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色龙》教学实录
微镜头一、还原警官身份
师:奥楚蔑洛夫的变化在文中是一目了然,我们能从他的变化和判定中读出他的内心变化吗?
生1:奥楚蔑洛夫最初是公正严明,想要秉公执法。因为事情发生后,他是主动挤到人群中去,“挤”看出他想要履行他的职责。而且在听了赫留金的讲述后,他的一番话讲得合情合理。
生2:我觉得最初不是为了公正执法,是为了显示他的官威。也是“挤”这个字写出他要在众多人群中体现自己的与众不同。他还说“我要拿点颜色出来”“我要给他点厉害瞧瞧”,这些语言看出他并不是秉公执法的官吏,而是要施展自己官威的人。
师:太妙了。发言的同学都注意到奥楚蔑洛夫的身份,他在文中是以什么身份出场的?
生3:警官。
师:文中是怎样书写的?
生3:警官奥楚蔑洛夫穿着新的军大衣,手里拿着个小包,穿过市集的广场。他身后跟着个巡警,生着棕红色头发,端着一个罗筛,上面盛着没收来的醋栗,装得满满的。
师:从这句话中你获得哪些信息?
生4:从“新的军大衣”看出警官奥楚蔑洛夫可能新上任,“没收来的醋栗”看出他的职务类似城管,是个小官。
生5:“穿着”“拿着”是外貌描写,刻画出奥楚蔑洛夫趾高气扬耀武扬威的模样。“身后跟着个巡警”说明还是有点权力的,“没收”看出他在百姓之中的权力还蛮大的。
师:这样看来,奥楚蔑洛夫作为警官,官职虽小,权力也大;同时他虽在百姓之中权力极大,但也只是个低层的官员。
镜头二、还原警官职责
师:我们继续回到案件的最初。处理狗咬人的事件是一件民事案件,作为警官,你觉得应该怎样处理这样的民事案件?
生1:应该先调查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再做决定。
师:好一个“来龙去脉”!你向同学们解释这个词的意思。
生2:就是事情发生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师:奥楚蔑洛夫有做到这点吗?
生齐声:没有。
师:他是怎么做的?
生3:,他听了赫留金的控诉后,马上说:“这种事我不能放过不管。我要拿点颜色出来叫那些放出狗来闯祸的人看看!现在也该管管不愿意遵守法令的老爷们了!等到罚了款,他,这个混蛋,才会明白把狗和别的畜生放出来有什么下场!我要给他点厉害瞧瞧。”
师:你会怎样设计这番话的朗读?
生4:用严厉的语气,坚决的态度来朗读这段话。
师:重音放在哪些词上?
生4:放在“不能”“拿点颜色出来”“管管”“这个混蛋”“下场”“给他点厉害”上。
师:理由呢?
生4:体现他的官威,是个公平、公正、不畏权贵的好官。
师:口号喊得虽响亮,但是他却没有真正体现警官的职责。请你提醒他正确的做法。
生5:奥楚蔑洛夫,你应该弄清楚赫留金为什么会被狗咬,还得搞清狗的主人是谁。
生6:奥楚蔑洛夫,你也要了解赫留金是个怎样的人。
师:作为一位警官,面对众多的疑点,他就信口定案,可见奥楚蔑洛夫是个怎样的人?
生7:随意,不负责任的人。
生8:不严谨,甚至玩忽职守的人。
师:你猜,奥楚蔑洛夫知不知道警官的职责在哪里?
生9:我觉得他是知道的。
师:为什么?
生9:他很清楚不能随便放狗出来,而且可以对主人罚款。
师:那他在这次事件中为什么会玩忽职守?
生9:我觉得他可能就是想要在大家面前拍架子,体现自己的权势。而且在这件事中如果不是因为小狗的主人是将军,他完全就可以这样处理了。
生10:奥楚蔑洛夫作为警官,是有权势,所以面对狗咬人这样的小案子,他不需要为此动脑筋,只要看谁强大就偏向谁就可以了。这样快速结案,能够体现他的能力和威严。
师:警官虽小,权力也大,奥楚蔑洛夫管理着一方百姓,这件案件更是在大庭广众之下发生的,他这样做是要在老百姓面前立威,展示自己公平、公正、主持正义的一面。然而,这种装腔作势的权威态度恰恰暗示了他之前肯定做过很多没有主持正义的事,这是他心虚的表现,也是他无能的表现,他企图以一种装腔作势的态度来唬弄百姓,这也为他下文的变化无常埋下了伏笔。
微镜头三、还原社会背景
师:还记得刚上课的时候,我们研究到变色龙的生物特性的关键点吗?
生齐声读板书:随时变色+自我保护
师:变色龙“变”的目的是什么?
生:自我保护。
师:奥楚蔑洛夫“变”的目的是什么?
生:自我保护。
师:奥楚蔑洛夫为什么要自我保护?
生1:因为他不能得罪将军。
师:为什么不能得罪将军?
生1:得罪了将军,他就不能升官发财了。
师:为什么得罪了将军,就不能升官发财呢?
生1:因为将军有权势。
师:将军与奥楚蔑洛夫之间的职务差别有多大呢?我们来看看这两个职位。
屏幕显示:
将军:一般是高级军事将领的统称。
警官:警察中的官员。
师:契诃夫另一篇小说《小公务员之死》也讲述小公务员与将军之间的故事。一个小公务员,因为打了个喷嚏溅到将军身上,内心的恐惧促使他三番四次找将军道歉,他的道歉却又不断强化了将军的不耐烦,将军的不耐烦反过来又不断强化了他的恐惧,最后被吓死——
(屏幕显示)
“滚出去!”将军大叫一声,脸色发青,周身打抖。
“什么?”
切尔维亚科夫低声问道,害怕得周身发麻。
“滚出去!”将军又说一遍,顿脚。
切尔维亚科夫的肚子里好像有个什么东西翻腾起来,他什么也看不见,什么也听不见,退到门口,出去,到了街上,一路磨磨蹭蹭地走着。……他信步走到家里,也没胶掉制服,往沙发上一躺,就此……死了。他只能在恐惧中死去。
——《小公务员之死》
师:在文字中,我们能读到切尔维亚科夫道歉时心情吗?
生2:很恐惧。当将军让他滚的时候,他“害怕得周身发麻”,第二次让他滚时,他“什么也看不见,什么也听不见”。
师:将军有做什么吗?
生3:没有,只让他滚。
师:将军对于切尔维亚科夫打了个喷嚏溅到他身上的行为其实并不在意,为什么切尔维亚科夫会这么恐惧
生4:因为将军权势大,切尔维亚科夫害怕将军会生气。
师:警官,小公务员,面对将军这一职务的人,为什么都心存畏惧呢?难道只是因为他们之间的身份地位差距大吗?让我们把目光回到故事发生的背景上,作者在开篇描写了这样的社会环境。
(屏幕显示)
四下里一片沉静。广场上一个人也没有。商店和饭馆的门无精打采地敞着,面对着上帝创造的这个世界,就跟许多饥饿的嘴巴一样;门口连一个乞丐也没有。
有人从商店里探出头来,脸上还带着睡意。木柴厂四周很快就聚了一群人,仿佛一下子从地底下钻出来的。
师:你从这两段环境描写中读到了什么?
生5:这是个好管闲事的世界。原先“四下里一片沉静”“广场上一个人也没有”,结果一听到有动静,人全出来了。而且大家在警察处理事情的时候没有人说公道话。
师:明哲保身。
生6:我发现当时很穷,因为作者说“面对着上帝创造的这个世界,就跟许多饥饿的嘴巴一样”。说明当时经济萧条。商店和饭馆都没有人来光顾了。
师:好事之徒源自麻木的心灵。小说源自生活,大家阅读写作背景,思考奥楚蔑洛夫为什么要自我保护,小公务员又为什么会被吓死?
屏幕显示:
社会背景:
《变色龙》写于黑暗的十九世纪八十年代(1884年)。沙皇亚历山大三世为报复民意党的暗杀活动,变本加厉地推行反动高压政策,狂叫“要让全俄国冻结起来!”秘密警察和特务遍布全国,各级政府可以任意逮捕政治犯,这使本来就黑暗的俄国,沉入了更黑暗的地狱。
生快速浏览资料。
生7:当时的社会是专制的,人们没有自由,只有拍上级的马屁才能得到安全。所以奥楚蔑洛夫会变色。
生8:奥楚蔑洛夫虽然是一个警察,他判案的依据是案犯的背景,而不是事实。这是因为这个社会没有公平公正和自由,他被社会同化了。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出百姓在这个环境之中更是朝不保夕。
生9:我觉得奥楚蔑洛夫也是可怜的,在社会的高压下,他虽然成为了一个警察,但已经没有了对警官职责的坚守,只会通过溜须拍马保全自己。这是他的可悲之处,也是整个社会的可悲之处。
生10:在这样的社会里,将军就像权势的怪兽,控制了整个社会,让所有人害怕恐惧,只要跟将军牵连到关系,他们立刻选择放弃一切,去迎合将军。
师:然而,这种权势的威压并不止出现在将军身上——
(屏幕显示)
“我早晚要收拾你!”奥楚蔑洛夫向他恐吓说,裹紧大衣,穿过市场的广场径自走了。
——《变色龙》
生11:奥楚蔑洛夫也会压迫普通人。
师:对于普通百姓而言,小警官也是恐怖权势的象征。
生12:说明整个社会都形成了媚上欺下的风气。
(屏幕显示)
他既是社会的牺牲品,又是造成这种社会恐怖的践行者。
师:警官奥楚蔑洛夫职业判断的随意性与严肃性的交织,实质是作为社会底层管理单位的他存在着严重的社会等级观念,这种观念严重左右着其职业判断和价值取向。他的这种畸形的矛盾心理的形成在于作为统治阶级代表的将军造成的层级压榨的恐怖扭曲了作为警官的他应有的行为,使其无法左右自己的职业定位和价值定位,只能以一种看似见风使舵、欺下媚上和趋炎附势的个人形象展现在人们面前。这是由当时恐怖社会养成的职业惯性和处世方式使他摇摆不定,丧失自我,从而使他的社会意义变得复杂。他既是社会的牺牲品,又是造成这种社会恐怖的践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