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记录色彩 (教案)人教版 美术六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3 记录色彩 (教案)人教版 美术六年级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3-02-15 22:24: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记录色彩》教案
【教学内容来源】人教版 小学六年级下册 第3课《记录色彩》
【教学主题】用绘画的方式表现物体。
【课时】共1课时
【对应的课程标准要求】
第三学段(5、6年级)运用线条、形状、色彩、肌理和空同等造型元素,以描绘和立体造型的方法,选择合适的工具、媒材,记录与表现所见所回、所感所想,发展美术构思与创作的能力,表达思想与情感。
尝试不同的造型表现方法(如写实、夸张、抽象、装饰等),运用造型元素和形式原理,描绘事物,表达思想与情感。学习对比、调和等色彩知识以及简单的绘画构图和透视知识。尝试中国画的表现方法,体验笔墨趣味。运用泥、纸、泡沫塑料等多种媒材,创作动物、人物和景物等立钵谴型作品。学习漫画、动画的表现方祛,并进行制作练习。 运用计算机、照相机等进行造型表现活动。
【背景分析】
1、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编写意图主要是通过对表现自然风景的艺术作品的分析,了解日光在不同时段使物体呈现的微妙色彩变化,尝试概括与归纳风景作品中的大体色彩关系,感受光源色对物象及画面色调的影响,养成细致观察、研究分析的学习习惯,学会关注生活中丰富的色彩变化现象,为进一步学习运用色彩这一美术语言打下基础。
教材从表现不同光线条件下不同色调的美术作品入手,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自然界所呈现出的丰富的色彩变化,并思考其形成的原因。引导学生感受、体会和解释自然色彩造成的视觉印象,领悟艺术表现与自然现象之间的关系,让学生体会、理解写实绘画作品中色彩表现的方法,以及作者所表达的审美意境。
2、学情分析
小学六年级的孩子,已经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和想象创作能力,对美有着自己独特的感受和表达趋向。加固学生的发现意识,有利于将这一年龄段孩子的思维导入到现实生活之中,与身边的事物紧密的相联系,让学习者感受到美就在我们身边、美就在我们的生活当中、美需要我们用心去观察和表现。
【教学目标】
1、学生发现和认识自然界中景物色彩的变化与光线作用的关系,感受其魅力。学习运用对比色、邻近色,表现适合的主题。
2、尝试运用多种表现方法记录自己对色彩的感受,发展表现色彩的能力。
3、学会感悟色彩的情感、生命力与表现力,形成对色彩的敏感意识,提高认识色彩世界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从了解艺术家色彩风景画的创作方法人手,探寻记录色彩的方法。
教学难点:观察、感悟和运用对比色、邻近色,表现出色彩的魅力。
【所需要条件】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画纸,颜料,画笔,风景或风景作品图片
学具准备: 画纸,颜料,画笔,风景或风景作品图片
【评价任务】
本堂课教师对学生的课堂中的评价以鼓励为主,学生初次尝试不太容易取得很好的效果,教师应多加鼓励与帮助,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学习用具准备情况。
一、导入
分析光与色彩,了解自然界中物体色彩形成的原理:播放幻灯片,夜幕降临后,大地在黑暗中苏醒。我们生活的世界是绚丽多彩的,美丽的色彩从何而来 可以说“光创造了色彩的世界,没有光便没有色”。物体本身无色。色光有很多颜色。白色光通过三棱镜被分离出赤橙黄绿青蓝紫,这是可见光谱。物体反射和吸收不同色光,这才形成了自然界五彩斑斓的色彩。
思考哪种光源对我们的视觉经验影响最大 创设情境,使学生轻易感受到自然色彩的丰富。了解光线对色彩的形成的重要作用。从生活中挖掘知识,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
二、讲授
欣赏名家名作,了解印象主义注重在绘画中对外光的研究和表现。印象主义画家提倡户外写生,直接描绘在阳光下的物象,根据画家自己的眼睛的观察和直接感受,表现微妙的色彩变化,从印象主义开始,欧洲的画家们更多的注意绘画语言本身。
认识大师莫奈——1840——1926法国印象主义画派创始人之一,莫奈最关心的是如何忠实的在画布上记录下自然界那瞬息万变、丰富的光色变化。为了研究自然界中物体的色彩变化规律,莫奈有意识地以不同时间、不同光线下的相同景象为题材作画,如1892-1894年创作"鲁昂大教堂组画"时,莫奈租下了教堂对面的一间房子,从天明开始动笔,根据日光的变化,每隔两个小时改画一幅。一天下来,作品竟有20件,在捕捉瞬间的光色效果方面,莫奈取得了惊人的成功。
提高学生鉴赏能力,此阶段以实例分析为引导,学生将知识点进行总体归纳。迁移拓展印象画派的知识,引导学生以艺术的眼光看世界,看生活。
三、分析演示体验方法
1.演示光源色和环境色的区别与变化。通过演示白纸在不同光线下的变化试验,引导学生总结规律。
2.根据风景照片现场演示分析。引导学生分析老师是怎样运用冷暖色、光源色、环境色的。
光源色——自然界中不同光源发出的光是不一样的,他们照在物体上引起的色彩感觉也会不同,这便是光源色。如晨光偏淡蓝紫色,晚霞偏黄红色光。
环境色——自然界中的物体都处于特定的空间环境中,因为光反射的缘故,周围环境的色彩必然会影响到物体,这为环境色。
分析总结物体随着光源和环境的变换,物体的色彩也会发生变化。平时为了描述方便,我们往往忽略外部条件的影响而赋予物体一个固有的色彩面貌。但在表现时一定要关注光源色、环境色。
四、创作体验
绘画中的色彩是变化万千的,我们平时看到的世界没有莫奈眼中的多姿多彩,但只要我们运用本课知识,多家留意光色的微妙变化,相信大家会更多的体会到物体的色彩之美。
教师引导学生合作学习,自主发现问题,交流解决。将知识应用于生活与作品中。
学生自主选择创作角度,请学生留心观察变化。观察早晨、中午、傍晚、阴天、晴天的色彩变化,并进行创作。教师针对共性问题进行指导。
五、展示评价
学生展示作品,谈谈作品要表达的情绪,其他同学评述对他作品的感受。并激发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留心观察美好的事物,并积极大胆的去表现。
培养学生对作品有独特的欣赏与鉴赏力,感受不同作品带来的美感。
【教学反思】
本堂课教师对学生的课堂中的评价以鼓励为主,学生初次尝试不太容易取得很好的效果,教师应多加鼓励与帮助,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 激发学生了学习的兴趣,有效的帮助学生自主学习,解决学习的难点,理清学习思路,落实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使整个课堂积极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