运用设疑、讨论、交流等方法,引导学生形成积极主动学习,并通过生生、师生互动不断激发学生学练兴趣和积极性,努力营造良好的教、学、练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在课堂中不仅在技能、体能方面有所提高,同时让心理、社会适应方面也有所收获,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由于对学生的了解不够全面和深入,因此在区别对待方面还应再加强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