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要(下)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课件】(共2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纲要(下)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课件】(共2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2-16 16:47: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The second volume of the Outline of Chinese and Foreign History
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2023
文明的产生
与早期发展
The emergence and early development of civilization
第1课
CONTENTS
2
学习目标
1
人类文明的产生
2
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3
课堂检测
4
学习目标
3
课程标准 知识点
知道早期人类文明的产生 人类文明产生的原因
了解各文明古国发展的不同特点,并分析、认识这些特点形成的不同时空条件 早期文明的主要代表和各自特点
早期文明的各自特点形成的原因
人类文明的产生
The emergence of human civilization
4
01
农耕畜牧业的产生
5
人类文明产生的前提
两幅图大约绘制于 5 000—6 000 年前,反映农业和畜牧业刚刚产生时的情景。
虽然原始时代的艺木家们采取了印象化的手法,但我们仍能清楚地发现,右上图的人们在放牧,右下图的人们在收割。
文明的基本标志
6
农耕畜牧的产生
食物的生产者
社会分工
私有制的产生
阶级的产生
早期城市的出现
国家的形成
文字的产生
文明的基本标志
7
阶级产生
国家形成
文字产生
农耕畜牧
的产生
食物获取来源变化
社会分工
私有制的产生
早期城市的出现
社会劳动方式变化
社会生活方式变化
食物生产者
基本标志
定居生活
早期文明的特点
Features of early civilizations
8
02
公元前3500年
产生最初文明
约公元前2900年苏美尔
地区出现一系列的城市国家
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
王国基本统一两河流域
◎汉谟拉比
◎太阳神沙玛什
◎汉谟拉比法典
◎《吉尔伽美什》史诗
楔形文字泥板
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公元前3500年左右
埃及文明兴起
公元前3100年左右
初步实现统一
法老作为全国的最高统治者,集军、政、财、神等大权于一身。在宗教上,法老被认为是“神之子”,具有无上权威。
◎图坦卡蒙黄金面具
◎金字塔
◎象形文字
古代埃及文明
公元前3千纪
古代印度文明诞生
到公元前6世纪
恒河流域形成一系列雅利安人国家
◎种姓制度
◎乔达摩·悉达多
◎婆罗门教
◎《摩柯婆罗多》
古代印度文明
公元前2千纪
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诞生
公元前8~前6世纪
城邦逐渐发展起来
◎希腊城邦想象图
◎古希腊神话:人文色彩
◎苏格拉底
◎柏拉图
◎亚里士多德
古代希腊文明
主要的代表性早期文明
13
区域 类型 代表 政治 文化
西亚 两河流域 大河文明 古代 巴比伦
东北非 尼罗河流域 古代 埃及
南亚 印度河与恒河流域 古代 印度
欧洲 巴尔干半岛南部和爱琴海地区 海洋文明 古代 希腊
君主专制制度
《汉谟拉比法典》
楔形文字;《吉尔伽美什》史诗;
洪水与方舟传说;60进制;战车
比较完善的官僚体系
法老至高无上的权威
神话和文学故事;象形文字;
太阳历;金字塔;莎草纸
种姓制度
佛教;史诗;1-9的数字、
0的发明、按位计值等数学成就
城邦制度
(民主政治与寡头政治)
文学:古希腊神话、喜剧、悲剧;史学:希罗多德、修昔理德;
哲学: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
士多德
独立发展·多元特征
14
早期文明的特点
早期文明特点
形成的原因
Features of early civilizations The reason for the formation
15
03
古代文明主要示意图 古代文明分布呈现什么特征
16
农耕畜牧的产生及传播示意图
17
两河流域由不同的地域组成…南部由沼泽和宽广、平坦而贫瘠的平原组成,各城市沿河渠而建并逐渐发展起来。由于自然资源匮乏,与周边国家的商贸异常重要。两河地区那难以预测的洪水,使得河畔的农人饱受命运的捉弄,战争的频繁更增加了命运无常的感叹。
——吴宇虹《泥板上不朽的苏美尔文明》
水源充足
平原广阔
不定期泛滥
农业发达
没有屏障
战争频繁
洪水传说
易于统一
法典
君主专
制国家
60进制
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尼罗河流域
沙漠屏障
农业发达
国家统一
君主专制
法老至上
古代埃及在地理位置上有相对的孤立性。由于沙漠屏障对大规模的民族迁徙和入侵起着阻隔作用,使得古埃及社会有一个相对稳定的政局。……水源是许多条热带河流,它们分布的范围很广……很少有强烈的泛滥。尼罗河的定期泛滥为河谷带来大量的沃土,而且保障了这种条件的持续,即避免了困扰两河地区的土地盐碱化题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定期泛滥
上下连通
莎草
太阳历
古代埃及文明
大平原雨水充足
西北没有屏障
农业发达
一系列君主专制国家
数学、历法
开伯尔山口
气候恶劣地形阻隔
外来入侵
多种族多语言多宗教
种姓制度、佛教
古代印度文明
古代印度居民所感受到的大自然的可怖威力,比较其它地区的人更为深刻。洪水经常爆发,引起河决,水灾乃遍及于整个平原地带,雨季过后,旱灾蝗灾又相继而来……大自然的毁灭力量给予古代印度居民不可磨灭的印象,在人们还无力战胜自然、控制自然之时,这种恐惧情绪自然地表现为宗教性的崇拜。
—雷海宗《世界古代史纲要》
多山多岛少地
工商业发达
公民意识
人文精神
平等互利
希罗多德曾说:“希腊人一出生就与贫穷为伍。”希腊半岛大部分土地都荒瘠不毛,无法大量种植农作物,可当时人口增长速度很快。但这样的条件并没有阻碍古希腊的文明化进程。古希腊人或到海外经商、或到远方开辟殖民地。通过频繁的海上贸易,古希腊人把本土生产的经济作物和手工制品销售到四面八方。
——吴昊编著《古希腊城邦史》
三面环海海岸曲折
多地中海气候
适合种葡萄橄榄
不适合农耕
不利于大国兴起
便于航海
城邦
民主政治摇篮
古代希腊文明
自然地理环境
22
对文明的产生具有重要影响
历史条件
23
生产力水平
交通不便
课堂总结
人类文明的产生
前提:农耕和畜牧业的产生
基本条件:阶级的产生、国家的形成和文字的产生
早期文明的特点
内容(表格)
特点:独立发展、多元特征
早期文明的特点形成的原因
自然地理环境
历史条件:生产力水平、交通不便
24
课堂检测
古代两河流域人们认为万物是由神创造的。苏美尔城邦时期是多神共同创造;但是到了巴比伦王国和亚述帝国时期,多神创造逐渐变为一神为主多神协助共同创造,或者干脆一神独立创造。这一变化说明的实质问题是( )
A.政权更迭影响价值判断
B.生产发展推动文明进步
C.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D.神话传说丰富历史研究
25
课堂检测
据考古学家和古人类学家推断,从旧石器时代的早期到中期,世界人口的年增长率不足0.001%;而从公元前9000年到公元前3000年,世界人口的年增长率已提高到0.03%,与采集和渔猎时期相比高出30倍。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原始农业的产生
B.铁犁牛耕的应用
C.生产能力的提高
D .水利工程的修建
26
课堂检测
“这儿没有建筑用的石头,也没有金属一 类的矿藏可供开采... ...表面看来这一地区资源贫乏,但这里有幼发拉底河,还有很多芦... ...材料描述的文明所发明的文字是( )
27
课堂检测
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来,各国都是通过某种特定的政治制度来实现社会治理的。世界各国政治制度都经历了漫长曲折的发展过程,有君主制、贵族制、民主与共和制等几种主要形式。各国政治制度具有各自独特性的原因包括( )
①社会经济发展使然 ②历史传承不同
③自然条件起决定作用 ④文化传统各异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28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