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市叙州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
化学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和答题卡上。
2.满分100分 时间75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S 32 Cl 35.5 Na 23 Fe 56
第I卷(选择题 42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关于各“剂”在应用过程中的说法错误的是
A.小苏打可作制糕点的“膨松剂” B.“84消毒液”可作新冠肺炎病毒的“消毒剂”
C.活性铁粉在食品袋中作“抗氧剂” D.烧碱可作胃酸过多的“中和剂”
2.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述正确的是
A.氢氧化钠的电子式: B.质子数为29,中子数为34的铜原子符号:
C.的结构式:O-C-O D.的结构示意图:
3.下列反应既是氧化还原反应,又是离子反应的是
A. B.
C. D.
4.下列描述不合理的是
A.除去中的FeO,可将固体在空气中加热
B.金属钠着火时,可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C.氯气泄漏时,应立即离开现场并尽量往高处去
D.过滤不能除去胶体中的NaCl
5.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在指定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使紫色石蕊变红色的溶液中:NH、Ca2+、Cl-、Br-
B.使酚酞变红色的溶液中:Na+、Fe3+、SO、Cl-
C.碱性溶液中:K+、Ca2+、NO、HCO
D.含大量 ClO-的溶液中:Na+、K+、Cl-、H+
6.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1mol FeCl3制备Fe(OH)3胶体,所得胶粒的数目为NA
B.1mol·L-1 MgCl2中所含Cl- 数为2NA
C.32g O2和O3混合物中,含有的氧原子数目一定为2NA
D.标准状况下,22.4 LH2O含有的分子数为NA
7.关于甲、乙、丙、丁四套装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用装置甲制取氯气
B.用装置乙除去氢气中的少量氯化氢
C.用丙装置可以较长时间看到白色Fe(OH)2白色沉淀
D.用丁装置证明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
8.部分含铁物质的分类与相应化合价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推断不合理的是
A.通过化合反应和复分解反应均能直接得到e
B.固体g溶于氢碘酸的离子方程式为
C.a能与水蒸气发生置换反应
D.可存在的转化关系
9.实验室可用图装置制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配制NaOH溶液和溶液的蒸馏水要提前煮沸
B.实验前可在溶液上面加一层煤油
C.得到的为红褐色固体
D.实验结束后的胶头滴管,要先用盐酸浸泡,再用水洗
10.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黑火药由硫黄粉、硝酸钾和木炭粉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爆炸时的反应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还原产物只有 B.黑火药燃烧时的氧化能力比较:
C.标准状况下每生成,则转移电子 D.若有参与反应,则被S还原的C有
11.一定条件下,150mL0.5mol·L-1 M2O与100mL0.3mol·L-1 RO溶液完全反应,M2O被氧化为MO2,RO 被还原为R2+。则n值为
A.2 B.3 C.4 D.5
12.某无色溶液仅由、、、、、、、中的若干种离子组成,且各离子浓度相等,取适量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①加过量盐酸无明显现象,且阴离子种类不改变;进行焰色试验显黄色。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未见紫色;
②取操作①后的溶液,加入过量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A.原溶液中一定存在 B.②中的白色沉淀只有
C.溶液中一定不含、、、 D.由溶液呈电中性可知溶液中一定含有
13.Mg、Al、Fe 三种金属的混合物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生成 2.8L H2(标准状况)则三种金属的物 质的量之和不可能是
A.0.12 mol B.0.15 mol C.0.09 mol D.0.1 mol
14.100mLNaOH溶液中通入一定量后,向所得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产生的体积与盐酸体积关系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V(盐酸)在25mL前,发生的反应为:
B.通入后,溶液中的溶质为和
C.通入的体积为168mL
D.所用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mol/L
第II卷(非选择题 58分)
15.(12分)Ⅰ.下列物质中① 浓硝酸②NH3③Cu ④乙醇⑤NaOH⑥石墨⑦熔融NaCl⑧CuCl2溶液⑨NH4Cl⑩Na2O
(1)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__;(只填序号,下同),能导电的是_______________。
Ⅱ.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环境消毒是极其关键的,常常喷洒一种名为“84”的消毒液,其有效成分为NaClO。已知某“84消毒液”瓶体部分标签如图所示
84消毒液 有效成分:NaClO 规格:1000mL 质量分数:25% 密度:1.19g/cm3
(2)该“84消毒液”通常稀释100倍(体积之比)后使用,用水稀释后的溶液中c(Na+)=____mol/L。(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
(3)该同学参阅该“84消毒液”的配方,欲用NaClO固体配制480mL此消毒液。
①配制过程中使用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量筒、____。
②关于配制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填字母)
A.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应烘干后才能用于溶液配制
B.配制过程中,未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可能导致结果偏低
C.需要用托盘天平称量NaClO固体的质量为143g
D.定容后倒转容量瓶几次,发现液体最低点低于刻度线,再补加几滴水到刻度线
E.定容时,俯视观察刻度线导致结果偏高
F.称量时,所使用的砝码有残缺导致结果偏高
(4)“84消毒液”与稀硫酸混合使用可增强消毒能力,某消毒小组人员用98%(密度为1.84g/cm3)的浓硫酸配制2000 mL2.3 mol·L-1的稀硫酸用于增强“84消毒液”的消毒能力。
①需用浓硫酸的体积为____mL。
②写出稀硫酸与“84消毒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16.(12分)下表列出了七种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1)单质的结构式为_______。
(2)化合物的电子式为_______,该化合物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元素c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c的两种同素异形体的化学式为_______。
(4)元素d、e、f、g形成的简单离子中,离子半径最小的是_______(填离子符号)。
(5)单质通入d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中可制备“84消毒液”,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6)下列事实不能说明g的非金属性比f的非金属性强的是_______。
A.将g的单质通入f的气态氢化物形成的溶液中,有淡黄色沉淀产生
B.气态氢化物稳定性:
C.f单质与化合时产物中为价,g单质与化合时产物中为价
D.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
17.(11分)已知反应NaClO+NaCl+H2SO4Na2SO4+Cl2↑+H2O,为探究氯气的性质,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在该实验中,以下可用于制取氯气的装置是________(填字母)。
(2)装置B、C中依次放入的是干燥的红色布条和湿润的红色布条,实验过程中该同学发现装置B中的布条也褪色,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请提出合理的改进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氯气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为验证尾气吸收后的溶液中存在Cl-,正确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氯气通入饱和NaHCO3溶液中能产生无色气体,已知酸性:盐酸>碳酸>次氯酸,该实验可证明Cl2与H2O反应的产物中含有__________(填化学式)。
18.(10分)化学小组同学为探究氯水的成分及性质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① 实验② 实验③ 实验④ 实验⑤
实验操作(氯水均为新制)
实验现象 蒸馏水由无色逐渐变为浅黄绿色 溶液变蓝 石蕊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产生白色沉淀 产生大量无色气泡
(试管中溶液均为1mL,均滴入氯水5滴)
(1)实验②中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由此推断氧化性___________(填“>”或“<”)
(2)实验③中溶液变红是由于溶液中含有___________(填微粒符号,下同);使溶液褪色的微粒是___________。
(3)同学们发现久置的氯水会失去漂白性,溶液由黄绿色变为无色。为探究氯水失效的原因,进行实验用强光照射盛有氯水的密闭广口瓶,并用传感器测定广口瓶中数据,
得到如下曲线。
解释上两图中曲线变化的原因___________。若在上述整个实验过程中测定溶液的氢离子浓度,氢离子浓度的变化是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同学们根据“在催化剂作用下可发生分解”的性质,认为实验⑤中现象不一定说明氧化性。为证实将氧化,可继续补充实验:___________(填操作、现象)。
19.(13分)电子工业常用FeCl3溶液腐蚀绝缘板上的铜箔,制造印刷电路板。从腐蚀废液(主要含FeCl3、FeCl2、CuCl2)中回收铜,并重新获得FeCl3溶液。废液处理流程如下:
(1)步骤(Ⅰ)中分离操作名称是_______。
(2)沉淀B中主要含有_______,气体D是_______;
(3)写出步骤(Ⅲ)中生成FeCl3的方程式_______;
(4)步骤(Ⅲ)中,将氯气换成H2O2也能达到同样的目的,写出H2O2将Fe2+氧化为Fe3+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除去FeCl3溶液中FeCl2加稀硝酸
B.除去Na2CO3溶液中NaHCO3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C.除去Fe固体中含有的Al固体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并过滤
D.除去Al2O3固体中含有的Fe2O3固体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宜宾市叙州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
化学试题参考答案:
1.D 2.B 3.D 4.B 5.A 6.C 7.C 8.B 9.C 10.B 11.C
12.B 13.B 14.C
15.(1) ⑤⑦⑨⑩ ①③⑥⑦⑧ (2)0.04
(3) 500mL容量瓶 BE (4) 250 H2SO4+2NaClO=2HClO+Na2SO4
16.(1)NN
(2)
(3) O2和O3 O3
(4)Al3+
(5)Cl2+2OH-=Cl-+ClO-+H2O
(6)D
17. (1) c (2) Cl2中混有少量H2O(g) 在A~B之间增设装有浓H2SO4的洗气瓶
(3)Cl2+2OH-=Cl-+ClO-+H2O 1∶1 取少量烧杯内吸收Cl2后的溶液,加入足量的稀HNO3酸化,再加入AgNO3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其中含有Cl- (4)HCl
18.(1) Cl2+2KCl=I2+2KI Cl2>I2
(2) H+ HClO
(3) 次氯酸不稳定,见光分解为强酸盐酸和氧气,故氯离子浓度和氧气的体积分数均增加 增大
(4)向反应后溶液中加入1mL2%的硝酸银溶液,生成沉淀的量明显大于实验④,说明氧化性Cl2>H2O2
19.(1)过滤
(2) Cu、Fe H2
(3)2Fe2++Cl2=2Fe3++2Cl-
(4)2Fe2++H2O2+2H+=2Fe3++2H2O
(5)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