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回忆鲁迅先生》课件(共4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3《回忆鲁迅先生》课件(共4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2-15 17:46: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4张PPT)
统编版 七年级下册
回忆鲁迅先生
萧 红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这样一个人,他为了疗救愚弱的国民,弃医从文;为了揭露“吃人”的社会,上下求索。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他是一位清醒的智者;在白色恐怖的年代,他是一位不屈的斗士。他一生致力于唤醒麻木不仁的国民,是当之无愧的伟人。他就是鲁迅。
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作家萧红的脚步,走近鲁迅,去了解他作为普通人的一面。
导入新课
1、快速阅读课文,感知文章内容。
2、学习本文通过细节、日常生活点滴来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品味学习本文朴实无华而又情感深挚的语言。
3、体会鲁迅先生的伟大人格,了解鲁迅作为普通人的一面,理解作者由衷的爱戴之情。
学习目标
萧红(1911-1942),中国现代著名
女作家,黑龙江省呼兰县人,原名张乃
莹。1911年出生于一个封建地主家庭,
幼年丧母。1935年,在鲁迅的支持下,
发表成名作《生死场》。1936年,东渡
日本,创作散文《孤独的生活》、长篇
组诗《砂粒》等。1940年,与端木蕻良
同抵香港,之后发表中篇小说《马伯
乐》、长篇小说《呼兰河传》等。萧红
是一位传奇性的人物,被誉为“30年代
的文学洛神”,也是民国四大才女中命
运最为悲苦的女性。
作者简介
1936年10月19日,鲁迅先生在上海逝世。噩耗传到日本,萧红悲痛不已,她给萧军写了
一封信,在信中寄托了对导师的深切怀念。19
37年1月,萧红从日本回国,到上海后便去万
国公墓拜谒鲁迅先生的墓,以此表达哀思;3
月,她写下《拜墓诗——为鲁迅先生》,发表
在4月23日的《文艺》上。1939年1月,萧红又
回到重庆。此间,她应邀写下一些纪念鲁迅先
生的文章,主要有《记我们的导师》《记忆中
的鲁迅先生》《鲁迅先生生活散记》《鲁迅先
生生活忆略》等。
背景链接
从文题可以看出,本文是作者对鲁迅先生的回忆、怀念,文中共回忆了鲁迅先生的一些生活琐事。
文题释义
嘱咐(zhǔ fù) 瞿秋白(qú)
调羹(ɡēnɡ) 薪金(xīn)
疙瘩(ɡē dɑ) 校对(jiào)
抹杀(mǒ) 草率(shuài) 虹口(hónɡ) 深恶痛绝(wù)
字音字形
轻捷:指动作轻快敏捷。
忧郁:忧伤郁结,忧虑烦闷。
心境:心情,心绪。
草率:形容粗糙简略。
不济:不好,不顶用。
深恶痛绝:指对某人或某事物极端厌恶痛恨。
展读:指阅读。
抹杀:彻底勾销;一概不计。
揩:擦、抹。
词语释义
这篇文章记叙了关于鲁迅先生的哪些小事?这些小事分别体现了鲁迅先生怎样的特点?
①明朗的笑。
——真诚,乐观开朗、平易近人
②走路很轻捷。
——一往直前、义无反顾的果敢精神
③鲁迅先生热情留客,包车送客人。
——热情、真诚
④喜欢吃北方饭。
——刚硬的性格
整体把握
⑤我在鲁迅先生家包饺子、韭菜合子、荷叶饼,得到先生的赞成。
——对妻子敬重与依赖,对小辈的体恤
⑥与作者开玩笑。
——幽默
⑦对待青年来信。
——对待青年的赤诚之心
⑧对原稿与校稿不珍惜。
——淡泊名利
⑨夜里看电影。
——礼让,表现对他人、对亲人的爱
整体把握
⑩翻书当作休息。
——对时间的珍惜
陪客人到深夜。
——待人热情、耐心
深夜工作。
——工作勤奋
检查海婴的丸子。
——尊重孩子,做事认真,深入实际
包纸包很细致。
——做事严肃认真
生病了仍工作不止。
——工作投入、忘我
整体把握
文中寄寓了萧红对鲁迅怎样的情感?
虽然本文看似杂乱,但有一个情感上的线索。全文除了许广平先生的一句极为朴实的感叹,没有一个地方有直接的赞美,却处处透露出对鲁迅先生的爱戴、赞美和景仰。同样的,没有一个“悲”字,但字里行间无不透露出沉重的悲伤。
整体把握
“若有人说了什么可笑的话,鲁迅先生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得咳嗽起来。”这句话运用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神态描写、动作描写,寥寥几句,一个乐观爽朗、平易近人的鲁迅形象便跃然纸上了,跟一些人心目中“多疑善怒”、“冷酷无情”的鲁迅形成了鲜明对照。使人感受到鲁迅率真、质朴、毫不做作的性格特点。
合作探究
第一节(1)
“刚抓起帽子来往头上一扣,同时左腿就伸出去了。”这句话运用的描写方法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动作描写,表现出鲁迅一往无前、义无反顾的果敢精神。淡淡几笔,就画龙点睛般地勾画出一个独一无二、鲜灵生动的“活”的鲁迅。
合作探究
第二节(2)
第6段描写“我”和朋友从鲁迅家出来,鲁迅先生嘱咐许先生一定让坐小汽车、付车费的细节有什么作用?
“我”和朋友离开,是在深夜一点钟以后,外边下着小雨,弄堂里灯光又全然灭掉了,这一嘱咐,一方面体现了鲁迅先生的细心,另一方面表现了鲁迅先生对青年朋友爱护和无微不致的关心。
合作探究
第三节(3-13)
“鲁迅先生很喜欢北方饭。还喜欢吃油炸的东西,喜欢吃硬的东西,就是后来生病的时候,也不大吃牛奶。鸡汤端到旁边用调羹舀了一二下就算了事。” 第8段的文字刻画了鲁迅先生什么样的性格?
喜欢吃硬东西,隐隐透露出鲁迅先生刚毅的一面;
“舀了一二下”则表现了其倔强不屈服的性格。
合作探究
第11段写道:“饺子煮好,一上楼梯,就听到楼上鲁迅先生明朗的笑声冲下楼梯来,原来有几个朋友在楼上也正谈得热闹。”这里的“冲”字有什么表达效果?
“冲”字生动活泼地写出笑声音量之大,势头之猛。朋友间相互带来的愉悦由此可见一斑,可看出鲁迅绝不是一个不可亲近的人。
合作探究
“可是鲁迅先生还是在饭桌上举着筷子问许先生:‘我再吃几个吗?’”“‘好久不见,好久不见。’一边说着一边向我点头。”这两句语言描写,表现了鲁迅先生的什么性格特点?
孩子化的语言,透着风趣,透着玩笑,这两句语言描写,表现了鲁迅先生幽默风趣、可爱可亲的一面。
合作探究
写鲁迅先生对青年人写信字迹潦草深恶痛绝,虽然如此,他还是认真对待每一封信,这说明了什么?
说明鲁迅先生对青年人要求很严格,也非常关心青年人的成长,同时也表现了他宽容待人,和蔼可亲的性格。
合作探究
第六节(24-26)
怎样理解鲁迅先生把书稿分给客人擦手这一做法?
这并不是说鲁迅对自己的写作不看重。他并不把出书看做是一个人地位高低的代表,获得名利的途径。因此,鲁迅是一个淡泊名利的人。
合作探究
第七节(27-30)
作者写夜里看电影,意在表现什么?
意在表现鲁迅先生的礼让,对他人的关心体贴,对朋友的关怀备至。
合作探究
第九节(35-40)
“鲁迅先生自己说:‘坐在椅子上翻一翻书就是休息了。’”这句话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语言描写,表现出鲁迅先生珍惜时间,忘我工作的精神。
合作探究
第十节(41-42)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九节的主要内容。
鲁迅先生不得不把大量的时间用在陪客人上;鲁迅先生从后半夜开始写作直到清晨;家人很小心,怕打扰鲁迅先生休息。
合作探究
第十一节(43-54)
第43段写鲁迅“于是又陪下去,陪到八点钟,十点钟,常常陪到十二点钟”,把这句话中的“陪到八点钟,十点钟”删掉,效果有何不同?
合作探究
“陪到八点钟,十点钟”,运用细节描写,突出了鲁迅热情待客、平易近人的性格,也体现了他的辛苦,更能引起读者的强烈反响。如果去掉,就减少了形象感,达不到震撼人心的效果。
“许先生说鸡鸣的时候,鲁迅先生还是坐着,街上的汽车嘟嘟地叫起来了,鲁迅先生还是坐着。”这句话刻画了鲁迅先生的什么形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客观平淡的叙述,朴实的语言,刻画了拼命工作着的鲁迅先生的形象,其中饱含着作者对鲁迅先生敬重和钦佩的深厚情感。
合作探究
作者为什么写“保姆总是吩咐海婴轻一点走”这一细节?
保姆之所以“吩咐海婴轻一点走”是因为此时鲁迅先生刚刚睡下,怕打扰先生的休息,作者通过这一细节描写,暗示鲁迅先生从后半夜开始写作,直到清晨才人睡,同时体现出家人对鲁迅先生的写作工作的认同与尊重,从侧面反映了鲁迅先生忘我的工作精神。
合作探究
文中描写鲁迅先生的书桌,对突出人物形象有很重要的作用,尤其是词语“整整齐齐”、“压”、“站”用得贴切。这些词语好在哪里?
这些词语表现了鲁迅先生严谨的工作习惯和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
合作探究
作者写鲁迅先生检查海婴的丸子,这一细节有什么作用?
表现了鲁迅先生做事认真,实事求是、严谨务实的品质,也写出了鲁迅先生了解儿子,身为父亲,在那个时代能如此懂得尊重孩子的判断与体验,尤其难得。
合作探究
第十二节(55-59)
“以后我想起这件事来,私下和许先生谈过,许先生说:‘周先生的做人,真是我们学不了的。哪怕一点点小事。’”许先生的话有什么作用?
许先生的话从侧面表现了鲁迅求真务实的精神。
合作探究
“鲁迅先生把书包好了,用细绳捆上,那包方方正正的,连一个角也不准歪一点或扁一点,而后拿着剪刀,把捆书的那绳头都剪得整整齐齐。”这句话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细节描写(动作描写),从“方方正正”“连一个角也不准歪一点或扁一点”“整整齐齐”这几处细节,可以看得出来连包书这样的小事鲁迅先生都是非常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对待。
合作探究
第十三节(60-62)
“鲁迅先生必得休息的……可是鲁迅先生从此不但没有休息,并且脑子里所想的更多了,要做的事情都像非立刻就做不可……鲁迅先生感到自己的身体不好,就更没有时间注意身体,所以要多做,赶快做……鲁迅先生知道自己的健康不成了,工作的时间没有几年了,死了是不要紧的,只要留给人类更多,鲁迅先生就是这样。”这几句表现了鲁迅先生怎样的精神?
忘我工作、无私奉献的精神。
合作探究
第十四节(63-66)
本文塑造了鲁迅先生怎样的形象特点?
本文塑造了一个开朗热情、热爱生活、关心青年、关爱家人、严谨认真、忘我工作的平凡而又伟大的鲁迅先生形象。
合作探究
作者为表现鲁迅先生的性格特征,在选择素材时有什么特点?
借助日常琐事来展现鲁迅先生性格特征和精神品质的。这些看似平常的典型事例,实际上很能震撼人心,这就是一种“以小见大”的写法。
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
主 旨
这篇回忆性散文用简洁的语言记录了鲁迅先生日常生活的一些细节,表现了鲁迅先生开朗热情、热爱生活、关心青年、关爱家人、严谨认真、忘我工作的个性品质,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鲁迅先生的爱戴、赞美和景仰之情。
(1)语言朴实。
本文记叙了鲁迅先生的一些琐事,语言朴实,刻画了一个真实、富有人情味、生活化的鲁迅,充满了对鲁迅先生的崇敬和爱戴之情。在文中,作者很少用“他”来指称鲁迅,多称“鲁迅先生”,更多的时候,作者将这种崇敬和爱戴之情不露痕迹地融在了对琐事的叙述中。
写作特色
(2)善于撷取生活琐事,捕捉细节。
作者把自己与鲁迅先生交往过程中的情绪体验原生态地表达出来,把自己对鲁迅先生的情绪记忆真实地加以再现。这种把生活碎片、细节、意象性的事件加以串并的结构方法,更接近生活的本真状态,也更具有一位女性作家直觉思维的特性,从而更便于凸显具体生活中的鲁迅。
写作特色
萧红此文能成为传世佳作,就是因为作者看似随意,但倾注满腔真挚,善用细节等生活琐事,勾勒出真实的人物性格和丰富的内心世界。用真情实感,如话家常般讲述了鲁迅先生的日常生活,不仅为我们提供了鲜为人知的珍贵史料,也成为众多回忆录中的珍品。
课堂小结
回忆鲁迅先生
萧红
板书设计
语言朴实
细节生动
开朗热情、热爱生活
生活琐事 关心青年、关爱家人
严谨认真、忘我工作
爱戴、赞美和景仰
阅读本文后,从内容和写法上,你有哪些收获?
(1)对于普通人来说,伟人似乎总是高高在上,令人不可触及。阅读鲁迅的著作,我们可以感知作为思想家和文学家的鲁迅。但实际上,伟人也和普通人一样,拥有喜、怒、哀、乐。今天,我们通过萧红的回忆,看到了一个生活化、真实化的鲁迅。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鲁迅伟大而平凡的精神。伟大正是寓于这种平凡之中。
拓展延伸
(2)《回忆鲁迅先生(节选)》 一文笔法从容淡定,看似平静的叙述下面流动着深沉的感情,用这种笔法写鲁迅这样一个伟人,最恰切不过了,这正是萧红文章的不平凡之处。同时作者通过捕捉有灵性的生活细节充分展现了鲁迅这个人物性格。本文的这些写法对我们的写作有极大的借鉴意义。
拓展延伸
1、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因为鲁迅先生的胃不大好,每饭后必吃“脾自美”胃药丸一二粒。
B.刚刚我不是来过了吗?怎么会好久不见?就是上午我来的那次周先生忘记了,可是我也每天来呀……怎么都忘记了吗?
C.“好久不见,好久不见。”一边说着一边向我点头。
D.刚好了,这些就都一起开始了,还计算着出三十年集。(即《鲁迅全集》)
D
课堂检测
2、写出下列句子的描写方法。
(1)他刚抓住帽子来往头上一扣,同时左腿就伸出去了。 ( )
(2)“好久不见,好久不见。”一边说着一边向我点头。 ( )
(3)太阳照着隔院子的人家,明亮亮的;照着鲁迅先生花园的夹竹桃,明亮亮的。
( )
(4)许先生是忙的,许先生的笑是愉快的,但是头发有一些是白了的。 ( )
动作描写
语言、动作描写
景物描写
神态、外貌描写
课堂检测
3、这篇文章成为描写鲁迅先生的经典文章的原因。
本文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琐事表现人物性格,作者看似随意,但倾注满腔真挚,善用细节等生活琐事勾勒出真实的人物性格和丰富的内心世界。这些生活场景体现了鲁迅和我们一样也是拥有喜、怒、哀、乐的“普通人”。一改人们心目中“横眉冷对千夫指”的形象,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真实的、富有人情味的、生活化的鲁迅形象,让人觉得可亲可敬,让我们明白了写文章必须有真情实感。
课堂检测
再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