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宜宾市部分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川省宜宾市部分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28.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2-16 09:34: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宜宾市部分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
化学试题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和答题卡上。
2.满分100分 时间75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S 32 Cl 35.5 Na 23 Fe 56
第I卷(选择题 42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家庭常用物质的主要材料,不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A.炒菜用铁锅 B.香樟砧板 C.锰钢防盗门 D.微波炉用锡箔纸
2.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次氯酸的结构式:H-Cl-O B.氟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C.HCl 形成过程的电子式:
D.CaCl2的电子式:
3.下列与生活有关的化学知识中叙述错误的是
A.焦炭(主要含石墨微晶)与金刚石都是碳的同素异形体,其化学性质完全相同
B.钢铁制品往往要通过一定的发蓝(或发黑)处理,使其表面产生起保护作用的致密且极薄的氧化物膜
C.“嫦娥五号”返回器带回的月壤中含有,它与地球上的互为同位素
D.泡沫灭火器可用于一般的起火的扑灭,不可用于金属钠起火的扑灭
4.关于溶液配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定容时俯视刻度线,最终溶液的浓度会偏低
B.用浓硫酸配制稀硫酸时,将浓硫酸稀释后应立即转入容量瓶中
C.溶液摇匀后液面低于刻度线,应及时加水至刻度线,避免产生误差
D.配制一定浓度的NaOH溶液,定容时加水超过刻度线,应该重新配制
5.2gNaOH固体分别加入到下列100mL液体中,溶液导电能力变化不大的是
A.自来水 B.含2.45gH2SO4的硫酸溶液
C.含2.925gNaCl的溶液 D.含4.25gNaNO3的溶液
6.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关于0.2mol·L-1硝酸钡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1L溶液中所含阴、阳离子总数是0.6NA B.1L溶液中含有0.2NA个NO
C.500 mL溶液中含有0.2NA个NO D.500 mL溶液中Ba2+浓度为0.2 mol·L-1
7.如图所示实验方案不能达到预期实验目的的是
A. 用图甲制备Fe(OH)2
B.用图乙比较Na2CO3和NaHCO3的热稳定性
C.用图丙制备并收集O2
D.用图丁证明新制氯水具有酸性和氧化性
8.在无色、碱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
A.Ca2+、Na+、SO、HCO B.K+、Fe2+、SO、MnO
C.Ba2+、K+、Al3+、Cl- D.Na+、Ba2+、Cl-、NO
9.短周期元素R、T、Q、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其中T所处的周期序数与族序数相等。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R>Q
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W<Q
C.原子半径:T>Q>R
D.T的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具有两性
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阳离子只有氧化性,阴离子只有还原性
B.含氧酸可作氧化剂,而无氧酸不能
C.在8NH3+3Cl2===N2+6NH4Cl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分子个数之比是2:3
D.已知还原性:Fe2+>Br-,可知反应2Fe3++2Br-===2Fe2++Br2不易进行
11.已知反应:(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是氧化剂 B.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
C.还原性: D.该反应生成,被氧化的为
12.牛奶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富含钙、磷、钾、硫、镁、钠等常量元素)。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其组成元素中部分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相对大小、最高正化合价或最低负化合价的变化如图所示。对下列相关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判断不正确的是
A.x是氢元素
B.w、f简单离子的半径大小:
C.w、g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
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
13.某NaOH样品中含有少量Na2CO3、NaHCO3和H2O,经分析测定,其中含NaOH83.4%(质量分数,下同), NaHCO3 8.8%,Na2CO3 6.4%,H2O 1.4%。将此样品若干克投入到49克21%的稀硫酸中,待反应完全后,需加入20克9.0%的NaOH溶液方能恰好中和。则蒸发中和后的溶液可得固体质量接近于
A.25 B.20 C.15 D.10
14.溶液X中可能存在、、、、、、中的若干种。为探究该溶液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下列关于溶液X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可能存在 B.一定存在、、
C.和至少有一种 D.一定不存在、
第II卷(非选择题 58分)
15.(13分)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表示含有8个质子、10 个中子的原子的化学符号:_______。
(2)根据下列微粒回答问题:、、、14C、 l4N、 16O、 35Cl2、 37Cl2。
①以上8种微粒共包含了_______种核素,共_______种元素。
②互为同位素的是_______。
③质量数相等的是_______和_______,中子数相等的是_______和_______。
(3)相同物质的量的14CO2与S18O2的质量之比为_______,中子数之 比为_______,电子数之比为_______。
(4)铷和另一种碱金属形成的合金7.8g与足量的水反应后,产生0.2g 氢气,则此合金中另一碱金属可能是________。 (铷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5.5)
(5)物质的量相同的H2O和D2O与足量钠反应,放出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之比为_______。
16.(12分)实验室里除了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加热制取氯气,也可以在常温下利用反应:
制取并收集纯净、干燥的氯气,装置如图所示:
(1)装置A中盛放浓盐酸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该装置相比普通分液漏斗的优点是_______。
(2)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装置C中盛装的药品是_______。
(3)D装置收集氯气采用了方法_______。(填序号)
A.向下排空气法 B.向上排空气法 C.排水法 D.排饱和食盐水
(4)装置E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5)工业上制备氯气通常利用反应_______(填化学方程式),阴极的产物是_______。
17.(14分)回答下列问题:
(1)配平并用“双线桥”表示“KMnO4 +H2C2O4+H2SO4→K2SO4 +MnSO4 +CO2↑+H2O”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___________。
(2)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黑火药是由硫黄粉、硝酸钾和木炭粉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爆炸时的反应为:S+2KNO3+3C=K2S+N2↑+3CO2↑,被还原的元素是______,当生成标准状况下33.6L的N2时,转移电子的数目为______。
(3)在肉制品加工中,使用的护色剂——亚硝酸钠(NaNO2)必须严格控制用量,以确保食用安全。若误食亚硝酸钠会导致血红蛋白中亚铁离子转化为铁离子而中毒,服用维生素C可解除亚硝酸钠的中毒,下列关于上述中毒、解毒过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亚硝酸钠是还原剂 B.维生素C是氧化剂
C.亚硝酸钠被还原 D.维生素C能把铁离子还原成为亚铁离子
(4)在反应2H2S + SO2 = 3S↓ + 2H2O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
(5)在强酸性溶液中可发生如下反应:2Mn2++5+8H2O=16H++10+2,这个反应可定性地检验Mn2+的存在。在反应中充当氧化剂的中,x的值是______。
18.(9分)利用钛白工业的副产物硫酸亚铁[含TiOSO4及少量Fe2(SO4)3]制取铁红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已知:TiOSO4溶于水,在水中可以电离为TiO2+和SO。
(1)加热近沸条件下“精制”硫酸亚铁的过程中,其中的Ti元素会与水作用生成偏钛酸(H2TiO3)沉淀,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加入铁屑的作用是_____。用_____(填写名称)试剂验证其作用。
(2)若“氧化”工序中先通入氨气再通入空气,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
(3)请写出由滤渣2制得铁红的化学方程式_____。
(4)副产品M的化学式为_____,由滤液得到M的操作为蒸发浓缩、_____、_____、洗涤、干燥。
19.(10分)A~G分别代表中学化学常见的一种纯净物,其中A、B、C、D四种物质中均含有同一种元素,且焰色试验均呈黄色,其中D为淡黄色粉末状固体,物质间相互转换关系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A的俗名为_______。D中阴阳离子的个数比为_______。
(2)分别写出反应①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3)去除B固体中混有的少量A的方法是_______。
(4)物质F的大量排放往往会造成温室效应,书写将足量的F通入C中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5)我国化工专家侯德榜的“侯氏制碱法”为世界制碱工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侯氏制碱法在实验室进行模拟实验的流程如图所示:
请问足量的气体A是_______(填写名称)
宜宾市部分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
化学试题参考答案:
1.B 2.B 3.A 4.D 5.B 6.B 7.B 8.D 9.B 10.D 11.D
12.D 13.C 14.B
15.(1)
(2) 8 5 、、 14C l4N 14C 16O
(3) 23∶34 2∶3 11∶16 (4)Li或Na (5)1∶1
16.(1) 恒压滴液漏斗 保持恒压,便于液体滴下
(2) 除去氯化氢 浓硫酸 (3)B
(4)Cl2+2NaOH=NaCl+NaClO+H2O (5) H2
17.(1) (2) S、N 18 NA
(3)CD (4)2:1 (5)2
18.(1) 将Fe3+转化成Fe2+ 硫氰化钾
(2)有白色沉淀产生,迅速变为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沉淀
(3)2Fe(OH)3Fe2O3+3H2O
(4) (NH4)2SO4 冷却结晶 过滤
19.(1) 小苏打 1:2
(2) 2Na2O2+2H2O=4NaOH+O2↑ (3)加热
(4)CO + OH- = HCO (5)氨气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