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性必修2第3课 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粮食安全 课件(共32张PPT含3个内嵌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选择性必修2第3课 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粮食安全 课件(共32张PPT含3个内嵌视频)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5.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2-16 16:43: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2张PPT)
【导入新课】何以江西:国粮之仓
1953—1962年南昌市贸易粮调拨、库存统计
——南昌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南昌市志》
江西耕地面积占全国总耕地面积的2.45%,粮食总产量却占全国总产量的 4.04。一九五三年以来,江西上调国家的粮食,占全国各省、区上调国家粮食总量的 9.6%,平均每年上调的贸易粮在 5 亿公斤以上。
——彭适凡《江西通史·先秦卷》
(江西)“每年至少向国家调拨 8—10 亿斤粮食,包括在自然灾害最严重的三年里”“别的省的粮食是有进有出,惟有江西是只出不进”,“只有江西是个‘不倒翁’”;“对于新生的共和国来说是了不起的贡献”!
——王永华:《饥荒岁月江西省外调粮食始末》,《党史文汇》
年度 调往省地外(单位:万斤)
1953 23225
1954 13831
1955 6411
1956 10223
1957 14236
1958 10410
1959 8961
1960 10430
1961 5471
1962 5190
第3课 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
第一单元 农:天地粮心
课程标准:知道人类由食物采集者向食物生产者演进的过程及意义;知道古代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了解新航路开辟后食物物种交流及其历史影响;了解现代农业、渔业发展过程中,人类在食物生产、储备等方面的进步,认识消除饥饿和食品安全在人类历史上的重大意义。
第3课 粮安天下
壹、粮安之机──食物生产
贰、粮安之积──食物储备
叁、粮安之基──食物安全
禾下乘凉梦

粮安之机
一、粮安之机:食物生产
据考证,烙面起源于商末周初。因其存贮期长、方便携带、热汤冲泡即成面食的独特优点,被周武王选定为伐纣途中的军用伙食。后人因此称烙面为“世界上最早的方便面”
——王小平《美味面食——礼泉烙面》
陕西礼泉烙面
油炸方便面面饼
非油炸方便面面饼
一、粮安之机:食物生产
(1)概念:
1. 农业生产现代化
【热身思考】请同学们找出两组图片的不同?
传统农业
现代农业
传统农业:在自然经济条件下,采用人力、畜力、手工工具等为主的手工劳动方式,靠世代积累下来的传统经验发展、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农业。特点:脆弱性、生产率低、产业单一。
现代农业:在现代科学基础上,以现代工业化为主要特征,用现代组织管理方式经营的社会化,商品化的农业。
一、粮安之机:食物生产
(2)原因:
1. 农业生产现代化
自19世纪后半期起,美国就开始投资在各州兴建专门的农业试验站,到19世纪末期,美国从联邦中央政府到最基本的县一级政府都成立了农业科研机构……在科技革命的推动下,美国农业科技研发和推广的脚步进一步加快了,如皮特式打谷机、小麦播种机、玉米种植机等各类新型农具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
——刘鹏《浅析19世纪美国农业科研研发体系的构建与影响》
经济:工业革命,机器大生产;
政治:政府的大力支持与推广;
科技:科学技术的创造与发明;
社会:农业劳动力短缺反作用;
现实:经济全球化趋势的需求;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一、粮安之机:食物生产
(3)过程:
1. 农业生产现代化
工业革命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20世纪中叶:欧美各国完成农业机械化,建起高度集约的现代农业
20世纪后期:育种技术推广、高效化肥应用,设施农业突破性进展,生产经营方式变革。
【自主学习】请同学们梳理农业生产现代化的过程。(第一子目第1段)
【自主学习】请同学们在过程中归纳农业生产现代化的内容。
一、粮安之机:食物生产
(4)内容:
1. 农业生产现代化
20世纪中叶,欧美各国完成了农业机械化.建立起高度集约的现代农业。

生产力:工具
(第一子目第2段)
一、粮安之机:食物生产
(4)内容:
1. 农业生产现代化
20世纪中叶,欧美各国完成了农业机械化.建立起高度集约的现代农业。

生产力:工具
(第一子目第2段)
美国——大型为主 ;
法国——中型为主;
日本——小型为主;
中国——大、中、小型相结合
①各国国情不同,农业机械的规模和水平不同。
②从人工化向自动化转变。
特点
一、粮安之机:食物生产
(4)内容:
1. 农业生产现代化
生产力:品种
20世纪下半叶,优良品种,高效化肥;

时间 国家 新品种 产量
1930年 美国 玉米 由过去的100千克增加到350千克。
1941年 墨西哥 小麦 从50千克提高到250千克
20世纪60年代 菲律宾 杂交水稻 亩产可达600—650干克
2014年 中国 “中国超级杂交水稻 ” 平均亩产突破1000千克,创世界纪录
2019年 中国 第三代 杂交水稻 亩产1046.3千克
◎高效化肥的应用
【自主学习】请同学们梳理20世纪以来粮食杂交育种技术的新突破。(第一子目第3段)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田间查看水稻长势
一、粮安之机:食物生产
(4)内容:
1. 农业生产现代化
生产力:环境
20世纪下半叶,以高科技为基础的设施农业;

(P13课文底部注解部分)
◎温控立体大棚
◎蔬菜大棚
一、粮安之机:食物生产
(4)内容:
1. 农业生产现代化
生产关系:经营
20世纪下半叶,大型农场、养殖场成为现代农业的主要生产经营模式。

(第一子目第4段)
【快问快答】归纳农业现代化的特点。
机械化
集约化
商品化
科学化

高效化
专业化
一、粮安之机:食物生产
【独立探究】根据提示,归纳出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的主要区别。
生产工具
生产动力
生产技术
使用肥料
生产目的
作物品种
生产单元
生产循环
一、粮安之机:食物生产
【合作探究】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农业生产现代化的影响。
人类在渔猎、采集农业阶段,每500公顷土地只能养活2人;进入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阶段,每500公顷土地可以养活50人;进入连续种植的农业文明阶段,每500公顷土地可以养活1000人;而在资本技术集约型经营的现代农业阶段,每500公顷土地供养的人口猛增至5000人。
——张新光:《20世纪以来世界农业发展中几个带有规律性的问题》
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是总方针,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是制度保障 ——习近平
积极:
经济:提高生产效率,促进经济发展;
政治:符合国家政策,实现农村振兴;
科技:推动科技创新,带动科学进步;
生活:改变饮食结构,提高生活质量;
社会:满足社会需要。顺应发展潮流;
消极:
经济:冲击传统,恶意竞争。
生态:环境污染,生态破坏;
生活:食物污染,品质不良;
社会:健康危机,安全忧患;
一、粮安之机:食物生产
2. 畜牧业、渔业现代化
◎现代化养鸡场
◎现代化养猪场
◎现代化养牛场
◎机械化鸡蛋加工流水线
◎现代化捕鱼
◎远洋渔场
◎现代化渔场
◎高密度养鱼

粮安之积
二、粮安之积:食物储备
二、粮安之积:食物储备
(1)原始社会:陶器和地窖
1. 粮食储备
◎半坡遗址出土的陶器
◎仰韶文化 圪垯川遗址窖穴
◎汉代彩绘陶仓
◎天下第一粮仓——含嘉仓遗址
◎隋含嘉仓截面示意图
隋朝的各项建设较多,规模扩大。仓库在长安、洛阳两都和地方广设,既包括供应朝廷粮食和物资的仓库,也包括备水旱赈济、遍置于乡间的义仓,积储丰富。
——《中外历史纲要》上
(2)封建社会:
二、粮安之积:食物储备
(3)现代社会:
1. 粮食储备
◎现代粮仓
◎低温低氧储备室
时间 技术
20C50S 美国机械通风储粮
20C70S 中国机械制冷低温储粮
21C 新型制冷设备,低温低氧
二、粮安之积:食物储备
2. 食品保存
传统社会
现代社会
风 干
腌 制
冷链
物流
冰 箱
【思考点】结合生活经验思考冷链物流对人们生活有哪些影响?
经济:促进农业和经济发展;科技:促进科技创新与发展;
食物:增强保鲜和延长存储;生活:提高饮食营养与品质;

粮安之基
三、粮安之基:食物安全
某品牌方便面土坑酸菜事件
《饥饿的苏丹》解说词
瘦骨嶙峋的小女孩似乎再也支撑不住,倒在地上等待救援。而她不知道的是,在她身后是一只食腐动物秃鹫正在虎视眈眈地盯着这个奄奄一息的小生命。在这张照片中,小女孩明明还活着,但在秃鹫眼里似乎已经死亡。在饥饿面前,人类并不比动物强大。
三、粮安之基:食物安全
“饥荒的特点表现为一部分人没有获得足够的粮食。然而却没有迹象表明,是粮食的短缺引致了饥荒。”“在现代历史上,民主国家从未发生过大饥荒;而发生大饥荒的地方,没有一次是因为粮食不足!”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玛蒂亚·森【印度】
1. 消除饥饿
据当前估计,有近6.9亿人处于饥饿状态,占世界总人口8.9%,一年中增加了1000万,五年中增加了近6000万。重度粮食不安全是与饥饿相近的另一项衡量指标,受此影响的人数也同样呈增加趋势。2019年,全世界有近7.5亿人面临重度粮食不安全,占世界总人口近十分之一。
——《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2020年)》
◎《饥饿的苏丹》
◎2006—2016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统计情况
(1)原因:
三、粮安之基:食物安全
从2005年至2008年夏天,小麦和玉米的国际市场价格上涨了3倍,大米价格更是上涨了5倍。由此导致了包括埃及、孟加拉国和中美洲的海地等在内的20多个国家和地区相组米发生暴动,并且使全世界贫困层迅速新增7500万人。
——卡尔·K.伯恩《绿色革命能够挽救粮食危机吗?》
(1)原因:
◎蝗虫灾害
◎洪涝
◎气候变暖
◎旱灾
◎暴力冲突
1. 消除饥饿
三、粮安之基:食物安全
(2)对策:
◎粮农组织标志
1945年成立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制定粮食安全行动计划;
世界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简称“粮农组织”,于1945年10月16日正式成立,其宗旨是提高人民的营养水平和生活标准,改进农产品的生产和分配,改善农村和农民的经济状况,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并保证人类免于饥饿。
1996年,中国发布《中国的粮食问题》白皮书,提出立足国内资源,实现粮食基本自给的方针,并制定一系列保障粮食安全的法律法规。
中国
1. 消除饥饿
三、粮安之基:食物安全
2. 食品安全
农业现代化的负面作用
三、粮安之基:食物安全
2. 食品安全
各国更加重视食品安全问题,并制定法律法规进行治理;
世界
立法规范,严格监管
中国
第三十四条 禁止生产经营下列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
(一)用非食品原料生产的食品或者添加食品添加剂以外的化学物质和其他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物质的食品,或者用回收食品作为原料生产的食品。
(二)致病性微生物,农药残留、兽药残留、生物毒素、重金属等污染物质以及其他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含量超过食品安全标准限量的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课后总结】中国良种:种子选手
【课后小练】
下面的漫画反映了当今面临的问题是( )
A.农业生产的现代化 B.粮食储备技术进步
C.商品保鲜技术发展 D.食品安全问题突出
D
【课后小练】
粮食安全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人类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曾任世界粮农组织总干事的爱德华·萨乌马曾提出:“粮食安全的最终目标是,确保所有的人在任何时候既买得到又买得起他们所需的基本食品。”这一具体目标( )
A.解决了人类的粮食安全问题 B.旨在确保粮食需求得到满足
C.最大限度地稳定了粮食供应 D.确保优质食物生产足够丰盛
B
【课后小练】
今年央视"3·15"晚会曝光,给康师傅、统一等企业提供老坛酸菜的湖南企业"插旗菜业"及"锦瑞食品"存在卫生不达标、生产无保障等诸多问题。此次曝光引发网友热议∶"过去吃不起,现在不敢吃"。为改善食品领域安全问题,我们需要( )
A.严禁使用农药化肥 B.提高监管水平与能力
C.坚决取缔涉事企业 D.改善农业与畜牧品种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