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雕与刻的乐趣 (教案)人教版 美术六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4 雕与刻的乐趣 (教案)人教版 美术六年级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3-02-15 22:25: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雕与刻的乐趣》教案
【教学内容来源】人教版 小学六年级下册 第4课《雕与刻的乐趣》
【教学主题】用设计的方式表现物体。
【课时】共1课时
【对应的课程标准要求】
第三学段(5、6年级)运用线条、形状、色彩、肌理和空同等造型元素,以描绘和立体造型的方法,选择合适的工具、媒材,记录与表现所见所回、所感所想,发展美术构思与创作的能力,表达思想与情感。
尝试不同的造型表现方法(如写实、夸张、抽象、装饰等),运用造型元素和形式原理,描绘事物,表达思想与情感。学习对比、调和等色彩知识以及简单的绘画构图和透视知识。尝试中国画的表现方法,体验笔墨趣味。运用泥、纸、泡沫塑料等多种媒材,创作动物、人物和景物等立钵谴型作品。
学习漫画、动画的表现方祛,并进行制作练习。 运用计算机、照相机等进行造型表现活动。
【背景分析】
1、教材分析
本课是设计应用领域。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2、学情分析
在本课的学习中,多让学生了解民间传统工艺的魅力,开阔学生的视野,体验雕刻制作的过程,学习不同雕刻方法,提高对雕刻艺术的认识与欣赏能力。本课内容学生会有浓厚的兴趣。在雕刻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直观感受、亲身体验,激发其创作灵感和动手实践的欲望。通过感悟、发现、尝试、创作、拓展学习几个环节,由浅入深,让学生逐步掌握雕刻的方法。在教学中紧紧围绕自主学习、与人合作、共同探究的教学形式进行活动,让学生在观察、实验、讨论等活动探索新知。本课采用探究式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在观察、分析、比较中探究,在自主学习中探究,在质疑问难中探究,在问题解决中探究,在实践活动中探究。在作业展示中让学生互相欣赏、交流、评价,把他们自己的作品与大家分享,从中体验成功的乐趣。通过展示、交流,为学生营造了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增强学生间团结合作的学习精神,体现人际间的交流与关怀。
【教学目标】
情感与态度:初步了解什么是雕刻艺术,它与我们生活有什么关系,体验雕刻过程中的乐趣。
知识与技能:选择一种合适的材料,尝试雕刻一件作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欣赏各类雕刻作品,寻找身边信手可取的材料,让学生通过想象,将平面的内容用雕刻的形式表现出来。
【教学重难点】
重点:雕刻作品的设计。
难点:雕刻作品的刻制。
【所需要条件】
教具:各种雕刻作品、雕刻材料(南瓜、橡皮、肥皂、萝卜、石头等)、刻刀、画笔、图案资料等等。
学具:雕刻材料(橡皮、肥皂、萝卜等)及刻刀。
【评价任务】
本堂课教师对学生的课堂中的评价以鼓励为主,学生初次尝试不太容易取得很好的效果,教师应多加鼓励与帮助,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学习用具准备情况。
一、导入
1.老师展示树根、核桃、葫芦、萝卜、橡皮、石头等物品,引导学生思考。这些东西能变成艺术品吗
2.学生讨论,怎样把这些把不同材质的物品变成精美的艺术品。
3.讨论分析后进行汇报,找出共同的方法,引入课题《雕与刻的乐趣》
(设计意图:本课采用探究式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在观察、分析、比较中探究,在自主学习中探究,在质疑问难中探究,在问题解决中探究,在实践活动中探究;采用研究性学习,小组协作学习等方法,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二、讲授
1.欣赏“精雕细刻”的名家名作,民间工艺作品。
2.欣赏不同材料的雕刻作品。
3.欣赏浮雕与圆雕的作品,了解雕刻的种类。
4.欣赏老师带来的雕刻工具,根据不同的工具分析不同的雕刻方法。
(设计意图:这一阶段的主要引导学生欣赏观察不同种类的作品,为学生的创作铺垫。通过欣赏名家名作等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引导学生通过欣赏能提出疑问,充分体现探索研究的主题。)
三、创作体验
1.出示制作要求,鼓励学生在具体制作过程中继续探索新方法,发现新问题。( A、发挥想象,大胆构思。 B、分组合作,创新方法。 C、细心雕刻,注意安全。 )
2.以小组为单位与学生交流探索新的雕刻方法和困难,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
(设计意图:这一阶段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生生、师生之间的交流,采用个人、小组、集体等形式。通过合作学习引导学生取长补短。)
四、展示评价
总结本课的学习情况。根据学生的实践经验说说本堂课的收获、完成一个雕刻作品大概要经过哪几个步骤。进一步学习拓展延伸,播放玉雕、根雕等作品图片。
谈谈自己的收获与快乐!
(设计意图:以欣赏、激励的方式总结学生作品。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探究学习,从而达到会学。引导学生课后继续用生活中其他材料进行雕刻,美化生活。)
五、课后反思
【教学反思】
本堂课教师对学生的课堂中的评价以鼓励为主,学生初次尝试不太容易取得很好的效果,教师应多加鼓励与帮助,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 激发学生了学习的兴趣,有效的帮助学生自主学习,解决学习的难点,理清学习思路,落实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使整个课堂积极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