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2-15 16:37: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宜宾市叙州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
地理试题
本试卷共4页,18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第I卷 选择题(4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天文学家发现一颗绕昏暗恒星运转的类地行星,距地球仅40光年。它是一个热气腾腾的“水世界”,体积是地球的6倍。据推测,这个“水世界”同样拥有大气层,且75%的表面区域被水覆盖,但由于温度太高,它无法支持地球型生命的存在。据此完成下列1-2题。
1.“水世界”类地行星所在的天体系统是( )
A.河外星系 B.银河系 C.太阳系 D.地月系
2.该类地行星没有生命物质的原因最可能是( )
A.水域面积大 B.大气层太薄 C.距离太阳近 D.距离恒星太近
下图中曲线表示某时刻近地面的等压面。据此完成下面3-4小题。
3.在近地面同一高度上,造成裸地、水库、林地等压面弯曲差异的原因是( )
A.湿度差异 B.热力差异 C.海拔差异 D.面积差异
4.根据图中等压面弯曲情况,判断此时的时间和近地面风向( )
A.白天,风从林地、裸地吹向水库 B.白天,风从水库吹向林地、裸地
C.夜晚,风从水库吹向林地、裸地 D.夜晚,风从林地、裸地吹向水库
牛轭湖,在平原地区流淌的河流,河曲发育,随着流水对河岸的冲刷与侵蚀,河流愈来愈曲,最后导致河流自然截弯取直,河水由取直部位径直流去,原来弯曲的河道被废弃,形成湖泊,因这种湖泊的形状恰似牛轭,故称之为牛轭湖。牛轭湖又称河迹湖,是由于河流的变迁或改道,曲形河道自行截弯取直后留下的旧河道形成的湖泊,其形成过程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面5-6小题。
5.牛轭湖形成的过程为(  )
A.②④③① B.②④①③ C.④②③① D.①③④②
6.下列关于牛轭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水质一般较差 B.牛轭湖湖水较深
C.与流水堆积有关 D.牛轭湖在山区较多
五角枫是北方秋天重要的观叶树种,叶形秀丽,嫩叶呈现绿色,入秋又变成橙黄或红色。花色素是影响秋季枫叶变红的重要因素,其含量越高,枫叶颜色越浓艳。糖分含量与花色素含量呈正相关。日温差较大时,枫叶光合作用合成的糖分消耗量减小,合成的花色素含量增加。下图为我国部分五角枫分布地区示意图及五角枫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7-9小题。
7.入秋后,与枫叶变红程度呈正相关的是( )
A.光照 B.风力 C.地形 D.土壤
8.五角枫所属的植被类型是( )
A.常绿阔叶林 B.热带雨林 C.落叶阔叶林 D.亚寒带针叶林
9.图示地区中,五角枫观赏期最早的城市可能是( )
A.昆明 B.成都 C.临沂 D.齐齐哈尔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下图是我国某城市依据“海绵城市”原理建设的道路绿化带。读下图完成下列10-11题。
10.建设“海绵城市”对水循环各环节影响显著的是(   )
①调节水汽输送②调节地表径流③增加下渗④增加大气降水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1.“海绵城市”可以起到的影响有(   )
A.减少水资源 B.增加地面沉降
C.减少城市内涝 D.加剧城市热岛效应
下图为全球年降水量及海洋表面平均温度、盐度随纬度分布曲线图。据此完成下面12-13小题。
12.图中三条曲线对应正确的是( )
A.a—海洋表面平均温度、b—海洋表面平均盐度、c—年降水量
B.a—海洋表面平均盐度、b—海洋表面平均温度、c—年降水量
C.a—海洋表面平均温度、b—年降水量、c—海洋表面平均盐度
D.a—年降水量、b—海洋表面平均温度、c—海洋表面平均盐度
13.下图是洋流流经某中低纬海区的海水等温线图,指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①南半球暖流②北半球暖流③南半球寒流④北半球寒流
B.①南半球寒流②北半球寒流③北半球暖流④南半球暖流
C.①北半球暖流②南半球寒流③北半球寒流④南半球暖流
D.①北半球寒流②南半球暖流③南半球寒流④北半球暖流
下图为“某区域近地面等压线分布围”。据此完成下面14-15小题。
14.甲、乙、丙、丁四地中,风力最强的是(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15.甲地风向为( )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
第II卷 非选择题(55分)
16.(18分)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堰塞湖是由于火山喷发、地震等原因引起山体岩石崩塌从而堵截山谷、河谷或河床后贮水而形成的湖泊,堵截物质称为堰塞体,往往不够稳定,易形成垮坝。下图为我国西南某地地震形成堰塞湖示意图。
(1)说明地震发生后该地区形成堰塞湖的原因。(6分)
(2)简析堰塞湖对该区域地理环境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6分)
(3)针对可能会出现的问题,提出你的合理化建议。(6分)
17.(19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位于日本九州中部低山区的阿苏草原是一片依靠人工维持的半自然草原(面积约230平方千米)。上千年来,当地农民在每年早春会对草原进行烧荒。经过世代的传承,该区域形成了以畜牧业为主的特色草地农业系统。下图为阿苏草原位置示意图。
(1)在无人工维持的自然状态下,指出阿苏草原地区的植被类型可能的演变方向,并说明理由。(7分)
(2)分析当地农民将烧荒时间选择在早春的原因。(6分)
(3)说明当地农民对草原进行烧荒的意义。(6分)
18.(18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长城是中国古代军事防御工程,由城墙、敌楼、关城、烽火台等多种防御工事所组成。下图为“某地长城景区等高线地形图及关城景观图”
“筑长城,因地形;用制险塞。”关城是长城建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位置至关重要。
(1)写出图中关城修筑的地形部位,并据此说明选址原因。(6分)
“登高望烽火,谁谓塞尘飞。”烽火台是古代用于点燃烟火传递消息的设施。
(2)写出图中不能眺望到烽火台的敌楼,并说明理由。(6分)
该地长城景区在M、N之间修建缆车索道,方便游客登临高峰并观赏风景。
(3)描述缆车索道上行方向的地形坡度变化,并说明理由。(6分)
宜宾市叙州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
地理试题参考答案:
1.B 2.D 3.B 4.D 5.A 6.A 7.A 8.C 9.D 10.B 11.C
12.B 13.C 14.B 15.A
16.(1)该地区地势起伏大,河流较多;地震造成的山体滑坡堵塞河道积水形成堰塞湖。
(2)容易诱发新的滑坡、泥石流;湖坝崩溃容易引发洪涝灾害。
(3)加强堰塞体的监测;及时疏通河道(在堰塞湖堤坝上开挖泄洪槽);及时疏散和撤离居民。
17.(1)演变方向:由草原向森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灌丛)演变;理由:本区域降水较多(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充足),适合森林(灌丛)的生长;在此环境中森林(灌丛)的物种竞争力更强。
(2)草原干枯,便于燃烧;对草原生态系统的危害较小(或新草未发芽)。
(3)防止草原向森林演化(或保持草原生态稳定),维持畜牧业发展;增加草木灰(提高土壤肥力);减少病虫害;增加光照(利于新草发芽)。
18.(1)鞍部。位于交通道路上,便于控制内外联系通道,利用两侧山体作为防御屏障,利于防守等。
(2)敌楼③。由于敌楼③与烽火台之间有高于敌楼海拔的山脊阻挡。
(3)索道上行方向的坡度由缓变陡。等高线由疏到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