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七年级下 第1章 水检测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华师大版七年级下 第1章 水检测卷(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0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02-16 07:47: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章水检测卷
一、单选题(共20题;共40分)
1.如图是生活中常见的情景,其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
A.冰雪消融 B.露珠形成
C.湿手烘干 D.蜡烛滴“泪”
2.电解水实验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试管1中得到氢气
B.试管2中得到的气体有助燃性
C.水电解得到的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是2:1
D.水由氢、氧元素组成
3.下列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四种液体中,其中属于溶液的是(  )
A.“伊利”纯牛奶 B.血液
C.黄河水 D.“娃哈哈”矿泉水
4.向如图装置的试管中加入某种物质后,U形管右边支管的红墨水液面降低,左边支管的红墨水液面上升,则加入的物质是(  )
A.生石灰 B.食盐 C.硝酸铵 D.植物油
5.如图所示将一种物质加入另一种物质中,其中能得到乳浊液的是(  )
A. B. C. D.
6.下列客观事实对应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
A.把液化气压缩进钢瓶——分子体积变小
B.公园里闻到花的香味——分子不断运动
C.电解水得到氢气和氧气——水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
D.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很大——碳原子结构不同
7.如图所示为蒸发氯化钠溶液的过程,其中①→②→③为恒温过程,③→④为升温蒸发过程,②溶液恰好为饱和状态,分析实验过程,可以作出的正确判断是(  )
A.在①→②过程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
B.在②→③过程中,氯化钠的溶解度不断增大
C.在③→④过程中,水的质量分数不断增大
D.在②→④过程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先不变后增大
8.属于悬浊液的是(  )
A.矿泉水 B.糖水 C.豆浆 D.牛奶
9.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期间,医护人员必须穿着防护服、戴上口罩和护目镜,护目镜常常会蒙上一层“雾 气”,这是医护人员的一大烦恼。关于“雾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雾气”是水蒸气 B.“雾气”是升华现象
C.“雾气”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D.“雾气”的形成需要放热
10.某学生要配制质量分数为10%的食盐溶液,他读量筒中水的体积刻度时,视线仰视。而调节天平平衡时,指针偏左,称量食盐时天平平衡,则他配制的食盐溶液的质量分数(  )
A.等于10% B.小于10% C.大于10% D.无法确定
11.在20℃时,取一定质量的固体硝酸钾于烧杯中,把100g水平均分成四份依次加入烧杯,不断搅拌,使之充分溶解,实验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甲烧杯中,硝酸钾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B.乙→丙过程中,硝酸钾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大
C.丙→丁过程中,硝酸钾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大
D.丁烧杯中,硝酸钾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12.如图是一个一次性加热杯的示意图。当水袋破裂时,水与固体碎块混合,杯内食物温度逐渐上升。制造此加热杯可选用的固体碎块是(  )
A.食盐 B.生石灰 C.氯化镁 D.硝酸铵
13.为确保2022年北京冬奥会顺利举行,需要进行人工造雪。造雪机在工作时,不断将水吸入,并持续从前方喷出“白雾”,在“白雾”下方沉积成一层“白雪”,如图所示。造雪机在造雪过程中,水发生的最主要物态变化以及吸放热情况,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凝固 B.凝华 C.汽化 D.液化
14.将装有碎冰的试管插入装有冰粒的烧杯中间,然后用酒精灯给烧杯加热,当烧杯中的冰熔化一半时,试管中的冰(  )
A.没有熔化 B.熔化一半
C.熔化小于一半 D.熔化超过一半
15.为了缓解我国北方水资源不足的状况,国家正在实施的南水北调工程将主要改变水循环环节中的 (  )
A.蒸发 B.地表径流 C.降水 D.水汽输送
16.小孙同学对冰加热,她将冰熔化成水直到沸腾的过程,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图像中的DE段是冰的熔化过程
B.AB,CD段物质在吸热,BC,DE段物质没有吸热
C.水的凝固点是0 ℃
D.BC段物质的温度保持不变,不吸收热量
17.水是人类不可缺少的宝贵资源,尽管地球上拥有大量的水,但是“水荒”严重地威胁着人类。因此人人都要树立节约用水的意识。下列标志与节约用水有关的是(  )
A. B. C. D.
18.如图,这是市面上常见的感冒药,食用前需要将药粉倒入水中充分溶解。下面几个选项中能作为判断溶解后的感冒药溶液是饱和溶液的依据是(  )
A.该溶液颜色很深 B.该溶液味道很苦
C.感冒药溶解的很快 D.感冒药固体有剩余
19.图中,水的三态之间转化过程所对应的物态变化名称,标注都正确的是(  )
A.B.C.D.
20.寒冷的冬天,小明发现路旁一只小狗的舌头被冻在窨井盖上。下列物态变化与此相同的是(  )
A.干手器干手 B.湿餐布粘虾
C.冰棍上结霜 D.叶上沾露水
二、填空题(共6题;共42分)
21.根据该“水循环示意图”回答:
(1)水循环的动力是   。
(2)B环节中水发生的物态变化的名称是   。
22.生活处处有科学,只要你留心,身边许多物品都可以用来做科学小实验。
(1)在一个塑料瓶内倒入少量热水,摇晃后倒出热水,立即拧紧瓶盖,过了一会儿,塑料瓶被压瘪了。这一实验现象可以说明   的存在。
(2)塑料瓶在地上有影子,这说明光在同一种物质里是沿    (填“直线”或“曲线”传播的。
(3)夏天,把一大块0℃的冰放在塑料袋中,过一段时间后,冰变成了0℃的水,这是一种   (填物态变化)现象。用手直接去触摸0℃的水和 0℃的冰,一段时间后哪个感觉更冷些?小科立刻回答:   ,因为两者的温度相同。你认为小科的回答正确吗?说出你的理由:   。
23.某同学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KCl溶液,准备了下列实验用品。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过程中还缺少的一种玻璃仪器是   ;
(2)计算所需KCl的质量为   克;
(3)量取蒸馏水操作如下:将蒸馏水注入量筒,待液面接近量取体积对应刻度线时,改用   (填仪器名称)滴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4)经检测,实验所得的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可能是 。
A.天平指针左偏时就直接称量 B.砝码已生锈
C.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D.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
(5)已知20℃时KCl的溶解度是34.0g,50℃时KCl的溶解度是42.6g,通过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得到相应的溶液,在下列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的是   (填序号)。
24.如图实验装置可以进行水的电解实验,已知氢氧化钠在水的电解实验中,只起到增强水的导电性作用。
(1)开始反应前a、b两管内都充满溶液。关闭活塞,接通电源,一段时间后,两管产生的气体如图所示,则a管中产生的气体是   (填气体名称)。
(2)若实验中用3%的氢氧化钠溶液100g,通电一段时间后,氢氧化钠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变为4%,则已电解的水的质量为   g。
25.20℃时,将等质量(不含结晶水)的甲、乙固体分别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再加热到50℃时现象如图2(不考虑水分蒸发)。
(1)图1中,一定属于饱和溶液的是   ,甲、乙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为甲   乙(填“大于”、“小于”、“等于”)。
(2)甲、乙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3,则表示甲物质的溶解度曲   (填“M”或“N”)。
(3)将图2所得两溶液分别降温至30℃,会出现的现象是 。
A.甲中析出晶体,乙中无晶体析出
B.甲中无晶体析出,乙中析出晶体
C.甲中可能析出晶体,乙中无晶体析出
D.甲、乙中都没有晶体析出
26.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冰的熔化特点,他每隔相同时间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并观察物质的状态。
(1)应选用颗粒   (选填“较大”或“较小”)的冰块做实验.
(2)图甲是他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的“温度一时间”图像.由图像可知:冰熔化的特点是是吸热,温度    .(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3)图甲中第3min时,物质处于     态.(选填“固”或“液” 或“固液共存”)
三、实验探究题(共3题;共20分)
27.在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中,某实验小组的同学根据测得的数据绘制了图象。
(1)由图象可看出该物质在第 1 至 5min 这段时间内,该物质 处于   (填物态变化名称)过程。
(2)比较图中AB段和CD段可知,如果升高相同的温度   段吸收的热量较多(加热条件始终不变)
(3)如图所示是北方湖面结冰的示意图,当时气温是零下8摄氏度,则B点的温度是   。
28.在“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中,李同学将质量相同的海波和石蜡分别装在两个相同的试管中,同时放在一个装有水的烧杯中加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过程中,他每隔 1min 记录一次海波和石蜡的温度和状态,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海波的温度℃ 40 42 44 46 48 48 48 48 48 48 50 53 56
石蜡的温度℃ 40 41 42 44 46 47 48 49 51 52 54 56 59
①实验时,用   加热而不用酒精灯直接给试管加热,这样做的好处是   ;
②由实验数据可知,   (选填“海波”或“石蜡”)是晶体;
③温度 53℃时,海波是    (选填“固态”、“液态”或“气态”)。
29.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一所示:
(1)t1℃时,溶解度大小关系为:甲   乙(填“>”、“<”或“=”);
(2)t2℃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甲物质   g;
(3)图二某一步操作前后的溶液状态变化过程可以在图一中表示为   (填序号)。
A.b点→a点 B.c点→a点 C.c点→b点 D.c点→d点
四、解答题(共2题;共18分)
30.实验室中要配制70g20%的氯化钠溶液(图中为部分仪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缺少一种必须用到的玻璃仪器是   ;
(2)量取水时,仰视刻度,会使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填“偏大”或“偏小”);
(3)将配制好的70g20%氯化钠溶液,稀释成10%的溶液,需要加水多少克?(计算说明)
31.按照要求计算质量。
(1)将 25g 溶质质量分数为 18%的氯化钠溶液稀释成溶质质量分数为 0.9%的生理盐水,需加水的质量为多少?
(2)现用 500g 生理盐水给患者输液,进入患者体内的氯化钠的质量为多少?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2.【答案】C
3.【答案】D
4.【答案】C
5.【答案】D
6.【答案】B
7.【答案】D
8.【答案】C
9.【答案】D
10.【答案】B
11.【答案】D
12.【答案】B
13.【答案】A
14.【答案】A
15.【答案】B
16.【答案】C
17.【答案】C
18.【答案】D
19.【答案】C
20.【答案】B
21.【答案】(1)太阳能
(2)汽化 (或蒸发)
22.【答案】(1)大气压
(2)直线
(3)熔化;一样冷;不正确,冰熔化成等温度的水要吸热
23.【答案】(1)玻璃棒
(2)2.5
(3)胶头滴管
(4)A;C
(5)BE
24.【答案】(1)氢气
(2)25
25.【答案】(1)甲;小于
(2)M
(3)D
26.【答案】(1)较小
(2)不变
(3)固
27.【答案】(1)固液共存
(2)CD
(3)0℃
28.【答案】水浴;使晶体受热均匀;海波;液态
29.【答案】(1)>
(2)80
(3)B
30.【答案】(1)玻璃棒
(2)偏小
(3)设需要加水的质量为x,
70g×20%=(70g+x)×10%;
解得:x=70g。
31.【答案】(1)设需 18%的氯化钠溶液的质量为 x,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则 x×18%=500g×0.9% x=25g
所需水的质量=500g-25g=475g.
答:需 18%的氯化钠溶液 25 克,需水 475g
(2)用 500g 生理盐水给病人输液,进入病人体内的氯化钠的质量是 500g×0.9%=4.5g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