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科学技术的成就》(一)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7课《科学技术的成就》(一)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03-20 21:49: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7课《科学技术的成就》(一)学案
一、课前自评:
1.新中国成立后,美国对华政策经历了由封锁、威胁、孤立到关系正常化的转变,导致这种转变的直接原因是(  )
A.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B.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
C.中国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在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守势
2.2001年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的主题除了“新世纪、新挑战:参与、合作”外,还有(  )
A.共同发展 B.和平与发展 C.促进共同繁荣 D.稳定与团结
3.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访问中国的美国代表团是(  )
A.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代表团 B.美国乒乓球队 C.美国橄榄球队 D.美国芭蕾舞团
4.新中国外交能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主要原因是(  )
A.国民经济的发展 B.综合国力的增强 C.外交政策的成熟 D.国际形势的变化
5.“APEC”指的是(  )
A.欧盟 B.海峡两岸关系协会 C.世界贸易组织 D.亚太经合组织
6.目前,与中国建交的国家已达(  )
A.140多个 B.160多个 C.180多个 D.200多个
7.2002年,中华大地掀起了“唐装”热,色彩靓丽的唐装成为街头巷尾一道美丽的风景线,你知道这一景象与下面哪次会议有关(  )
A.云南世博会 B.上海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C.海南博鳌亚洲论坛 D.“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会议
二、自学导学
(一)“两弹一星”:(原子弹、导弹、人造卫星)
1、原子弹:______年____月____日,第一颗_________爆炸成功。影响:原子弹的爆炸成功,加强了___________________,也打破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__________________具有重要意义。
2、导弹:______年____月,我国设计的 _____________导弹试飞成功;______年____月,中近程地地导弹携带的核弹头在预定地点上空爆炸,标志着我国有了可用于实战的导弹核武器。
3、卫星:______年,我国用________________火箭,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________________”,成为世界上第____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一箭多星”技术和发射返回式卫星。)
4、______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艘无人飞船“____________”;______年,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____________”往返成功。
(二)籼型杂交水稻:
_______经过多次杂交试验和筛选,于______年在世界上首次育成_________,比普通水稻增产20%以上,被称为“_____________”;他又在实践中提出了__________________,实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被国际农学界誉为“__________________”。
三、课堂研讨
1、建国后,我国科技迅速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2、我们从老一辈科学家身上学到什么精神?
四、当堂检测
1.1970年4月,我国用运载火箭将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顺利送人太空轨道,它标志着中国人民成功掌握了人造卫星的空间技术。这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是(  )
A.长征一号 B.东方红1号 C.神舟一号 D.嫦娥一号
2.新中国著名科学家袁隆平的突出贡献是(  )
A.建立了新的地质力学的理论和方法 B.主持设计武汉长江大桥
C.成功地培育了籼型杂交水稻 D.领导了我国“两弹一星”的研制和实验
3.我们现在通常说的“两弹一星”指的是(  )
A.原子弹、氢弹、人造地球卫星 B.原子弹、氢弹、实用通信卫星
C.原子弹、导弹、人造地球卫星 D.导弹、氢弹、返回式卫星
4.下列哪一项不是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的意义(  )
A.加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 B.打破了帝国主义的核垄断
C.对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 D.可以对不满中国的国家使用核武器
5.身居海外,但抛弃了名誉、地位和优裕的物质生活,回国后为祖国科技发展和建设作出了杰出贡献的科学家有(  )
①陈景润②钱学森③袁隆平④华罗庚
A.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8课《科学技术的成就》(二)学案
一、学习目标
1、通过学习,对863计划有一个初步概括的了解,掌握四位老科学家建议的提出,邓小平的批示,《863计划纲要》的形成,计划涉及的领域,计划的总体目标,以及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2、通过对863计划的学习和了解在思想上认识到863计划实施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学习老一辈科学家和国家领导人高瞻远瞩,系民族发展为己任的爱国主义精神;同时培养从小就树立起献身于祖国科技事业的远大理想。
学习重点:863计划的制定
学习难点:如何理解863计划制定的必要性。
二、自学导学
(一)863计划:
1、“863计划”:______年____月,四位老科学家联合向中央写了一封题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信,提出了发展高科技的建议,邓小平
非常重视,并作出了重要批示,并形成了《863计划纲要》。 因为这都是在_____年____月作
出的,所以被称为“863计划”。
2、863计划的内容:选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七个领域作为我国发展高
技术的重点,1996年又增加了______________为计划的第八个领域。
(二)计算机网路技术的应用:
1、____世纪末,人类进入了_________________时代,以___________为主要特征的数字
化正在改变世界。-------已经成为人民生活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其中------以上是青少年。
2、影响:
三、课堂检测
1.网络技术给我们带来了很多便利,但中学生迷恋网络游戏有何坏处?我们应如何利用网络技术为我们的学习服务?
四、课堂检测
1、我国为抢占科学技术前沿,发展高科技而制定的计划是( )
A、“ 863” 计划 B、“尤里卡计划” C、“星球大战”计划 D、2000年科技进步综合纲要
2、中国科技发展的“863计划”形成于( )
A.1978年  B.1986年  C.1996年  D.2002年
3、《863计划纲要》,选择了七个领域作为我国发展高科技的重点,10年后又增加了第八个领域是( )
A.国防技术 B.航天技术 C.海洋技术 D.信息技术
4、863计划是我国为发展高科技而制定的计划,这一计划的倡导者是( )
①邓稼先 ②王淦昌 ③王大衍 ④杨嘉墀 ⑤陈芳允
A.①②③⑤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⑤
5、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是(  )
 A.毛泽东  B.刘少奇  C.邓小平  D.江泽民
6、中国古代就有“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的说法,今天,这种说法通过( )变成了现实。
A、计算机网络 B、看书 C、看电视 D、看报
三、课堂研讨
1、被列入“862计划”的高技术领域有哪几项?该计划提出的核心目标是什么?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