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21课《庄子二则》复习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21课《庄子二则》复习学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1.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2-15 21:33: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初二语文科目辅导讲义
学案题目 庄子 二则
辅导教师 上课时间 年 月 号
学习任务分析
学习目标 知识技能 课下注释、重点句理解、课文背诵 2.重点句子翻译理解、 3.省略句、古今异义词文中的运用
重点 重点文言文词语、词类活用现象、特殊句式
难点 重点文言文词语、词类活用现象
学习过程设计
复习巩固 (一)原文填空 《北冥有鱼》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 ; ,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 。是鸟也, 。 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 , , ,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 ? ?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儵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惠子曰 “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 ‘汝安知鱼乐’ 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二)一词多义 其:其名为鲲/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而:化而为鸟/怒而飞/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之:鲲之大/鹏之徙于南冥也/子之不知鱼之乐/我知之濠上也 以:去以六月息者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于:鹏之徙于南冥也/游于濠梁之上 (三)词类活用 《齐谐者》,志怪者也。 南冥者,天池也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四)特殊句式 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 是鱼之乐也 去以六月息者也 我知之濠上也 (五)重点句翻译 ①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②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③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④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⑤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⑥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⑦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知识运用 1.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正确的是( ) A.怒而飞:发怒 B.志怪者也:志向 C.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盘旋飞翔 D.是鱼之乐也:表示判断 2.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是( ) A.请寻其本:追溯 B.去以六月息者也:休息 C.北冥有鱼:同:“溟“,海 D.亦若是则已矣:这样 3.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和例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 例: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A.欲穷其林 B.但微颌之C.处处志之 D.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4.下列“之“的用法和例句相同的是( ) 例:鹏之徙于南冥也 A.是鱼之乐也 B.何陋之有C.渔人甚异之 D.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5.下列句子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例: 去以六月息者也 A. 是鱼之乐也 B. 南冥者,天池也C. 全石以为底 D. 林尽水源 6.下列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 是鱼之乐也 是日更定矣 B. 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苟全性命于乱世 C. 子固非鱼也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D. 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 云归而岩穴暝 7.下面对《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有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写了一场轻松风趣的对话,惠子力辩,拘泥于事物的真实性;庄子巧辩,超然于事物之外。 B. 庄子认为“出游从容”的鱼很快乐,这其实只是一种主观看法,是他愉悦心境的投射与外化。 C. 惠子认为水中的游鱼并不快乐,所以当庄子说出自己的看法时,他立即给予了反驳。 D. 庄子的形象在简洁的对话中得以体现,他机敏、诙谐、富有情趣。 8.下面句子中划线词语解释有错的一项( ) A. 其翼若垂天之云(若:好像) B.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息:气息) C.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安:怎么) D. 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既:就) 9.下面句子中的“而”字与“潭西南而望”一句中的“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化而为鸟 B. 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C. 怒而飞 D. 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 10.下列句子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B. 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C. 子/固非/鱼也 D. 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 11.下列句子中,句式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南冥者,天池也 后遂无问津者 B. 《齐谐》者,志怪者也 C. 亦若是则已矣 D. 似与游者相乐 12.下列划线“之”字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 其翼若垂天之云 B. 我知之濠上也 C. 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D.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13.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怒而飞 B. 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C. 鲦鱼出游从容 D. 请循其本 14.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庄周家贫 庄周家贫,故往贷粟①于监河侯。监河侯曰:“诺!我将得邑金②将贷子三百金可乎?”庄周忿然作色③曰:“周昨来,有中道④而呼。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耶?’对曰:‘我东海之波臣⑤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周曰:‘诺!我且南游吴、越之王,激⑥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鲋鱼忿然作色曰:‘吾失吾常与⑦ , 我无所处⑧。吾得斗升之水然⑨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 (选自《庄子·外物》) 【注释】①贷粟:借粮。②邑金:封地交纳的租税。③忿然作色:生气而变了脸色。④中道:道路中间。⑤波臣:水里的小人物。⑥激:引。⑦吾失吾常与:我失去曾经做伴的(水)。⑧处:安身之地。⑨然:乃,就。 用“/”给下列句子划分停顿。 (断两处)我将得邑金将贷子三百金可乎 (2)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①故往贷粟于监河侯 于:________②子何为者耶 何:________ ③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 活:________④君乃言此 乃:________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 ②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 15.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惠子相梁① , 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②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子知之乎?夫鹓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食③不食,非醴泉④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鹓过之,仰而视之,曰:‘吓⑤!’今子欲以子之梁国吓我邪?” (选自《庄子·秋水》) 【注释】①相梁:在梁国为相。②国:国都。③练食:干净的竹米。④醴泉:甘美的泉水。⑤吓:拟声词,发怒时的叫声。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①庄子往见之 见:________②或谓惠子曰 或:________ ③非练食不食 食:________④非梧桐不止 止:________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非梧桐不止,非练食不食,非醴泉不饮。 ②今子欲以子之梁国吓我邪? 16.水仙一花,予之命也。予有四命,各司一时:春以水仙兰花为命,夏以莲为命,秋以秋海棠为命,冬以腊梅为命。无此四花,是无命也。一季夺予一花,是夺予一季之命也。 水仙以秣陵为最,予之家于秣陵,非家秣陵,家于水仙之乡也。记丙午之春,先以度岁无资,衣囊质尽,迨水仙开时,索一钱不得矣。欲购无资,家人曰:“请已之,一年不看此花,亦非怪事。”予曰:“汝欲夺吾命乎?宁短一岁之寿,勿减一岁之花。且予自他乡冒雪而归,就水仙也。不看水仙,是何异于不反金陵,仍在他乡卒岁乎?”家人不能止,听予质簪珥购之。 1.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各司一时(时间)B. 欲购无资(想要)C.请已之(停止)D.是何异于不反金陵(同"返",返回)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 秋以秋海棠为命 可以为师矣(《<论语>十二章》) B. 家于水仙之乡也 果得于数里外(《河中石兽》) C.宁短一岁之寿 处处志之(《桃花源记》) D.且予自他乡冒雪而归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马说》) 3.下列句中的"之"与例句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请已之 A.渔人甚异之《桃花源记》) C.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马说》) B.牡丹之爱,宜乎众矣(《爱莲说》) D.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北冥有鱼》) 4.下列对本文内容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中两次提到"家人",从侧面反映出"我"的爱花如命。 B.冒雪赶回南京看水仙花的作用是衬托作者对水仙花的喜爱。 C.文章告诉我们∶爱好要有度,过了头就成为一种毛病。 D.李渔痴爱水仙花,寄托了他美好的情怀。 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一季夺予一花,是夺予一季之命也。(2)家人不能止,听予质簪珥购之。 孙晷,字文度,吴国富春人。晷为儿童时,神明清审,志气贞立。及长,恭孝表约,学识有理义。虽侯家丰厚,而晷常布衣蔬食,躬亲垄亩,诵咏不废,欣然独得。父母起居尝馔,虽诸兄亲馈,而晷不离左右。富春车道既少,动经江川,父难于风波,每行乘篮舆,晷躬自扶侍,所诣之处,则于门外树下籓屏之间隐息。兄尝笃疾经年,晷躬自扶侍,药石甘苦,必经心目,跋涉山水,祈求恳至。 见人饥寒,并周赡之,乡里赠遗,一无所受。亲故有穷老者数人,恒往来告索,人多厌慢之,而晷见之。欣敬逾甚,寒则与同衾,食则与同器,或解衣推被以恤之。时年饥谷贵,人有偷刈其稻者,晷见而避之,须去而出,既而自刈送与之。乡邻感愧,莫敢侵犯。 【注释】①审∶正,不偏斜。②及∶等到。③恭孝表约∶恭敬孝顺,清廉节俭。④废:停止。⑤篮舆∶古代供人乘坐的交通工具。⑥笃疾经年∶病重多年。⑦药石∶药剂和砭石,泛指药物。 ⑧恤∶救济⑨刈∶割。 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乡里赠遗(赠送) B. 亲故有穷老者数人(原来的) C.所诣之处(到) D.既而自刈送与之(给) 2,下面句中加点的"于"与例句中加点的"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则于门树下藩屏之间隐息 A.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论语)十二章》)B. 告之于帝(《愚公移山》) C.相与步于中庭(《记承天寺夜游》) D.力恶其不出于身也(《大道之行也》) 3.下列句子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见人饥寒,并周赡之 A. 全石以为底(《小石潭记》) B. 尝贻余核舟一(《核舟记》) C.斗折蛇行(《小石潭记》) D.是鱼之乐也(《<庄子)二则》)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孙晷家里虽然很富裕,但他生活俭朴,常常穿布衣吃素食,亲自在田间耕种,攻读不辍。 B.孙晷孝敬父母,亲自服侍父亲外出,为人孝顺,为兄长求医问药,对有困难的乡邻竭尽全力帮助。 C.选文第二段从侧面描写了孙暑与别人对待老者的态度截然不同,表现出孙晷乐善好施。D.孙晷看到别人割自家稻谷时,躲避起来,等到那人离开后才出现,后来又割下稻谷送给那人,体现了孙替保护他人自尊心,宽厚待人,能选择恰当的方式帮助别人。 5.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晷常布衣蔬食,躬亲垄亩,诵咏不废,欣然独得。 (2)乡邻感愧,莫敢侵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