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唐朝的民族关系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课 唐朝的民族关系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03-20 08:15: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0张PPT。第 4 课
唐朝的民族关系唐朝时期边疆各族分布图吐蕃南诏回纥 “唐兴,蛮夷更盛衰,尝与中国抗衡者有四:突厥、吐蕃、回鹘、南诏是也。 -----《新唐书》卷二一五上《四夷传序》”突厥突厥石人像新疆温泉县发现新疆昭苏县发现 贞观四年二月,“李靖破突厥颉利可汗于阴山”。
贞观四年三月,“四夷君长诣阙请上为天可汗,上曰:‘我为大唐天子,又下行可汗事乎?’群臣及四夷皆称万岁。是后以玺书赐西北君长,皆称天可汗。”
——《资治通鉴》卷一九三唐朝时期吐蕃形势图青藏高原松赞干布(弃宗弄赞)
617~650
吐蕃王国第32世赞普畜牲业:饲养牦牛农业:种植青稞吐蕃是藏族的祖先7世纪初统一吐蕃都城:逻些
  (今西藏拉萨)  唐代画家阎立本绘,现存摹本,纵38.5厘米,横129.6厘米。画的内容为唐太宗接见松赞干布派来迎娶文成公主的使者禄东赞的情景。右边步辇上坐的为唐太宗,左侧站立的第二人为禄东赞。唐太宗禄东赞译员官员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像布达拉宫  “布达拉”,或译“普陀珞珈”,梵语Potalaka,意为“佛教圣地”。座落在西藏拉萨市西北玛布日山(红山)上。最初是松赞干布为迎娶文成公主而兴建的,17世纪重建后,成为历代达赖喇嘛的冬宫居所,也是西藏政教合一的统治中心。大昭寺金顶  大昭寺是位于西藏拉萨市中心的一座藏传佛教寺院,该寺院在藏传佛教中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2000年,大昭寺作为布达拉宫的扩展项目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大昭寺内文成公主入藏壁画大昭寺大昭寺唐柳  又称公主柳,相传7世纪中叶大昭寺建成后由文成公主亲手所植。是汉藏民族亲密合作的信物,并加以神化,说此树是文成公主带到吐蕃的释迦牟尼佛像的头发落地而生,故又称释迦发。《黄帝内经》书影  文成公主入藏,带去丝罗、绸缎、谷物、果品、菜种、茶种、蚕种、药材,以及医学、农学、工程技术、天文历法等方面的书籍。还带去佛教创始者释迦牟尼像。《齐民要术》书影唐代绸缎公主带来的谷类
土地肥沃,土地肥沃,肥沃土地在白归雄,文成公主带来的谷类,撒播了三千八百种。公主带来的门巴
求神打卦多年,疾病终不离身,公主带来的门巴,治愈我的疾病。 尊敬的公主
尊敬的文成公主,带来手工艺五千种,打开了西藏工艺,繁荣昌盛的大门。尊敬的文成公主,带来畜类五千种,给藏区乳酪的丰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像松赞干布:7世纪初统一吐蕃,促进了今天藏族经济、文化发展。文成公主:带去了中原先进的技术和文化,加强了汉藏友谊。金城公主像中宗景云元年(710)四月辛巳,以嗣雍王守礼女为金城公主,出降吐蕃赞普。太宗文武圣皇帝……思偃兵甲,遂通姻好。数十年间,一方清静。…金城公主,朕之小女,长自宫阙。言适远方,岂不钟念?但朕为人父母,志恤黎元,始允诚祈,更敦和好,则边方宁谧,兵役休息,遂割深慈,为国大计。
——唐中宗《金城公主降吐蕃制》金城公主观镜图(布达拉宫壁画)  唐中宗时,吐蕃第四代赞普尺带珠丹仿效松赞干布向唐朝皇室求婚,唐中宗把金城公主嫁给他。唐蕃会盟碑(西藏拉萨)  唐穆宗李恒时,即823年,吐蕃赞普立唐蕃会盟碑,又称甥舅和盟碑、长庆会盟碑,屹立在大昭寺前。碑文记述了唐蕃友好关系的历史,是千余年来汉藏人民团结友好的历史见证。喜兵革之不作,惟亲好是崇,岂不盛欤?
不再作战,充满了亲情友好,难道不好吗?“和同为一家”唐朝时期边疆各族分布图吐蕃南诏回纥突厥  唐朝初年,彝族和白族的先民在今云南洱海一带建立了六个政权,称为六诏。居民有的用牛耕田,栽桑养蚕,农业比较发达,有的则相对落后。云南洱海自然风光阿嵯[cuó]耶观音(南诏文物)  “阿嵯耶观音”属于佛教密宗的神,而且是南诏、大理国密宗佛教独有的神。密宗由印度传入唐朝,在汉族地区称为“汉密”或“华密”。传到吐蕃(西藏)地区的称为“藏密”;传入南诏(白族地区)的称为“滇密”。“阿嵯耶”一般又称之为“大理观音”或“云南观音”。唐玄宗李隆基
685~762
唐明皇睿宗李旦第三子南诏政权蒙舍诏统一六诏以太和城为中心
  (今云南大理)册封皮罗阁为云南王南诏与唐关系更密切唐对南诏的影响唐·南诏莲花纹瓦当  南诏曾多次派遣子弟到四川成都学习,请汉人到南诏传授学业,大量汉族农民和工匠进入南诏,南诏境内“城池郭邑,皆如汉制”,不少建筑都是在汉族工匠参与下建成,因此这块莲花纹瓦当和中原的瓦当纹饰一致,证实汉族与云南少数民族文化技术的相互融合与交流。唐·南诏雕塑大理崇圣寺三塔(云南)小雁塔(陕西西安)唐朝时期边疆各族分布图吐蕃南诏回纥突厥蒙古色楞格河  色楞格河是一条流经蒙古国和俄罗斯的河流。是由伊德尔河和木伦河合成,最后流入贝加尔湖。全长992公里,流域面积945480平方公里。是叶尼塞河—安加拉河的源头之一。敇勒川,
阴山下。
天似穹庐,
笼盖四野。
天苍苍,
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维吾尔族唐与回纥友好交往①回纥两次出兵助战;回纥贵族
摹绘自新疆伯孜克里克的壁画回纥装妇人图A.贞观年间,回纥助唐灭东突厥
B.安史之乱,助唐收复长安、洛阳②唐对回纥首领册封;A.回纥首领骨力裴罗建立回纥汗国
B.唐玄宗册封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
C.回纥可汗由唐朝册封成为制度固  
 定下来③经济文化交流;常以马匹与汉人交易丝绸绢帛④联姻。  唐朝后期,先后有三个回纥可汗娶唐朝公主为妻。788年
回纥改称回鹘维吾尔族试归纳唐朝的民族交流的方式 及效果课标:了解唐与吐蕃等民族交往的史实。
①吐蕃族生活在青藏高原,是藏族的祖先。
②7世纪,松赞干布统一吐蕃。唐太宗时,文成公主入藏。
③唐中宗时,金城公主入藏。尺带珠丹上书说唐蕃“和同为一家”
④823年,唐蕃正式结盟。
生活在云南洱海一带的南诏是彝族、白族的祖先;8世纪蒙舍诏统一各诏,建立南诏政权。
唐玄宗封南诏首领皮罗阁为云南王。
回纥是维吾尔族的祖先。
①唐太宗贞观年间,回纥出兵助唐灭东突厥。
②唐玄宗封回首领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
③安史之乱时回纥出兵助唐收复长安洛阳。 唐与
吐蕃唐与南诏唐与
回纥唐朝的民族关系1.唐朝时,吐蕃生活在(   )。
 A.云南高原       B.青藏高原
 C.蒙古高原       D.黄土高原
2.唐朝通过哪些方式加强与少数民族的联系?
3.将下列唐朝对少数民族实行的和亲与册封相连接。B答:①经济文化交流(战争);②册封; ③联姻。和 亲
册 封文成公主
皮罗阁(南诏)
金城公主
怀仁可汗(回纥)4、唐朝的吐蕃人是今天( )的祖先。
A.回族 B.藏族 C.蒙古族 D.维吾尔族
5、吐蕃的政治中心在( )
A.长安 B.洛阳 C.重庆 D.逻些
6、决定将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是哪个皇帝?( )
A.武则天 B.唐太宗 C.唐中宗 D.唐玄宗
7、藏族祖先的最高统治者称为( )
A.单于 B.赞普 C.皇帝 D.可汗
8、对文成公主入藏所起作用的叙述,最为准确的是( )
A.使吐蕃与唐结盟
B.使吐蕃与唐和同为一家
C.为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作用了贡献
D.加强了唐对吐蕃的管辖BDBBC9、唐中宗时,将哪个公主嫁给尺带珠丹?( )
A.文成 B.金城 C.昭君 D.太平
10、唐玄宗册封南诏首领哪个为云南王?( )
A.松赞干布 B尺带珠丹 C.皮罗阁 D.骨力裴罗
11、维吾尔族的祖先是( )
A.吐蕃 B.突厥 C.六诏 D.回纥
12、曾经帮助唐朝平定安史之乱的少数民族是( )
A.吐蕃 B.突厥 C.六诏 D.回纥
13、册封回纥首领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的是( )
A.武则天 B.唐太宗
C.唐中宗 D.唐玄宗
14、唐《陇西行》写道:“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这里的“胡”是指( )
A.西夏 B.辽 C.金 D.吐蕃BCDDDD16.阅读下列材料:
“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
同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乐。”
结合所学的知识请回答:
⑴请问这句话是谁给唐朝皇帝上书时所说的?
⑵上述材料记载了8世纪初期发生的一件什么事?
⑶文中“和同为一家”是说唐朝与哪个民族的关系?
⑷举出唐与这个民族“和同为一家”的另一件事。15、阅读下列材料: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摘自《资治通鉴》 (1)这是谁说的话? (2)他所说的“夷狄”是指什么? (3)他爱“夷狄”有什么具体表现?请举出史实。吐鲁番的葡萄葡萄、美酒和白叠(棉花)布结   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