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地球的宇宙环境 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1.1 地球的宇宙环境 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2-15 17:15: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1 “地球的宇宙环境”教学设计
教学前段分析
1、课标分析: “1.1运用资料、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说明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教师提供关于宇宙基础知识和地球宇宙环境的图文资料,引导学生借助资料开展对宇宙、对地球宇宙环境的认识,课标行为动词“描述”属于低水平层次,教师重在打下基础与提高后续学习兴趣。 2.教材分析:人教版(2019)地理1将地球的宇宙环境分为“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行星地球”两大知识板块和“观察月相变化”一个活动板块,搭配丰富的图文,按到宇宙、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地球的宇宙环境的知识逻辑组织安排,将天体、天体系统、常见天体、月相变化、太阳系穿插其中。 3.学情分析:学生刚上高一,距离上一次接触地理课堂已有一年多,对于地球的宇宙环境大多来源于科普,缺乏系统的梳理与学习,对于地球学科也是一知半解甚至存在不少误区,因此需要在学习过程中注意激发学习兴趣,加深对地理学科的了解。
教学目标: 区别常见的天体,说出不同的天体类别和特点; 阐述天体系统的概念,利用天体系统指出地球所处的宇宙位置; 大致描述各天体系统的基本状况,能够重点突出太阳系的基本状况; 运用资料,阐述行星地球的普通性与特殊性; 绘制月相变化图,说出月相变化的原因与规律。
教学过程
教学导入
以学生能观察的天体为例,如“星星是什么?又为什么能发光”。
今天我们来学习高中地理第一章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在我备课的时候,我发现这一节的内容的安排在中美教材中差距极大,我国将这一节呢作为了高中地理第一章,而美国则在最后一章,那么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一节课到底讲了什么导致中美教材中间出现了这么大的分歧,这一节的学习呢需要从做一个动作开始,叫作抬头,那么我们抬头能看见什么?白天能看见太阳,晚上能看见月亮和星星。
宇宙及其特点
1.宇宙概念:教师引用“四方上下曰宇、古来今往曰宙”讲解宇宙的概念,进而引出宇宙的两个特点,即物质性与运动性。
我们知道我们抬头所看见的太阳、月亮、星星都在遥远的宇宙中,那么我们思考一个问题,宇宙为何物……,宇宙二字取自中国古文诗词“四方上下曰宇,古来今往曰宙”,那么宇宙二字我们可以理解为所有空间与时间的集合,或者是无限的空间与无限的时间。它具有两个特性,分别是物质性和运动性。很好理解,空间上由物质组成,时间上物质是不断运动的。
2.宇宙的物质性:教师展示不同天体的图文资料,帮助学生认识不同天体,归纳不同天体的特征,提供相关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天体概念。
天体作为宇宙物质性的体现,其实就是宇宙中的各种物质的总称,应该很好理解,天体天体就是天上的物体,我们抬头所看的太阳、月亮、星星都是天体,只是属于不同种类的天体,我们来看天体的种类。
首先级别较高的星云,别看星云是由气体和尘埃组成的,但是质量巨大,如果我们以太阳为标准,那么太阳就是星云中一颗亮点。事实也是如此,星云中的尘埃在引力的作用下形成固体内核,最终是可以形成一颗恒星,恒星由炽热气体组成的,能够自身发光发热的球状天体,离我们最近的恒星是谁?当然晚上我们看见的星星也就是恒星了,其中最为典型的呢,就是北斗七星和北极星。
接着比恒星低一级别的天体当然就是围绕恒星作圆周运动的行星了。比如地球就是一颗行星,来,看教材,行星是在椭圆轨道上,绕恒星运行的、近似球体的天体。接着围绕行星运转的天体就是卫星,卫星这个词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经常听见,像人造卫星,当然了也有自然卫星,月亮就是地球的自然卫星。
除此之外还要一些特殊的天体,流星体和彗星,流星体是运行于星际空间的固体物质,当它落下与地球的大气层高速摩擦,就会产生我们所看见的流星,所以大家要注意区别流星与流星体,一个是现象,一个是天体。至于彗星呢,是特指在扁长轨道上绕太阳运行的一种质量很小的天体,由冰物质组成,所以呀,有一种推断说,地球上的水最初就来自于大量的彗星撞击地球。
随着人类对于宇宙的认识的不断深入,人类也不断向着更远方出发,我国的航天事业也是领先世界,我们来看一些成就,感受一下吧。
3.宇宙的运动性:教师讲解天体系统的概念,引导学生自主归纳地球所处的天体系统。
接着我们的问题。那么宇宙的运动性是如何体现的呢,其实在刚刚介绍天体的时候,大家应该能感觉到,我使用了“级别”“绕转”这些字眼,其实所谓宇宙的运动性,就是天体相互吸引、绕转形成一个天体系统,就像天体有级别一样,天体系统也有不同的级别。我们能直观感受到月亮与地球的相互绕转,所以地球与月亮就形成了一个天体系统,我们称之为地月系。那么同学可以试着进一步扩大这个天体系统,比如地月系的中心天体地球围绕太阳绕转,所以地月系又属于太阳系,来试着,自己归纳一下。接着大致介绍一下各个天体系统的特点。
行星地球
对于行星地球,我们常用一句话去评论,“地球是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那么接下来,大家可以阅读教材,为什么我们会这句话去评论地球。
1.为什么说地球是一颗普通的行星:教师提供材料,学生自主归纳,回答问题。
来!我们首先看一下为什么说地球是一颗普通的行星,我们来请一位同学说一下你的结论……教师进行评价与总结。
2.为什么说地球是一颗特殊的行星: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得出外部条件与内部条件。
来!我们首先看一下为什么说地球是一颗特殊的行星,我们来请一位同学说一下你的结论……教师进行评价与总结。
3.总结上述知识,完整绘制本节思维导图,提出学习感悟。
问一下大家,有没有觉得这节知识很简单,甚至有些知识早已科普过了,可是我们来看,约300万年前,第一个人类出现…人类百万年对于宇宙的探索从未停止,化为教科书也不过寥寥几页,但老师还是希望同学知道地球的宇宙环境这一节知识看似简单,但看似简单的东西往往最难,探索宇宙,是地球人向更高级、更本质的问题进行发问,向“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答案的无限逼近。
观察月相
教师绘制月亮、地球、太阳三者的位置关系图,引导学生绘制月相变化图,自主归纳月相变化规律,教师总结。
来!我们现在就来上点难度,体验一下观察离我们最近的自然天体——月球。“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月亮自古以来便有阴晴圆缺的变化,但是为什么?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现象,我们来探究一下。
根据我们所学的知识,首先月亮的光是自己发出的吗?显然不是,而是反射太阳光,所以我们先画出太阳、地球、月亮的位置关系,发现对于平行的太阳光,无论月亮怎样围绕地球旋转,太阳始终只能照亮月球的一半。我们来看,如果太阳、月亮、地球的位置关系在新月,那么地球上能看到月亮吗?显然是不能……(教师可利用黑白各一半的乒乓球,对月相变化进行讲解,得出结论:上上上西西,下下下东东。)
课堂练习
三、教学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