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2传统节日第1课时(课件)(共2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识字2传统节日第1课时(课件)(共24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0.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2-15 15:47: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第三单元 第1课时
传统节日
学习目标
1
2
认识“传、统”等15个生字,会写“贴、街、舟、艾”4个字,会写“节日、春节”等10个词语。
学会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音韵美,初步了解传统节日有哪些,能按时间顺序排列。
全班同学一边拍手,一边齐读《春节童谣》
课堂导入
小孩小孩你别馋,
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粥,喝几天,
哩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
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磨豆腐。
二十六,去买肉。
二十七,宰公鸡。
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蒸馒头。
三十晚上熬一宿,
初一初二满街走。
标题
课堂导入
传统节日
chuán tǒng
zhuàn
自传
标题
整体感知

自读任务
听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读完之后,用笔圈画出课文中出现的传统节日。
1
2

认读词语
整体感知
看拼音,读一读
tiē jì zhōu qǐ qiǎo
贴窗花 祭扫 赛龙舟 乞 巧
shǎng jú táng
赏 菊 满堂飘

认读词语
整体感知
看拼音,读一读
xiāo xiàng ài
元宵 大街小巷 艾香
láng bǐng
牛郎织女 月饼
元宵
今宵
标题
集中识字

识记形声字

xiāo
gōu
元宵节,看花灯。大街小巷人如潮。
xiāo
月饼
饼干
标题
集中识字

识记形声字

bǐng
gōu
过中秋,吃月饼,十五圆月当空照。
bǐng
标题
集中识字

识记形声字


菊花 赏菊
gōu
重阳节,要敬老。踏秋赏菊去登高。

集中识字

熟字换一换
站—贴
朗—郎
常—赏



集中识字

联系生活识字
大街小巷
集中识字

组词识字



乞丐
乞求
乞讨
巧妙
巧手
乞巧
艾草艾香
艾酒
集中识字

字理识字


集中识字

字理识字
船 舰 艇 艘……
集中识字

巩固识字
贴窗花 祭扫 赛龙舟 乞巧 赏菊 满堂飘
传统 元宵 大街小巷 艾香 牛郎织女 月饼
看谁读得最准确?
情境课文《传统节日》
问题探究


自主探究
注意儿歌中每一句末尾的字,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问题探究


自主探究
春节到,人欢笑,
贴窗花,放鞭炮。
元宵节,看花灯,
大街小巷人如潮。
清明节,雨纷纷,
先人墓前去祭扫。
过端午,赛龙舟,
粽子艾香满堂飘。
七月七,来乞巧,
牛郎织女会鹊桥。
过中秋,吃月饼,
十五圆月当空照。
重阳节,要敬老,
踏秋赏菊去登高。
转眼又是新春到,
全家团圆真热闹。
pào
cháo
sǎo
piāo
qiáo
zhào
gāo
nào
课文中讲到了哪些传统节日?
问题探究


自主探究
春节到,人欢笑,
贴窗花,放鞭炮。
元宵节,看花灯,
大街小巷人如潮。
清明节,雨纷纷,
先人墓前去祭扫。
过端午,赛龙舟,
粽子艾香满堂飘。
七月七,来乞巧,
牛郎织女会鹊桥。
过中秋,吃月饼,
十五圆月当空照。
重阳节,要敬老,
踏秋赏菊去登高。
转眼又是新春到,
全家团圆真热闹。
观察每个传统节日的日期,你发现了什么?
问题探究


合作探究
春 节(农历正月初一)
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
清明节(公历4月5日前后)
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
乞巧节(农历七月初七)
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
时间顺序
让我们拍手读一读《拍手儿歌》
问题探究


合作探究
拍手儿歌
正月初一是春节,正月十五元宵节。
五月初五端午节,七月初七乞巧节。
八月十五中秋节,九月初九重阳节,
中国传统的节日,从古流传到今天。
课堂小结
春 节
元宵节
清明节
端午节
乞巧节
中秋节
重阳节
传统节日

“贴”是左右结构,书写时左右同宽。贝字旁捺变点,要收在竖中线左侧。
标题
生字书写
书写指导


“街”是左中右结构,三个部分要紧凑。右部件第一横和中部第一横起笔一样高。

“舟”是独体字,第二笔撇和第三笔横折钩均写长,长横压在横中线上,两点上下对称。
“艾”是上下结构,草字头横平且长,撇捺要舒展。
布置作业
1.当堂练习写一写本课的四个生字。
2.课后作业:
(1)把今天学到的传统节日说给爸爸妈妈或朋友听。
(2)通过问家长或者查找资料的方式,了解其他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