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新尝试:以读传情,以读传神。《黄河颂》课堂实录

文档属性

名称 阅读教学新尝试:以读传情,以读传神。《黄河颂》课堂实录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长春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03-20 19:15:59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阅读教学新尝试:以读传情 以读传神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孙娄中学 杨秀雯

(案例)《黄河颂》教学实录
师:同学们,请用心听这首歌曲,听完后请用一句话或一个词语来表达你听后的感受
(播放歌曲《黄河颂》,学生欣赏)
师:当音乐在我们的耳边渐渐消失的时候,请告诉我你此时的感受
生1:气势磅礴!
生2:雄壮!
生3:我听懂了歌曲中的豪迈之情!
(师板书“磅礴”、 “雄壮”、“豪迈”)
师:同学们,1938年,日本侵略军的铁蹄践踏着中华大地,华北大地上一片狼籍、满目凄凉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诗人光未然随军来到黄河岸边,面对波涛奔涌的黄河,创作了大型组诗《黄河大合唱》,代表亿万炎黄子孙发出了“保卫黄河、保卫家乡”的时代最强音就让我们放声朗读《黄河颂》,体会其中磅礴、雄壮、豪迈的激情吧!
(学生朗读全诗,整体把握课文感情基调)
师:声情并茂的朗读中,我看到诗歌的情感已经洋溢在大家脸上了能读懂这首诗的内容吗?拿出你完成的预习案,会哪个题你就说说哪个题
生4:我说第一题:这首诗由朗诵词和歌词两部分组成
生5:我回答第3题:诗的最后四句发出学习黄河伟大坚强精神的誓言富有感染力
生6:第2题我是这样做的:诗的歌词部分,由“颂”字统领下文,一直统领到“把中原大地劈成两半”一句,写出了黄河的整体气势继而,文章又以“啊,黄河”一句将下文分为 三个层次,从“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黄河用英雄的体魄铸成我们民族的屏障”“黄河使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发扬滋长”三个方面颂扬黄河的伟大精神
师:我把“使”字换成“激励”一词,第三点会更准确你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你抓住了诗歌主体部分的三个比喻句来回答问题,答得巧妙你能否根据“摇篮”、“屏障”两个词,把前两个方面说得更简洁些?其他同学也可以一起讨论
生7:“摇篮”是说养育、“屏障”是指保护,这两方面都是指黄河的贡献
生8:那就说成“哺育民族”、“保护民族”好了
师:那第三点不妨就用“激励民族”吧还有第四题,大家怎么理解?
生9:我觉得这首诗不止赞颂黄河,它还在赞颂我们的民族因为“伟大坚强”这种精神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
师:的确,这首诗精炼的语言中饱含激情地赞颂了黄河精神、赞颂了中华民族伟大坚强的精神你喜欢这首诗中的哪一部分?把它美美地读一读,并把你喜欢的理由说给你的同位听
(学生活动三分钟)
师:你喜欢哪一部分?我也想听听你的理解
生10:我喜欢第一个“啊,黄河”领起的部分因为这一部分把黄河比喻为摇篮,写出了黄河的贡献
师:对这样的一条河,你怀有什么样的感情?
生10:感激!
生11:我认为还有崇敬之情
师:好,就把你的感激放进去,读出来!(指生10,生读)把你的崇敬放进去,读出来!(指生11,生读)(师思考状)同是一句“啊!黄河!”两个人的读法却完全不一样,你听出不同了吗?
生12:王君毅读“啊”时有些拖音,而“黄河”两个字读得又高又重;高明洋读得正好相反
师:为什么这样处理?说说不同的理解
生10:我认为黄河就好比是我们的母亲河,子女对母亲的感激之情总是深切又绵长的,所以我把“啊”字读得很长孩子充满感激地叫出母亲的名字,一定很深情,所以我把“黄河”读得很重
生11:我是用很高的音来喊出我心中对黄河母亲的崇敬,但想到黄河养育了祖国五千年的文明史,我就把“黄河”两个字读得很长,就把崇敬之情读得象黄河水一样源源不断
师:读书就应该象他们一样读出语气长短的变化,读出自己的感受(师板书:长短、感受)学习这种方法,自己读这一部分
(生读)
师:我想听一个同学的朗读(生12读)她读得怎样?
生13 :聂宁读到最后声音太低、没气势了!
师:我认为聂宁只要注意最后的一个标点就能读好,最后是什么标点?(叹号)为什么用叹号?
生14:因为有很多英雄的故事在黄河岸边发生
师:哪些?
生14:王二小
生15:还有雨来、张嘎
生16:还有邱少云为了战争的胜利被大火活活烧死
师:你的步子跨得太大了,邱少云可是抗美援朝战争中的英雄再想想
生17:老师,我们小学学过的狼牙山五壮士是不是?
师:完全正确,能简单讲讲那个故事吗?
生17:这个故事讲得是以班长葛振林为首的五位八路军战士为了掩护大部队和群众转移,与比自己多几十倍的敌人激战一天,枪里没有了子弹,又没法突围,最后全体跳崖牺牲的故事
(师边多媒体出示王二小、雨来、张嘎、赵一曼、赵尚志、杨靖宇等图片边说)是呀,同学们黄河精神就是五位壮士那舍生取义的一跳呀!当他、他、他、还有他,这一幅幅英雄的画面展现在我们眼前时,你又当怎样来读这最后一句?
生18读(师:叹的味道还不够!)
生19读(很好,师:告诉我读好的秘诀)
生20:一想到王二小那么小就被敌人杀死了,我一难过就读出来了
师:是呀,边读边想的确是读好书的一种方法!(师板书:边读边想)
除去这一部分,你还喜欢哪一部分?
生21:我喜欢从“我站在高山之巅”到“劈成南北两面”一部分因为这一部分写出了黄河波涛滚滚的气势
师:就请你把这种气势读出来吧!
生22读,不够成功
师:他读得怎样?
生23:他还没读出黄河惊涛澎湃的气势?
师:你认为怎样才能读出这种气势?
生23:读重一些
师:把哪些地方读重一些?
生23:把“滚滚”、“奔”、“掀”、“万丈”、“劈”这些很有气势的词读重些
师:就请你读出来好了
生23读王泽洋:老师,王飞那个“劈”字没读好,我觉得他应该再读重些
师:为什么?(生说不出)你做一个“劈”的动作有什么感觉?
生24:很用劲、很快
师:是呀,当黄河将华北大地一下子分为南北两面时,可不是很猛劲吗,读这一句
生25读
师出示图片:当这幅画面出现在你面前时,你能读出相应的诗句吗?
生齐读: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
师:与刚才读的句子相比,这一句读法有什么不同?
生26:读得稍慢一些
生27:读得声音稍低一些
师:读书就应该读出这种轻重缓急的变化,读出变化就读出感情了(师板书:轻重缓急)谁完整地读这一部分?
生28读
师:老师也想读一下,可以吗?(师激情范读)大家一起来试试!
生齐读
师:课文剩下的部分我们不一起读了,运用你这节课学到的朗读的方法,小组合作选择你们喜欢的部分自己读,练习好了把你们合作的成果展示出来
学生分组练习
集体交流师:哪个小组愿意展示你们合作的成果?
陈中组(组长起头,组员一人一句读后两组“啊,黄河”齐读最后四句)
国智鹏:老师,陈中组分读的部分读得很好,可最后四句我认为不如我们组
师:就请你们来读
智鹏组朗读(前三句采用“二重读”的方式,最后一句齐读,读得有层次、有气势)掌声四起
师:多么有创意的朗读!我想,你们不但学来了黄河、学来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坚强,还学来了它的——
生29:富有智慧!
师:换进去,读出来!
生29读: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将要学习你的榜样,象你一样的富有智慧!
师:我们还要学习黄河的什么精神?
生30:奔流不息
师:换进去,读出来!(生30读)
师:还要学习什么?
生31:永往直前!
师:换进去,读出来!(生31读)
师:同学们,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让我们记住(师出示谈话题)
战火纷飞的岁月里,黄河是 你能用一个比喻句来填空吗?
生32:战火纷飞的岁月里,黄河是保护我们的屏障;
生33:战火纷飞的岁月里,黄河是养育华夏民族的摇篮
师:的确如大家所言,那在(师出示)和平的年代里,黄河是
生34:和平的年代里,黄河是哺育我们的母亲
生35:和平的年代里,黄河是激励我们成长的精神支柱
师:如此重要的黄河,如今又是什么样子呢?(出示资料)
近年来,被称为“母亲河”的黄河污水排放量高达21.2万亿吨,工业垃圾及生活垃圾污染量近4100亿吨,农药和化肥污染量分别为3.75万吨和600万吨以宁夏为例,黄河流经宁夏13个市县,全长397公里,宁夏每年3亿吨工业和生活污水,大约百分之八十排入黄河
(生阅读、思考)
师引导谈话:作为一名中学生,当这样的记载呈现在我们的眼前,你在想什么?
生36:我们应该从身边的事做起,用实际行动保护黄河
生37:我们还应该呼吁我们周围的人行动起来保护黄河、保护我们生活的家园
师:如何保护?
生38:不乱扔垃圾
生39:不乱倒农药,减少空气污染
生40:不乱砍滥伐,多植树种草
生41:好好学习,将来研究出更多更好的治理黄河的方法
师:好,就让我们行动起来,用我们的努力保护黄河、保卫祖国;建设黄河、建设祖国!
放歌曲《保卫黄河》,出示作业超市:
1、 背诵《黄河颂》
2、 搜集五句关于黄河的古诗名句
3、 搜集并比较《长江之歌》与《黄河颂》的异同


以读传情 以读传神
——《黄河颂》教学反思
《黄河颂》是一首歌的歌词,又是一曲慷慨激昂的爱国诗篇,对于这样一篇文章,要想让学生学进去并真正有所感悟,就需要做到入情入境地朗读——为了做到这一点,我做了两点尝试:
尝试一:层层渲染,引学生入“境”讲课之初,我用多媒体播放了《黄河颂》这首歌,雄壮激昂的旋律,渐渐感染了每一个学生当歌曲的余音袅袅消失时,老师再用优美、精炼的语言引导学生用最简单的词句说出心中的感受,至此,没有多余的声音,没有冗杂的语言,学生始终处在浓浓的歌曲氛围中紧接下来,老师用饱蘸激情的语言慷慨陈说诗歌的写作背景,诗歌豪放磅礴的气势中更多了一份悲壮,就在这种环境中再让学生开始的放声朗读,自然而然便有了“颂”的感觉开课之后的教学环节,我简化诗歌思想内容的烦琐分析,而将对此的感悟放到后面的朗读环节,以此使学生始终处在开课之初所创设的氛围中在课文的品读教学中,为渲染环境,我做了三方面的努力:以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导引、以配有波涛翻滚之声的黄河图片激情、用学生讲故事师配发图片并语言渲染做学生有感情朗读的铺垫正因为课堂上我在时时努力,所以整节课教师讲得有感觉,学生学得有激情、听课老师听得专注。
尝试二:不同方法指导朗读诗歌不读不足以体会诗歌的情感,而要让学生朗读就不能只是单纯的一遍遍地无目的、无方法地反复,要有相应的方法指导教学中我采用了以下方法指导学生朗读,进而体会诗歌感情
第一、抓字词、标点诗歌歌词部分以“望”字统领的部分集中体现了黄河惊涛澎湃的雄伟气势,也表现了颂歌的气势而其中“望”、“奔”、“掀”、“劈”四个动词以及“澎湃”、“万丈”等形容词地运用准确地体现了这一点朗读中,我先以“哪些词最能表现这种气势”一问引导学生找出词语,再以“怎样读”启发、学生评读引申、动作体会等方法引导学生充分理解语言中蕴涵的力量,并指导他们用自己的语气表现出自己的感受,反复朗读中可知道学生理解了诗歌的情感。
语文的内涵博大精深,一个字、一个标点的不同往往都可以传达不同的信息,而我们的语文教学就应该抓住这些语言文字的训练点,引导学生体会语文的魅力《黄河颂》歌词主部分 “啊!黄河!”一句三次出现,将歌词主体部分分为三个层次,读好这三个字显得尤为关键在教学中我抓住句中的叹号让学生充分品读,并通过“将第一个叹号改为逗号、将第二个叹号改为句号”这样的比较阅读让学生充分感悟诗句中蕴含的情感,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曾许多次听到 “简简单单教语文”“将语文教出语文味”这样的说法,我想,我们的语文教学应该尽量少些烦琐的思想内容的分析,就抓住语言文字来教学,所有的东西便都可以贯穿进去了——我不敢说这就是简简单单的语文教学,就教出了语文的语文味,只是一段时间的尝试中我感觉到了学生在研读语言文字过程中所产生的学习语文的兴趣和语言能力的提高。
第二、教学生朗读,我常说一句话:读出变化就读出了感情而这个变化我把它诠释为语调高低有变化、语速快慢有变化、语气强弱有变化、语音长短有变化,这节课的教学在践行这种朗读指导的基础上,我还要求学生做到边读边想如朗读“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一句,先要求学生理解“九曲连环”的意思,进而让学生想象这一词语所能描绘的画面,继之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气语调表现自己的理解中的意境,取得了较好的朗读效果再如“有多少英雄的故事,在你的身边扮演”一句,学生的读多比较平淡,少了几分对那段厚重历史背景的感叹,为弥补这一点,我抓住句末的感叹号展开引导:“作者为什么用感叹号?”一问学生自然理解了在感叹什么,继而我又以“有哪些英雄的故事?”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层,随着王二小、雨来、张嘎、狼牙山五壮士这样的名字的出现,就在学生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简述结束时,我打出了相关人物的图片,层层铺垫中,学生厚积于心中的情感喷薄而出,对那种英雄精神的崇敬、感叹就显示出了其特有的浓烈。
不论什么样的文章,当学生头脑中有了文字所描绘的相应图景,定回影响到其朗读时声音的表现老子曾言:“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将对这句话的理解跳出忧患的范畴,学生声音的表象也正是其“困于心,衡于虑”的结果,所以,朗读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边读边想,使表意含蓄、内敛得文字变成眼前形象化了的画面,而这必然会使学生对一句话的理解更加深刻,而最终将这种理解在自己的朗读中“发于声”。
用朗读深化思考,用朗读表现深化了的思考——对于诗歌的教学,我想我们可以把朗读当作思考的载体来传承学生关于诗歌思想内容的理解,当学生能把诗歌读好的时候,必然也就理解了诗歌的思想感情和精神主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