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台阶》课件(共5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2《台阶》课件(共56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2-15 18:10:59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共56张PPT)
统编版 七年级下册
台 阶
李森祥
瑞典人诺贝尔最初研制炸药时,炸死了
五个人,其中一个是他正在上大学的弟弟。
母亲悲痛欲绝;父亲引发脑溢血,从此半身瘫痪。再也没有人愿意出租土地给他进行如此危险的实验。诺贝尔没有退缩。他跑到马拉仑湖上,在一只船上继续实验。经过四百多次的实验后终于发明了炸药。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磨难对于成功的意义。
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农民父亲,看看他是经过多少磨难才造好一座有九级台阶的新屋的。
导入新课
1、整体感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感情。
2、通过细节描写分析人物形象,理解“父亲”这个中国农民的典型形象的特点及其
意义。
3、学习作者命题立意、通过故事情节展示人物的写法。
4、感受中国传统农民的内心世界,理解他们渴望尊严但却始终无法如愿内心的痛苦。
学习目标
李森祥,1956年生,浙江衢州
人。当代作家。1986年在《烟雨楼》
杂志发表处女作《半个月亮爬上来》
后迅速成长。代表作品有短篇小说
《小学老师》,中篇小学《抒情年
代》,长篇小说《传世之鼓》等。
李森祥的小说以农村生活、军营生
活为主要题材,塑造出一系列生动
的普通人尤其是农民的质朴形象。
作者简介
本文于1988年发表于《上海文学》,
当时改革开放使中国的农村发生了翻天覆
地的变化,农民的思想也有了空前的变化,
但是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力还比较
落后,这篇小说深沉地响着时代的呼唤—
—亿万农民的希望在于先进的生产力,以
此迅速改变农村的面貌,结束老牛拉破车
的日子。
背景链接
小说
小说是以刻画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
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
的一种文学体裁。
小说三要素:人物、故事情节、环境。
常见的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环境描写
及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等。
故事情节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环境包括社会环境、自然环境。
知识链接
凹(āo) 凼(dàng)
门槛(kǎn) 涎水(xián)
揩(kāi) 嘎叽(ɡā)
黏性(nián) 筹划(chóu)
撬(qiào) 尴尬(gān'gà)
晌午(shǎng) 庄稼茬(chá)
字音字形
(1)筹划:想办法,定计划,筹措。
(2)尴尬:(神色、态度)不自然。
(3)低眉顺眼:形容驯良恭顺的样子。低眉,谦卑顺从的样子。
(4)微不足道:非常渺小,不值得一提。
(5)大庭广众:人很多的公开场合。
(6)若有所失:感觉好像丢掉了什么,形容心情怅惘。
(7)言外之意:话里暗含着的没有直接说出的意思。
词语释义
快速浏览课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课文的内容。
父亲认为台阶低,想盖高台阶的房
子,准备了大半辈子,终于攒够了材料,
九级台阶的新房子盖好了,父亲却老了!
整体把握
每个人的家乡都有些独特的风俗,那么,本文中一个独特的风俗是什么?
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应高。
整体把握
“台阶”在文章结构上起了什么作用?
但小说主要是为了表现台阶吗?
贯穿全文的线索。
主要为了表现父亲。所以台阶只是观察和表现父亲的一种独特的视角。
整体把握
课文哪些情节最能表现父亲的形象?父亲的形象有什么特点?
父亲觉得我家的台阶低,要造一栋有
高台阶的新屋——自尊、不甘人后、上进。
立下造屋目标,并为之付出长期艰辛
的劳动——有远大目标、节俭、勤劳、吃
苦耐劳、顽强、坚忍不拔。
建成新屋后的喜悦、局促、不自在—
—淳朴、善良、谦卑。
建成新屋累垮身体,不服老——倔强。
整体把握
文中流露出“我”对父亲怎样的感情?
对父亲的热爱,敬仰而又同情的感情。
整体把握
按故事发展的经过将课文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 1-9 ):父亲觉得自己家的台阶低,要造高台阶的新屋。开端
第二部分(10-16):父亲开始了漫长的准备。发展
第三部分(17-25):终于造起了有九级台阶的新屋。高潮
第四部分(25-32):新屋造好了,父亲却衰老了。结局
整体把握
父亲为什么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
家乡地势低,屋基做高些,不大容
易进水。另外还有一说,台阶高,屋主
人的地位就相应高。父亲对台阶的要求,
也就是对地位的要求。希望通过台阶来
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获得村民的尊重。
所以获得尊重是父亲奋斗的动力和源泉。
“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应高”这
句话也是本文的文眼。
第一部分( 1-9 )
合作探究
“父亲一下子背了三趟,还没觉得花了太大的力气。只是那一来一去的许多山路,磨破了他一双麻筋草鞋,父亲感到太可惜。” 第2段这两句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细节描写,从背石板的小结描写中,可看到父亲强健有力的形象,不关心自己的身体,反而可惜磨坏了草鞋,也凸显出了一个勤俭的老实人形象。
合作探究
第4段为什么要写“我”幼年时期在台阶上跳上跳下的事情?
含蓄地表现了“我”的成长过程,
也暗示了父亲对高台阶的向往。
合作探究
“父亲拍拍我后脑勺说,这样是会吃苦头的!”这句话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语言描写,文章描写“我”与父亲关系的语句不多,但就此一句中便能体会到父亲对“我”的爱,凸显出一位慈父形象。
合作探究
第5段写父亲洗脚的细节有何作用?
细节描写生动细腻,表现了父亲
劳动的艰辛和农民本色。“一盆泥浆”
“一层沙”是父亲辛勤劳动的结果和
见证。
合作探究
“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应高。”
这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这句话起到“文眼”的作用,是全文的关键,是父亲建造新屋的动力,表现了父亲渴望得到尊重的心理。
合作探究
“三级台阶”除了地位低之外,还意味着什么?请结合文本分析。
“三级台阶”是父亲从很远的山上
背下的三块青石板,每块三百来斤重,
垒成三级青石台阶。父亲为此感到十分
自豪。平时,母亲一边坐在门槛上干活,
一边看“我”在青石台阶上玩耍,父亲
累了,就在青石板上休息,因此,“三
级台阶”承载着一家人的平静和睦生活。
合作探究
“父亲的准备是十分漫长的”,“漫长”有多长?他都做了哪些准备?
“漫长”指他准备了大半辈子。
捡砖、捡瓦、捡石头、存角票、种田、砍柴、编草鞋——从建房需要的经济与物质即建材上进行了准备。
合作探究
第二部分(10-16)
“他今天从地里捡回一块砖,明天可能又捡进一片瓦”能不能改成“他每天都捡一些东西回来”?为什么?
不能,“今天”,“明天”,把父亲准备过程的“漫长”具体化了,一片一片也更加具化的写出了建台阶材料的来之不易。
合作探究
“一年中他七个月种田,四个月去山
里砍柴,半个月在大溪滩上捡屋基卵
石,剩下半个月用来过年、编草鞋。”
这句话说明什么?
既体现了父亲的辛劳,又表现出父亲实现目标的执著。
合作探究
“父亲坐在绿荫里,能看见别人家高高的台阶,那里栽着几棵柳树,柳树枝老是摇来摇去,却摇不散父亲那专注的目光。”“专注的目光”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神态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父
亲对别人家高台阶的羡慕、向往,也
写出了父亲造起高台阶的新屋的决心。
由此可见,父亲有志气的人,他不甘
人后,要自立于受人尊敬的行列,有
长远的目标,丝毫不会动摇。
合作探究
“一个冬天下来,破草鞋堆得超过了台阶”说明了什么?
从侧面表现出父亲在冬天的劳动
量,父亲穿破的草鞋的高度来说明父
亲的千辛万苦,说明建造新房不容易。
合作探究
“父亲就是这样准备了大半辈子”,
从这点可以看出父亲什么样的性格?
倔强、吃苦耐劳、节俭、坚忍不拔、
拼命硬干等。
合作探究
“白天,他陪请来的匠人一起干,晚上他一个人搬砖头、担泥、筹划材料,干到半夜。”第17段的这个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动作描写,表现了父亲勤劳能干和对早日造好高台阶的新屋的期待、兴奋之情。
合作探究
第三部分(17-25)
“我起来时,父亲已在新屋门口踏黄泥”中“踏”字有什么表达效果?
“踏”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父亲和泥的动作和力度,从侧面表现了父亲造台阶时的高涨热情。
合作探究
“那时已经是深秋,露水很大,雾也很大,父亲浮在雾里。父亲头发上像是飘了一层细雨,每一根细发都艰难地挑着一颗乃至数颗小水珠,随着父亲踏黄泥的节奏一起一伏。晃破了便滚到额头上,额头上一会儿就滚满了黄豆大的露珠。”这个场景反映出来的父亲的特点与心理。
父亲吃苦耐劳,勤劳能干;
建了新房,要修高高的台阶了,
极为兴奋,又有些紧张。
合作探究
在父亲心里,新台阶的动工,就意味着“地位的提高”,父亲是怎样庆贺的?
放了四颗大鞭炮。
合作探究
父亲在放鞭炮的时候动作和神情是怎样的?为什么会这样?
“父亲的两手没处放似的,抄着不
是,贴在胯骨上也不是。他仿佛觉得有
许多目光在望他,就尽力把胸挺得高些,
无奈,他的背是驼惯了的,胸无法挺得
高。因而,父亲明明该高兴,却露出些
尴尬的笑。”
看似滑稽,实际上是写出了父亲骨
子中深藏的朴实与安分,他所追求的
“形式地位”得到了,然而骨子中的低
调谦卑却又让他显得局促不安。
合作探究
“我亲眼看到父亲在用手去托青石板时腰闪了一下。我就不让他抬,他坚持要抬。抬的时候,他的一只手按着腰。”怎样理解这几句?
细节描写,表现了父亲争强好胜、
不服老的性格,与前文父亲的力气大
形成对比,说明父亲的确老了。
合作探究
新屋造好了,父亲是否觉得有地位了?
新屋造好了,父亲却不自在了。父亲不愿低人一等,也不愿高人一等,追求的是地位的平等。从父亲身上正体现出广大普通劳动者的谦卑的心理。
合作探究
第四部分(26-32)
“那根很老的毛竹扁担受了震动,便
‘嘎叽’地惨叫了一声,父亲身子晃
一晃,水便泼了一些在台阶上。”第
28段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
什么作用?
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写出了扁担已不堪重负,同时也暗指年老的父亲已不能再承担家庭的重担了。
合作探究
父亲为什么闲着没事干时“觉得很烦躁”?
劳动惯了的父亲一旦歇下来,就觉得很不自在,也很不愿意接受自己老了的现实。
合作探究
“他那颗很倔的头颅埋在膝盖里半晌都没动,那极短的发,似刚收割过的庄稼茬,高低不齐,灰白而失去了生机。”对父亲头发的细节描写表明了什么?透露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对父亲头发的细节描写,形象地写出父亲真的老了,透露出作者对父亲的疼爱与怜惜。
合作探究
“怎么了呢,父亲老了。”谈谈你对最后一句话的理解。这句话在结构上和内容上各有什么作用?
“父亲老了”,与当年父亲的体壮如牛形成对比,突出了父亲为改变现状付出的艰辛劳动,表达对父亲的敬仰和同情。
结构上收束全文;内容上,揭示了文章的主旨,同时引人深思。
合作探究
第四部分是如何描写“我”的行动的?
“我”是一个怎样的人?
我”把挑水的活包了,陪父亲在门槛上休息,聊天。“我”是一个孝顺父亲、理解父亲痛苦的孩子。
合作探究
从全文来看,父亲具有哪些优秀品质?
勤劳、顽强、倔强、纯朴、善良、谦卑、要强、有志气、不甘人后、不
怕千辛万苦,具有坚韧不拔的毅力,
是中国传统农民的典型。
合作探究
作者仅仅写了父亲一个人吗?为什么?
父亲所代表的是无数辛勤、朴实的劳动人民。“小说的任务是通过塑造人物来反映生活,从而改造生活。”而作者正是想通过塑造父亲这个人物形象来引起我们对父辈艰辛的同情和理解,引起我们对父辈命运的关注。并且含蓄地指出,当时农民的生存状况需要改变,
这样一个现实问题。
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
主 旨
作者以农民的儿子作为故事叙述者,叙述父亲为盖新屋而拼命苦干的一生,表现了农民艰难困苦的生存状态和他们为改变现状而不懈努力的精神,作品兼有崇敬和怜悯双重感彩。也含蓄地提出改变当时农民的生存现状的问题。
标题“台阶”有什么深刻内涵?
  台阶不仅仅是小说的线索,更是作
者内心的呼唤,希望所有像父亲一样的
农民由贫穷走向富裕,由自卑走向自尊,
由被漠视走向被尊重。
小说还告诉我们,父亲创业的艰难
困苦,根源在于农村经济极端落后。小
说深沉地响着时代对先进的生产力的呼
唤。
合作探究
为什么新屋的主体工程写得简略,造台阶反而写得详细?
详略是由中心而定的,题目是“台阶”,所以主体工程可以略写,造台阶则要详写。
合作探究
(1)线索明晰,结构井然。
小说以“台阶”为线索,叙述了父亲
与台阶的故事。由“我”小时候在台阶上
的平凡生活写到父亲砌高台阶的强烈愿望,
再写到父亲为造有高台阶的新屋进行的积
极准备,最后到台阶造好后父亲生活、心
理状态的变化等,都围绕这一线索展开,
条理清楚,结构井然。
写作特色
(2)围绕中心,详略得当。
作者围绕“台阶”来组织材料,凡与
台阶有直接关系的内容不惜笔墨,尽情挥
洒;而与台阶关系不大的内容,则惜墨如
金,点到为止。例如“造屋”的工程显然
要比“造台阶”的工程大,但作者对“造
屋”只是简单地描写两句,而对“造台阶”
的过程却叙述得十分详尽。
写作特色
《台阶》是李森祥的一篇小说,通过描写父亲终年辛苦,积铢累寸,准备了大半辈子,终于建成了一栋有九级台阶的新屋。而新屋落成了,人也衰老了,身体也垮了。反映出父亲那辈农民为提高地位,赢得尊重,
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同时也赞美了父亲吃苦耐劳、拼命硬干、坚忍不拔的精神,表达了亿万农民渴望提高生产力、结束农村经济落后状况的心声,回荡着时代召唤的主旋律。
课堂小结
开端:父亲觉得自己家的台阶低 发展:父亲开始了漫长的准备
高潮:造起了有九级台阶的新屋
结局:新屋造好了,父亲衰老了
板书设计
艰苦创业
坚韧不拔


试用第三人称说说小说的故事梗概。
某某家的老屋只有三级台阶,他眼看
人家的台阶高,受人尊重,决心造一栋有
高台阶的新屋。可是凭他的经济条件,要
造这样的新屋得准备大半辈子。他想聚沙
可以成塔,凭自己一身力气,干他十年二
十年,总有一天可以造成新屋。他苦了大
半辈子,一砖一瓦的捡,一角一角钱的攒,
终于盖起了新屋,砌上了九级台阶。屋造
好了,人也老了,身子也垮了。
拓展延伸
仿照划线句,再写两句歌颂父爱的句子。
父亲是山,让你学会挺直脊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延伸
父亲是海 让你拥有宽广的胸怀
父亲是书 教你如何面对生活
1、判断下列各句使用的修辞手法。
(1)那根很老的毛竹扁担受了震动,便“嘎叽”地惨叫了一声。 ( )
(2)等父亲从厨房出来,他那张古铜色的脸很像一块青石板。 ( )
(3)柳树枝老是摇来摇去,却摇不散父亲那专注的目光。 ( )
(4)砌出的缝铁老鼠也钻不开。( )
拟人
比喻
拟人
夸张
课堂检测
2、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我们家乡,住家门口总有台阶,高低不尽相同,从二、三级到十几级的都有。
B.父亲又像是对我,又像是自言自语地感叹。这句话他不知说了多少遍。
C.好久之后,父亲又像问自己又像是问我:
“这人怎么了?”
D.乡邻们在一起常常戏称:“你们家的台阶高!”言外之意,就是你们家有地位啊。
A
课堂检测
3、选出下列解说不正确的一项( )
A.本文的语言十分口语化,读来就好像在听作者
为我们讲述一个发生在自己身边的平常的故事。
B.文中的“父亲”一年辛勤劳作,在过年的半个
月里还要编织草鞋。因此父亲是一个淳朴、厚道、
吃苦耐劳的人。
C.父亲一生劳作就是为了抬高自家的台阶,表现
了父亲好强、爱慕虚荣的性格特点。
D.本文围绕“台阶”命题立意,组织材料,使造
房这个一般性的题材有了侧重点,有了特色, 突
出了父亲希望受人尊重的思想。
C
课堂检测
4、“高高的台阶”对父亲来说意味着什么?
“高高的台阶”对父亲来说,是人
生的目标,是赢得一定地位的象征。正
是如此,他才不惜一砖一瓦地积累材料,
呆呆地望着别人的高台阶出神。“高高
的台阶”也是血肉之躯的父亲战胜严寒
酷暑、疲惫困苦的精神动力,更是父亲
终日劳碌、坚忍执着的力量源泉。
课堂检测
5、本文是以什么作为叙事线索的?请你说说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本文以“台阶”为叙事线索。这样安排使得文章脉络清晰,以此为线索,将父亲热爱生活,勤劳一生,不断追求的主要事迹,串联在一起,突出了中心。
课堂检测
再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