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远县育才学校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
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共48分)
1. 东西方文明古国,创造出灿烂的各具特色的文明。下面是他们的代表的陈述,你认为符合史实的是( )
A. 古埃及:我们建造了金字塔,发明了太阳历和楔形文字
B. 古印度:我们创立了佛教,建立了种姓制度,还发明了阿拉伯数字
C. 古巴比伦:我们制定了《汉谟拉比法典》,还发明了象形文字
D. 古希腊:我们的哲学成就突出,有苏格拉底等大哲学家,还制定了《十二铜表法》
2. 下列关于古代亚非文明的基本史实中正确的是( )
A. 古埃及人称法老的陵墓为金字塔;
B. 通过研读《汉谟拉比法典》石柱上的象形文字,我们能够清晰地了解古巴比伦社会;
C. 哈拉帕遗址、种姓制度、孔雀王朝、佛教、阿拉伯数字等都是古印度文明;
D. 在西周时期,我国建立起以分封制为基础的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3. 学者陈乐民说:“我认为它(雅典民主政治)是一种没有修饰过的民主,带有相当大的本能性:群众说了算。”这种民主政治根植于古希腊( )
A. 亚历山大东征带来的文明交融 B. 小国寡民特色凸显的政治土壤
C. 法律体系非常完备的法治环境 D. 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国情现状
4. 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伯里克利主政时期,雅典的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下列属于其表现的是( )
A. 建立津贴制度保证公民参政 B. 主席团成为最高权力机构
C. 外邦人和妇女获得参政机会 D. 元老院掌握国家的决策权
5. 据统计,1世纪时,罗马全年的节庆为66天;2世纪时,娱乐节庆日有123天;4世纪时,娱乐节庆日有175天。在节庆里,奴隶为大家斗兽、角斗、演戏等,而费用都由国家开支。据此可知( )
A. 罗马公民能歌善舞 B. 罗马人追求快乐生活
C. 奴隶喜欢现实生活 D. 罗马人天性好斗贪玩
6. 德国法学家耶林格说:“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则以法律,而第三次的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征服。对“第三次的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征服”解释正确的是( )
A. 罗马法对罗马的持久统治起到积极作用 B. 罗马人一度用武力征服了整个欧洲
C. 罗马法对许多国家的立法提供了范本 D. 罗马帝国时期实行宗教信仰自由
7. 据柏拉图《苏格拉底的申辩》中描述,面对死刑的审判结果,苏格拉底说道:“倘若人人都以自己认为的正义为借口而任意践踏法律,社会秩序将混乱不堪,城邦将无法存在。”他拒绝了在朋友的帮助下获得免刑的机会,最终慷慨赴死。由此可知,苏格拉底认为( )
A. 社会的公平正义彻底崩溃 B. 法律判决的结果符合正义
C. 法律应具有独立的权威性 D. 主张建立正义的法律秩序
8. 英格兰国王亨利二世(1133-1189)进行改革,把大部分司法权力集中到自己手中。当改革涉及教会权利时,遭到坎特伯雷大主教贝克特的反对,双方矛盾尖锐。四名骑士为讨好亨利二世,在坎特伯雷大教堂刺杀了贝克特。教皇威胁要将亨利二世驱逐出天主教会,亨利二世不得不屈服,公开举行仪式,表示悔罪。以上材料说明中古西欧天主教会( )
A. 可以与王权分庭抗礼 B. 占有大量土地,经济实力强
C. 教皇直接统治教皇国 D. 与富裕市民联盟,对抗君主
9. 西欧某庄园法庭规定佃户因为没有认真耕种领主的土地被罚款6便士;佃户的家畜误入领主的园子,被罚款六便士;只要领主的磨坊能够磨面粉,就不得到庄园以外磨面粉,违者罚款20先令。下列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
A. 西欧庄园具有司法权 B. 罚款是惩罚违法者的一种重要手段
C. 庄园法庭维护佃户利益 D. 庄园法庭维护庄园公共准则
10. 中古西欧的城市,是在一些位于交通路口的集市、废旧的古代城堡上自然兴起的。城市中手工业和商业构成的商品经济,从一开始就对封建制度起着瓦解作用。城市里的市民阶层不断发展壮大,成为近代资产阶级的前身。从这段话中可以得到的信息是( )
①中古西欧城市交通便利②市民阶层是资产阶级的前身
③城市通过斗争拥有了自治权④商品经济发展冲击了封建制度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1. 比较学习法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中国古代商鞅变法、日本大化改新与法兰克王国土地改革的相同之处( )
A. 都是在阶级矛盾尖锐的情况下进行的 B. 都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
C. 都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 D. 都是自上而下的封建性质的改革
12. 美国历史学家迈克尔 哈特在所著的《历史上百位影响最大的人物及其排列顺序》中说:“我选择穆罕默德作为世界历史上第一个最有影响的人物……但他确实是历史上在宗教和世俗两方面都取得了卓越成就的唯一人物。”下列有关穆罕默德的史实能够论证迈克尔 哈特理由的是( )
A. 创立了基督教 B. 建立起统一的阿拉伯国家
C. 在麦地那传教 D. 在麦加建立政教合一的帝国
13. 一位同学整理了一组有关阿拉伯人的成就。这说明阿拉伯人( )
1.阿拉伯数字
2.把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火药传到欧洲
3.把印度的棉花、食糖传到欧洲
4.把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作品翻译成阿拉伯语
A. 开创了东西方贸易通道 B. 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文化
C. 推动了亚非人民友好往来 D. 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
14. 14世纪中叶以后,越来越多的领主出租自营地,他们依靠土地租金生活,不再参与生产管理。一些富裕农民通过承租、购买领主的土地,或者转租、购买其他佃户的地产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雇用少地或无地的农民耕种,并将产品推向市场。这种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是( )
A. 西欧庄园 B. 自由和自治的城市 C. 封君与封臣 D. 租地农场
15. 下列有关文艺复兴运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由信仰、幻想、幼稚和偏见织成的神学面纱最先在意大利烟消云散了。”
B. 顺应了当时经济发展的需求,是反封建、反神学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
C. 但丁对教会的批判、莎士比亚对人性的赞扬,都体现了运动的核心思想
D. 其目的是重新学习和宣扬古代希腊、罗马文化,让人们感受古代的辉煌
16. 16--18世纪,在美洲大陆出现了许多构词方式为“新XXX"的地名,如新西班牙、新法兰西、新奥尔良、新尼德兰、新英格兰等。这一现象的根源是( )
A. 新兴城市大量出现 B. 欧洲殖民者掠夺美洲土地
C. 工业革命的进行 D. 大批美洲独立国家的建立
17. 1689年1月新议会在伦敦召开,它宣布詹姆士“废弃国王与人民之间订立的原初契约,……离开子王国,退出了政府,因而王位虚悬。有鉴于此,议会将王位授予他的女婿和女儿——威廉和玛丽”。议会的这一做法( )
A. 冲击了传统的“君权神授”观念 B. 为君主立宪制确立奠定法律基础
C. 意在通过双王互相牵制维护民主 D. 使英国国王最终丧失了行政大权
18. 华盛顿在1783年12月的辞职讲话中说:“现在,我已经完成了赋予我的使命,我将退出这个伟大的舞台,并且向庄严的国会告别。在它的命令之下,我奋战已久。我谨在此交出委任(即大陆军总司令的任命书)并辞去我所有的公职。”华盛顿完成的使命是( )
A. 取得了独立战争胜利 B. 完成了美国宪法的制定
C. 开创了美国总统连任不得超过两届的先例 D. 开创了美国式的民主政治的先河
19. 根据下边大事年表判断14﹣18世纪世界历史发展的总体趋势是( )
14﹣16世纪 欧洲文艺复兴运动
1492年 哥伦布到达美洲
1640年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
18世纪60年代 英国工业革命开始
1775﹣1783年 北美独立战争
1789年7月14日 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法国大革命开始
A. 人类历史开始步入资本主义时代 B. 殖民扩张亟需政权的强有力支持
C. 资产阶级统治地位得到进一步加强 D. 标志着世界市场的逐渐形成
20. 对图中甲、乙线及导致甲、乙线数据变化原因的判断,都正确的是( )
A. 甲线是对棉纺织工场工人人数的统计;甲、乙线数据变化的原因是工业革命
B. 乙线是对棉纺织工场工人人数的统计;甲、乙线数据变化的原因是第二次工业革命
C. 甲线是对棉纺织厂工人人数的统计;甲、乙线数据变化的原因是工业革命
D. 乙线是对棉纺织厂工人人数的统计;甲、乙线数据变化的原困是第二次工业革命
21. 在《共产党宣言》的影响下,1864年,欧洲各国工人建立第一国际,1871年巴黎公社成立,随后的俄国十月革命、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等相继展开。这表明马克思主义诞生( )
A. 只适合欧洲的无产阶级革命 B. 是中国和西方无产阶级革命经验的总结
C. 只适合中俄两国的暴力革命 D. 极大地推动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22. “160多年(1848年)以来,没有一个学说像她这样彻底改变着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没有一个学说像她这样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时代感,没有一个学说像她这样敢于和善于吸收人类社会不断积累的文明成果而不断焕发科学的青春。”这个学说诞生的标志是( )
A. 《人民宪章》的发表 B.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C. 《国际歌》的诞生 D. 《人权宣言》的发表
23. 在《共产党宣言》的影响下,1864年,欧洲各国工人建立国际工人协会(史称第一国际),1871年巴黎公社成立,随后的俄国十月革命、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等相继展开。这表明马克思主义诞生( )
A. 只适合欧洲的无产阶级革命 B. 是中西方无产阶级革命经验的总结
C. 只适合中俄两国的暴力革命 D. 极大地推动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24. 13世纪,欧洲的许多城市成为自由城市。在这样的城市里,市民是自由人,享有财产权,领主不得非法剥夺市民的财产。部分城市还有权选举市长、市政官员,设立城市法庭,城市取得自由和自治权的形式,是从国王或领主手里取得“特许状”。这表明西欧中世纪部分自由城市()
A. 实现了相对的自治 B. 完全摆脱了国王和贵族的控制
C. 是工商业者的聚集地 D. 主要以武力手段取得自治地位
二、辨析改错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2分)
25. 改革创新是人类进步的不竭动力。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题前【】内正确的打“ √”,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
【 】(1)伯里克利主政时期,雅典达到全盛,奴隶制专制政治发展到高峰。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查士丁尼执政时期编成的四部法律文献被统称为《查士丁尼法典》。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穆罕默德于7世纪初创立了伊斯兰教,于630年率信徒占领麦加。此后,各部落承认其统治地位,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西欧城市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分)
2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小题.(14分)
材料一 12世纪开始,许多希腊哲学著作的阿拉伯文译本又重新译成欧洲各种文字,欧洲人才重新听到亚里士多德的名字,接触到真实的希腊古典哲学著作。从阿拉伯世界涌来的知识潮流,给欧洲带来了向心灵解放的“大跃进”,促进了发展自由思想的伟大进步,导致了文艺复兴的到来。中国的四大发明也是经阿拉伯人之手,逐步传入西欧。
——摘编自蔡德贵《中世纪阿拉伯人对哲学和科学的贡献》
材料二当时,阿拉伯地区因敌对部落和联盟的纷争而陷于分裂状态,大门洞开,对外来影响不加任何防备,像波斯、信奉基督教的埃塞俄比亚、叙利亚和拜占庭帝国所属的埃及进行殖民活动的种种努力打开大门。没有穆罕默德,它永远不会实现统一。
—摘编自布罗代尔《文明史纲》
材料三 (罗马帝国和阿拉伯帝国)两大帝国的扩张。这两大帝国的扩张无疑是古代史上突破相互孤立隔绝的重大事件。但也许横贯于亚欧大陆古道上的商队来往……对古代世界各地生产技术、文化知识的传播更为重要。
——摘编自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编》
(1)根据材料一,概括阿拉伯对欧洲社会的影响。
(2)材料二作者认为“没有穆罕默德,阿拉伯半岛‘永远不会实现统一’”。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并说明理由。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归纳两大帝国的共同特点。
27. 【走向近代: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 (14分)
14—18世纪的欧洲经历了一场社会巨变,在各个领域出现了一些新现象,不断冲击着旧观念、旧制度,推动欧洲迈入近代社会。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神曲》是人类历史上的精神财富,它充满着对教会和封建贵族的谴责,对自由、理性和求知的歌颂。恩格斯称其作者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
——北师大版九年级《世界历史》上册教材解读
(1)材料一中为“新时代”到来奠定基础的思想解放运动是什么?这场运动兴起于哪里?“新时代”“文化”“巨人”的作品体现的共同时代精神是什么?
材料二人类文明的交流可以划分为三个时期:1500年以前为遭遇时期,1500年至19世纪末为冲击时期,而19世纪末到20世纪则是相互作用时期。
——摘编自塞缪尔 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2)公元1500年前后,使世界不同地区的文明“遭遇”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事件的世界意义?
材料三16世纪初,欧洲的奴隶贩子从西欧港口出发,用运奴船将廉价商品和枪支弹药运往西非海岸;在西非,用货物换取非洲人作为奴隶,然后横渡大西洋到美洲;在美洲,卖掉奴隶后,把得来的金银和生产原料运回欧洲。
——部编九年级《世界历史》上册教材解读
(3)材料三叙述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该事件与早期资本主义发展之间有何内在联系?
28. 2013年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超过美国达到4.16万亿美元,中国成为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回顾世界贸易发展历史。回答下列问题。 (12分)
材料一 17、18世纪世界贸易中的“三角贸易”:一是欧洲与美洲、亚洲进行的大规模三角贸易。欧洲从美洲获取金银,再用金银换取亚洲的香料,瓷器、纺织品等。从明朝后期至清前期200余年间,世界白银的一半流入中国。中国是当时世界的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地区之一。二是欧洲、非洲、美洲之间的大西洋三角贸易。欧洲奴隶贩子把枪支、铁器等商品运到非洲换取黑奴,再把黑奴运往美洲卖掉,又将美洲生产的原棉、烟草等商品运抵欧洲。英国是大西洋贸易的主角,巨额的财富和海外市场刺激了英国制造业的迅速发展.
——摘编自岳麓版《经济成长历程》
材料二19世纪的世界经济及贸易景象:19世纪中叶以来的国际分工主要是垂直分工,即由英国等先进国家出口制成品,销往落后国家和殖民地,而后者出口原料供应前者。前者成了世界大机器生产的中心,后者成为其附庸。到1900年左右,世界终于形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世界经济的增长及生产力的上升进到史无前例的水平。1860-1913年世界工业生产增长了不止6倍,1851-1913年间世界贸易总额增长12倍。
——摘编自《世界经济史》《世界史·近代史编》等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三角贸易”兴起的历史背景及其对欧洲经济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同一时期中国逐步丧失贸易中心地位的经济政策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19世纪世界经济和贸易发展的特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形成上述特点的历史条件。
答案和解析
1.B【解析】B.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印度创立了佛教,建立了种姓制度,还发明了阿拉伯数字,故B符合史实。
A.古埃及建造了金字塔,发明了太阳历和象形文字,故A不符合史实。
C.古巴比伦制定了《汉谟拉比法典》,还发明了楔形文字,故C不符合史实。
D.古希腊的哲学成就突出,有苏格拉底等大哲学家;古罗马制定了《十二铜表法》,故D不符合史实。 故选B。
2.C
3.B【解析】B.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题干的大意是雅典城邦狭小,公民人数较少,小国寡民的城邦体制使得公民能直接参与城邦政治,有条件实行原始的直接民主。故B项正确。
A.亚历山大东征使东方的君主专制政治和希腊的城邦体制出现了一种结合,但与“根植于古希腊”不符。故A项错误。
C.本项的“法律体系非常完备”说法绝对。故C项错误。
D.雅典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较高,故D项错误。故选B。
4.A【解析】古代雅典实行民主政治,“公民大会”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伯里克利时期改革最高权力机关──公民大会,成年男性公民均可参加并有发言权和表决权,外邦人和妇女没有参政机会,公民大会掌握国家的决策权,并且制定“公职津贴”制度,为担任公职和参与政治事物的公民发放津贴,以保证他们能积极参与城邦政治活动,把古代希腊奴隶制民主政治推向顶峰。A说法正确,符合题意。BCD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5.B【解析】B.题干表明古罗马节庆日不断增多,且节庆日期间,有各种技艺演出。依据所学可知,罗马帝国建立后的最初两百年间,局势安定,经济繁荣,罗马人追求快乐生活,史称“罗马和平”。B正确。
A.本项所述是对于题干主旨误读。故A错误。
C.依据题干信息不足以得出本项结论。故C错误。
D.本项所述题干无体现。故D错误。 故选B。
6.C【解析】C.根据题干“第三次的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征服”可知,指的是罗马法维系帝国的统治,对近代资本主义国家的立法和司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故C正确。
A.本项不能正确解读题干,故A错误。
B.根据题干信息可知,罗马并不是一度用武力征服了整个欧洲,故B错误。
D.罗马帝国时期将基督教定为国教,并不是宗教信仰自由,且不符合题干的主旨,故D错误。
故选C。
7.C【解析】本题考查苏格拉底的思想观点。根据题干“倘若人人都以自己认为的正义为借口而任意践踏法律,社会秩序将混乱不堪,城邦将无法存在”的信息可知,在苏格拉底看来,不论法律判决是否合乎正义,试图规避这种权威,就是违反与国家的决议,这是不道德的行为,C正确,B内容与题意相违背;A、D不是苏格拉底的观点,不符合题意。故选C。
8.A【解析】由材料“教皇威胁要将亨利二世驱逐出天主教会,亨利二世不得不屈服,公开举行仪式,表示悔罪。”可知,在西欧封建社会时期,罗马教廷有至高无上的权利,可以与王权分庭抗礼。
故选:A。
9.B【解析】B.题干“13世纪的庄园曾留下这样的记录:佃户因为没有认真耕种领主的土地被罚款6便士;佃户的家畜误入领主的园子,被罚款6便士。只要领主的磨坊能够磨面粉,就不得到庄园以外磨面粉,违者罚款20先令”内容,表明庄园法庭惩罚各种违法行为的基本手段是处以罚金。故B正确。
A.不符合题意,故排除A。
C.庄园公共规则维护庄园法庭维护利益,表述错误。故排除C。
D.题干没有体现庄园法庭维护庄园公共准则,故排除D。故选B。
10.B【解析】①②④均符合史实。
③题干信息未提及城市通过斗争拥有了自治权,故③错误。故选B。
11.D【解析】本题考查古代封建性质改革。结合所学知识,A项不符合法兰克王国土地改革的背景;B项只符合法兰克王国土地改革;C项只符合日本大化改新;D项符合三个历史事件的性质,故选D项。
12.B【解析】A.创立基督教是耶稣的成就,故排除A。
B.7世纪的时候阿拉伯半岛四分五裂,民族矛盾丛生,人民民不聊生,渴望统一。穆罕默德顺应历史的发展需求而创立了伊斯兰教。622年他从麦加出走到麦地那,在麦地那建立政教合一的国家。伊斯兰教的创立对阿拉伯国家的统一作出巨大贡献,故B符合题意。
C.在麦加传教是穆罕默德的成就,故排除C。
D.在麦地那建立政教合一的穆斯林公社是穆罕默德的成就,故排除D。故选B。
13.D【解析】根据材料“阿拉伯人发明阿拉伯数字、把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火药传到欧洲、把印度的棉花、食糖传到欧洲”等事迹可知,阿拉伯人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D正确。 故选D。
14.D【解析】D.结合所学可知,14世纪中叶以后,越来越多的领主出租自营地,他们依靠土地租金生活,不再参与生产管理。一些富裕农民通过承租、购买领主的土地,或者转租、购买其他佃户的地产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建立租地农场。雇用少地或无地的农民耕种,并将产品推向市场,故D正确。
A.西欧庄园是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故A错误。
B.自由和自治的城市是在10世纪兴起在西欧出现的,时间不符,故B错误。
C.封君与封臣是8世纪前期以土地的封赐为纽带而形成的,故C错误。故选D。
15.D【解析】A.该项反映的是文艺复兴运动最先在意大利开始,故A说法正确。
B.该项反映的是文艺复兴运动的性质,是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故B说法正确。
C.该项指的是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及其核心人文主义思想,故C说法正确。
D.文艺复兴运动是新兴的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不是古罗马文化的简单重复和复活。故有关文艺复兴运动的叙述错误的是其目的是重新学习和宣扬古代希腊、罗马文化,让人们感受古代的辉煌。故D说法错误。故选D。
16.B【解析】B.依题和所学可知,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欧洲殖民者走上了对外殖民扩张的道路,来到美洲大陆的殖民者将新建立的殖民地以他们家乡的名字命名,故出现了新西班牙、新法兰西、新奥尔良、新尼德兰、新英格兰等地名,这一现象的根源是, 欧洲殖民者掠夺美洲土地,故B正确。ACD.三项明显不符合题意,故排除ACD。故选B。
17.A
18.A【解析】A.根据所学可知,华盛顿领导了美国独立战争(1776~1783),使美国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获得了国家独立,并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故A符合题意。
BCD.这三项均是1787年宪法制定之后的史实,与题干中“1783年”的时间不符合,故排除BCD。
故选A。
19.A【解析】A.14~18世纪世界历史发展的总体趋势是人类历史开始步入资本主义时代。表格中涉及文艺复兴运动、新航路的开辟、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文艺复兴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新航路开辟为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持;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使这三个国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它们反映了14—18世纪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是资本主义产生与初步发展,故A正确。
B.表格未体现殖民扩张与政权的关系,故排除B。
C.资产阶级统治地位得到进一步加强是在19世纪中后期,时间不符合,故排除C。
D.世界市场的逐渐形成和两次工业革命有关,表格不能全面体现,故排除D。故选A。
20.C【解析】为了改变工厂布局受自然条件的限制,英国机械师瓦特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改进了蒸汽机。1785年以后,瓦特改进蒸汽机首先在纺织部门投入使用,随后应用于许多生产部门,人们利用蒸汽机提供的动力带动机器,进行生产,极大地促进了大工厂生产的发展。从此,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观察题干图片及据所学知识可知,甲线是对棉纺织厂工人人数的统计,乙线是对棉纺织工场工人人数的统计,甲、乙线数据变化的原因是工业革命。故选:C。
21.D【解析】AC.“只适合”的表述错误,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有利于指导国际工人运动,故AC错误。
B.马克思主义诞生是西方无产阶级革命经验的总结,故B错误。
D.在《共产党宣言》的影响下,1864年,欧洲各国工人建立国际工人协会(史称第一国际),1871年巴黎公社成立,随后的俄国十月革命、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等相继展开。这表明马克思主义诞生极大地推动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1848年2月,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国际无产阶级组织--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性文献《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使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的理论指导,开辟了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成为世界无产阶级的锐利思想武器。在科学理论指导下,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社会主义运动蓬勃发展。故D符合题意。故选D。
22.B【解析】据“160多年(1848年)以来,没有一个学说像她这样彻底改变着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没有一个学说像她这样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时代感,没有一个学说像她这样敢于和善于吸收人类社会不断积累的文明成果而不断焕发科学的青春。”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个学说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故选:B。
23.D【解析】在《共产党宣言》的影响下,1864年,欧洲各国工人建立国际工人协会(史称第一国际),1871年巴黎公社成立,随后的俄国十月革命、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等相继展开。这表明马克思主义诞生极大地推动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1848年2月,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国际无产阶级组织——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性文献《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使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的理论指导,开辟了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成为世界无产阶级的锐利思想武器。在科学理论指导下,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社会主义运动蓬勃发展。故选D。
24.A【解析】A.西欧城市中,市民与封建主斗争最典型的是法国琅城。随着城市的发展,阶级冲突日益尖锐,西欧城市是在教会或世俗封建主的领地上产生的。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封建主日益贪婪,对城市市民加紧剥削。十一二世纪,为了获得城市自治权,法国一些城市的市民展开了与封建主的斗争。有的城市用金钱赎买、有的通过武装赢得了自治权。琅城市民的琅城起义就是争取自治权斗争的一个典型例子。1112年,琅城居民发动起义,处死主教,打败了国王的军队,迫使法国国王不得不再次给琅城颁发城市自治特许状。据“13世纪,欧洲的许多城市成为自由城市。在这样的城市里,市民是自由人,享有财产权,领主不得非法剥夺市民的财产。部分城市还有权选举市长、市政官员,设立城市法庭,城市取得自由和自治权的形式,是从国王或领主手里取得‘特许状’。”可知,这表明西欧中世纪部分自由城市实现了相对的自治。故A正确。
B.说法错误,没有完全摆脱了国王和贵族的控制,故B排除。
C.不符合题意,故排除C。
D.有的城市用金钱赎买、有的通过武装赢得了自治权,故排除D。故选:A。
25.(1)×,改正:将“专制政治”改为“民主政治”。
(2)×,改正:将“《查士丁尼法典》”改为“《罗马民法大全》”。
(3)√。
(4)×,改正:将“西欧城市”改为“大学”。
26.(1)影响:将被中世纪湮没的古代希腊罗马文化成果保存并重新传回欧洲,促进了发展自由思想的伟大进步,为文艺复兴提供了条件//将中国的四大发明传播到欧洲,促进了西欧封建社会的崩溃和资本主义社会的兴起。
(2)答案1:同意,首先布罗代尔肯定了穆罕默德所创立的伊斯兰教,以及其本人利用伊斯兰教在统一阿拉伯半岛进程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答案2:不同意,布罗代尔的言论过于绝对。当时结束分裂割据,实现统一是阿拉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历史潮流。如果没有穆罕默德,可能也会有其他人担此大任。答案3:不同意,首先布罗代尔肯定了穆罕默德所创立的伊斯兰教,以及其本人利用伊斯兰教在统一阿拉伯半岛进程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但布罗代尔的言论过于绝对。当时结束分裂割据,实现统一是阿拉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历史潮流。如果没有穆罕默德,可能也会有其他人担此大任。
(3)共同点:都地跨亚非欧三大洲;都创造了辉煌的文化成就,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都在扩张中促进文化的交流、世界的联系。
27.(1)文艺复兴运动;意大利;人文主义。
(2)新航路的开辟。意义:欧洲大西洋沿岸的工商业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各洲之间建立起来直接的商业联系,往来密切;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
(3)“三角贸易”。有助于欧洲殖民国家资本原始积累,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28.(1)背景:新航路的开辟;欧洲国家的殖民扩张。
影响:加速了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扩大了海外市场,为工业革命创造了条件。(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
原因:推行海禁(闭关)政策和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工商业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
(2)特点:英国等先进国家居于中心(主导)地位,世界贸易总额大幅度增长;
条件:工业革命迅猛发展;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加剧(世界基本被瓜分完毕);世界市场形成(世界发展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交通和通讯技术的发展进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