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一、选择题
1.下列动物中,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 )
A.大象 B.金丝猴 C.黑猩猩 D.阿拉伯狒狒
2.研究结果表明:人和类人猿的骨骼在结构上几乎完全相同;人和类人猿的盲肠相似;人和类人猿的胚胎在5个月前完全一样…这些事实说明( )
A.人是由类人猿进化来 B.人和类人猿有共同的原始祖先
C.类人猿比人高等 D.现代的类人猿也能进化成人
3.促使森林古猿向人类进化的最重要的外界因素是( )
A.生活环境的改变 B.降雨量的加大
C.气温的变化 D.身体结构的变化
4.最早能直立行走,能够使用树枝、石块等来获取食物的是 时代的古人类:
A.“东非人” B.“南非人” C.“露西” D.北京猿人
5.从古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最有决定意义的阶段是( )
A.古猿的树栖生活
B.学会使用和制造工具
C.古猿从树栖到地面,四肢行走转变为直立行走
D.产生了语言
6.在以下关于人类起源和发展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现代类人猿,如同其祖先一样,仍过着以树栖为主的热带从林生活
B.“露西”时代的古人类已经可以制造简单的工具
C.“东非人”时代的古人类已经能够用火,并且产生了语言
D.人类改变环境的能力超过所有的其他生物,环境对人类没有影响
二、非选择题
1.进化论的建立者是 ,他提出人类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 。它的生活环境是 ,现在类人猿仍过着 的生活。
2.森林古猿在漫长的岁月中是怎样进化成人类的,根据你对课本的认识和理解,其进化的历程是怎样的? 。
3. 化石,是由我国的地质学家李捷和古生物学家杨钟健、裴文中、贾兰坡等在北京西部 发掘的。
4. 下图是人类的起源和发展过程,请回答:
(1)A的生活方式是由以 生活为主转变到 生活,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
(2)由图中可看出,人类的体型一代一代地向着 的方向发展,这样 肢得到解放,促进了 的发育,在与自然界斗争的过程中,人类 的工具越来越复杂;衣着上由 发展到 。
(3)黑猩猩能利用树枝取食洞穴内的蚂蚁,与人类使用工具的不同是 。
(4)A~G中大脑的重量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
六、学习感悟
答案
一、选择题
1.C 2.B 3.A 4.C 5.C 6.B
二、非选择题
1.达尔文 森林古猿 热带丛林 树栖为主 2.直立行走→使用工具→制造工具→产生语言
3.北京猿人化石 周口店的龙骨山
4.(1)树栖 下地 环境的改变
(2)直立行走 前肢 脑 使用和制造 赤身裸体 懂得御寒、遮羞
(3)天然工具
(4)ABCDEFG
第4单元 第1章 第1节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一、学习目标:
二、自主学习:
1、19世纪著名的进化论的建立者 ,仔细比较了 与 的相似处之后,提出人类与 有着共同的祖先是 。
2、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露西”时代的古人类适于下地生活的特点是:上肢___________,下肢___________。
3、我国的古人类化石非常丰富,著名的北京人化石发现于______________。1929年,________ 发现了第一个北京猿人头盖骨的化石。
4、人类和类人猿有共同的祖先,但在发展进化的过程中,人类不仅能适应环境,而且能够不断地改变环境,成为地球的强者,其主要原因是: ____。
三、合作探究:
(一)、认真阅读教材P2至P3思考:
1、教材中的四种现代类人猿今天分布在地球的那些地方 ?
大猩猩 黑猩猩
长臂猿 猩猩
它们的生活方式的共同点是 。
其中与人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
2、今天人类的数量在急剧增加,而类人猿的数量日益减少,原因是什么?
3、类人猿在形态结构上确实与人有许多相似,但与人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4、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 。
(二)、认真阅读分析教材P4至P5内容思考分析。
1、现代的类人猿(如黑猩猩)还能再进化成人吗?请结合有关知识回答。
?
2、用人类起源和发展的知识,谈谈环境影响生物、生物能适应环境还能改变环境。人类改变环境的能力超过所有其他生物,为什么?
?
?
3、曹植有首诗,批评哥哥曹丕对他的迫害:“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人猿同根,人类应怎样对待珍稀、濒危的现存猿类呢?
?
四、达标测试:
1、下列人类与类人猿的关系中,错误的是 ( )
A.类人猿是人类的祖先 B.类人猿与人类的亲缘关系最近
C.类人猿与人类都起源于森林古猿
D.类人猿与人类发生分化的主要原因是各自生活的环境条件不同
2、下列动物中,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 )
A.大象 B.金丝猴 C.黑猩猩 D.阿拉伯狒狒
3、研究结果表明:人和类人猿的骨骼在结构上几乎完全相同;人和类人猿的盲肠相似;人和类人猿的胚胎在5个月前完全一样…这些事实说明 ( )
A.人是由类人猿进化来 B.人和类人猿有共同的原始祖先
C.类人猿比人高等 D.现代的类人猿也能进化成人
4、促使森林古猿向人类进化的最重要的外界因素是( )
A.生活环境的改变 B.降雨量的加大
C.气温的变化 D.身体结构的变化
5、最早能直立行走,能够使用树枝、石块等来获取食物的是 时代的古人类:( )A.“东非人” B.“南非人” C.“露西” D.北京猿人
6、从古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最有决定意义的阶段是( )
A.古猿的树栖生活 B.学会使用和制造工具
C.古猿从树栖到地面,四肢行走转变为直立行走
D.产生了语言
7、在以下关于人类起源和发展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现代类人猿,如同其祖先一样,仍过着以树栖为主的热带从林生活
B.“露西”时代的古人类已经可以制造简单的工具
C.“东非人”时代的古人类已经能够用火,并且产生了语言
D.人类改变环境的能力超过所有的其他生物,环境对人类没有影响
七年级下册生物导学案参考答案
第一章 人的由来
第一节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4.1.1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科 目
生物
年 级
七年级
班 级
时 间
年 月 日
课 题
第 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说出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分析比较得出人与类人猿的本质区别2.根据图片、资料概述人类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自身形态和使用工具等方面的变化 3.根据课文中的观点澄清一些科学上的误解??? 能力目标: 1.能够区分科学事实、观点和假说 2.收集信息并尝试判断整理信息 3.在讨论交流中培养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和价值观目标:认同人类起源与发展的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人类应当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点以及科学是不断发展的观点
重 点
概述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难 点
1、认识到古人类化石和遗物等对研究人类起源的重要性 2、认同现代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长期斗争中进化来的观点
教学用具
查阅有关生物进化的观点、学说、证据;现代类人猿生活的录象片;实物投影仪等。
执笔 者
李瑛老师
授课者
学习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人类的起源 1.观察与思考:四种现代类人猿2.看录象:人类和现代类人猿 共同祖先—森林古猿 3.推测森林古猿当时的 生活状况
引言、组织交流、评价并补充
放录象
投影展示:森林古猿及 其生活的想象图
小组展示课前搜集的有关 人类起源的资料
观看、分析 看图、展开想象并描述
人类的进化
1.森林古猿下地生活的原因
2.进化的主要证据—化石
3.人类进化过程中逐渐变化的几个方面
先让在这方面有准备的同学讲; 投影展示课本中的“资料分析” 展开讨论
实物投影展示化石图片, 指导观察
展示人类起源与发展的示意图;强调人类进化过程中几个方面的重要变化,语言产生及运用语言的重要作用。
有专长的同学讲;看资料 分析讨论,得出初步结论。
观察早期古人类化石图片, 发现并提出问题,根据提示 分析“露西”、“东非人” 所生活的时期及进化状况。 观察描述;表达与交流。 分组游戏(依据练习题第3题)
三、人与自然应当和谐发展
教育学生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点;渗透保护类人猿及濒危动物的情感教育。
小组讨论:1.明确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斗争中逐渐进化来的,人类的一切活动必须尊重生态规律。 2.人猿同祖,人猿应友好相处,我们有责任保护好他们。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课件13张PPT。第一节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第四单元 第一章 人的由来通过本节学习,你将知道:
1、人类起源于哪一种动物?
2、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大致是怎样的?进化论的建立者达尔文提出《现代类人猿和人类有共同祖先》的观点。你认同吗?
比较四种现代类人猿和人:一、人类起源于哪一种动物?观察与思考:
1、类人猿今天分布在哪些地方?它们的生活方式有什么
共同点?
2、类人猿与人有哪些根本的区别?热带或亚热带丛林。不能直立行走;不会制造工具;没有文字。相似:大脑发达、胸廓宽阔、有盲肠、蚓突;牙、
眼位置、外耳形状、寿命、血型相近。
不同:①运动方式不同。 ②制造工具的能力不
同。 ③脑发育程度不同人类的生存能力强,侵占了类人猿的生存资源。3、为什么人的数量不断增加,类人猿的数量日益减少?二、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大致是怎样的?1、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及其生活想象图森林古猿曾广泛分布在亚、非、欧地区的丛林中。早期人类的共同祖先(原上猿)腊玛古猿南 方 古 猿非洲南方古猿能人直立猿人智人现代人鮑氏南方古猿现代类人猿2、森林古猿是如何发展成为现代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 (1)进化的直接证据----化石是经过自然界的
作用,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遗体、
遗物和遗留下来的印迹。(事实)3、从森林古猿到现代人的进化证据(2)人类起源的标志:①直立行走
②使用工具、制造工具
③能够产生火
④语言的产生
⑤脑的发达人类起源和发展的示意图4、技能训练 区分事实和观点 事实:存在过的物体。 观点:根据事实提出的看法。 判断下列陈述中,哪些是事实,哪些是观点?
(1)古人类化石“露西”是在非洲发现的。
(2)“露西”生活在300万年前
(3)其它地区没有发现200--300万年前的古人类化石。
(4)其它地区没有200--300万年前的古人类化石。
(5)亚洲的直立人是从非洲迁徙过来的。事实的有( )
观点的有( )第一节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1、进化论的建立者__________2、人与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_____________ 森林古猿3、人类起源原因_____________环境变化4、证据_______化石小结达尔文5、人与类人猿的本质区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①运动方式不同;②制造工具能力
不同;③脑发育程度不同。1、人类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 )。
2、“露西”少女下肢骨比上肢骨粗壮,和现代人一
样说明她的运动方式是( )。
3、“东非人”所用的石块说明他们具有了( )
工具和( )工具的能力。
4、环境变化使古猿下地生活以适应环境,同时
古猿也改变( )。课堂练习:5、研究人类起源和发展的方法除事实( )
证据外,还有科学( )和科学( )。
6、人类应该(珍视)不同的生物,对珍稀物种应
大力(保护),并建立( )。
7、科学家确定南方古猿化石(露西化石)是最早
的原始人类化石,而不是最早的原始类人猿化
石,主要依据是( )。关于生命起源
有多种观点,其中最科学、最正确的观点是
( )。
8、进化论的建立者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